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帶著房子穿古代 第160章 被訓

《帶著房子穿古代》 第160章 被訓

 幾個孩子都點點頭,宋念松了口氣,好在孩子們都比較懂事,知道事關重大,不會去外面說的。

 沈氏有些后怕地說:

 “還好筠姐兒發現得早,不然我們就真的要被牽扯進這種事里了。不過,”

 扭頭對宋筠說:

 “以后不許自作主張,明白嗎?尤其是對你有危險的事,哪怕不做的話家里會有麻煩,你也不許做。”

 宋筠猛的點頭,像這種朝堂斗爭、皇子奪位,真的一點都不興趣,不過麻煩事兒愿不愿意繞開就不知道了。

 吃過飯回了各自的屋子,宋筠躺在床上,本想進空間仔細看看拍下來的照片,但想起下午發生的事,終于后知后覺地有了點害怕。

 但凡有一個步驟手腳慢了些,他們可就被那倆伙計看出貓膩了?

 而和那兩個伙計的反應迅速和膽大心細相比,那隊差是不是有點劃水?

 宋筠躺著躺著就有些迷迷糊糊,腦海中只閃過這麼一個念頭,就陷了黑甜夢鄉。

 第二日一早,宋家人都是眼下青黑,倒是趙家人都睡得不錯,對比太明顯,趙雁林忍不住問道:

 “這是怎麼了?都沒睡好?”

 宋箴迅速抬頭幽怨地看了妹妹一眼,又垂頭喪氣地低下了頭,自己寫話本子的事,怕是迅速要傳遍親朋好友家里了。

 日后他如果有出息,或許還被說一句:

 “這孩子腦子聰明,從小就貪玩,還能這麼出息。”

 如果他混得不好,那每次走親訪友,怕是都要被人家說:

 “后悔了吧?當年如果不寫話本子,你會過今天這樣嗎?”

 太慘了……宋箴心下嘆息,怎麼就這麼恰好地把自己裝進套子里去了?真不是一場針對他的謀嗎?

Advertisement

 果不其然,宋念對趙雁林的解釋就是:

 “昨天筠姐兒去倆哥哥的房間看箴哥兒自己寫的話本子,被我們逮住了。”

 宋老太太收拾東西的作都僵了下來,被在一旁幫忙的沈氏注意到了,這才想起來,昨天那事兒,還沒找老太太要個說法呢。

 這什麼祖母呀,為了討好孩子,一點原則都沒有,合著這家里就是好人,他們這做爹娘的都是壞人?

 不過沈氏不準備自己去說,而是準備提醒一下宋念,涼涼地問了一句:

 “娘聽了這事兒也生氣了吧,手都氣抖了。唉,這孩子就是讓人不省心,長輩一個不注意,什麼都敢做。”

 宋念這才想起來,對啊,他還沒詳細問問自家老娘的“犯罪機”呢,于是說:

 “一會兒我和娘,還有箴哥兒坐一輛車。”

 昨天的時候,是宋筠和沈氏一輛車,老太太和宋箴一輛車,宋念和宋策一輛車,各自的下人跟著他們坐。

 而宋念今天的意思很明顯,是要把下人們支開,然后他去好好教育教育這對不讓人省心的祖孫。

 宋筠深愧疚,好像毀了一個未來的小說家。不過古代的剝削這麼嚴重,倆哥哥還是好好讀書以求自保吧。

 有些同地回頭看了一眼宋箴,就被沈氏在后腦勺上拍了一把。那意思好像是在說,你還有空同別人呀,你的事兒還沒解決呢。

 然后等中午下車吃飯的時候,宋箴和宋筠都是一臉的生無可食不知味。只有宋策,他一點影響都沒,還滿臉輕松地和趙樺聊天呢。

 這讓宋筠如果忍不住有些嫉妒,要說宋箴寫話本子是不對,但幫著瞞甚至每章都幫著修改的宋策,也有責任啊。

Advertisement

 怎麼最后就他全而退了?這一刻,宋筠終于意識到,給自己加一層固若金湯的好孩子濾鏡,到底有多麼重要。

 吃過飯繼續上路,他們還到了昨天也在驛站住著的一個干貨商人,他的貨是一眾行商中最多的,自然了,被翻箱倒柜搜查的時候,他的貨損失也是最大的,有些干貨比較脆,都被摔碎了。

 見到宋家和趙家的車隊,這商人大約也是念昨日宋念和趙雁林的仗義執言,非要送些干貨給他們。

 宋筠普通小老百姓撿便宜的心態發作,對沈氏說:

 “娘,我們和他買點摔碎了的干貨吧,反正自家吃,不在乎樣子好壞。”

 沈氏真的想答應過來,畢竟去府城住,什麼都要花錢,能省一點是一點,但想想還有趙家在,他們這麼做未免顯得寒酸,還是拒絕道:

 “快算了吧,人家萬一不好意思收錢,那不我們故意占便宜了?”

 宋筠嘆氣,其實哪里會占人家便宜呢?他們也知道這些貨大致的價格,比之前在店里買的價格稍微降一些不就可以了嗎?

 宋筠不知道沈氏擔憂的是什麼,主要是在現代的時候,買打折的面包,有補的便民菜,快過期的牛,都習慣了。

 事實上,很多白天看著鮮的小白領、愿意送孩子去幾千補習班的中年人,也會去買這些降價的食

 所以宋筠真的沒有買品相不好的干貨會沒面子的想法。母倆的思維本不在一個頻道上,瞬間就有些無話可說了。

 不過宋筠還好,只是和沈氏的想法對不到一起去,宋箴那邊才慘呢,正被宋念訓斥:

 “你也不小了,很多事,我不說,本以為你能想到。你覺得學習很枯燥,覺得考科舉太辛苦,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功名,你能做什麼?像這些行商一樣,一年有多半年在外面掙錢,到個小小吏,就得想盡辦法討好。你愿意這樣嗎?”

Advertisement

 宋老太太上午已經被兒子訓了一通,但看孫子眼地挨罵,又有點舍不得,只能幫著求

 “哎呀!怎麼就會到了那個地步呢?他不是還有你這個爹,還有策哥兒這個哥哥嘛。就是真考不出功名來,在家打理家業,也不至于人欺負的。”

 宋念不認同這個觀念:

 “他是可以靠我這個爹,未來或許還能靠一靠哥哥。那他的孩子呢?難不還要靠他大伯嗎?人家都是考不上科舉,為了賺錢養家寫話本子,或者學有所了,寫個話本子聊以自娛。他呢?這才多大,就做這種事?還全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