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初唐大農梟 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

《初唐大農梟》 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

於秋與李秀寧婚甚至張喜兒婚的事,終於被夏國的國務院排上了日程,這讓收到消息的李世民有種謀得逞的喜悅。

不過,在收到崔氏聯軍準備在倭島建國,夏國已經開始整軍備戰消息之後,李世民知道,這個宣告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因爲時間可能還會無限押後。

於秋這次是要一口氣,將崔氏和倭國的問題徹底解決,並且是名正言順的。

讓李世民比較意外的是,夏國召開政治會議這樣的大事,居然都是對外公開的,所有戰略合作伙伴國元首都可以旁聽,甚至,還在會議結束後,專門設計了問題解答環節。

所以,在將喜訊告知了已經清醒,能夠進些湯水的李秀寧之後,李世民就準備去夏王府旁聽夏國的政治會議了。

李秀寧其實是沒有想到自己還能活着醒過來的,而且,睜開眼睛之後,雖然一直躺在牀上,但是接收到的信息,似乎都是一些能讓不錯的好消息,這對的傷勢恢復非常有幫助。

不過,當知道於秋專門宣佈了與自己和張喜兒的婚訊之後,這種好心似乎就有些變樣了,這導致用了午餐之後,想要來看看況的於秋,直接被拒絕見面了。

原來於秋宣告這個消息的時候,還隨便宣告了夏國的婚姻制度,那是一種所有自願結婚的人,在家庭裡的地位都全部平等的全新制度。

除了男男,別之間不允許通婚之外,只有最低年齡限制,和一夫基準制,作爲基礎。

今後只要年滿十六歲週歲的男,都擁有自由選擇婚姻的權力,父母親人只能建議,不能強行干涉,同時他們也擁有協議離婚的和申請法院強制離婚的權力。

Advertisement

於秋甚至還對同不能通婚和一夫基準制,十六週歲以後才允許結婚生子等限制,做出了詳細瞭解釋,是爲了防止疾病,提高生育水平等,否則,連這都不會限制。

這種消息自然是讓李秀寧有些不好想了,堂堂李唐最高封爵的公主,到夏國居然不能做國母,只能做個平妻,於秋這是什麼意思,要向自己表達他並不喜歡自己嗎?

但是回頭想想,這樁聯姻本來就是政治婚姻,於秋能在不喜歡自己的況下,做到這一步,已經算是讓了一步了。

或許是自己之前捨命救他,讓他對自己改變了一些想法吧!李秀寧心裡如是猜測着。

下午,政治會議即將開始,檢閱車上那些高音吶叭的設計拆除了之後,就不需要保持敞篷狀態了,在裝上了頂棚,升起了玻璃,打開了暖氣之後,坐在車子裡,其實就是一種

夏國的政務大樓還在建,所以,設計比較簡單的夏王府,其實就是執政員們的臨時辦公場所,當於秋的車子開進了王府的大門的時候,所有帶着筆記本的夏國副縣級以上執政員,就進了主廳最大的那間會議室。

別看夏國除了洺京城以外,只有七個縣和一個農墾特區,副縣級以上的執政員人數,卻是達到了近兩百人。

完全沒有像其他各國的朝廷,王上場,下屬員會有什麼拜禮這類的,在於秋走進會議廳的時候,坐在椅子上的員們起立一下,表示知道於秋來了,就算完事了。

環形的座椅圍繞着中間五個席位,於秋在正中,馮智戴在他左邊,馬周在他右邊,另外兩個被選爲副總理的於智舟和盧俊,則分別在馮智戴和馬周的兩邊。

Advertisement

目前夏王府還沒有裝音響系統,所以,在旁聽的人數坐進來,人數達到了三百多人之後,大家必須要保持安靜,才能聽的清發言講的是什麼。

於秋率先據自己的設計,講了一下夏國各級員的職權劃分,把幾乎所有政務方面的決策權,都給了國務院來決策,而他只需要設計制度,以制度來規範所有大致的管理方式,就已經能比其它所有國家強十倍了。

因爲,其它國家,幾百裡方圓的地盤,哪裡會需要兩百個副縣級員,上千公職人員,三萬多軍人去管理。

這就是國家地盤小,人口多的好了,可以把所有工作做的很細緻,任何棘手的問題,都可以直接向上彙報解決,而且,以洺州暢通的通,通常是一天之就解決,稍微大一點的事,於秋想不知道都難。

然之後,於秋就講起了夏國的稅收制度,這是他主政洺州以來,一直沒有落地的政策。因爲,現在還沒有過李淵當初給北方的免稅期。

“自明年秋後開始,我國的稅收系將正式執行,主分工,商兩種稅收,工稅,即個人勞務所得,任何因工作獲得收的夏國公民,包括公職人員,軍人,或外來務工人員,只要月收超過五貫,將開始分級計個人所得稅。

五到十貫,是第一級,十到二十貫,第二級,二十到四十貫,第三級,四十到八十貫,第四級,八十到一百六十貫,第五級。

依此類推,每增加一倍加一級,每加一級,稅點累進增加百分之三,百分之四十八爲最高上限。

這樣就可以讓高收者多繳稅,低收繳稅。

商稅,即經營所得稅,商品買賣所得稅,稅務署,會據所有上市商品的本,售價,盈利比例,來將商品分普通商品,高利潤商品,暴利商品,和奢侈品四個等級,來徵收商稅。

Advertisement

盈利一倍以的普通商品,百分之五商稅,盈利一到三倍以上的高利潤商品,百分之十商稅,盈利三到六倍以上的暴利商品,百分之二十商稅,盈利超過六倍的奢侈品,則是百分之三十及以上不定額稅。

這樣是讓盈利高的奢侈品,暴利商品多繳稅,普通常用商品繳稅。

而不出售實商品的服務行業,則按投資本,盈利多寡,對應到四個等級的商稅中,以年投和年盈利來計算,每年年底之前,一次統計繳納稅收。

農民田地產出永久免稅,包括農民出售自產農產品,亦不收稅。

所有財稅收,除用於支付軍政法三大系公職人員薪酬,日常辦公和國防建設開支之外,將全部投要公共,民生基礎建設中,花銷明細,全部保持公開明,司法機關,以及全民監督。

夏王府,永遠不接夏國財稅供養。”

於秋這段關於稅收制度的講解宣讀完之後,整個會議室,頓時便響起了嗡嗡嗡的討論聲,很快,就有員舉手發言道,“請問殿下,按照您定下的稅收制度收稅,是否能滿足所有財政開支?據我所知,您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已經私人出款超過兩千萬貫,用於各方面的財政開支,按照今後的發展趨勢,這個開支可能會越來越大。”

於秋轉頭看了看被自己要求出席會議的狗兒,他立即將一些寫有數字的紙張給大家分發了下去,於秋在他們看了一會兒之後才道,“據我們夏國境現有產業的經營流水統計,按照現在的稅收制度,每年可以收取稅收一千八百萬貫以上,足夠各方面開支,而隨着更多的產業上線,做大,稅收的額度,可能還會快速上漲,足夠滿足未來可能增加的開支。

Advertisement

比如前幾天開始對外出售的商品房,售價超過了八百萬貫,明年的時候,類似的項目會有很多,可以爲國家創稅數百萬貫。”

聞言,總多員紛紛點頭,樓盤開售的景他們是記得的,各國元首和一些富人,都是搶着買,即便一套房售價上千貫,連李世民都不能免俗,需要來找於秋拉關係,才花三千貫買了一套豪華別墅。

而看到狗兒計算出來的數據之後,所有員立即就沒有了異議,報告顯示,如果夏國按照現在的產出,明年的稅收何止一千八百萬貫,至是兩千萬貫起。

而李世民等人聽到這些數據,頓時有些無語,人家一個州的地盤,居然比朝廷上百個州的稅收還高几倍,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而且,這還是人家完全不要農稅的況下,而李唐朝廷這邊,雖然商稅已經逐漸開始趕上農稅,可農稅依然是朝廷的主要收,這中間的差額。

好吧!李世民不比較了,安安心心坐在旁邊震驚就好。

當然,也不止一個員提出了疑問,很快,就又有人舉手道,“夏王府未來的開支肯定會很大,如果永遠不接財政供養,這豈不是說,往後夏王殿下的子孫還要自己掙錢養活自己?”

於秋笑着點了點頭道,“確實,如果我的子孫沒有一技之長,還敗家的話,他就只能過窮日子,當然,這種況很難發生,因爲我持有的各個集團的份,每年拿分紅,就足夠讓他們過上最頂級的生活,這些份,我會止子孫出售。”

別的國家的皇帝和王室,恨不能多把國家的稅收往自己的府庫裡拉一些,可於秋卻從不在錢財上面擔心,這個反差,頓時就讓很多外國元首覺得他很有魅力,當一個國家的統治者,並不需要民脂民膏的供養的時候,可就很難站到百姓的對立面了。

很快,在一些地方員,提出了一些蒜皮的小事,於秋一一給大家解答之後,就正式向大家宣佈了夏國明年稅收的起徵日,八月初一。

然之後,會議就進了下一個環節。

據我們夏國日益增長的民生需求,我決定在未來三年,完四項大工程。

第一個工程,是火電廠建設工程,地點設在煤礦較多的武安縣,未來,它將會供應本土所有鄉村,集鎮,城市的照明用電。總投可能超過三千萬貫,而且,需要大量的人手投到建設中,國務院,必須專人負責統籌管理。

第二個工程,是環夏國軌道通工程,這個軌道通是什麼,沒有去過洺山書院的人,可能不知道,就是將礦產集團運送礦石車的那種鐵軌,鋪在平整的地面上,用發車頭拉,或者推它在鐵軌上快速行走,讓周邊所有縣城的人員,貨,在一個時辰,可以到達洺京城,加速洺州城所有工廠的生產效率和降低所有工廠的生產本,同時,滿足洺京城的所有民生需求。

這同樣是一個投超過三千萬貫的大工程,需要很多專業的工人,投到建設當中。國務院,也需要調專人負責統籌管理。

第三個工程,是環夏國水利儲備和灌溉系統的建設,主要用於保證我們夏國的居民和灌溉用水,,要細化到每個村。

這一整套水利設施修建好之後,要能保證夏國未來不會到旱災和洪災的困擾,所以工程量也是非常大,先期投在兩千萬貫以上,後續視況追加,需要國務院派專人統籌,各區縣鎮鄉,所有層級的執政員配合員。

第四個,就是農墾專屬區的開發工程,這個工程在錢財方面的投稍微小一些,一千萬貫足以,不過,在人力方面的投會很大。

三年時間,開發八百到一千萬畝大田種植,需要大量的先進工,和一些水利建設的支撐,人手方面,我建議國務院除了申請軍方援助之外,還要增加對外招工,多管齊下來解決。”

於秋這四點講完,整個會議室頓時就沸騰了,尤其是一些喜歡算賬的人,搞不明白,爲什麼洺州一年才一千八百萬貫的稅收,卻爲何敢同時開四個總加起來超過九千萬貫投資的大工程。

關於這方面,李世民只是稍微了一下腦筋就想明白,他們肯定是走銀行貸款。

同時,他也明白了,原來自己那一千二百萬貫的貸款只是小數目,人家一下子九千萬貫,纔是大手筆,而有了銀行作爲資金的中轉站,發展起事業來,真的是可以沒有阻礙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