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初唐大農梟 第三百九十二章 各有打算

《初唐大農梟》 第三百九十二章 各有打算

於秋很無奈的發現,自己居然進了一種很奇葩的狀態中。

金德曼這個小丫頭,居然能左右自己的緒,整天把自己搞的哭笑不得。

所以,他決定,讓繼續再這麼天真一段時間吧!先把正事理完要

接下來的幾天,他是真的開始據新羅國的各種資源做起了規劃,而且,讓金白淨組織人,實施了。

八百里沿海的養蚌產業未來要是整做起來,基本能滿足未來整個歐亞大陸的化妝品市場對於珍珠的需求。

十萬畝參田要是能夠全部種起來,未來在滋補保健品這一塊,將無人能與夏國製藥集團競爭。

當然,以新羅國的財力,並不足以支撐這麼大的項目,還需要大量的貸款投資,於秋直接給他們批了三百萬貫貸款,而且,這還只是第一期的建設款項。

要知道,現在的三百萬貫的購買力,可不是兩三年前了,如果買糧食,都足夠整個新羅國的百姓吃兩年的了。

在於秋訪問新羅國待的第七天,高句麗的使者直接來這邊接人了。

對外的國事訪問,高句麗可謂是重中之重,因爲,他們有幾百萬的人口,而且居住的非常集中,也就是說,非常的適合於秋收割積分。

金德曼非要上於秋的飛艇跟著一起去高句麗,知道將代表新羅國出席八月在洺京舉行的聯合執政聯盟首會談,於秋也就只好順道捎上了。

而飛艇起飛之後,又出現了一個問題,由於飛行艙的大小問題,上面只有九個比較狹小的房間供休息,十八個員,必須每兩人一個房間,現在,飛艇上十七個都是男人,只有金德曼一個是人,別無選擇的只能和於秋同住一個房間。

Advertisement

這對已經知道男之事的金德曼來說,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然而,這對於高句麗的使者來說,卻是政治大事件。

新羅國未來的繼承人了夏王的人,那麼,新羅國,未來很可能就是夏國的了。

以往的時候,夏國並不與高句麗直接接壤,對於高句麗的影響其實不大,而以後,可就不同了。

半島出現強鄰的話,高句麗的話語權,會直線降低,首先,來自於新羅國的進貢,可就別想了。

而滿打滿算不過二十幾萬人口的百濟國,也很可能直接倒向夏國,使得高句麗國來自於外部的進貢將全部斷絕。

要知道,由於此前夏國在東北地區的軍事行,導致東北諸部全部都爲了夏國的從屬部落,這些部落原本向他們高句麗進貢的資已經沒有了。

而由於鷹派的淵氏與夏國展開了合作,這件事直接就不了了之了。

了進貢,窮的是誰?

王室而已。

因爲所有來自外國和從屬部落的進貢,都是直接歸王室府庫的。

現在高句麗國況就是,以淵氏爲代表的士族與夏國展開了深度貿易合作,財力勢力越發壯大,王室則因爲開支不斷增加,收斷崖式下跌,變的越發羸弱。

高句麗國王高建武已經明顯的察覺到這種況了,當淵氏掌握的財富,軍隊,都超過了他們高氏,那麼,大權旁落,甚至王位不保,就近在眼前了。

所以,在最近一直都在思考出路。

最初他想過向唐國稱臣,藉助唐國的力量,打淵氏手中掌握的軍事力量,畢竟,高句麗的軍隊減,對於李唐來說,是件好事

但是,後來他又覺得,這並不能解決什麼問題。

Advertisement

在不對外作戰的況下,財力,幾乎就代表了一切。

淵氏可以通過他們與夏國貿易,在本國賺取海量的財富,又用這些財富,收買人心,甚至民心,最終實現架空自己,自己退位的目的。

所以,問題的關鍵點在夏國,在於秋。

要知道,現在他在王宮舉行一場宴會,出席的人,已經沒有淵太祚在自己的府邸舉行的宴會參加的人數多了。

這證明他的況已經十分危急,所以,高建武把於秋的這次到訪,當瞭解決自己的危機的一次契機,十分的重視,在心理上,已經做好了很多準備,只要於秋肯提條件,能夠做到的,他絕不拒絕。

“高建武派使者去新羅國接夏王於秋了?”淵氏在平壤的大宅中,淵太祚向兒子淵蓋蘇文詢問道。

“是的,前天已經出發,現在應該是接到了,而按照夏國飛艇的速度,於秋如果今日啓程的話,明天一早就能會到達平壤,高建武已經組織了很多人在城門口迎接於秋,那邊,於秋提前派過來的親衛,已經平整好了飛艇降落的場地,搭建好了舞臺。”淵蓋蘇文向淵太祚彙報了平壤城最近兩日的況道。

“你怎麼看於秋的這次對我們高句麗的訪問?”淵太祚點了點頭,又向淵蓋蘇文問道。

“於秋所求者,無非是把更多的產業,做到我們高句麗來謀取利益而已。

所以,高建武做的那些準備,其實都是白搭。

其實,只需要大力的跟於秋合作做產業,讓他賺錢,他就是我們最親的盟友,目前在高句麗,我們淵氏與夏國的貿易量最大,所以,支持我們坐上王位,纔是對於於秋最有利的。”淵蓋蘇文帶著強大的自信道。

Advertisement

淵太祚聞言,贊同的點了點頭,又道,“那麼,你在這方面有什麼特殊的準備麼?”

淵蓋蘇文笑了笑,將懷中一張清單拿出來道,“這是我們高句麗境,所有已經探明的金屬礦產分佈圖,夏國要大量的製造金鐵裝備,最需要的就是這些礦石,而這些礦產,有七以上已經被我收了門下,尤其是靠近唐國邊境的幾大礦山,已經全部都被我收了門下。”

“很好,有這些夏國需求比較大的東西在,我們淵氏就佔盡了優勢,而且,我們不能只侷限在賺錢上面了,可以拿這些來跟於秋換更多夏國關鍵的東西,比如,車船方面,能讓我們實力大增的東西。”淵太祚微笑的點頭道。

“這個,等他到了之後,我們再慢慢跟他談,問題應該不大。”自問對於秋和夏國的事風格比較瞭解的淵蓋蘇文道。

“那你還有其它後手準備麼?”淵太祚又問道。

“當然,據我在夏國看到的一些況來看,他們現在最缺的,就是青壯工人,幾乎個個集團產業都掛了招工的牌子,而且數量極大。

我已經在國招募了五萬青壯勞力,而且,之後還會有更多,對於夏國來說,這麼多青壯勞力,可是能夠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的。”淵蓋蘇文答道。

“五萬青壯?怎麼會有這麼多?”聽到淵蓋蘇文報出來的數字,即便是過手的數據一直很大的淵太祚也有些意外道。

“有哪個苦哈哈不想賺錢過好日子呢?將他們組織起來送到夏國去,不僅他們能賺錢,我們也能賺他們的錢,可謂是一舉兩得。”淵蓋蘇文笑著給淵太祚解釋道。

“我們也能賺他們的錢?”淵太祚有些詫異的看向淵蓋蘇文道。

Advertisement

淵蓋蘇文點了點頭道,“這些被我們送到夏國去做工的青壯,每個月,需要給我們繳納一百個夏國錢作爲經費。五萬人,就是五百萬洺州錢,那可是兩萬五千貫唐錢,一年下來,就是三十萬貫。”

“一個月繳納一百個夏國錢,他們也願意去?”淵太祚更加詫異道。

“當然願意去,夏國那邊,現在就是負責灑掃或者端茶送水的小廝,每個月都有六百個夏國錢以上的薪資,更加別說一些在工廠做重力活或者技活的人,拿到八百甚至一千個夏國錢的薪資也不奇怪,向我們繳納一百個夏國錢之後,剩餘的錢足夠他們租房吃飯,甚至還有很多剩餘,比在本國做工或者種田收要高的多。”淵蓋蘇文向淵太祚解釋道。

他這個套路,基本就是後世勞務派遣公司的雛形了,只是讓淵太祚很不理解的是,於秋爲何會給工人開這麼高的薪酬。

要知道,人力本太大的話,肯定會大大減最終盈利的。

“這些派過去的人,在夏國待的久了之後,能夠做出夏國的那些商品麼?”淵太祚又問道。

“當然可以,不過時間可能會有些長,而且,短期我們也不能這麼做,至,在我們送往洺山書院讀書的子弟沒有學之前不能這麼做,這會影響我們跟夏國,跟於秋的關係。”淵蓋蘇文道。

“這洺山書院,真的會教授夏國各方面的生產知識麼?”淵太祚用懷疑的語氣道。

“應該是的,據我所知,去年我們送去洺山書院的晚輩族人,已經學到了不東西,您可能無法想象,只是一年的時間,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就能掌握比族中最頂級的賬房還厲害的算學。

而且,還有其它各種技方。

比如,咱們府中現在所用的冰,就不是冬季窖藏的冰塊了。而是用一種方現做出來的,這是一個淵吉貞的族侄在洺山書院學來的,有這項製冰的法,我們每年可以省下很多窖藏冰塊的人力本,而且,推出很快解暑的飲食產品。所得之利,比他的學費至高幾倍。

說不得,再過幾年,這些子弟就能造出夏國現在使用的車,船,甚至飛艇了。”淵蓋蘇文點了點頭道。

“這樣麼?那麼今年一定要再多送一些族中子弟去洺山書院讀書。”淵太祚一臉興的道。

“孩兒已經在挑選了,至比去年多一倍。”淵蓋蘇文笑了笑道。

自以爲得計的兩人卻是不知道,這些小技,是於秋爲了洺山書院今年的招生故意放出來的,掌握了製冰技的,可不止他淵氏一家,而所有掌握這些小技的家族,現在都和他的想法一樣,想送更多的子弟去洺山書院讀書。

外籍學子,每年一萬五千貫的學費,那可是不,關鍵是,去年他們送去五十人,今年再送一百人的話,那麼需要繳納學費的就是一百五十人,這可是兩百多萬貫的學費,都抵的上淵氏全年三分之一的收了。

兩人正談話間,外面便有侍衛來報,夏國的飛艇,已經到王城上空了,金德曼與於秋在一個房間過夜的願再度落空。

因爲,飛艇從金城飛到平壤,只需要幾個時辰,於秋本不需要連夜趕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