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人口超百萬之巨,半軍事化的管理讓長安猶如一臺龐大的機,不斷推著大唐前進,讓這臺機平穩、有序地前進的,是城裡形形的執法人員。
許長庚就是執法人員中的一員。
和普通執法人員不同,擔任驍勇校尉的許長庚出自萬騎,這是長安最銳、也最皇帝信任的軍隊,主要職責是守衛興慶宮的大門。
萬騎原是唐太宗組織的一直騎部隊,最初只有百十來人,號稱百騎。這些人都是從奴隸和數民族中挑細選出來的,打扮的與衆不同,平時穿著虎皮紋服,在豹紋裝飾的馬鞍上,整天跟在皇帝邊,專門負責在皇帝出門打獵的時候隨行左右,捕殺獵。後來隨著皇權逐步加強,這支隊伍的規模也日漸擴大,達到一千人左右。在重俊政變中陣前倒戈,使中宗渡過危機,中宗後來把隊伍的規模擴大到一萬人左右,號稱萬騎。
守衛宮門,這是一個榮的職責,許長庚也喜歡這個工作,這天正準備值,沒想到在走廊看到一個太監走過來,下意識站住,退到一邊讓路。
普通太監許長庚不放在眼,可對象換是高力士,許長庚不敢怠慢。
“見過高公公。”許長庚恭恭敬敬地向高力士行禮。
高力士打量了許長庚一眼,嘿嘿地說:“原來是許校尉,快請起,灑家可當不起。”
“哪裡,高公公勞苦功高,某一直很敬仰高公公。”許長庚有些寵若驚地說。
高力士可是皇帝邊的紅人,長安炙手可熱的人,許長庚沒想到高力士居然認識自己,吃驚之餘又有幾分暗喜。
能這種大人的法眼,可不是一件易事。
“敬仰?”高力士嘿嘿一笑:“許校尉,要是你想別人敬仰,不如給你也來那麼一刀,怎麼樣?”
許長庚嚇得兩不自覺一,有些尷尬地說:“這個...這個...”
說敬仰只是客套的話,誰會放著好好校尉不做,跑去做太監?
高力士拍拍許長庚的肩膀,有些語重心長地說:“系重責,不能鬆懈,更不能仗勢凌人,若不然,只怕宮中淨房會有你的一席之地。”
不待許長庚回話,高力士揹著手揚長而去,留下不斷冒冷汗的許長庚。
場如戰場,高力士說淨房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這是什麼意思?
話裡的那句“仗勢凌人”的話,很有深意啊,難不平日守衛時,對進出大臣或百姓的態度太驕橫?
好像也是,萬騎是天子親兵,平日在長安是橫著走的角,自己還算循規蹈矩,可免不了有些手下行爲不檢,最近是有些放縱,看來找個時間敲打一下他們才行。
許長庚回過神時,發現高力士早就走遠了,只能對著他的背影行了一禮,抹了一下額上的冷汗,準備到宮門值。
走的時候發覺後背涼嗖嗖的,這才發現後背也全是冷汗。
換崗後,許長庚握著刀柄巡視,不時糾正部下站立的姿勢。
“一個個神點,我們是萬騎,長安最銳的萬騎,讓旁人好好看看我們的氣神。”許長庚大聲訓示道。
長安是大唐的中心,皇宮是長安的中心,興慶宮是李隆基最喜歡居住的場所,守衛興慶宮是天子親兵纔有的待遇,許長庚也很珍惜這一份榮譽。
正在巡邏時,突然有一個手下輕輕了一下許長庚:“頭,你看,傷兵。”
許長庚順著手下的方向一看,果然,幾個傷兵正在宮殿旁邊的廣場,好奇地打量著興慶宮。
“不就是幾個傷兵嗎?西域正打仗,有傷兵正常,由他們去。”許長庚不以爲然地說。
“是,是,頭說的是。”手下連連稱是。
沒過多久,許長庚的眉頭很快皺了起來,因爲他看到,好像約好似的,不斷有傷兵從四面八方走來,全部匯聚在興慶宮前的廣場,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前面聚集了幾十名傷兵,人數還在不斷增加。
同一時間這裡出現這麼多傷兵,明顯是有備而來,許長庚一下子有些傻眼了。
“頭,這些傷兵,要不要把他們轟走?”手下走過來請示。
興慶宮前的廣場,是皇帝舉行各種慶祝活的場所,突然聚集了一羣傷兵,這些傷兵都穿著有些破舊的布甲,有人傷了手、有人斷了、有人瞎了眼,相互攙扶著,不吵不鬧地在廣場集合,看起來有些悲壯,也有些礙眼。
許長庚擺擺手:“不急,讓我先想一想。”
這時負責日常治安的道政坊武候鋪的鋪長吳貴賠笑地走過來,對許長庚行了一個禮,討好地說:“見過許校尉。”
“原來是吳鋪長,免禮。”
吳貴指著那些傷兵說:“許校尉,突然出現這麼多傷兵,是不是宮裡舉行什麼活?”
“活?沒有,某沒聽到有這方面的消息。”許長庚否認道。
“原來是這樣,許校尉,我這就去把他們轟走,免得看起來怪怪的。”
傷兵剛開始來的時候,巡視的武候注意到了,吳貴本想行,可看到守在宮前的萬騎沒有表示,在行前先詢問一下,這些傷兵是不是參加某種活。
“等一下”許長庚突然開口道。
吳貴馬上停下腳步,把子轉過來:“許校尉還有什麼吩咐?”
許長庚拍拍吳貴的肩膀說:“轟什麼?不就是一羣傷兵嗎,行都不便,人家就是站在這裡看看,轟他們幹什麼,看點就行,別仗勢凌人。”
放到往日,許長庚早就派人把他們轟走,可他突然想起高力士對自己說的那番話,似有所指,要知道,像高力士這種人,不會無的放矢,於是許長庚不僅沒有行,還勸說吳貴不要輕舉妄。
興慶宮是李隆基常居之所,守衛森嚴,一有風吹草,附近的宿衛傾刻至,負責守衛的萬騎更是銳中的銳,別說廣場上只有幾十名傷兵,就是再多一百倍健壯的士兵,也休想撼興慶宮的防系。
太宗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謀得帝位,自此以後,大唐每一代皇帝都加強皇宮的守衛,許長庚對自己的部屬很有信心。
吳貴楞了一下,很快應道:“許校尉說的是,小的讓人看點。”
那點傷兵吳貴也不放在眼,自信就是萬騎不出手,是武候鋪的力量也輕易制服,看到許長庚表態,他抱著多一事不如一事的心態。
反正請示過了,出事也是這位許校尉扛。
傷兵還在繼續增加,很快聚集了近二百之多,許長庚的眉頭慢慢皺了起來,手也不自覺搭在刀柄。
出門沒看黃曆啊,看這仗勢。要出事啊,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到額頭有些庠,用手一下,許長庚拿下來一看:一手都是汗。
下面一位姓錢的隊正上前小聲地說:“頭,要出事啊,我們要不要行?”
想起高力士那句“淨房你一席之地”的話,許長庚忍不住打一個冷,咬咬牙說:“再看看,不急。”
許長庚心裡暗想:不能再多人了,再多人的話,就是著頭皮也要把這些人驅散,李隆基就在興慶宮,絕不能出任何差池。
好像聽到許長庚心裡的話一樣,傷兵沒有再增加,然而,站在最前面、看似來傷勢最嚴重的十多名傷兵,突然全部跪下。
前面的傷兵一跪下,後面的傷兵也跟著跪,眨間眼,興慶宮廣場就跪了一片傷兵。
許長庚嚇了一跳,正想著怎麼應對,此時有兩個傷了手的傷兵走出來,拉開一個長長的橫幅,上面全是一個個紅的大字。
不得了,這是書。
萬騎多是勳貴子弟組,除了通武藝,也識文斷字,許長庚邊錢隊正開始小聲讀起來:“吾等乃是西域府兵,皆是沙場殺敵負傷,傷殘退役歸家,途經長安慘遭封虢縣開國子、廷州司馬姚彝無故毆打,西域副監軍鄭鵬,路見不平反被含冤獄,跪求一個公道......
許長庚聽到這裡,眼前一黑,子晃了晃,差點沒暈過去。
大事,出大事了!
姚彝是宰相姚崇的長子,鄭鵬是陛下封的西域副監軍,最可怕的是,中間還夾著一個神莫測的高力士。
坊間有句話,大唐有兩相,外相姚崇,相高力士,宮外聽姚崇,宮看高力士,看樣子,這是“外相”和“相”在爭鬥啊。
此時廣場早就圍滿了好奇的百姓,跑在地上的傷兵一個個低頭頭不說話,可圍觀的百姓卻像炸了鍋一樣議論開了:
“那個姚彝,真不是東西,他仗著他爹姚相,在長安橫行霸道。”
“是啊,上次他在平康坊喝花酒,宵後還要出坊門,門吏不從,是把人家的頭都打破。”
“聽說姚彝在平康坊經營青樓,斯文敗類,真是枉讀詩書。”
“那算什麼,誰不知要想升,跑姚彝的後門準沒錯。”
“真是沒人,去西域打仗九死一生,我聽人說了,有個傷兵熬藥,姚彝嫌氣味難聞,就率人把那十多個傷兵打了,那是往死裡打啊,站在最前面那看到沒有,就是上纏著白布那個,直接用腳踩在他的傷上,就是聽聽都心寒。”
“有這事?簡直就是人神共憤。”
“慈母多敗兒,慈父出妖孽,唉。”
......
看看淋淋、目驚心的書,再看看跑在地上、缺手腳、傷了眼、一臉悲憤的傷兵,特別是那種屈辱、哀莫大過心死的表,一下子染了圍觀的善良百姓,輿論一下子倒向傷兵。
祝書友們五一快樂,新的一個月,新的挑戰,這個月會炮兵會多寫,還會更,請大夥多支持,謝謝!
夢迴長安,鮮血浸染了玄武門,太極宮的深處只有數不盡的悲哀,民爲水,君爲舟,的朗朗之音猶在長安大地迴繞,異族的鐵蹄卻再一次踏破了玉門關,此恨何及?墳墓裡的李世民眼見子民塗炭,該發出怎樣的怒號?欄桿拍遍,只能見九州陸沉! 胸中也充滿鬱悶之氣,恨不能跨越歷史長河,摘飛星,攬日月,讓乾坤倒轉.也罷,耳聽得窗外鬼鳴啾啾,秋雨婆娑,剪一枝禿筆,爲李唐盛世延篇,去掉陰暗的部分,我的大唐沒有悲哀,只有金戈鐵馬的豪情,氣吞日月的帝王,百戰浴血的猛將,高冠博帶的高士,溫婉賢淑的皇后,父慈子孝,盛世延綿,這是我的大唐,我的《唐磚》.
現代小人物穿越成顏良,那個三國第一倒黴鬼。 此時正當官渡之戰,白馬城外,關羽拖著青龍刀,騎著赤兔馬,正向他呼嘯而來。 悲劇的顏良,不但要避過關二爺那銷魂一刀,還要在這群雄爭霸的時代,成就一番暴君之業。 ……………… 曹操:天下人皆罵我殘暴,直到顏良出現,他們才知道我有多麼的溫柔。 劉備:我以仁義待你們,你們卻為何紛紛投奔殘暴的顏良?我不明白,我真的不明白! 孫權:奪吾嫂,掠吾妹,暴徒顏良,我與你勢不兩立! 大小喬:大膽顏良,焉敢對我姐妹如此粗暴~~ 顏良冷笑:暴君明君,後世自有定論,滿口仁義道德的偽君子們,都給我閉嘴吧。 …
穿越到大唐貞觀盛世,且看我怎樣點石成金,大展宏圖,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啊,不,前世只是個老師,寫本網絡小說,就忙死、累死了,這個時代,不用自己大展宏圖,人家皇帝李世民自己就幹出一個千古盛世,哪用得著自己幫忙、瞎操心?這一世,我還是做一個閒散王爺,整天喝喝酒、觀賞觀賞大唐風景,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