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風流小地主 935 自然,道也!

《大唐風流小地主》 935 自然,道也!

當初許敬宗聽到李忘憂這番話,也是同樣的想法,覺得李忘憂的牛皮吹得實在太過。

天文、地理、自然、機械、醫學、文學……無所不包,無所不含……這得有經天緯地之才,方才敢教授這門學問,否則便是自取其辱。

既然李忘憂敢這般講,包括許敬宗在,所有書院的教授、助教全都屏氣凝神,準備好好聽聽,李忘憂是否真能講出一些眾人所不知的學問來。

「今日我準備與諸位同學講的,乃是自然。」

「自然,便是宇宙萬,自然,道也!」

李忘憂這話,也不算忽悠。

大唐崇尚道教,他自然要因為道家的概念來解釋什麼是自然。

自然,道也這句話,也是出自《老子想爾注》一書。

道家認為自然和元氣一樣,都是高於天地的東西,也算是符合後世的自然哲學概念。

他這番開篇之語,一眾蒙是聽得似懂非懂,但許敬宗等人卻是不明覺厲,聽得愈發認真。

李忘憂大致解釋了一番什麼是自然,便向眾人提問道:「諸位同學,我且考考你們,誰能告訴我,是什麼?」

他這話問完,禮堂之中的一眾學生卻是有些不知如何回答。

就是,哪裏來的什麼

半晌才有人怯生生的舉起手來,被李忘憂許可後站起回答道:「先生,沒有。」

李忘憂笑著看向其他學生:「你們覺得他說的可對?」

學生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李忘憂的這個問題,連書院的教授、助教們都有些丈二和尚不著頭腦,不明白是何意思。

從未有人想過,是什麼

眾人的反應,自然也在李忘憂的預料之中,很是滿意。

「諸位同學,你們可能不知道,不僅有,而且還有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李忘憂很篤定的說道。

Advertisement

他這番話,讓原本安靜的禮堂再也維持不住秩序了,四皆是嗡嗡議論之聲。

學生們倒也罷了,畢竟尚且年,對於李忘憂的話不敢質疑。

但書院的教授、助教們卻是忍不住了,互相議論一陣后,有人舉手站起來發言質疑。

「先生,這何來的七?為何我等從未見過?」

李忘憂哈哈一笑:「胡說,你怎會沒有見過?雨後天虹,難道你沒見過嗎?那天虹可有?」

他所說的天虹,便是古人對彩虹的稱呼,類似的稱呼還有飛虹、長虹之類。

那人聞言一愣,忍不住出言反駁道:「先生,天虹便是天虹,與有何關係?」

華夏直到北宋,對於彩虹的出現,才有了一定的正確認知。

比如沈括在《夢溪筆談》中便寫道,「虹,日中水影也。日照雨,則有之。」

但在華夏自古認知里,彩虹一般被視為雙頭能夠飲水的神靈。甲骨文中的虹字,便是雙頭龍形。

在後世,若是遇上雨後彩虹,大家的第一反應恐怕都是拍照發朋友圈,炫耀一番自己的好運氣。

但在大唐,彩虹卻並非吉兆。

彩虹在民間俗稱為「杠吃水」,以為彩虹會吸干某的水源。故而彩虹出現時,百姓反而會敲擊鍋碗瓢盆,發出各種噪音,意在嚇走彩虹。

這種事,李忘憂在穿越大唐后也遇見過幾次。

某次雨後定周村上空出現彩虹,上司興不已,拉著李忘憂跑出去看彩虹,卻聽見村中噪音四起。

兩人詫異不已,一番詢問才得知緣由。

對此,李忘憂與蘇長卿兩人也很是哭笑不得。

想與老村正他們說清彩虹原理,卻又實在難以解釋,便乾脆由他們去了。

也正是因為那次遭遇,李忘憂今日百科這門課開講,才會選擇這個話題,便是為了給書院的學生們,科普一下彩虹形的緣由。

Advertisement

對於書院助教的質疑,李忘憂笑而不語,直接朝牛武打了個手勢。

牛武立即取來一樣東西,小心放置在了講臺之上。

件乃是一晶瑩剔,橫截面為三角形的柱

眾人看不懂此,但凡是學過初中理的都知道,李忘憂拿出的這玩意,就是一三稜鏡!

三稜鏡,可是李忘憂花費了重金,尋來無明的極品水晶,請將作監的工匠手工打磨而來。

因為沒有玻璃製品,李忘憂對此也是怨念深重。

為此,他專門花費重金,並請程咬金、尉遲敬德等人幫忙,幫他四搜尋燒制琉璃的工匠。

他雖然不會燒玻璃,卻也大致清楚,玻璃是用沙子,準確的說,是用石英砂燒制出來的。

玻璃與琉璃,一字之差,但從本質而言,二者並無區別。

琉璃其實就是玻璃,準確的講,是玻璃的一種。

只是燒制琉璃所用的材料與玻璃不同而已。

琉璃這玩意,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便已出現,是從青銅鑄造時,產生的副產品中獲得的。

琉璃又被稱為五石,生產不易,價值不菲,甚至比玉還要珍貴。

能夠燒制琉璃的工匠,自然很

但以李忘憂的份地位,要搜羅一些琉璃工匠,並沒什麼太大的難度。

這些琉璃工匠,與李府簽訂了契約后,李忘憂便將自己所知道如何燒制玻璃的方法,一腦的丟給了工匠們,讓他們自己去琢磨。

畢竟這種事,他不懂,僅僅知道是用石英砂燒制,而且越是純凈的石英砂越好,燒出來的玻璃才無明。

製作玻璃皿,他也僅僅看過電視里,拿一長長的銅管吹玻璃,至於如何作,那就抱歉了。

但李忘憂相信,大唐的工匠一點也不笨,有他提供足夠的資金,又有正確的思路,相信用不了多久,玻璃這玩意就能誕生在大唐。

Advertisement

屆時,他李家又多一樣搖錢樹……哎,錢太多了,也是一種痛苦啊,都不知道怎麼花……

不提李忘憂如何在心中裝,這水晶打制的三稜鏡,倒是引起了禮堂一眾師生的好奇,不明白這個小玩意,與方才李忘憂所言,有何關係。

「諸位同學,接下來,便是見證奇跡的時刻!」

李忘憂示意牛武打開一扇禮堂的窗戶,讓在講臺之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