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風流小地主 873 恆古未聞

《大唐風流小地主》 873 恆古未聞

益昌縣距離利州州治綿谷縣五十多里,這裏便是後世的廣元昭化古城。

李忘憂推不過武士彟的熱,只能由其領著一眾利州員相送,一路護送到了益昌縣的桔柏渡口。

益昌縣東門外,是嘉陵江和白龍江的匯合,桔柏渡口,也就是後世的旅遊景點「桔柏古渡」。

李忘憂之所以要到這渡口來,便是為了匿自己的行蹤。他故意告知武士彟,他們一行人準備在此乘舟南下,直接去往江南揚州一行。

對此,武士彟自然沒有懷疑。

若是從此乘船,順嘉陵江而下便可直抵長江,再順流而下,便能抵達江南。

與走陸路相比,走水路顯然更舒適方便。

在益昌縣桔柏渡,李忘憂一行登上了武士彟為他尋來的一艘江船,揮手告別後,順江而下。

不過,李忘憂此行的目的自然不是去江南,所以當船行至一個野渡口附近時,他便命船工在此停船靠岸,一行人牽馬棄舟登岸。

為了不讓船工走消息,李忘憂還取出了自己開國縣公的金魚符,強令船工繼續將空船向下游駛去,不準他們調頭返回益昌縣。

李忘憂一行人匿了自己行蹤,慢悠悠向著綿州而去時,長安城太極宮,李二正朝米拓噴著唾沫星子。

「廢!月余時間了,你居然告訴朕,尋不到那混賬小子的蹤跡!他難道還能上天了不?」

米拓跪伏在李二面前,頭在地板上,默默承著李二的口水洗臉。

「大家,是奴婢無能,奴婢罪該萬死。」

「你這殺才,確實該死!朕的百騎司都是擺設不?那麼多人追查一個人的下落,卻始終毫無蹤跡,莫非那混賬小子能躲到天邊去嗎?」

米拓額頭上的汗水都沁出來了,心中對於李忘憂更是怨念深重。

Advertisement

當日米拓領著百餘名百騎司的人馬,與程默他們那群紈絝直奔鄭州,倒是查出了李忘憂消失之謎。

當初李忘憂命人在馬車下挖掘的室,也被百騎司的探給找了出來,但卻屁用沒有,李忘憂的蹤跡自然全無。

眾人猜測,多半李忘憂待駕車隊離開后,便背道而馳,上了某艘早已準備好的船舶,順著黃河或者通濟渠順水而下了。

米拓也命人在鄭州碼頭四打探消息,卻是一無所獲,便乾脆派出了幾路人馬,順江追了下去。

他與程默等人自然想不到,他們在鄭州四搜尋李忘憂蹤跡的時候,李忘憂卻已然悄悄跟在李二的駕隊伍后,繞過了長安城,去往蜀地了。

米拓又不能像追捕囚犯那般,大肆發放海捕文書,就連鄭州一眾員,詢問百騎司要找尋何人,米拓都只能含糊其辭,不敢言明。

此事實在無法說出口啊,堂堂開國縣公翹家跑路了,這事若是傳揚出去,那還得了?

朝堂的臉面還要不要了?

尋訪李忘憂的蹤跡,自然也是李二的意思。

當日駕車隊之中,凡是得知李忘憂「跑路」一事的百,都得到了李二的警告,讓其三緘其口,此事斷然不可傳揚出去。

但偌大的駕隊伍,又哪裏能夠嚴守

駕返回長安后不久,長安城中的各個裏坊里,市井百姓都開始議論此事。

說起戶縣公居然與自家人一起「跑路」了,眾人就很是興,八卦之溢於言表。

長安城,但凡百姓聚集在一起,談論的必然就是此事。

甚至還有賭坊,私下裏開出了盤口,賭戶縣公多久會被聖人給「抓」回來。

米拓與紈絝們在鄭州找尋了快一個月時間,實在沒有任何收穫,只能無奈先返回長安城與李二復命。

Advertisement

李承乾與李泰兩人得知此事後,立即跳著腳,嚷著自己的師長好生不照顧自己弟子,那麼好玩的事,居然不帶上他們兩人。

這兩貨也不想想,若是李忘憂真拐了他們兩人一起「離家出走」,恐怕李二不僅要發海捕文書,甚至連大唐鐵騎都得派出去,追到天涯海角,也得將李忘憂給抓回來不可了。

而馬周、閻立本、上儀以及劉仁軌四人,得知自己師長「跑路」后,也覺得如同五雷轟頂,被不靠譜的師長給雷得外焦里

堂堂從二品的開國縣公,居然不聲不響,留下一張不倫不類的「請假條」,就消失不見了……

這種事,恆古未聞!

馬周等人得知此事後,立即全部趕去了定周村,詢問李衡與牛勇二人,對此事是否知,又是否知道自己師長究竟去哪裏了。

對此,老管家李衡與牛勇也是苦笑不已,也不瞞著馬周四人,直接拿出了李忘憂命人送來的信件。

「諸公,老朽也實在不知郎君去向,哎,這事鬧的,真是……」李衡頓了頓,實在不知該如何吐槽。

「郎君的親筆書信在此,諸公一看便知。老朽估著,郎君『請假』一事,多半為的便是蘇娘子。其實要以老朽看來,郎君也沒錯,此次許州疫病,蘇娘子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進了那鄢陵縣,如何就不能換個爵位?」

李衡對於蘇長卿,早就已經心服口服,對於蘇長卿不能因功封爵,說起來也是滿腹牢

馬周四人,如今可都是朝堂員,自然不好跟著李衡一起吐槽聖人的決斷。

但他們四人看過那封書信后,卻也是面面相覷。

「李公,師長吩咐你做得事,你都安排下去了?」

李衡很肯定的點點頭:「這是自然,郎君吩咐的事,老朽豈敢怠慢,自然是吩咐下去了。」

Advertisement

「這……」馬周看看閻立本幾人,也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自己這位師長,還真是能折騰啊……

不過事已至此,馬周等人卻也只能著鼻子認了,準備配合自己師長的計劃行事。

幾日後的朔朝參,馬周四人同時出列,手持笏板朝李二躬道:「臣監察史馬周、臣將作監閻立本、臣直學士上儀、劉仁軌有事進奏!」

李二微微一愣,不明白李忘憂的「四大金剛」今日一起出列,所為何事?

「奏來!」

「臣等聽聞,此次許州疫病,民蘇氏有功與社稷,孤犯險,拯救萬民與水火……」馬周當著李二與百的面,將蘇長卿好一頓誇讚:「故而臣奏請陛下,當有功必賞,則為善者日進!臣奏請陛下敕封蘇氏爵位,以犒其功!」

「臣附議!」閻立本等人也跟著出言附和道。

馬周四人這番話,頓時如同往太極殿丟了一顆炸彈……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