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初唐大農梟 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出行

《初唐大農梟》 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出行

在李秀寧房間門口來回走了三四圈,於秋也沒好意思敲門進去,正好,董放來找他說事,於秋就走開了。

他不知道的是,此時房間裡的李秀寧,眼神中有幾分期待,又有幾分失,還有一種鬆了一口氣的覺,總之複雜的很。

“殿下,審問那些墨家子的事,已經有了一些進展。”董放在於秋回到自己臥房的書桌前坐定之後稟報道。

“是什麼個況?”於秋幫董放倒了茶,示意他坐下說道。

“自百家爭鳴,他們墨家從顯學中除名之後,就有一批墨家子弟出海避世,在那片海島上,建立起了房屋,甚至城池,在那邊繁衍了下來。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口逐漸壯大的他們分了兩派,一派是以老一輩爲主,主張繼續留在海島上避世。

一派,則是以年輕人爲主,想要回到中原,讓墨家再度回到顯學位置上的人,這些和崔氏合作的墨家子,就是那些比較激進的年輕人,而自號田襄子,負責領導他們的人,其實林檜,並不是真正持有墨家鉅子令的真正鉅子。”董放講解道。

“他們說出了此前棲居在海島上的方位嗎?”於秋問道。

“大致在西南方向,如果按照您標示的地圖,可能在卡里馬塔海峽方向。”董放答道。

“馬來西亞,新加坡那一塊?倒是個好地方。”於秋稍微回憶的一下之後,喃喃自語的道。

“馬來西亞?新加坡?”董放有些不解的看向於秋道。

“哦,我臨時想到的一些地名,未必存在,你繼續說。”於秋打了個馬虎眼道。

“這些人現在有很多都後悔沒有聽長輩的話,我覺得,可以爭取爭取。”董放道。

Advertisement

“那麼,他們有沒有代崔氏的後續計劃?”於秋又問道。

“說了一些,不過,他們知道的也不多,現在正在倭島上的,應該是崔氏大部分的力量的,他們還遣散了一些人到各地,爲崔氏收集提供資。墨家子目前大約有一千多在還在幫崔氏製作武裝備,應該都在倭島上,他們很有把握說降那些人。

倒是被押到刑場的盧文逸說了很多關於長安放面的消息,我屬下的人覺得可能有用,暫時沒有對他行刑,殿下可以先看看再決定。”董放將一紙條遞給於秋道。

於秋接過了紙條,點了點頭道,“讓一些有悔意的人隨同大軍一同去倭國,在必要的時候,讓他們聯繫上那些在倭島上的墨家子,適當的時候停掉崔氏的武製作和供給,我們安排船接應他們離島,讓崔氏跟廄戶打的更慘一些,最後纔會更加顯得我們讓倭島安定下來的難能可貴。”

“屬下知道了,這次,您是打算親自掛帥,還是,派哪一位司令去?”董放又問道。

“三位軍司令都去,他們要在戰場上悉裝備更新之後帶來的改變,我的話,在海峽這邊關注他們就是了,臘月出訪的計劃雖然可能會推遲幾天,但是線路不變。

夏王號不去倭國,我會多在嶺南停留一段時間,等待夏王號和運一號去往南洲取種。

另外,工坊那些崔家安的人排查的怎麼樣了?”於秋一邊看着紙條,一邊安排道。

“從各個工坊裡面清理出來的崔氏屬下到了三千多人,目前,基本排查乾淨了,另外,被崔氏錢財買通的工坊管事有十幾人之多,其中,有好幾個,還是盧氏子弟,怎麼理他們?”董放答道。

Advertisement

“將那些崔氏屬下的人都安排到農墾特區去做事吧!等他們的家人來了,也都安排過去,至於貪污賄的那些人,全部給法院,按照貪污賄金額判刑,我們夏國,不管是,還是民,犯經濟方面的罪,不輕易判死刑,但是,一些比較危險的工作,可以給這樣的罪犯去做,能不能活,就看他們的運氣了。”於秋提出了一個宗旨道。

“好的殿下,那麼,屬下就下去忙了。”董放起告辭道。

於秋點了點頭,看了看外面天還早,便喊了門口值守的親衛備車,自己一會兒回書院一趟,看能不能請師弟孫思邈來幫李秀寧拆線。

話說,李世民到書院,都已經好幾天了,但卻一直沒有靜傳回去,甚至,他都沒有再回酒店居住,這倒是讓於秋比較好奇。

不一會,於秋就將紙條上的容看完了,原來這盧文逸不僅腳踏自己和崔氏兩艘船,還踏上了盧恆彰的那艘船,而且,在背後搞了些手段,看來,之後還得去長安,料理一下盧恆彰了。

車子在書院門口的廣場停下了之後,於秋就步行到了自己的小閣樓,這邊頭,值守的親衛營長蔣奇,同時也是整個書院安保系的負責人。

於秋纔剛坐下,他就向於秋彙報起了工作。

“這幾天小虎有好幾次想進來,被我們阻止了。此外,李唐的秦王李世民第一天來的時候就想進來,也被我們阻止了。”

“你這麼着急來向我彙報,應該是李世民在這裡做了什麼很不靠譜的事吧!”於秋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又問道。

“呃,是的,他總是纏着書院的老師們提問,妨礙學生們的學習,但他是您允許到書院來參觀的,我們又不好對他採取強制措施。”蔣奇點頭道。

Advertisement

“好吧!他的事給我來理,現在,他在什麼位置?”

“應該,在武院那邊吧!”

於秋點了點頭,起往武院而去。

不過,當他在武院找到李世民的時候,卻差點沒認出他來。

“你這是,連續熬了幾夜?”看到眼珠裡不滿,眼窩深陷的李世民,於秋有些好笑的問道。

“許多問題,我還沒有搞明白,睡不着。”李世民聲音都有些沙啞道。

其實,他的邊,房玄齡和杜如晦,也沒有比他好多,於秋看了看他們手中的拋線公式之後,笑了笑道,“想要把這些東西全部搞明白的話,可不是那麼容易,不是這塊料的話,即便花再多時間將它搞明白了,也不能將其有效的應用到實際中,學了也白搭。

所以,你現在知道我爲什麼讓你兒子去學文藝了吧!這個,跟興趣和天賦有關。”

李世民好像懂了,又好像一點也沒有懂,在武院裡教這樣高深的算學知識,其實就已經是他過往的時候無法理解的事了,而更讓他無法理解的是,是這個武院,教的東西都分好幾十種,但似乎都跟帶兵打仗沒什麼關係,也並不要求每個人將所有的東西都學會。

像程家的程默,每天上課前,都要被放在一個可以快速轉的木製框框裡,不斷的由人推他們旋轉,做什麼抗眩暈訓練,程咬金和李世民上去試了一下,幾十圈下來,隔夜飯他都吐出來。

而尉遲家的尉遲寶林,文化水平和算水平幾乎和他剛來書院的時候一模一樣,完全沒有什麼進展,但是,各種穿越障礙的攀爬,還有辨認,逃,潛伏的技能,他都玩的很六,倒是讓來學院看他學習的尉遲恭一臉樂呵呵的樣子。

Advertisement

用這個時代的眼,還分開了看,肯定不可能看的懂的。

可是,用後世的眼,將其整結合了起來看,其實卻很好懂。

因爲於秋,是要教一批能生產研發武裝備,和一批素質過關,能使用各種裝備的學生出來,人才,必須要配全套的,未來等一些東西造出來了,才能整個應用的起來。

“你是說我在算學上沒有天賦咯!”李世民有些鬱悶的將自己打草稿的筆扔在了紙上道。

“別說是你,就算是我,在有些方面,也是沒有天賦,不興趣,也從來不的。人力是有限的,要是什麼都指自己學習掌握,你會累死,因爲這個世界上的知識,你是本學不完的,在自己專長的領悟做好就行了。

今天過來,就是要提醒你,別再打擾孩子們的學習了,不然我就要趕人了,另外,再過十天,我將會啓程南下,你需要現在就出公文告知沿途各州縣,因爲,今天我屬下的親衛,就會出發,將沿途的補給,歇息地,都安排妥當。”於秋示意李世民到外面說話道。

“這也算是你對朝廷的國事訪問了吧!那我作爲地主,必須陪同啊!”李世民聽於秋終於定下了啓程的時間,立即來了興趣道。

“你的意思,讓我也捎上你,一起去嶺南?你就不怕長安那邊有什麼變故?”於秋打趣道。

“有變故纔好啊!只要我和我屬下的軍隊不在長安,什麼變故其實都是對我有利的。”李世民面有些唏噓道。

“隨便你吧!不過,不夠人數不能太多,我乘飛艇走的,最多給你留三到五個位置。”

“飛艇麼?這個好,這個好,三到五個位置,足以了,反正觀音婢他們,我打算留在洺京這邊住一段時間的。”李世民聽說是乘飛船走,很是欣喜的道。

毫不知道,乘坐這個並不是十分穩定的傢伙,其實是很危險的。

“你確定要跟我乘飛船走的話,可能要接一些訓練。”

“訓練,沒問題的,玄齡克明,再上知節和敬德,我們五個人一起訓練,叔寶和君羨統兵護送朝臣們回長安……”

李世民呱呱呱的說了一堆自己的安排,於秋也沒有心思聽,他要是知道了所謂的訓練,是從千米高空,揹着降落傘往下面跳的話,恐怕就不是現在這樣興的心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