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玲和鄺虎生了一個兒,也就是被我磕到腦袋的星星。
孩子出生后,按說跟著父親姓,可鄺虎死活讓兒跟孟春玲姓。
他覺得姓鄺是種恥辱,但他自己沒辦法,所以不讓孩子再姓鄺。
因為星星是個兒,孟春玲還想再給鄺虎生個兒子。
可鄺虎可能是因為家庭變故的原因,又死活不要第二個孩子。
撿回了小孩后,他們兩口子就把這孩子當了自己的孩子。
當時孩子太小什麼也不記得,只記得家人都管點點。
孟春玲就讓孩子也跟自己姓孟,名字就點點。
隨著點點的眼睛痊愈,鄺虎就發現這孩子的眼睛和別人不一樣。
的眼珠外圍有一層淡淡的藍,有時候在對著的時候尤為明顯。
點點慢慢長大,鄺虎又發現了這孩子眼睛有個特殊的功能。
那就是一眼就能看出人的善惡。
鄺虎本是個醫道中人,醫道又講、聞、問、切。
會診的醫者本就麟角,而能用眼睛看出人的善惡,那更是千年不遇。
畢竟鄺虎也算玄門出,所以雖然吃驚但也覺得不是不能理解。
因為鄺虎小時候飽讀醫書,又深得父親真傳。
鄺虎聽過有一種人天生能氣,在這種人眼里,每個人上都有一種氣。
這種氣的不同,代表這個人的心境。
鄺虎剛開始還以為是在給點點治眼睛時,因為某種藥材出了問題才出現的這種況。
后來他查閱了很多醫學典籍,在一本《萬》的醫書中,找到了關于氣的描述。
書中將這種睛眼睛稱為三界燈,意思是這種眼睛就像一盞掛在三界的明燈一樣。
燈下過得無論人神鬼,都會在燈下呈現出來。
最重要的是傳說中,這種眼睛是上古時期天庭有天神被貶下界為凡人后,所備的一項神技。
這種眼睛并不能修煉或者靠藥來實現,只能通過極小概率的傳獲得。
鄺虎知道后也是半信半疑,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所以鄺虎和孟春玲一直用心呵護小點點,而且一再要求,這種事兒誰也不能說。
這些年來一直相安無事兒。
在他們兩口子的努力下,學校也越來越好,因為是純公益不收錢,所以當地的方也很認可。
在學校的發展上給予了不幫助。
五年前,當地方還專門給批了一塊地,還說給出一部分錢,建一個更好更大的學校。
當聽到這個消息后,孟春玲高興壞了,干娘還親自回來看了一次。
那也是干娘最后一次回到學校來。
原本批得那塊地方就在八里坡上面一點,地很快批下來,可錢遲遲不能到位。
孟春玲也是心急,沒事兒就安排一些老師去清理那塊地。
想著等錢到位,馬上就開建。
結果在清理的過程中發現地下好像有東西。
孟春玲和鄺虎也是實在人,將此事報告給了方,結果方派人一挖。
里面是一個藏金,里面的金子非常多,像是有人藏在這里的,但因為年頭太長,都已經和山長在了一起。
方馬上把地塊封存,誰也不允許靠近。
當時給孟春玲的說法是,等把這些金子挖完上國庫以后,再給孟春玲蓋學校。
孟春玲也沒有反對,當時還想著金子挖出來有錢了,沒準把蓋學校的款就批下來了。
后來那塊地來了很多人,一開始還是挖,到了后來竟然用炸藥開始炸山。
帶頭炸山的人就是定西縣的首富錢百萬。
當年批這塊地的時候,干娘親自看過,說風水上佳。
山雖無龍之,但有蛟之相。
可現在山一炸,風水就毀了。
孟春玲去現場涉,結果了一鼻子灰。
錢百萬直接把孟春玲趕了出來,還說方已經把這座山的置權到了他手上。
孟春玲不服,去鎮上縣上找過幾次,結果都無功而返。
鄺虎兩口子只能山興嘆,一點辦法也沒有。
有一天深夜,突然響起了炸聲,窯被震得紛紛往下落土。
鄺虎怕孩子們有事兒,急忙起床去查看,在查看的過程,發現有個老人倒在了一孔窯門口。
此時的老人,鼻子和耳朵都往外流。
鄺虎一看這是被炸聲震傷的,老人只剩了一口氣。
鄺虎馬上給老人醫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把老人救了過來。
而這個老人就是看門的駝背老人,名杜林。
人救活了以后,老人千恩萬謝,就想告辭。
杜林生命雖然無憂,可耳朵被震聾了,臟的傷也沒好。
在鄺虎兩口子一再挽留下,駝背老人這才沒有離開。
鄺虎每天給老人扎針、熬藥調理。
孟春玲也把一些好東西都給老人吃。
半年后,老人終于痊愈,耳朵雖然能聽見聲了,但遠遠沒有恢復之前的聽力。
這次老人也不吵著走了,非要留下來報答鄺虎兩口子的救命之恩。
當時學校正缺一個看門人,于是這個活自然就落到了駝背老人上。
駝背老人從哪來的已經記不住了,只知道自己無兒無,靠走江湖給人看相算命為生。
看相算命屬于玄門一途,鄺虎是醫道,所以兩個人還有共同語言。
讓孟春玲和鄺虎沒有想到的是,杜林在學校時間不長,就發現了點點的。
杜林當時也驚壞了,說自己走江湖時也曾耳聞過,氣識人這種神技,可只是聽說,從未見過。
當下就想收點點為徒,可鄺虎和孟春玲一直不同意讓點點玄門一途。
再說了,鄺虎和孟春玲一直稱呼杜林為叔,點點又管孟春玲和鄺虎爹娘。
如果點點了杜林的徒弟,輩分有點。
不過時間久了,杜林和點點雖然沒有師徒名份,但也教授了不點點風水上的知識。
但星星和點點主要是跟鄺虎學醫道。
別看星星和點點年齡都不大,但盡得鄺虎真傳,都有一好醫。
而在這五年中,關于學校用地的事兒,一直沒有解決。
就在半年前,突然出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