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帶著房子穿古代 第222章 雇工

《帶著房子穿古代》 第222章 雇工

 對方一愣,明白了宋念的意思,接話道:

 “可以可以,您稱呼我周鋒就,我之前一直是管鋪子的,邊邊角角都了解得很,您想知道什麼直接問便是。”

 胖房東有些不耐煩,他還等著今天就拿錢回家呢,催促了一句:

 “三哥,你別廢話了,快介紹吧,家里還等著我拿錢回去呢。”

 周鋒臉有些難看,不過很快就緩和了過來,開始細細帶著宋念一行人給他們介紹鋪子的況。

 連哪里用久了有些不結實,哪里維修過,都一點不地說出口了,全然沒在意胖房東眉弄眼地讓他別說了的眼神。

 宋念一邊聽,一邊替周鋒覺得可惜,從他的行事來看,其實是個立很正的人。

 就像現在,他明明可以幫著家里的鋪子遮掩,以便賣上高價,卻還是老老實實說了。

 或許他是對宋念愿意把宅子低價租給他而覺得激,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因為恩義而“損害”家族的利益的。

 在周鋒的助攻下,再加上這家人的確急著出手,最后這麼一間鋪子以一百五十二兩的價格了,直接登記在了宋筠的名下。

 胖房東大概是怕麻煩,還直接把鋪子里的架子、柜臺、桌椅甚至一部分滯銷很久的舊書都一腦地留了下來。

 真是崽賣爺田不心疼啊,宋筠慨道,雖然書鋪里的家都不新了,但以這個年代的木匠水平,只要用的時候注意一些,這些東西再用二十年都沒問題。

 哪怕是那些舊書,賣不了高價,也完全可以促銷掉,如今能買得起書的人可不多,打個折,保準有不普通百姓愿意給自家孩子買一兩本。

 宋念送走房東后,從荷包里出了塊碎銀子遞到周鋒手里。

Advertisement

 雖然他不是牙行的伙計,可也為他們買鋪子出了不力,以他弟弟和父母那個做派,怕是本不會謝他來幫忙,反而還會責怪他說了實話。

 自家占了便宜,也不能讓幫忙的人吃虧,所以宋念才決定自掏腰包給周鋒點補償。

 兩個人你推我送之間,宋安夫婦、沈氏和田康幾人,已經不知從哪里出一塊抹布,開始收拾衛生了。

 沈氏一邊收拾被留在小儲藏室的那些書,一邊問宋筠:

 “筠姐兒,這些書你準備怎麼辦?不然挑一些你覺得用得上的,剩下的賣掉吧。”

 宋筠不舍地把手里的契書收起來,也湊過去,就著儲藏室微弱的線看了幾眼,基本都是門級別的蒙書,的確是舊了,紙頁都有些發黃發脆。

 賣是的確賣不上什麼價格,也難怪房東不樂意要,不過對他們來說,這可是自己掏錢買的,按理來講應該盡量收回本。

 而對宋筠來說,反正這些書是白來的,與其折騰著賣了,還不如拿去讓宋念去贊助族中的孩子,也省得他自掏腰包買新書了。

 宋策和宋箴不想去折騰得一灰,干脆在算賬的柜臺前索,一會兒開屜,一會兒開柜門,竟然還翻出了一個賬本。

 宋策翻了幾眼,覺得自家拿著也沒用,干脆送給即將離開的周鋒,讓他有時間送回他們家老宅。

 鋪子買到手了,而且不像手工皂鋪子那麼講究,蘇氏和宋筠商量了之后,就決定直接拿書鋪的那些家來用,再雇傭幾個貧家婦人洗豆子磨豆子,剩下的工序和孩子們做,盡量在谷雨之前開店。

 一般在這個時候,很多百姓都愿意去逛逛集市,買些野菜來吃。

 同樣的,附近村落里的農戶,也會挑著野菜蛋等來換錢,拿換到的錢買些有營養的食給家里的壯勞力吃,以便應對接下來繁忙的農活。

Advertisement

 蘇氏娘家就是賣豆腐的,自然知道春天和冬天都是賣豆腐的好時節,以此類推,賣腐竹應該也差不多吧?

 如今的百姓雖然不知道豆制品的高蛋白特,但也知道這玩意兒便宜,吃了還對好,手里有錢就愿意買點回去。

 蘇氏很眼饞這段做生意的好時候,所以才急著開張生意,甚至都準備一家子住到店里,方便晝夜不停地開工。

 宋筠:“……”

 都服氣了,好像每次在下定決心要好好掙錢的時候,其他人都比更積極更主更吃苦耐勞。

 只能說,這麼好的合作伙伴,請來一打給

 宋安一家最終還是沒有搬出去,主要是鋪子的確不大,要砌灶臺,擺大鍋,還要放貨,如果宋安一家要搬過去住的話,那只能湊乎著在地上鋪東西睡覺了。

 夏天的話還好說,打地鋪還舒服的,像宋策和宋箴,在最熱的時候,就會拉著床墊在地上睡覺。

 可如今這個季節,白天暖和一些了,晚上還冷著呢,讓他們就這麼住過去,知道的說他們是掙錢心切,不知的還以為是宋念一家子刻薄呢。

 即使不能住進鋪子里,也不能阻擋蘇氏急著掙錢的決心,難得地不介意費錢了,第二日就在告知了宋筠之后,拉著宋安跑去城郊找幫手。

 選了五六個中年婦人,都是做慣了活計的,相比較而言,也還算利索整潔。

 蘇氏牢記宋筠所說的“食品衛生問題”,手把手地教了們洗手七步法,這也是宋筠之前告訴過蘇氏的。

 還咬咬牙拿出了五十文錢當做吊在驢子面前的胡蘿卜,讓這幾個婦人互相監督,一旦有誰干活的時候衛生不達標,就可以舉報,拿到獎勵。

Advertisement

 如果某個人被舉報的次數超過三次,就會被辭退,而空出來的位置,可以由舉報次數最多的那個人推薦人選。

 宋筠聽說了蘇氏的做法后,都有些好奇了,這種管理手段,放現在來說,屬于門級別的,去兒園找個大班班長,對方可能都會玩這一套。

 可在古代,尤其是蘇氏這種本沒到過正規教育,也沒外出工作過的人,會玩這一套,那就厲害了。

 尤其是對比一下剛來府城時略有些畏的狀態,簡直跟變了一個人似的。

 在宋筠閑來無事和蘇氏打聽的時候,對方才說了實話,要說也算是家學淵源了。

 “我娘家賣豆腐,生意好的時候,自家人手不夠,就得從鄰居家雇人。

 都是多年的老鄰居了,有個做得不好的,我們也沒法說,他們還要互相遮掩。

 最后我娘就想出了這個辦法,這下子就沒人覺得我們嚴格了,反而都去盯著別人了。”

 ------題外話------

 今天三章。加更一章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