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帶著房子穿古代 第150章 馮家的下場

《帶著房子穿古代》 第150章 馮家的下場

 沈氏連忙讓白穗去廚房要些點心來,還特意吩咐要孕婦可以吃的,要好好和小姑子聊一聊馮家的事兒。

 宋茹聽了馮家的下場,其實也解氣的,不過在婆家無人可說,總不能對著趙雁林大談馮家吧,所以只能忍著。

 只有回了娘家了,宋茹才能和嫂子好好嘮一嘮:

 要說馮家呢,祖上風過,所以狐假虎威得混了兩三代也沒翻車。他們自覺是自家的地位還在,其實不過是馮家老爺子老太太對外的形象營銷得好,欺負的都是自家的佃戶下人,不然就是本無從反抗的兒媳婦。

 而且前些年為了讓兒子出人頭地,對他們管得很嚴格,馮家大郎三郎也沒什麼機會做壞事。

 一直到近幾年,馮家二老想著孩子都三四十歲了,眼看著沒什麼前途了,不能再那麼管了,就讓他們接手了家里的鋪子產業。

 自然,要接手產業,難免要常在外頭打點應酬,不過是幾個月的功夫,原本只是窩里橫,勾心斗角爭家產的倆兒子,就開始在外面瞎折騰了。

 他們以為只是風流債,再嚴重也就是個罰金,或者舍了一兩個家仆去頂罪,卻沒想到,這只是個導火索。

 曾經被馮家得罪過的人家,覬覦馮家在鄉下上等田、在縣里好地段鋪子的人家,甚至是姻親,也就是曾教過宋茹刺繡的那個守寡嬸娘的娘家,都開始或真或假地往他們上潑臟水。

 尤其是那個守寡的嬸娘,這麼多年在馮家吃不好,穿不好,一說就是讓有誠意地守寡。

 能不怨恨嗎?反正馮家要倒了,以守了多半輩子的名聲,就是回了娘家,也有口飯吃。所以毅然決然地把這些年看到的、聽到的、猜測到的各種事,都告訴了娘家人。

Advertisement

 雜七雜八的罪名被羅練得太多,就連馮大郎在外面喝醉酒,憤世嫉俗地罵了幾句場黑暗,又夸前朝優待讀書人,都被人告了

 只能說他們家不倒霉,誰家倒霉呢?雖然這個朝代還沒興起什麼文字獄,朝堂還算允許文人批評,但他這種做法,哪個人做了縣令還敢從輕發落?不然還要被人以為是自己有這樣的想法了。

 馮家大嫂是個明人,看風向不對。就帶著孩子回了娘家。弟媳婦,雖然一向和大嫂掐架,但真到事兒,他又很信服大嫂的判斷,于是也帶著孩子以避風頭的理由回了娘家。

 直到馮家老兩口的兒子都被流放的被流放,被關押的被關押,他們一看下半輩子沒了指,這才想起來還有兒媳婦和孫子、孫呢。

 所以馮家堅決不許自家的脈養在別人家。哪怕馮家出了這種事,但做祖父母的,要求孫子、孫在自己家生活,理由也很正當。

 求助無門,馮大嫂突然想起過年的時候,公婆帶著下人們去宋家,回來好像聽他們提過一句,宋茹再嫁的那個男人,和縣令有些

 馮家嫂子自覺抓到了救命稻草,就寫信來希宋如能幫他一把。

 “那你準備幫他嗎?而且我記得妹夫不是唬他們呢?”

 宋茹解釋道:

 “其實也不是唬他們,也算是見過幾面。不過,我那前任公婆,可不是能心甘愿獨自養孫子孫的人,所以不是要把我那大嫂和弟媳婦留下,就是要求他們拿錢來換孩子。”

 的確,馮家年男子就剩一個隨時會咽氣的老爺子,錢估計也不剩什麼,名聲壞完了,哪來的能力去養大孫子孫

 說不定還很愿意姻親替他們養孩子呢,不過是想訛一筆錢出來,留著給自己養老而已。

Advertisement

 “我那大嫂掌管中饋十幾年,手里不可能一點兒都沒截留。我相信,只要愿意出錢,馮家會放人的。所以我暫時也不準備管,省得什麼代價都不想付,全指著我幫。”

 沈氏也是這個想法,他們家愿意償還恩,卻不愿意被人當冤大頭糊弄。

 不過,馮家的事,到底和他們關系不大了,等馮大嫂那邊再傳信過來,他們再決定要不要幫、如何幫。

 沈氏嘆息,當年馮家提親,已經過門了,也是見過這家人的,原本瞧著也是面人家,不然王家和宋家也不會都同意了。

 誰想到荒唐起來能到這個地步呢?真是時易世變啊。

 不過,當年王宋兩家也是親無間,沈氏不曉得多激宋姑母總在幫扶自家相公,才能讓他堅持考學。還很親熱地把陳氏看做親嫂子,畢竟李氏一直很回黎縣,沈氏和大表嫂并不悉。

 可現在呢,雖沒有撕破臉,但最起碼對沈氏來說,對王家的態度已經大不如前了。

 送走宋茹他們,宋老太太還是有些不放心兒:

 在看來,一個婆婆,萬事不管,閑話還多,但也需要恭恭敬敬地伺候著,不能憑著肚子拿婆婆。還有繼子繼,正是需要照看的年齡,宋茹如果撒手不管,倒顯得之前都是裝樣子了。

 這麼一想,越發覺得兒沒人幫扶,就想等閨生完孩子再離開。

 但沈氏不同意,宋念是肯定要盡快趕過去的,哪有拜了師連續八九個月不去隨先生學習的?

 這時候自家婆母留下,就不可能跟著去府城了,畢竟哪有把婆母孤零零扔在老家,兒媳婦去府城的?

 走不開,孩子也不能去,那他們母子四人就得和宋念分開多半年。如果小姑子生了孩子,婆母又想等著閨做完月子,等著外孫過周歲。

Advertisement

 那難不就讓宋念一個人孤零零地在府城住著?倒不是懷疑宋念的為人,但到底是有風險的。

 宋筠堅決站在娘這一邊。分居兩地,最容易影響了好麼。現代已婚男,出軌還要面臨道德譴責、財產損失,古代可沒有。

 宋念要是真收了個小白蓮小綠茶的,沒人說他好,只會說他無人照顧、不得不收。

 宋筠這一刻幾乎能想到看過的一部劇:正妻帶著孩子在老家吃糠咽菜,掙錢供男人搞事業,最后卻是二房三房四房跟著男人瀟瀟灑灑過日子,最后寵歸人家,家產歸人家,正經嫡出卻死傷慘重瘋瘋癲癲。

 拒絕!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