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帶著房子穿古代 第208章 賬房

《帶著房子穿古代》 第208章 賬房

 如果是幾個月前的宋家,拿出一筆錢作為資金還有些困難,畢竟宋家多數的產業都是固定資產,但這幾個月宋家手里的資金還算充裕,留足了在府城郊區買地的銀錢,也足以和王家合伙做生意了。

 一切都商量好了,還很鄭重地寫了契書,兩家五五分,連后續開分店需要追加投資的比例都寫得明明白白,李氏還不忘提醒宋念,讓他找個妥帖的賬房。

 其實王家的鋪子,肯定有整套的班底的,可合伙做生意嘛,總是一開始就算得明明白白的更合適,省得日后因為猜忌而傷了

 這時候就現出宋家基淺的壞了,他們一下子都沒什麼合適的人選。

 要論信任程度,肯定是最信田家人和沈家人,可這兩家都沒什麼會做賬會看賬的專業人才。

 要知道,這年代可沒什麼專門的會計審計專業,賬房這個職業,和多數手藝一樣,不是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無窮匱,就是正兒八經地收徒,一個老賬房撐死了收幾個徒弟,絕不會閑著沒事干開班教學。

 當然了,也有一些舉業無的讀書人靠做賬房維持生計,可以這年代重文輕理的社會觀念,也沒多讀書人對數字上心。

 宋念頗為無奈地盤算了一圈,倒是想起來宋家族還真有一個做過幾十年酒樓賬房的堂叔。

 這真是……

 宋念一直不愿意用族人,就是怕那些族老之類的掣肘,而且他一向覺得,家族在你落難的時候只會落井下石,風的時候又上來。

 他對家族的支持沒有期待,既然這樣,還不如從一開始就維持井水不犯河水的距離。

 可大概是幫了宋勤這事兒讓宋念的思想得到了轉變,又或者是他最終意識到,對一個正在上升的家庭來說,很多時候的確是獨木難支:

Advertisement

 他如果想不干擾地讀書,他的兒子如果想不干擾的考學,那必須得培養幫手,不然家中的產業本沒人打理。

 之前還不明顯,可如今黎縣有鋪子和田地需要看管,府城也即將有產業,不能可著田家一家人薅羊吧。

 宋念又仔細回想了一遍那個當賬房的堂叔以及他的家人,要說起來,這個堂叔當年的確也沒落井下石,不過也沒為宋念家撐過腰就是了。

 這一點倒還好,左右他并不指對方對他們家多麼忠心耿耿,只要能做好賬房、和王家派來的掌柜形制約就

 宋念問了母親的意思,宋老太太和這家的老太太倒是走得比較近,甚至比宋念還了解這家人,連人家的幾個兒子因為父母偏心有不和都清楚。

 有不和啊……宋念敏銳地覺得這是個好的切點,不父母重視的兒子,更得到掙錢的機會,只要這個二堂哥得到他爹一半的真傳,宋念就更樂意聘請堂哥而不是堂叔。

 同輩總是比長輩更好掌控,也更聽話一些。

 宋念還把和這家人緣關系更近的宋勤過來問了問。

 宋勤的確是更了解一些,哪怕不知道宋念問這些是想做什麼,可對他來說,宋念是改變他命運的人,自然是知無不言了。

 “我二堂叔啊,”

 宋勤想了想,老實地說:

 “其實我這幾個堂叔都和三祖父學了算賬,只不過三祖父更喜歡大堂叔和三堂叔,把酒樓的活計讓給了大堂叔,又幫三堂叔找了布莊的活。

 您也知道,咱們縣大的商戶本來也沒多,很多人家的鋪子都更愿意用自家人去做賬,所以二堂叔一直是接些散活。不過我祖父說二堂叔是兄弟當中做賬最好的哪個,還說,”

Advertisement

 宋勤不知道接下來的話該不該說,說了倒像是在背后談長輩壞話了。

 宋念知道他的不安,安道:

 “事關自家的生意,我肯定是要打聽清楚的,就是你不說,我也得寫信回去問。你放心,我不會告訴別人的。”

 宋勤聽了這話,想想也是,如果念堂叔真寫信回去問,自家祖父為了自己,也得說得明明白白,所以他也不瞞著了,全都倒了出來:

 “我祖父說,其他兩個堂叔到月底,盤賬盤不過來,都會帶回去讓二堂叔幫他們做。”

 宋念一聽,覺得不錯,最起碼業務水平有保證,被家里這麼著都沒翻臉,雖然有些弱,倒也能說是重義,或者是膽小不敢做出格的事兒。

 這樣的人,就是讓他做了賬房,宋念自覺只要自己不被剝奪了功名,對方就不會背叛。

 宋念調查得差不多了,又和母親妻子商量了一番,最終決定寫信回去,問問這個堂哥有沒有來府城幫他的意愿。

 他的信倒是寫得痛快,寄得也迅速,卻給對方家里帶來了不小的風波。

 誰知道知道宋念這一房眼瞅著要發達了,能跟著蹭點好,何樂而不為呢?

 可宋念一向是看著文文弱弱,其實半點虧不吃?族里的長輩前前后后暗示了好幾次,就是沒讓宋念同意提拔族里的兄弟,最多是救濟了幾家日子不好過的族人,真是不留手。

 如今他不僅把宋勤帶到了邊,又要讓宋安去做賬房,難免讓有些人的心思活了起來。

 就是宋安的兄弟,甚至父母,都想過,這麼好的機會,為什麼要讓宋安這麼一個三子打不出一個悶屁的人得了呢?

 宋念才不關心他的一封信會引來多大的紛爭,對他來說,他給這個機會,就只是給宋安的。

Advertisement

 如果別人覺得可以隨意拿他,換別人來替代,他也不介意讓他們知道,這次機會一旦錯失了,他就寧愿繼續去培養外家的兄弟甚至子侄,也不愿意讓族中的老輩對他指手畫腳,違。

 其實宋安的父母的確想過要換他兄弟來府城,倒是宋勤的祖父,腦子比較清醒,看出宋念的子,又怕他這個堂弟腦子不清楚,又因為偏心眼而坑了兒子,特意過去勸了一通。

 總之,宋念的信寄出去十天之后,宋安就背著包袱帶著妻子孩子到了府城。

 ------題外話------

 這個分卷寫錯了,我等明天讓編輯改一下,不影響正文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