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寒門狀元 第二五二五章 無可避免

《寒門狀元》 第二五二五章 無可避免

荊越領命往艙外去了,無需他換乘小船上岸去通知,而是留在船上直接發信號,岸上的人便大概知道是什麼意思,告訴地方將,讓他們知道沈溪的意思是什麼。

荊越離開船艙後不久,雲柳乘坐小船登上指揮艦,很快被引到船艙跟沈溪相見。

“大人,據最新報,海上風浪太大,那些倭寇運送糧草資的船隻被困在象山港灣裡,無法揚帆出海,聽說他們正在等大船前來接應。”雲柳稟告。

沈溪擡起頭來:“那三萼山和九山那邊的況如何?”

雲柳爲難地道:“海上傳回的訊息極,現在外海狂風巨浪,基本沒有船隻從海上過來,也難派出細作前去刺探報……現在只知倭寇可能會派出船隻接應,但依然不清楚佛郎機人的向……若是佛郎機人突然殺出來的話,對我們的影響不小。”

“嗯。”

沈溪點了點頭,“大風今天應該就能停,延遲一日開戰,對戰事進展沒有太大影響。從倭寇的角度而言,他們自以爲得計,主向我們發起進攻的可能很高。”

“那大人,大戰在即,有什麼需要準備的嗎?”雲柳仍舊很張,畢竟先一步到岸上,沈溪似乎不太希跟隨船隊跟倭寇戰。

沈溪用真誠的目向雲柳:“你和熙兒仍舊得留在岸上,當然也不是什麼事都不做,這次你們要去幫忙調遣船隊,並非是我們眼前這支,而是另外一支,他們應該快到羊山島了,一天時間便可以趕來跟我們匯合。”

“大人,另外的船隊,可有大船?”

雲柳張起來,對於增援船隊的事非常關注。

沈溪道:“你見過就知道了,我會安排並且告訴你怎麼做……這路人馬的水手基本是在北方招募,此前只簡單經兩三個月的適航訓練,對於海戰了解不多,不過艦上卻有很多良的炮手,都是曾在北方邊塞充當過主炮手的人,也曾是西北幾場戰事中的功勳人,他們過來的目的,就是要充分發揮艦炮的威力……”

Advertisement

雲柳不太能理解海戰的概念。

以往的海戰中,因爲火落後,程不遠,在湖泊、江河等戰事中,使用火況很見,現在到了大海上,敵我雙方的船隻相聚幾裡,雲柳難以想象在這種況下如何能讓程本就不遠的火炮發揮威力。

看來,火炮最多隻能對船隻上的人員造輕微傷害,想在遠距離直接將對方的船隻轟沉,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但現在沈溪看起來卻充滿自信,好像只要另一支船隊來了,兩方一配合,足以將倭寇甚至佛郎機人的船隻擊沉,這是雲柳想象不到的畫面。

“去接應吧。”

沈溪道,“風浪停歇後,你便乘船前去接應,但在他們出發前往戰場的時候,你和熙兒不必留在船上,這場戰事跟你們無關。”

……

……

一場大規模的海戰正在醞釀中。

本來沈溪只有六艘大船加上爲數不多的中型和小型船隻作爲海戰主力,不過加上後備增援艦隊後,沈溪手裡的實力暴增。

不過沈溪明白,海戰不可能以船隻數量和噸位來決定最終的勝利歸屬,需要絕佳的戰配合,以及高妙的船技,還有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等外在因素相助。

看起來非常的消息,不知何故依然在戰前泄出去,並且爲江櫟唯獲悉。

江櫟唯此時不在海上,而是在象山縣城等候消息。

之前兩天狂風巨浪,使得貨調運出現問題,船隻被堵在象山港灣裡沒法彈,在這種況下,他只好從陸路來到象山縣城,準備等貨出海後,直接從大小燕礁坐小船出海,登上戰船,親自參與到這次戰事中去。

“江大人,現在看來,那位沈國公留了後手。”信使將消息帶來時,神滿是擔憂,“寧王剛從朝中應口中得知這個消息,以寧王之意,若是這邊準備不充分的話,這場戰事可以適時往後拖一拖。”

Advertisement

江櫟唯神氣惱:“再拖下去,以後有機會讓沈之厚去死?”

信使道:“總不能讓海上的倭人和佛郎機人一戰就失敗,以後再想利用他們可就難了……此戰避開後,那位沈國公只能在海上跟倭人玩躲貓貓的遊戲,咱們可以一邊組織兵馬,伺機而,一邊安排人手去刺殺昏君,總歸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江櫟唯站起來,非常生氣,來回踱步半天,最後斷然搖頭:“這一戰勢在必行,就算我喊停,也不會有人聽我的,我在那些人眼中不過是枚棋子罷了,在這種大事上他們哪裡會聽一個外人的意見?”

“您……”

信使對此非常意外,他本來以爲江櫟唯可以勸說倭寇和佛郎機人罷手,所以抱有很高的期待,誰知得到的卻是這麼個結果。

江櫟唯再道:“目前我方籌集的船隻數量,大概有一百二十多條,若加上佛郎機人那十幾條大船,沈之厚絕對沒可能獲勝……就算有援軍又如何?”

“在海上作戰,不是單憑數量多就能取勝,大明練的水手有多?恢復造大型海船纔多久?龍江船廠加新城一共不過造出六艘來,別就能一下子造出十艘以上?況且當初皇帝劃撥給沈之厚的經費,只夠他造十條船,最後朝廷還剋扣了他一半的錢……他能造出六艘來已經很不錯了。”

信使嘆了口氣,道:“江大人的意思是說,這一戰無可避免?那在下得趕回去通知王爺。”

江櫟唯點頭:“告知寧王,這邊的事不用他心,還是安排好人手,事後以穩定大局爲重……”

“按照計劃,海戰結束,倭人和佛郎機人的聯合艦隊,會開往沈之厚親手建造的新城,直接從黃浦江登錄,若昏君在那裡最好,直接殺了便可以天下易主,到時只管讓寧王帶兵往南京!”

“最終,由寧王親自跟倭人和佛郎機人講和,只要穩住大局,那天下人心所向,大事可期。”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