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風流小地主 877 驅鬼記

《大唐風流小地主》 877 驅鬼記

自從李忘憂弄出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後,長安城的勾欄瓦舍之中,便有不說書人,開始演講這本書。

在娛樂設施極度匱乏的年代,由其文盲遍地走,普通百姓即便買得起書,卻也看不懂,於是每日去聽書,便了長安城中百姓們最喜歡的娛樂活

花錢不多,卻能樂呵一天。

一本三國再長也有說完的時候。

而李忘憂抄過了一本書後,便沒耐心繼續抄書了。於是不百姓是三國就翻來覆去的聽了數遍,早就爛於心。

好在李忘憂很快又搞出了擊毬聯賽,弄出球報。

於是這些說書人,每日倒是有了新東西講。

是講講上一個比賽日的比賽過程,再按照球報上的預測分析照本宣科講述一遍,同樣能吸引那些百姓們前來聽書。

劉清的老娘與兒媳兩人,同樣也是喜歡聽書之人,們婆媳二人,每日待劉清出門去衙門點卯后,便會結伴去瓦舍之中聽上幾個時辰的書,消磨時間。

好在這聽書並不貴,每人花上一文錢,便能聽上一整日時間。

這日劉清老娘與兒媳兩人,照常結伴去說書坊聽書,了一文錢后,自有夥計來給們送上熱水。

如今雖然李忘憂搞出了茶葉的沖泡喝法,但在坊間並不流行,故而聽書之時,卻也只有白水供應。

「大家,昨日那書講的可真好,雖說兒聽那常山趙子龍在曹營之中,殺個七進七出這段,已經聽了不下五六回,卻還是聽得兒激不已。」

劉清兒媳口中的大家,可並非指李二,而是的婆婆。

唐時,大家這個稱呼,即是皇帝邊親近侍對皇帝的稱呼,也是兒媳對自己婆婆的稱呼。

「兒啊,這話你還真說對了。莫說是你,便老也同樣如此。也不知今日是不是繼續講那張翼德大鬧長坂橋,那段老最是聽,可是熱鬧的。」

Advertisement

婆媳二人說著話,卻見說書人上了臺,朝臺下眾人團團做了個揖,手中的「止語」輕輕往幾案上一拍,堂便安靜了下來。

說書人的「止語」,其實就是驚堂木。

不同人使用,名稱不同。

李二幾案上的,那便是「鎮山河」,長孫皇後用的霞」。房玄齡、杜如晦他們這些宰相手中的,「佐朝綱」,程咬金這般大將用的,便「驚虎膽」。

只有普通員用的,命為「驚堂木」,而僧人用的,稱為「醒木」,道士用的做「鎮壇木」。

上到皇帝百、下到醫生、當鋪、客棧,這塊小小的木頭,都有不同的稱謂。

說書人一拍「止語」后,緩緩開口:「今日老朽要講一篇新書,名為驅鬼記!」

他這話,頓時讓堂下響起了一片嗡嗡之聲。

劉清媳婦一臉激:「大家,是新書,新書!」

「嗯,這上面驅鬼計,老可從未聽過,今日還真是來對了!」

與這婆媳二人同樣激的,不在數,大堂因為說書人的一句話,便鬧了一團。

這般狀況,顯然也在說書人的預料之中。

他待眾人議論一陣后,才再次拍了下面前的止語,示意眾人安靜。

「話說貞觀四年,許州突降暴雨……」說書人開始口吐蓮花,滔滔不絕講起了書。

毋庸置疑,他講的書,便是李忘憂與蘇長卿等人,在許州救災一事。而那驅鬼,指得便是疫鬼。

說書人從許州大水開始講起,一直說到李忘憂臨危命,前去許州救災一事。

堂下所有人都聽得聚會神,大氣不敢出一下。

待聽到許州鄢陵縣居然出了大頭瘟,更是讓不人驚呼出聲。劉清的媳婦更是抓住了旁的婆婆,張的手心冒汗。

Advertisement

「想那大頭瘟,乃是天下最最惡毒的疫病,人人聞虎變,何人不怕,何人不恐?就在數百名許州醫家都而卻步,被那疫鬼嚇得魂不附之時,卻見從戶縣公的後閃出一人!」

說書人說道此,猛地一拍手上的止語:「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他這番話,頓時驚醒了堂下眾人,引得所有人一片嘩然。

「怎麼講到關鍵之就不說了?快點繼續說下去,爺給你打賞便是!休要吊人胃口!」

堂下有富家公子哥打扮的,直接從口袋之中掏出了一錠金子,丟到了臺上。

「這錠金子賞給你了!休要婆婆媽媽,繼續給爺說下去!」

「對,快說快說!我等給你打賞!」

一時間,不銅錢飛上了枱子,差點沒砸到那說書人。就連劉清的老娘,都從懷中出了幾文銅錢,丟了上去。

說書人見眾人如此大方的打賞,自然是笑得合不攏,忙不迭的將那金錠撿起來揣懷中,在此拿起了手中的止語。

「承蒙諸位厚,既然如此,老朽便繼續說下去便是了。上文說道,從戶縣公的後閃出一人,卻正是名滿長安城的財神,蘇氏蘇娘子!」

他這話,又引來堂下一陣竊竊私語。

說書人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將蘇長卿如何義無反顧,不顧大頭瘟的危險,領著一眾醫家了鄢陵縣。又是如何與城外的戶縣公一道,聯手做法,助了天上道君一臂之力,驅散了那疫鬼吞日……

總而言之,在說書人的口中,蘇長卿與李忘憂二人,已經被完全神話了。

不過這一點卻並無任何人出言質疑,反而頻頻點頭,認為說書人講得一點沒錯。

長安城中的百姓,便是這般看待李忘憂的,如今只是順帶著,將蘇長卿也神話了。

Advertisement

「諸位,想那蘇氏蘇娘子,立下這等潑天大功,實在讓我等大唐男兒為之汗。聽聞如今戶縣公已然上奏聖人,要敕封蘇氏爵位。卻不知諸位以為如何?蘇氏當得起這爵位否?」

「那還用說,自然當為蘇氏封爵!前漢便有侯爺,我大唐自然也可!何況蘇氏那可是神仙人,與戶縣公更是神仙伴,封爵那是天經地義的事!」

「不錯,便是這個道理,聖人當為蘇娘子封爵!」

連劉清的老娘都激的站起來:「老以為,蘇娘子巾幗不讓鬚眉,聖人只當封爵以資獎勵!蘇娘子當為我大唐子楷模!」

堂下眾人聽完了《驅鬼記》后,全都沸騰了,口中嚷嚷著應給蘇長卿敕封爵位。

而這般景,在長安城中各說書坊中,卻都同樣上演著。

毫無疑問,這些說書人說的這《驅鬼記》,便是李忘憂弄出來。

用民間輿論去反制朝堂,便是李忘憂的第二步計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