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現代言情 家屬樓里來了個大美人[八零] 第86章 第 86 章

《家屬樓里來了個大美人[八零]》 第86章 第 86 章

 于小麗的涼菜賣得多了代理也多了起來, 又注冊了一個品牌“食樂”。

 現在外面模仿他們做涼菜的也不,店里統一給代理們定制了一模一樣的小蚊帳罩子,一樣的遮傘, 傘上面打著一樣的LOGO,遠遠的看上去就是自家店的東西。

 吳蓮高興極了,店里的名氣大了,仿著他們做涼菜的也多了起來, 可是沒有一家能做到自家這個味道。

 別家也搞豬頭, 可怎麼也鹵不出“食樂”那麼好吃。

 翅膀就更不可能有了,這幾樣只有咱自家有,這些推出去以后, 比豬頭歡迎, 王明明時不時開發點新品種, 代理們永遠不擔心客人吃膩。

 “明明, 春節咱們是不是就不做了?”

 “應該會放假吧,廠里也要放假,市場也不殺豬了, 咱們也沒材料搞。”王明明問:“阿嬸你問這個干嘛?”

 “那臘月二十九應該都不休息吧,我想多進點貨, 我那邊好多客人都說過年要多買點。”吳蓮說。

 原來以為涼菜生意賣到冬天就消停了, 大家都做好過冬的準備, 誰知道越到冬天生意越好。

 過年嘛,好些家里人口多, 頓頓都做飯誰扛得住, 有些單位上食堂也都放假了, 許多人跟吳蓮說, 到時候一樣要來一點, 冬天涼菜能放,還想放個好幾天呢。

 吳蓮想著豬頭這種不涼拌也行,但是店里紅油單獨調制一份,來買想多放幾天的,吃之前再加調料不容易壞。

 把這個想法跟王明明說完,王明明頓時也說好。

 豬頭多鹵點沒關系,關鍵是理起來麻煩到時候把大嫂也來,吳蓮提前定了一整個豬頭,平常只拿這四分之一。

Advertisement

 “這樣看,我家里也要一個豬頭,我爸爸喜歡吃,過年我給他拎個豬臉過去。”王明明思索片刻:“公公喜歡豬耳朵下酒,另外我還做點酒鬼花生,這東西下酒好,另外炸蠶豆子,炸花生米,炸蘭花豆,多搞點。”

 于小麗進門聽到炸蘭花豆就饞的不行了:“王明明你超人了?”

 超人這個字倒是新穎,但王明明聽懂了。

 “大家過年都想掙點錢,做點年貨也行,到了正月臘月都閑下來,誰家不要買點零兒,蘭花豆跟蠶豆我都多準備些。”

 “那我給你準備人。”于小麗也爽快:“鼎記那邊最近做餅也夠忙,不開人手了。”

 阿香馬上說:“如果只是要找人洗洗菜,清理豬頭那些,村里也能找到人干的。”

 村民很難找到掙錢的工作,阿香現在能跟著鼎記的“掌柜”干,村里不人都跟示好,都想來鼎記混個差事,哪怕是臨時工都好。

 于小麗眼睛一亮:“你能找來人?”這種事麻煩又沒好,很多人都是多一事不如一事。

 阿香忙點頭,很熱心幫人的。

 還是單純,不知道這種事會給招來多大的麻煩,于小麗笑笑跟阿香說:“找兩個相一些的,最好是信得過的,從明天開始干到臘月二十九,包兩餐飯一天兩塊錢,每天從早上八點到晚上七點鐘,中間休息一個小時,找勤快點的,懶的不要。”

 很快,店里又開始做起來年貨。

 炸蠶豆,炸蘭花豆,這些塑封起來能放個把月沒問題,店里出貨量一天要有上百斤。

 吳蓮是賣的最多的,走的片區是店里最早的那一片,也是離退休干部最多的一片,一到過年特別舍得買東西,每天一拿貨都是五十斤起,小推車上都堆的滿滿當當才罷休。

Advertisement

 放不下的干貨,比如蠶豆那些,用厚塑料袋子封起來,放在推車底下,上面空一點才拿出來。

 王明明大嫂每次都打趣:“咱們阿嬸是做的最好的咯,快發財了。”

 吳蓮忙擺擺手:“沒有的沒有的,大家都一樣。”

 王明明大嫂問:“之前聽說您要找房子,我們單位空出來一間,你要租不租了?”

 吳蓮做了代理以后發現老鄉不太干凈,在外面嘰嘰呱呱的到閑話,也不想繼續住在那里給自己找不痛快,跟王明明大嫂提過幾次要搬家,沒想到還留心上了。

 “是你們單位的,跟你們是在一塊兒不?”

 “是在一塊兒,就是在頂樓,不過那家人肯定不住了,你要是長期租不用擔心人家收回來。”王明明大嫂很熱心。

 “那好,晚上找個時間去看看去。”吳蓮笑容漸漸濃起來。

 幾個月時間,就改變了吳蓮的命運,現在一點都不焦心未來的命運。

 就算以后于小麗不做了,也積累出來了做生意的經驗,會有吳小麗,張小麗......

 其他幾個代理來拿貨,王明明大嫂就不說話了。

 大家雖說都是在一個總店拿貨的,但是彼此也有些競爭關系,自然也有人是見不得人好的,王明明大嫂知道要低調。

 吳蓮慶幸,是店里第一個拿下的代理,于小麗對給的政策也最優惠,現在一個月好幾百塊錢的收,大部分都來自于自己賣貨的收

 換做幾個月前,怎麼能想象?

 現在涼菜攤子的生意名氣大到連韓學禮的同學都有所耳聞。

 韓學禮現在在跟人合作搞一個電飯煲的項目,如果項目張順利的話,大概明年就可以投產銷售。

Advertisement

 到時候就能擺媳婦在家掙大錢的局面了。

 現在國產的電飯煲品牌就那麼幾個,做的也是很糙,韓學禮他們做的品牌主要是針對家用,還沒有投產,試產的產品已經讓于小麗試過幾次,電飯煲的增熱跟電飯煲的膽厚度改進以后,確實比以前要好用太多。

 直到最近的一次,煮出來的飯確實能跟蒸米飯媲了。

 鄭白等一個同學都喜出外,等到明年投產,如果銷量還可以,大家就能據銷量分紅了。

 希大學畢業之前,大家能有些進賬。

 而燥熱的天氣,在時間的流逝中也漸漸的涼爽起來。

 十一月,粵省也漸漸有了些涼意。

 吳蓮給萌萌和雯雯一人打了一件薄款針織開衫,一個鵝黃,一個,都很襯皮

 萌萌靈,穿上鵝黃像個小蝴蝶。

 雯雯乖巧,穿上就更乖更萌。

 “真好看。”吳蓮很喜歡小孩子。

 “阿嬸,平常那麼忙還要麻煩你給孩子們做服。”于小麗笑著謝過:“快點謝謝吳。”

 “謝謝吳。”萌萌已經是的年紀了,一蹦一跳的想從玻璃里面看到自己的倒影。

 “謝~”雯雯還是不太愿意說話。

 “雯雯,說謝謝呀。”

 “謝謝~~”雯雯氣的說。

 大人們都笑了。

 王明明低聲嘀咕:“我怎麼記得雯雯幾個月前就這樣講話,現在還是這樣講?”

 雯雯幾個月前就會喊人,但說的最多的就是疊音。

 最喜歡媽媽。

 麻麻麻麻麻麻。

 爸爸都只肯兩個字。

 王明明心里清楚,但是心疼孩子。

 于小麗看著外面在玩的兩個孩子,笑著說:“心里明白就行,著什麼急早早晚晚以后都會講話的。”

Advertisement

 以前于晚枝還以為雯雯聽不懂,說話一點都不顧及,后來王明明發現雯雯本不喜歡讓周末帶,直到后來聽人說起這事兒,旁人都說這孩子心里跟明鏡兒一樣,只是不愿意說話,指不定就是覺得跟你們這些人沒什麼好說的呢,才知道婆婆當著外人跟雯雯的面,調侃是個小傻子。

 王明明給氣的,后來周末再怎麼忙,都要自己帶著。

 小偉就讓唐大虎帶,唐大虎搞不來自然會找他爸媽,于晚枝再怎麼欠,自己唯一的一個男孫還是寶貝的不得了的。

 雯雯跟人說話的字數多,代表對這個人有多喜歡。

 跟吳蓮說四個字拉,代表今天真的很高興。

 小偉被爸爸牽著,看著妹妹的眼神有點羨慕。

 吳蓮笑:“以前沒見過這孩子,下回再給小偉織。”說完要去比小偉的量尺寸。

 王明明趕的攔住:“那怎麼啊,您就夠累的了,還要給孩子們搞這些。”

 用手指的寬度比小偉的肩寬長,吳蓮一點都閑不住。

 兩姐妹就在店里玩,時不時的還要跑去廚房看王明明做了點什麼。

 王明明弄得煩躁的很,有時候忍不住發脾氣。

 唐大虎說:“你對孩子好歹也溫點,雯雯可比小偉好帶多了。”

 于晚枝要過來幫忙,兩個孩子放在店里看顧不過來,唐大虎周末也要加班,于是帶了小偉去單位,雯雯在店里剛好可以跟姐姐們玩。

 這不孩子剛送過來,王明明就煩躁上了,半天事兒多還要看著孩子,脾氣難免不好,要是唐大虎多說幾句就能嗆起來。

 “要不你都帶走,憑什麼帶娃都是我們人的事兒啊。”

 唐大虎沒覺得帶娃都是人的事兒,就是單位里頭都是糙老爺們兒,帶著雯雯去那里只能發呆。

 小偉就不一樣了,皮小子耐,跟爺們兒混在一起也可以玩。

 唐大虎帶著小偉走了,萌萌跟雯雯在店里玩翻手繩,玩搭積木。

 ——————

 店里面有人,周日不去兒園于小麗就把兒丟店里,就往工廠那邊去。

 踩著自行車,一路到工廠也要一個來小時。

 這會兒路上最多的就是自行車了,幸好這個天氣太也不曬,于小麗這一路到工廠的時候發現外面等著好幾個人。

 問了一,楊浩還沒過來。

 現在楊浩待在工廠的時間比在他家里都多,晚上幾乎都要睡在廠里了,干脆市區的電話和工作也都搬了過來,把原本一樓的門面給租掉。

 廠里現在的貨源沒有問題,銷路還沒怎麼起來,于小麗剛到的時候有個零售商大老板也過來參觀工廠。

 “工廠的質量是沒有什麼問題,可是小楊老板,我們做生意的不做虧本生意,也不做浪費時間的事,我要怎麼知道你這個銷量好不好呢?”

 說話的人口音里帶著濃濃的港式粵語的味道,這個老板姓王,去年在羊城開了一家超級市場,模仿港城的銷售模式。

 比起口跟味道,王老板關心的是怎麼樣才能賺到錢,一個新產品好不好賣,決定權在消費者手上,沒有知名度的產品,想讓人掏錢嘗試也很難。

 楊浩跟于小麗說,這位王老板是個港商,在羊城有一家很大的零售店,有點像后世的超級市場,能夠談下他不知名度能夠打開,銷量也會蹭蹭上升,可目前王老板還沒有合作的意思。

 不商家想進王老板的市場,把他捧得很高。

 楊浩這次不單單想要把火腸上架,他拿到了一個碳酸飲料的華南地區銷售權,還想一起把這款飲料在對方超市上貨。

 之前他就跟于小麗說:“王老板有錢,不稀罕錢的,我都不知道拿什麼來說服他。”

 王老板以前來廠里,到的也是至高的待遇,楊浩找朋友借來了車,專門車接車送。

 “怎麼會不喜歡錢,越有錢越喜歡錢。”越有錢越摳門這句話聽到過沒有?

 但于小麗知道,商人的本質是要賺錢,在快餐到來之前,火腸跟方便面這些速食品帶來的利潤是很高的。

 你跟這些人談味,談質量,不如談利潤。

 今天楊浩不在,王老板只認他。

 于小麗是什麼,說是合伙人,可王老板見人小小的,個子小小的,沒長開的小姑娘嘛。

 于小麗“如果我能證明我們的東西好賣,您愿不愿意在貴店給我們開一個專門的貨架,放我們的產品?”

 “我認識的商人里面,您是最功的的一個,聽說您在港城也有幾個大賣場,您愿意來羊城做生意,想必是看中了羊城巨大的消費市場,現在的羊城是不富裕,可是我們的經濟在發展,我們有九億多的人口,這個人口數量導致消費基數就算再低,市場的潛力都是巨大的。”

 王耀錦眼皮一跳,不得不審視這個二十出頭的士。

 個子不高,皮白皙,長發。

 看上去非常干練。

 剛開始他還以為是楊浩的朋友,可等走進這個圈子才知道是楊浩的合作伙伴,這麼年輕的合作伙伴,剛開始他是輕視對方的。

 可從這麼年輕的里提到了地市場的巨大潛力,不得不另他刮目相看。

 王耀錦進地市場的初衷便是如此,即便是港城再富裕,人口跟土地面積始終有限,他的幾個小超市在港城競爭不過大型的超市,從現在就能看到公司發展的瓶頸,基于這個目的他考慮了很久,決定來羊城來開個超級市場試試水。

 超市還在起步階段,貨品的甄選他費了不心思,每一樣能進駐這里的產品,都是廠家認真挑選過的。

 “你們想賣火腸,跟橘子水汽水?”

 “對!”

 “有什麼辦法證明你們的東西比外面的好賣?”

 “這個您不用擔心,這一點我們絕對能夠保證,不知道您能不能在超市里給我們設置一個區域,地方不用太大,能夠擺得下一個桌子的位置就行。”

 “一個桌子的位置。”王耀錦認真思考了一下:“我給你一周的時間,如果量起不來,我不同意上架。”

 ——————

 楊浩跑了一趟魏老板的場,回來的時候聽說王老板來過,又走了。

 他后悔的捶大

 可后來又聽說,于小麗把事搞定了,王老板雖然沒有答應上架,可是居然答應他們在賣場試營業一周時間。

 “于小麗,你可真行,能夠說王老板,之前我怎麼跟他說就是不松口。”楊浩把人請進辦公室,茶泡上恨不得送到于小麗邊。

 跟于小麗聯合做生意,是他人生中做的最正確的選擇,不僅解決了當初的危機,直接把本都拉下來了,現在火腸的銷量不高不低,通過各個經銷商的零售走量,比之前的預期的要樂觀許多,這個月的銷售額就已經破了兩萬。

 可是于小麗說還不夠。

 楊浩不知道這個不夠到底指的是多的上限是多

 “拿貨況怎樣?”于小麗問。

 經銷商是于小麗一個個去說服的,的經營理念楊浩并不懂,但他是個好搭檔,生產跟原材料一把抓,最苦最累最乏味的事都是他在做。

 “這個月拿貨的量差不多比上個月多了百分之三十,之前選擇賒貨的很多客戶也已經轉了直接提貨。”

 “那就還是不夠。”于小麗沉思片刻:“王老板的超市影響力夠大,我準備用他的那個平臺,做個很好的宣傳推廣。”

 “你找他要一個地方,就是為了做這個?”

 于小麗想過的方案是直接在超市里做現場試吃,一邊煎一邊讓人嘗嘗味道,一般人覺得好的話,也不會吝嗇這三錢買一回去炒個菜什麼的。

 這個時候火腸的概念不是垃圾食品,是菜。

 既然是菜,主打的方向不能是孩子買幾當零食嘗嘗的這種。

 于小麗:“我要在王老板的超市里給大家展示,咱們家的火腸到底有多好吃。”

 楊浩:“你不會打算現場拆了就給人家嘗吧。”

 他看于小麗的表,還真是?

 于小麗笑得眼睛都瞇了起來,那雙眼睛里藏著狡黠的,讓人捉:“為什麼不行,我就要人現場試吃,現場嘗過再買,怎麼樣楊浩,沒見過人家這樣賣貨,是不是覺得還稀奇的。”

 還真是要去賣場給人吃,楊浩心說這不得吃完才好?

 于小麗在心里默默搖頭,這會兒人確實是窮,但是越窮的時候也越面子,就連村里擺酒席,媳婦們都要約束孩子們斯文點吃,更何況賣場那種地方可是公眾場所人來人去。

 現在不擔心東西被人吃完了,而是擔心基于面子,沒人敢來吃......

 跟鹵味一樣,香味飄不出去,誰會知道你家有好東西賣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