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帶著房子穿古代 第192章 王璞教女

《帶著房子穿古代》 第192章 王璞教女

 宋家準備的年禮一如往常,沒太大新意,宋策和宋箴的禮還是由父母準備,只有宋筠,自己有意愿做點什麼,父母又想讓找點事忙、省得出去逛。

 于是,宋筠給表哥表姐們的禮,就是自己做的了。

 因為時間,材料有限,宋筠也沒送什麼驚為天人的禮

 幾個年齡大一些的表姐,都是宋筠自己畫了圖紙,拿去讓木匠打造的首飾收納盒。

 也是巧了,宋筠穿越前剛搬到新家沒多久,從網上買了不,都是自己拼裝的。

 其中就有一個旋轉首飾盒,外表平平無奇,最大的好就是容量大分格多,方便收納。

 拼好沒多久,連示意圖和說明書都沒扔了,完全可以照貓畫虎地copy一份兒,再讓木匠雕點花樣紋飾在上面,就差不多解決了。

 至于年齡小一些的表姐表妹,以及宋筠的好朋友,宋筠送的是繩荷包,上面的圖案是卡通生肖圖案,先按照們各自的屬相畫好,再找白穗幫忙繡上去的。

 這要是送大一些的表姐,們或許會覺得糙,但年歲較小的孩子,大概能get到卡通的萌點吧。

 至于表哥們嘛,宋筠其實比較發愁,送自制的禮容易被誤會,買筆墨紙硯,又容易翻車。

 畢竟這種東西講究太多了,如果挑便宜的買,對方不見得會用;而貴的呢,不好意思,舍不得花錢。

 宋筠自己跟著盧夫子學畫,都舍不得用好筆好紙好料呢,更何況給別人花錢了,那是不可能的。

 于是,簡單暴地選擇做吃的,表妹孝敬哥哥們點零,誰也挑不出錯吧?

 像什麼糖霜花生、琥珀核桃、糖雪球、薄荷糖、話梅糖,宋筠盡興地扯著送禮的大旗嘗試了個遍,然后家里的糖罐子里糖的高度就蹭蹭蹭地往下降,把沈氏都看得心疼了,旁觀了三天,立刻阻止。

Advertisement

 宋筠有些可惜,還有好幾樣高熱量高甜度的小點心沒試呢,不過,既然甜食費糖,那做點咸口零食總是可以的吧?

 于是貓耳朵、牛干、鍋,就上線了。

 最重要的,還有豬脯以及松。

 宋筠在古代吃到豬的次數很,其實也饞豬的,可在田家吃的那次味道實在不好,所以之后也沒有要求家里人買過。

 不過,來了府城,發現豬是否腥氣,和豬的別以及年齡有一定關系,這一點,宋筠是通過沈氏那個家里開鋪子的手帕知道的。

 因此,這一次宋筠特意和這個姨母那里買,讓挑了腥味的瘦,甚至還忍痛渡了點料酒去腥,這才做出了比較功的豬脯。

 自家留了點吃,剩下的都平均分配,裝到買來的分格匣子里,一盒甜一盒咸,隨著家里的年禮一起送給表哥們。

 別人家如何暫且不提,送給王家的禮,和晉王府的是前后腳到的李氏面前。

 李氏不是個勢利眼的子,雖然王府送得更珍貴,但對來說,未來婿妾室準備的,只會讓嘔得慌,反而是宋筠自己做的幾盒吃食,以及給王雅維王雅纖做的首飾盒,讓更為喜歡。

 在首飾盒上面,宋筠其實也區分了一下,王雅維的首飾盒上面刻的是牡丹。

 畢竟是日后做王妃的人,而且晉王納妾的事兒,宋筠也聽祖母提過,說姑祖母和表伯母很擔憂。

 宋筠其實也擔心王雅維的,所以特意選了牡丹,還刻了一句“唯有牡丹真國”,算是小小的支持吧,多的目前也做不到什麼了。

 至于給王雅纖的,宋筠本來都懶得給刻花樣,準備直接拿個首飾盒送過去,最后想了想,還是讓木匠刻了桃花在上頭,就當是夸長得吧。

Advertisement

 看到這些禮后,李氏就慨了一句:

 “連筠姐兒一個七歲的小娘子都知道送人禮是自己的心意,不該讓讓人準備。”

 王璞正嘗著匣子里的脯,聽了這話,眉頭一皺,輕斥了一句:

 “別說這種話了,像什麼樣子?他是王爺,送了是給我們面子,不送也沒什麼過錯。既然妾室已經進門,又沒有主母,那讓管理家事也是應當應份,你這麼說,要是傳出去,人家還以為我們家對皇家的安排有多大意見呢。”

 李氏不爽,但也知道,丈夫這話是沒錯,就是再疼兒,也不會覺得有資格去管晉王納妾的事兒

 只是,男人或許看不出來,李氏是個人,哪怕自沒經歷過后宅爭斗,看也看過一些,敏地覺得對方不懷好意。

 一般來說,送禮都是有例的,怎麼可能年年絞盡腦去想呢。王府來往的人家那麼多,肯定更是如此。

 那未來婿的這個妾室,只要按例走就行了,何必特意給自己家送變化這麼大的禮單呢?

 李氏可不覺得是在討好自家,只覺得這是一種挑釁,似乎是在告訴他們,現在才是王府的主人。

 王璞看妻子還是板著臉,又勸了幾句,干脆把去書房細細教導。

 他不希家里人真的把晉王當做普通的婿看看,更不希兒對這個丈夫抱有什麼幻想。

 沒錯,晉王的確是個優秀的郎君,從出到資質到樣貌,一向冷靜自持的兒,接了幾次也很容易對他抱有好,可這不應該,對方并不是能讓兒全心信任的夫君。

 與其嫁過去之后傷懷,還不如一開始就意識到這一點

 王璞和王雅維談了一晚上,甚至是攤開了去介紹朝中的形勢,介紹晉王母親與皇上和太后的種種瓜葛,又介紹背后牽涉的勢力。

Advertisement

 中心思想只有一個:

 晉王十歲出頭就離開父母遠赴晉州,瞧著和外界沒有太多接,但他的母親能和太后矛盾重重依然保有封號,他能平平安安長,絕不僅僅是因為他對其他皇子的威脅小,肯定是有自保的手段。

 王璞和晉王接多年,對他也是比較喜歡,這門婚事既然訂了,他也不會推,甚至不介意幫對方一把,但他不希自己的兒一頭扎進去,從而被利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