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風流小地主 854 四月甲子朔

《大唐風流小地主》 854 四月甲子朔

許州至鄭州,不過二百多里路程,快馬半日可至。

李忘憂的奏章,當天便擺在了李二在鄭州的臨時行在案頭之上。

看完李忘憂送上的奏章,李二也不眉頭鎖,躊躇半響才命人去將房玄齡、杜如晦以及長孫無忌等幾位朝堂大佬請來商議此事。

眾人傳閱過一遍李忘憂的奏章,皆面驚疑之

「陛下,子憂這奏章里所言,三日後,甲子朔有疫鬼吞日出現,這太匪夷所思了。難道道祖當真能給子憂託夢不?」

「老夫對於子憂所言,倒是有幾分相信。雖然此事看似荒謬,但以老夫對子憂的了解,他不可能與陛下開這般玩笑。」

「不錯,雖然我也不知戶縣侯從何而知,會有疫鬼吞日出現,但戶縣侯卻非莽撞之人,他既然敢向陛下呈上奏章,想來應有確實把握才是。」

幾位大佬看過奏章,雖然對其中容難以相信,但出於對李忘憂的信任,卻也勉強相信了此事。

李二更是沉不語。

對於所謂的道祖託夢,這個借口李忘憂已經用來忽悠過李二幾次了,他雖然不信,卻又只能無奈選擇相信。

讓李二有些無語的是,這次許州疫病,之前李忘憂對他言之鑿鑿說得很清楚,並非什麼疫鬼作祟,而是病毒傳染引發的傳染病。

結果這才幾日時間,怎麼這貨又改口了?

不僅在奏章之中,口口聲聲宣稱乃是疫鬼作祟,而且還敢預言三日後,將有疫鬼吞日出現。

這可不是小事

雖然李忘憂很巧妙的將天狗食日,換了疫鬼吞日,但這說法,卻恐怕難以服眾。

「陛下,若是子憂上奏的此事不假,還需儘快向群臣告知此事,免得真有天狗食日出現,引起朝中波瀾。」

「臣附議,不管此事是真是假,陛下還是應將戶縣侯這份奏章告知天下,以安民心。」

Advertisement

房玄齡捻著鬍鬚,沉思半響才不確定的說道:「陛下,依臣看來,子憂此舉,或許目的就在這焚二字上。」

「哦?玄齡此話怎講?」李二不解。

「陛下,按之前子憂所言,疫病乃是一種看不見不著的病毒引發。想來若是當真如此,那些染病而死的病家,首之中恐怕也有大量子憂所言的那什麼病毒。故而子憂才下令要焚毀首,杜絕病毒禍害百姓。不過陛下你也知道,要想讓百姓焚毀首,此事難度極大。所以依臣猜測,子憂他怕也是借著此事,嚇唬那些百姓,好讓他們同意將因疫病而死的首焚毀。」

房玄齡不愧是李二的首席謀士,很快便從李忘憂的奏章之中,猜測出了他的真實想法。

李二聞言,微微頷首,對於房玄齡的猜測也很是認可。

不過此事的關鍵就在於,李忘憂在奏章里說的,三日後,甲子朔出現疫鬼吞日一事,究竟是真是假。

「陛下,不管此事是真是假,如今卻也只能將其當真的對待。否則陛下若是不將此事告知朝臣,若三日後真的出現疫鬼吞日,那怕是更麻煩。」

長孫無忌的話,同樣得到了房玄齡與杜如晦的認可。

雖然眾人不明白,為何李忘憂敢如此篤定,三日後會有會日食出現,但既然李忘憂鄭重其事呈上了奏章,那這件事就不能當做不知道。

李二微微有些遲疑:「可若三日後,並無疫鬼吞日出現……」

他的意思很清楚,卻也是擔心自己那位不聽話的侄兒,因為此事被人攻訐。

房玄齡幾人對視一眼,朝李二躬說道:「陛下,想來子憂應有把握,否則如何會上這本奏章。若是三日後並無疫鬼吞日出現,那此事,卻也只能由子憂自己負責。陛下,子憂他畢竟如今為開國縣侯、河南道黜陟使,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也是應當的。」

Advertisement

李二猶豫一下,最終還是點頭認可了房玄齡等人的話,命人去召集伴駕來鄭州的一眾大臣,將李忘憂呈上的奏章,當眾宣讀了出去。

群臣聽聞李忘憂居然敢言之鑿鑿,說三日後有疫鬼吞日出現,全都嘩然。

太常卿王穎立即出言發難。

「陛下,戶縣侯此言實在是妖言眾!他怎麼就敢斷言,三日後會出現什麼疫鬼吞日?日蝕這般大事,連太史局都未又任何消息傳來,他戶縣侯又是如何知道?依老臣看,這本就是在胡言語。」

王穎口中的太史局,便是後代的欽天監,職掌觀察天象,推算節氣,制定曆法。

秦漢時為太史監,唐初更名為太史局,后數度改稱書閣、渾天監察院、渾儀監、司天臺。

預測日食,自然也是太史局的職責。

但在天文學尚未完善的時代,預測日食,尤其是準確預測日食,卻是難上加難。

太史局更不敢隨意預測日食出現,畢竟若是預測錯誤,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這也就是為何李忘憂這封奏章,讓李二很是遲疑的緣由。

雖然即便李忘憂預測錯了,李二也不會砍他的腦袋,但是削爵罰銅這些罰,卻是一定的。

至於他那什麼河南道黜陟使,也是做不下去的。

李二尚未說話,尉遲敬德就先跳了出來,指著王穎的鼻子罵道:「你又如何知道,三日後不會有日蝕出現?若真出現那疫鬼吞日,又當如何說?你可敢立下字據,若是出現日蝕,你便謝罪請辭如何?」

「你……」王穎被尉遲敬德的話,給懟的一時不知如何回話,他哪裡知道三日後會不會出現日蝕,更不會拿自己的前程去與尉遲敬德賭這種事

李二倒是一拍座的扶手,站起來,環視一眼群臣。

Advertisement

「好了,此事勿要再議。朕相信戶縣侯,不會就此事開玩笑。傳旨,快馬將此事告知長安,布告天下,以安民心,以免有宵小借疫鬼吞日作祟!」

李二此舉,便算是力李忘憂了。

將此事公之於眾,若是三日後日食並沒有出現,那到攻訐的,可就不僅僅是李忘憂而已了。

房玄齡、杜如晦以及長孫無忌對視一眼,卻並未再勸,齊齊躬應了下來。

三日後,貞觀四年四月甲子朔。

一大清早,李二便換上了一素服,避居與偏殿,與群臣一起開始焦急等待起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