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高玥上前行禮:“參見陛下。”
說完之后,發現高瑨的目始終盯著謝郬,怕他跟謝郬為難,不解釋:
“陛下,謝家姐姐先前替我解圍,……”
話說一半就被高瑨打斷:“你什麼?”
高玥吶吶回了句:“謝,謝家……姐姐。”
謝郬比高玥大八歲,姐姐好像沒什麼問題啊。
但高瑨覺得有問題,低了聲音說:“比朕大,你姐姐,朕什麼?”
高玥倒是沒想過這個問題,愣了好一會兒后才疑問:
“那我喚……姑姑?”
高瑨仍舊不滿:“你姑姑是姓高的。”
“哎呀,管他姐姐還是姑姑,無所謂啦。”謝郬說完,瞪著高瑨:
【你是不是又要犯病?】
【跟孩子較什麼真?】
高瑨像突然化吃了炮仗的茶壺,對謝郬斥道:“你閉。待會兒跟你算賬。”
懟完謝郬,高瑨對高玥教育:
“別姐姐,差輩兒了。……姨娘吧。”
高玥正要應聲,謝郬從旁阻止:“等等。”
“什麼姨娘?我是誰的姨娘?我,我謝郬是個還沒親的……閨,怎麼就姨娘了?不好聽,我不要。”
【大戶人家妾才姨娘,你丫存心膈應我?】
謝郬竭力反對,高瑨卻恍若未聞,一錘定音:
“就姨娘!”說完,高瑨仿佛挑釁謝郬一般,又追加一句:“等什麼時候能換稱呼了,朕再通知你。”
高玥點頭回了聲:“是。”
要說先前在船艙里,他覺得這倆人有點問題,現在基本上能確定,他們就是有問題。
還是妹夫和姨姐這種倫理的大問題。
要不說高玥是個聰明的呢,哪怕心中已然驚濤駭浪,但仍能變不驚。
高瑨跟謝郬置完了氣,才把目放到高玥上,問道:
“你說幫你解圍,有人為難你?”
高玥回道:“呃,謝……姨娘已經幫我教訓他們了。”
高瑨看向謝郬,謝郬擺手:“教是教訓過了,不過他份在這兒,不得被人非議,也不得還有不開眼的撞上來呢。”
謝郬意有所指,高瑨和高玥都聽懂了。
高玥雖然確實為高家子孫,但因為他爹的一系列作,把他在高家的正式份給弄丟了。
所以,高玥現在皇子不是皇子,皇孫不是皇孫,若是這況一直延續,他回京以后,必然會因為模棱兩可的份而備非議。
謝郬說這些,其實就是在幫高玥求個名正言順的份。
高玥低頭不語,激在心,又怕讓高瑨為難,主回道:
“不會的。今日姨娘指點,醍醐灌頂,往后不會再讓今日之事發生。”
謝郬說:“可你在北遼日日提心吊膽,不得安生,難道回了禮朝還要讓你如此嗎?那也太累了,小心早生華發,年白頭!”
這話雖然是對高玥說的,可目卻一直盯著高瑨,意思再明顯不過。
高瑨盯著看了一會兒,也不說話,看得謝郬心里的。
【看我干什麼?】
【說話呀!】
【你千辛萬苦把人從北遼弄回來,不會只是為了弄回來,后面全然沒為他考慮過吧?】
高瑨走近謝郬,低聲問:
“謝家姐姐好像對他特別關心?”
謝郬皮疙瘩都被他那聲‘謝家姐姐’給勾出來了,打了個冷:
【妖怪!】
【你能不能別用這種語氣跟我說話?】
高瑨被罵很無奈,正要開口繼續惡心,就聽高玥急急說:
“謝家姨娘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我什麼都不要,陛下不必為我心,回京以后,我便去我外祖留給我的城外小莊子里住,絕不會給陛下添一一毫的麻煩。”
高玥知道謝郬為他好,所以怕在自己的事上惹高瑨不快,趕忙將他思考了一路的決定提早說出來。
從前太子府也有兩田產在他名下,只是高茗既然讓高玥‘死’了,那他名下的東西自然不復存在,倒是外祖曾帶他去過一莊園,因為高玥喜歡吃桃,外祖便讓人在那莊子里種滿了桃樹,讓高玥每年都能吃上新鮮的桃子。
如今五年過去了,母親和外祖雖都已不在,但外祖給他的東西,舅家不會搶奪,所以那座桃莊定然有人在打理,他回京之后若沒有落腳之,那里便是不錯的選擇。
高瑨看了一眼高玥,他沒有多跟懂事孩子打道的經驗,只留下一句:
“朕自有考量,你別多想。”
說完,不等高玥反應,高瑨便扣住謝郬手腕,將帶離高玥營帳。
沒過多會兒,不僅伙夫營派人送來了兩大桶熱氣騰騰的熱水,還另外來了幾個兵丁在高玥營外站崗,聽從高玥差遣。
**
謝郬被高瑨拉出營帳,就被謝郬掙,高瑨好整以暇問:
“謝家姐姐這是做什麼?”
謝郬打了個冷,果斷離開,但高瑨卻像是發現了什麼好玩的新梗,隨其后:
“別走啊,謝家姐姐。”
謝郬忍無可忍回頭,抬手想給他一下,卻見遠有巡邏兵走來,只得把高高揚起的手落在自己后頸上,了兩下,低聲音警告:
“閉!”
高瑨無辜的問:“你難道不比我大?”
謝郬今年二十三,比高瑨大兩歲,反駁不了,言又止了好一會兒,決定不跟他廢話,扭頭就走,高瑨亦步亦趨的跟隨,反正兩人營帳在同一方向,一起走沒什麼奇怪。
“大一點就大一點,我又不嫌棄你。”高瑨跟著謝郬來到的營帳前,準備順其自然跟進去的時候,謝郬猛然轉,一手撐在營帳簾子前,攔住了高瑨的去路。
高瑨干咳一聲,說道:“我有事與你說。”
謝郬不上當:“就這里說。”
高瑨指了指外頭的風雪:“不合適吧。”
謝郬閉口不言,靜靜看著他,高瑨點點頭:
“行叭。我就想問問你,你覺得回京以后,我該怎麼安置高玥那小子?”
謝郬說:“你不是說你自有考量?”
“啊……是!我是說過,可那不是為了讓他安心嘛。實際上問題還是有的。要不咱進去好好聊聊。”高瑨試圖往營帳去。
謝郬攔著不讓路:
“我跟你有什麼好商量的。”
高瑨說:“你不是關心那小子的。若是你開口替他言幾句,朕倒是可以考慮將他……”
謝郬直接抬手打斷了高瑨后面的話:
“不必了。我與他非親非故,你想這麼冷落他我都沒意見。”
說完,謝郬便直接轉進帳,當著高瑨的面,無的把營帳簾子放下,將高瑨完全阻隔在外面。
高瑨:……
訕訕轉離開,誰知一轉就見孟副帥正好從這邊經過,他好奇的目在高瑨與謝郬的營帳之間回轉,似乎在猜測兩人的關系……
高瑨干咳一聲,裝作一點不尷尬的樣子,與孟副帥打過招呼后,鉆進隔壁他自己的營帳。
卻不知他這蓋彌彰的樣子讓孟副帥更加疑。
**
跟著大軍一同開拔幾日后,傷員……主要是謝郬的傷好了一些,便坐上了孟副帥給他們準備的馬車率先回邊關營地去。
風塵仆仆趕了一路,終于在四天后抵達武威軍邊關大營。
謝郬從比他們早幾日回到邊關的老張那邊拿回自己的小包袱,回到自家小屋,里里外外好一番灑掃,正在院子里歇著,順便想著一會兒要去哪里蹭飯的時候,蘇臨期和蘇別鶴登門而來。
兩人手中各拎著四壇子著忘憂酒館標簽的酒,將之放到謝郬家院子里的石桌上。
“這麼多年,還真有點舍不得。”蘇臨期說。
謝郬看著那些酒,問:
“什麼時候出發?”
蘇臨期和蘇別鶴之前就說要回南疆了,只是在走之前,蘇臨期被老張給絆住了,老張請他一起去北遼把質子帶回來,誰也沒想到會在北遼經歷一場生死。
回來以后,老張簡直慶幸蘇臨期沒事,要不然他便是賠上這條命也贖不回罪。
“毒先生已經回南疆了,我們也該走了,明天。”蘇臨期說。
謝郬點頭表示:“哦,明天就走。也太倉促了,要不臨別宴就今晚……”
蘇臨期說:
“別了吧。那種場合我可不了。山水有相逢,難不我們這輩子就見不著了?”
謝郬失笑:“也行。等你們回南疆安置好了,若是想起我們,就派人來請便是。”
蘇臨期點頭:“那敢好,到時候可別不賞臉。”
“不會的。你準備好酒菜,我們跋山涉水也會趕去的。”謝郬笑答。
蘇臨期將家小院環顧一圈,問謝郬:
“你……真不考慮跟我去南疆?”
謝郬果斷搖頭:“我不去。”
蘇臨期像是想到什麼,低頭無奈道:“也是,你要去也該是去京城。”
謝郬依舊搖頭:“京城我也不去。”
蘇臨期愣了愣:“你不去,他能同意?”
這個‘他’指的自然是高瑨,要說去北遼之前,蘇臨期對謝郬多還有點期待,可自從去了北遼之后,蘇臨期的一顆心總算死得徹徹底底。
高瑨看謝郬的眼神,傻子也看得出來了,而謝郬對高瑨,雖然上不承認,但對高瑨的各種維護行為,可比上說的要誠實多了。
所以,在蘇臨期看來,謝郬回京城是遲早的事。
“管他同不同意,我不去,他還能用刀架我脖子上我去嗎?”謝郬笑言。
誰知話音剛落,就聽從屋外傳來一道聲音:
“刀架你脖子上你就跟我去嗎?”
院中三人循聲去,便見高瑨手里拎著魚蔬菜,氣質違和的從門外走。
蘇臨期和蘇別鶴在高瑨手里拎的菜上看了一會兒,面面相覷,不懂高瑨好好一個皇帝,怎麼到了謝郬這兒就畫風突變了。
不過奇怪歸奇怪,兩人趕忙退到一旁行禮,高瑨將兩人虛扶起:“都是兄弟,不必多禮。”
扶完他們,高瑨把菜放到石桌上,回問他們:
“你們明天就走嗎?可需朕派兵護送?”
蘇臨期說:
“國破這些年,百姓們四散琉璃,疆域多了不勢力,不過孟副帥奉旨給我們派了一支兩千人的兵,隨我們南疆平,此番恩,我南疆上下無不念陛下。”
說完,蘇臨期又要對高瑨拜下,被高瑨上前扶住,說道:
“平不易,若有難題,可隨時找朕,朕定遵照承諾為你復興南疆。”
高瑨在得知蘇別鶴與蘇臨期的份后,便主出擊,找到他們談了條件,結下盟約。
南疆與沈天峰勾結之事,高瑨可以既往不咎,只需南疆配合高瑨將沈天峰除掉,然后解開高瑨上攝魂蠱毒,高瑨便承諾助南疆復國,收服疆域。
如今南疆那邊已經新手承諾,為高瑨把上的蠱毒去除,并且配合除掉沈天峰,他們答應的事已然做到,接下來便是高瑨履行承諾。
蘇臨期再次道謝:
“多謝陛下。南疆復國之日,便甘為禮朝屬國,百年之,永不干戈。”
誰能想到,今后禮朝與南疆的百年邦竟是在這樣一座平平無奇的農家小院中達的。
高瑨來找謝郬,蘇臨期和蘇別鶴繼續留著似乎不太方便,便主提出告辭,高瑨和謝郬雙雙出門送他們兄弟倆。
蘇別鶴上馬前,想來想去還是來到高瑨面前,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與高瑨告別:
“陛下,臣不會忘記與陛下浴戰那些年,陛下永遠是臣的陛下,隨招隨回,萬死不辭。”
高瑨將他扶起抱住,君臣依依惜別。
蘇臨期和蘇別鶴策馬離開,高瑨和謝郬站在門邊誰也沒說話,一直看著那兩匹馬消失在地平線上的一斜中。
“你們什麼時候勾搭上的?”謝郬對高瑨問。
高瑨沒說話,只是出長臂勾住謝郬的肩膀,不客氣的將半個子靠在上,沒打采的說:
“明日我也要走了。”
謝郬心上一,點了幾下頭:“嗯,走唄。”
高瑨問:“你呢?”
謝郬與他對視片刻,將他搭在肩膀上的胳膊推開,兀自進院,說道:
“我就住這里啊。”
高瑨隨進院,將院門關上,如一家之主般將三道門栓盡數落下。
謝郬回,見高瑨向走來,此時已是夕西下,紅霞照在高瑨后,使他仿佛鍍了一層金,整個人都閃閃發亮。
“你確定嗎?”高瑨對謝郬正問道。
謝郬下意識避過高瑨目:“確定啊。”
高瑨沒說話,就那麼盯著謝郬,盯得心頭發,忍不住嘀咕:
【看我干什麼?】
【我真不去京城。】
【費了老鼻子勁才回邊關,我要再回去,還折騰個什麼呀。】
高瑨就是在等謝郬的心理活,聽到之后便什麼也沒說,將先前放在石桌上的魚蔬菜拎去了謝郬家的廚房。
謝郬看著他蔫頭耷腦的背影,心里有點不是滋味:
【你什麼表?】
【怎麼一句話都不說了?】
【我早說我不去的嘛。】
想到這里,高瑨忽然轉跟謝郬大聲吼了一句:
“知道了,你不用一直說!”
謝郬被他嚇了一跳,愣愣的看著他,高瑨吼完謝郬,憤怒轉加快腳步往廚房去。
這一通脾氣發得謝郬莫名其妙,想跟上去說點什麼,可又怕給他期待,有些事當斷不斷反其。
反正已經做好決定,從今往后就留在邊關住下了,他明天回去京城,依舊做他的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嬪,別提多快活。
謝郬在邊關住一陣,等覺得無聊了就去漠北、江南、云貴走走,天下之大,好玩兒的地方那麼多,謝郬便是走一輩子,玩一輩子都未必能踏遍每一寸河山。
至于什麼的,分開之后漸漸的就會淡的,就是花點時間,問題不大。
這麼想著,謝郬便沒跟去廚房,直接去了后院收拾。
家院子小,在后院里坐著都能聽見前院廚房里的靜,不時有人的香味傳出,把謝郬腹中饞蟲都勾起來好幾回,拼著最大的自制力才沒有去廚房。
直到過了好一會兒后,廚房的靜停止了,高瑨沒好氣的聲音在后院的院門旁響起:
“出來吃飯。”
態度之惡劣,但凡謝郬肚子不是那麼,都不會搭理他。
期期艾艾來到廚房門口,高瑨把蘇臨期送來的酒壇子全搬進了廚房,把酒壇子上的土封全給揭了,謝郬一言難盡的上前,指著那些酒壇說:
“你怎麼全開了?這都是好酒,可貴了,我還打算留著慢慢喝的呢。”
前世,鄰居家竹馬婚前背叛,花萌看著他另娶長公主家的女兒後,選擇穿著繡了兩年的大紅嫁衣自縊結束生命。可死後靈魂漂浮在這世間二十年,她才知道,竹馬悔婚皆因他偶然聽說,聖上無子,欲過繼長公主之子為嗣子。......再次睜眼,花萌回到了被退婚的那一天。自縊?不存在的!聽聞聖上要選秀,而手握可解百毒靈泉,又有祖傳好孕體質的花萌:進宮!必須進宮!生兒子,一定要改變聖上無子命運,敲碎渣男賤女的白日夢!靖安帝:生個兒子,升次位份幾年後......已生四個兒子的花皇後:皇上,臣妾又有喜了覺得臭兒子已經夠多且無位可給皇後升的靖安帝心下一顫,語氣寵溺:朕覺得,皇後該生公主了
一窮二白冇有田,帶著空間好掙錢;膚白貌美,細腰長腿的胡蔓一朝穿越竟然變成醜陋呆傻小農女。替姐嫁給大齡獵戶,缺衣少糧吃不飽,剩下都是病弱老,還好夫君條順顏高體格好,還有空間做法寶。言而總之,這就是一個現代藥理專業大學生,穿越成醜女發家致富,成為人生贏家的故事。
邵循是英國公府的嫡長女。 父親是一品公侯,母親是世家貴女,宮裡的淑妃娘娘是她姑姑,太子之位的有力競爭者三皇子是她表哥。 人生中唯一的不足就是生母早逝,繼母不親,原本應該榮華富貴不缺,波瀾壯闊沒有的過完一輩子,誰知一場夢境打破了一切—— 邵循夢見自己的堂姑為了給兒子剷除對手,犧牲侄女的名節用以陷害風流成性的大皇子,害得自己清白盡毀,只能在鄙夷中被大皇子納為側妃。 大皇子風流成性,大皇子妃善妒惡毒,邵循醒來後生生被嚇出了一身冷汗。 誰知這夢做的太晚,該中的招已經中了,無奈之下決定拼死也不能讓噩夢成真,為了躲開大皇子,慌不擇路的她卻陰差陽錯的撞進了另一個人懷裡…… * 邵循清醒過來之後跪在地上,看著眼前繡五爪金龍的明黃色衣角,真的是欲哭無淚—— 這、這還不如大皇子呢! * 1雷點都在文案裡 2年齡差大 3請原諒男主非c,但之後保證1v1
鎮北大將軍的幺女岑聽南,是上京城各色花枝中最明豔嬌縱那株。 以至於那位傳聞中冷情冷麪的左相大人求娶上門時,並未有人覺得不妥。 所有人都認定他們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設的一雙。 可岑聽南聽了卻笑,脆生生道:“世人都道他狠戾冷漠,不敢惹他。我卻只見得到他古板無趣,我纔不嫁。” 誰料後來父兄遭人陷害戰死沙場,她就這樣死在自己十八歲生辰前夕的流放路上。 再睜眼,岑聽南重回十六歲那年。 爲救滿門,她只能重新叩響左相高門。 去賭他真的爲她而來。 可過門後岑聽南才發現,什麼古板無趣,這人裝得這樣好! 她偏要撕下他的外殼,看看裏頭究竟什麼樣。 “我要再用一碗冰酥酪!現在就要!” “不可。”他拉長嗓,視線在戒尺與她身上逡巡,“手心癢了就直說。” “那我可以去外頭玩嗎?” “不可。”他散漫又玩味,“乖乖在府中等我下朝。” - 顧硯時從沒想過,那個嬌縱與豔絕之名同樣響徹上京的將軍幺女,會真的成爲他的妻子。 昔日求娶是爲分化兵權,如今各取所需,更是從未想過假戲真做。 迎娶她之前的顧硯時:平亂、百姓與民生。 迎娶她之後的顧硯時:教她、罰她……獎勵她。 他那明豔的小姑娘,勾着他的脖頸遞上戒尺向他討饒:“左相大人,我錯了,不如——你罰我?” 他握着戒尺嗤笑:“罰你?還是在獎勵你?” #如今父兄平安,天下安定。 她愛的人日日同她江南聽雨,再沒有比這更滿意的一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