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風流小地主 916 一猜即中

《大唐風流小地主》 916 一猜即中

李忘憂之前一直沒有搞明白,為何僚人要攻打小小的九隴縣。

在得知王虎詐死,還拖著整個庚字旅的人,讓吐谷渾人給包了餃子后。卻讓李忘憂忽然想到,當日從綿州出發時,見到大隊的府兵前往松州支援一事。

當李忘憂想到,綿州一地的府兵,因此被調一空時,便猛地冒出了一個極為大膽的猜測。

莫非所有的這些事,都只是想吸引益州大都督府的注意,將益州各的府兵,都給調起來?

他不開始琢磨,若是他沒有錯,跑來這九隴縣,又弄出了炸藥包幫助守城,會發生什麼事

毫無疑問,防守空虛的九隴縣,必然會被僚人攻破,然後屠城。

近千戶大唐百姓被屠戮一空,連帶著從益州各地來丹景山觀賞牡丹花的那些士子淑,一個也跑不掉。

若是發生了這種事,當消息傳到益州大都督府後,高士廉的震怒可想而知,必然是率領大軍,即刻出發前來討伐僚人。

而僚人們必然會逃往張飛營,以那險隘為屏障,與唐軍對峙下去。

若是九隴縣被屠戮了,高士廉自然不可能撤軍,也無法撤軍,否則他沒法向李二和朝堂代。

所以被阻擋在張飛營下后,高士廉就只能再從益州各,徵調各州府兵,以泰山頂之勢,強行攻下張飛營,為大唐百姓報仇。

之前高士廉已經從各州調了許多府兵,前往松州增援,預防吐谷渾突然發難。

再為了征討僚人,繼續召集各州府兵,勢必造益州部各州,於一個兵力真空狀態……

想到這一點,李忘憂都不出了冷汗。

他腦海之中,頓時冒出了「謀反」二字。

但旋即李忘憂卻又否定了自己的猜測。

Advertisement

畢竟歷史上,貞觀四年,蜀地可並沒有發生過什麼叛

貞觀元年,燕郡王李藝謀反,伏誅。

利州都督李孝常謀反,伏誅。

之後便太平了十幾年,直到貞觀十六年,侯君集謀反,伏誅。李承乾謀反,被廢……

那這貞觀四年,哪裡來的什麼謀反?

李忘憂自覺是他想多了,但卻又不敢完全打消這個念頭。

因為自從他與蘇長卿兩人穿越大唐后,改變的歷史太多了。說不準蝴蝶翅膀煽,引發了連鎖反應,讓原本歷史上沒有出現的事,出現了呢?

畢竟歷史上,李承乾、李泰可沒拜他為師。

李承乾也沒得過闌尾炎,李治出生的時候,更沒有貍貓換太子這種狗發生……所以,即便歷史上的貞觀四年,蜀地並未發生過謀反事件,李忘憂卻也不敢確定如今的蜀地,就不會發生謀反。

但此事也僅僅是李忘憂個人的猜測而已,並無真憑實據,所以也就沒有與高士廉說出此事。

至於王宜春,李忘憂其實心中一直有所懷疑,只是王宜春一直掩飾得不錯,所以也僅僅只是心中懷疑罷了。

今日李忘憂與高士廉在縣衙里坐等某人自投羅網,閑聊之時,兩人聊到了利州都督武士彟。

高士廉無意中說了句話,卻是引起了李忘憂的注意。

「說起利州,武公倒真是辛苦了。當初李孝常謀逆被死後,利州還有李孝常的餘孽在四。武公上任后,穩定了利州局勢,有功與社稷。對了,說起來,老夫大都督府的王司馬,當初也在利州都督府任司馬一職,據說在穩定利州局勢這事上,也是出力頗多。」

李忘憂微微一愣:「王司馬當初也在利州任職?」

「不錯,但王司馬並未捲李孝常謀逆一事,故而並未到牽連。反而因功升遷,改任益州大都督府司馬一職。」

Advertisement

李忘憂聞言,卻不在心中打鼓。

王宜春當真與李孝常謀反無關?

他心中微,召來牛武小聲吩咐了幾句。

牛武聽明白他的話后,點點頭立即走了出去。牛武歸來后,附耳與李忘憂耳語了幾句。

李忘憂是讓牛武去問問之前那兩名府兵旅帥,王虎與利州有沒有關係。

得到的答案卻是讓他沒有想到,王虎居然原本是利州折衝府的校尉,因為牽扯到李孝常謀反,才被調離了利州,並被降職為旅帥。

李忘憂不相信這些都僅僅是巧合而已。

此時他便開始懷疑,莫非王宜春與王虎,皆是利州李孝常的心腹?

所以在王宜春落網之後,李忘憂才故意這般說,其實也是為了詐一下他,想驗證一下自己的猜測。

卻沒想到,居然一猜即中。

只看王宜春那副見了鬼的表,李忘憂就知道自己所料不差。

這王宜春與王虎,果真與李孝常有關。

但李忘憂心中依舊困,那個李孝常,難道真有那麼大的魅力?人都死了四年了,還有人想繼承他的「志」,妄圖在蜀地作謀反?

這麼大一個局,李忘憂可不相信,僅憑面前的王宜春,就能搞得出來。

不是李忘憂看不起他,王宜春此人,還沒這種本事去當那幕後黑手,他最多也就只是黑手手中的刀罷了。

何況一名從四品下的大都督府司馬,還沒有資格能夠讓王虎等人,為他效死賣命。就更別說,還要說服五個僚人部落的首領,讓僚人聽其指揮了。

不過李忘憂也不著急。

反正如今擒獲了王宜春,這些事慢慢詢問便是了。

李忘憂可不相信,王宜春是王虎那種人,能夠毫不猶豫的自盡,就為了保守

像王宜春這種老僚,養尊優慣了的人,別說嚴刑拷打了,恐怕一旦被抓進大牢,看到那些刑,就會立即開口招供。

Advertisement

「王司馬,本公知道的事,不過還有許多疑,還需王司馬為本公解才是。」李忘憂笑得十分輕鬆愉快。

王宜春此刻面如土,認命的低垂頭顱:「公爺既然有話要問,下自然言無不盡,知無不答。下只求公爺能看在下配合的份上,替下求個,能免除一死即可。」

對於王宜春這個請求,李忘憂自然可以答應。

這種小角的生死,他也並不在意。李忘憂在意的是真正藏在幕後,能夠指揮王宜春、王虎的「真兇」。

「可!本公保你不死,你……」李忘憂的話未說完,卻見王宜春後,他那幾名同樣穿夜行的黑人隨從中,忽然猛地竄出一人,拔出了腰間障刀,狠狠朝著王宜春的后心刺了下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