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疫
跟隨綠竹進正堂,經過門口時,姜太醫還看了眼傻站在門邊的弈延,不過他並未說什麼,逕自走進了房間。
「梁郎君今日覺如何?」走到了案前,姜太醫上下打量了一番梁峰的面,笑著問道。
「好多了,燒也退去,多虧姜太醫的良藥。」梁峰是實打實的激,只是昨天一劑藥,低燒就退了,看來確實對癥。
「良藥也要慢慢調養才行。」姜太醫出手,仔細給梁峰號脈,過了許久,才點了點頭,「丹毒已有遏制,但是散力尚需慢慢化解。不知梁郎君有過丹石發的形嗎?」
梁峰眨了眨眼,什麼丹石發?
一旁綠竹倒是小聲說道:「郎君服散謹慎,從未有過丹石發。」
姜太醫頷首:「如此甚好,今後寒食散就不能再服了。過些日子可能會有丹石發,還梁郎君忍過苦楚,千萬別再服散。」
說道這裡,梁峰才明白過來,所謂的丹石發恐怕就是說五石散的癮癥狀。毒品想要戒斷是相當困難的,癮癥狀是個關鍵。他見過不因吸毒獄的犯罪分子,完全戒掉的,幾乎沒有。不過這兩天下來,他上倒沒有出現太大的戒斷反應,估計還是寒食散藥力不重。
梁峰沒有異議,一旁的綠竹卻面上變,怯怯說道:「可是傷寒之癥怎麼辦?兩任家主和主母都是死於惡疾啊……」
姜太醫搖頭長嘆一聲:「世人多愚,寒食散也是需要對癥下藥的,這本是《傷寒雜病論》中針對五勞七傷的特效散方,可惜被人更改,變了害人毒。傷寒乃是疑難疫病,表癥不同,又豈能用一種藥劑治療?」
聽到兩人對答,梁峰這才想起來,寒食散還有治療傷寒的名頭。在這種缺醫藥的古代,得了傷寒,致死率可是極為驚人,因此才會有不人服食寒食散,以抵惡疾……不對!梁峰突然眉頭一皺,想起了一件事。他那幫子鐵桿發小裡,有一個學醫的傢伙,之前聊天侃大山時曾經說過,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其實是一部以鼠疫為主,兼論多種疾病的著作。
據說從東漢末年到魏晉時期,是中國疫最為嚴重的一段時間。連年戰和異族遷,讓疫病開始大規模流行。所謂的傷寒,致死率和鼠疫基本相同,都在30%~100%之間,癥狀更是極為吻合。只是醫學還不夠發達,無法辨識疫病的來源和傳染途徑,更是缺乏針對藥。也正因此,寒食散才會大行其道。到了隋唐時,醫學長足發展,鼠疫得到了極大控制,寒食散也就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竟然是鼠疫!想明白了傷寒到底是怎麼會回事,梁峰臉上不由有些變。這他媽可是甲類管理的烈傳染病,雖然知道些防疫常識,但是他又不是學醫的,不懂怎麼治療鼠疫啊!
「那傷寒,可有方法醫治?」梁峰不由問道。
姜太醫看了梁峰一眼,嘆道:「家師耗費多年,尋訪張長沙的《傷寒雜病論》,留下《傷寒論》一書,正是針對此病。如若世間多幾個通《傷寒論》的醫者,又何懼惡疾?」
看著那位鬚髮皆白,神肅穆的醫者,梁峰眨了眨眼睛,突然發現自己進了一個思維誤區。他是不懂醫,更背不出經方。不過他知道鼠疫的傳染源,也清楚控制疫病的步驟。如果把這些知識,告訴當代的醫學家呢?
這可是個一副寒食散就要三千錢的魏晉。平民百姓本就無力治療傷寒,更別提預防了。任何烈傳染病,最先要控制的就是染源。只要民間的疫無法遏制,鼠疫就永遠無法結束。如果這個時代的醫生能夠懂得防疫常識,那麼拯救的,可就是數以萬計的黎民百姓!這位姜太醫是王熙的弟子,又悉《傷寒論》,可不就是最好的人選嗎?
心臟砰砰跳了起來,梁峰心電急轉,控制住了面上表,頷首道:「姜太醫所言甚是。實不相瞞,我在病重昏迷之時,也曾夢到過金佛祖,他對我說,所有疫都有其源頭,尋常藥石並無效果,必須清掃屋舍,驅鼠除蟲,方能祛除災病。醒來之後,我思索了良久,為何傷寒之癥,多發於夏秋之時呢?」
不論是病毒還是細菌,都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能夠理解的。不過疫之說就不同了,很久之前,中國就有疫鬼的傳說,把瘟疫形容鬼神,帶給人疾病和災難。
姜太醫愣了一下,不太明白梁峰為什麼突然說起這個。醫家多崇道,他對於佛理無甚研究,更沒聽說過什麼「疫之源」的說法。不過發病時間的問題著實值得人神思,遲疑了片刻,姜太醫答道:「也許是暑熱造的時疫?」
時疫也有許多種,比如瘧疾和流。中醫很早就把疫病當做一種污穢之氣,可以通過天時或者呼吸道傳染。所以隔離病患的概念早就出現。
梁峰卻肅然搖頭:「並非是時疫,而是因為那些疫生於野外。寒冬之時,它們藏於地下;春暖之後,則寄於野鼠、小畜上,隨著這些野流竄於市井之間。蚊蟲叮咬野鼠,又吸食人,就把中的疫傳到了人上。」
傳染是中醫尚未接的課題,姜太醫皺起了眉峰:「荒謬!瘟疫皆是穢氣,怎麼可能由鼠傳到人上?」
「人食稻黍,鼠類也食稻黍。人生胎兒,鼠類也生胎鼠。又有何不同?」梁峰輕嘆一聲,「姜太醫應該時有接傷寒病患,不妨仔細想想,那些病患屋舍附近,是否有死去的野鼠、小畜?如果有,佛說的疫,恐怕真有其事。如此想來,佛祖傳我經文一卷,又告訴我疫之事,恐怕也是為了度化世人。」
漢代崇信鬼神,魏晉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仙人夢的故事,任誰都不敢矢口否認,更別提梁峰還言之鑿鑿的說起了什麼佛祖夢傳授經文這樣離奇的故事。姜太醫頓時住了口,猶疑的問道:「梁郎君所說的經文……」
梁峰微微一笑:「王中正並未提起嗎?我瀕死之時,曾夢到佛祖親授經文,名喚《金剛般若波羅經》。這,便是我要托姜太醫帶給王中正的經文。」
說著,梁峰拿出了昨天封好的信封,遞了過去。
竟然連信都寫好了,這可是不能撒謊的事!姜太醫遲疑的接過信封,他也認識王汶,只要問上一句,就能分清楚真偽。同樣,姜太醫也清楚王汶熱衷佛學,恐怕正是有佛祖夢的異事,才會讓他邀自己前來給這個沒落的亭侯診治。不過這件事干係太大,不能只憑這麼幾句話,就偏聽偏信。
沉了許久,姜太醫終於收起書信,頷首道:「我會仔細查查病鼠之事。如果確有其事,會再與梁郎詳談。」
「若能找出疫由,也是功德一件。姜太醫盡可來尋我。」梁峰微微一笑,應了下來。
只要這位老者有那麼一點求真神,應該就不難發現鼠疫經由傳染的事實,到時候他就可以把自己知道的那些防疫常識都整理出來。馬上就要到夏季了,正是蚊蟲繁的旺季,如果能減一點鼠疫致死率,確實是功德無量的好事。
聽到梁峰的允諾,姜太醫再次頷首。不論是不是佛祖夢,作為一個病膏肓,隨時都可能一命嗚呼的士族子弟,會如此關心傷寒,想找出病源,控制疫,絕對難能可貴。看著對方瘦削的形,姜太醫再次點了點頭:「也請梁郎君好生養病,如有什麼問題,可差人到銅鞮歸寧尋我。」
說著,姜太醫從懷中取出一枚名刺,遞給了梁峰。名醫如名士,不是什麼人都能見到的。有了這張名刺,梁峰就可以直接差人到姜府請人。在這個多災多病的時代,實在不亞於一張保命符。
梁峰鄭重的收下了名刺。心中有了惦念,姜太醫也不再逗留,告辭出了梁府。
一直到人消失在了門外,綠竹才傻愣愣的問了句:「郎君夢到了菩薩?」
并州胡人居多,佛法本就興盛,連綠竹這個小丫頭都知道菩薩一說。
梁峰微微頷首:「是啊,否則我怎能從昏迷中醒來。」
不知名的力量,把他從死亡的深淵拖了回來,就算是再怎麼堅定的無神論者,此刻也不敢否認所謂的神蹟了。更何況,「佛祖夢」是他在這個世界站穩腳步的本,既然信的人多,不如就把它做為環,為自己添加一些保護。梁峰不介意找一個化,來幫他傳達那些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東西。
小丫鬟眼中的崇拜之濃烈了起來,雙手合十:「果真吉人自有天相!郎君,奴婢定要日日焚香,為郎君祈福!」
梁峰啞然失笑,這種事,還是以後再說吧,他還沒想好夢的該是哪位神佛呢。
這時,外面有人稟報道:「郎主,田賓客求見。」
這是知道自己起床了?不得不說,田裳的消息相當靈通。梁峰頷首道:「傳他進來。」
「郎主起的如此早,可別累壞了。」田裳裝作沒有看到門口兇神惡煞的羯人,帶著滿臉笑容走進了房間,衝後人說道,「都搬進來吧。」
隨著他的話,只見四個莊丁陸續走了進來,每人都抱著大大一堆的竹簡。
「這就是去年的帳簿。小人整理了一晚,方才備妥。還請郎主查驗。」田裳笑容滿面,眼底卻閃過一得。他就不信梁能快速找幾個幫著查帳的下人,如果這病秧子要親力親為,又是練兵又是管帳,估計過不了多久就該一命嗚呼了。到時候他這個元老,輔佐輔佐年的家主,也是理所應當嘛。
梁峰看著這一大摞「帳簿」,眨了眨眼睛。倒不是因為多,而是因為這忒麼都是竹簡!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不論是李家還是梁家,用的都是紙張,雖然沒有後世那麼多花巧,但是妥妥是方便書寫的紙張啊!誰能想到,梁府記帳竟然還是用竹簡?!
不過他面上沒有出半分破綻,若無其事的點了點頭:「放在書案上吧。」
有了他的許可,田裳立刻指揮莊丁,把竹簡規規整整的摞在了書案上。這麼一擺,險些把書案遮了個嚴實。
見竹簡擺放妥當,田裳又狀似無意的說道:「不知今年莊上的錢糧何時撥下?燕生不在,下面幾個匠坊都有些不穩,還郎主早作打算。」
梁峰自然也知道梁府的四個匠坊,不過這些坊出產的東西,多數還是自用,剩下量發賣。現在田裳所說,難不匠坊非但沒有收,還需要財政撥款?他不聲的點了點:「我知道了。」
這不痛不的一句話,讓田裳的角了,倒是沒有繼續追問,頷首道:「那老朽就先行告退了。若有需要,郎主盡可喚我。」
梁峰自然沒什麼想說的,揮了揮袖,讓綠竹送客。看著那位依舊風輕雲淡的病秧子,田裳在心底冷哼一聲,不管家不知柴米貴,又要減免田賦,又要廣募部曲,要多大的家業才能支撐?簡直是自不量力!
綠竹關上了房門,回時,發現郎君不知什麼時候起,走到了書案旁。也不嫌那些帳簿骯髒,撿起了一份,打開來看。綠竹連忙趕上一步,說道:「郎君,還是先讓奴婢拭一下吧……」
梁峰搖了搖頭,突然問道:「紙很貴嗎?」
綠竹眨了眨眼睛,有些不著頭腦,但是還是乖乖答道:「要看是什麼紙了。郎君書信所用左伯紙和側理紙,每年就要花去三萬錢。常用的黃麻紙便宜些,用量多上幾倍還比那些紙便宜些呢。」
只是用紙,一年就要六七萬錢?梁峰簡直都要扶額了,他原本以為晉代用紙已經沒啥稀奇了,誰料到紙價竟然還如此之貴……等等,腦中突然靈一閃,他放下竹簡,突然問道:「府上有造紙的作坊嗎?」
「有,不過併在了木坊之下,且只能出些草紙。」綠竹臉上一紅,低聲答道。
草紙是用來如廁的,紙質極差,不便書寫,只有那些家境平平的小士族會用。真正的鐘鼎之家,怕是如廁都要用絹布。
梁峰面上不出笑容:「喚木坊和紙坊的匠頭來,我要見見他們。」
1. 顧元白穿成了耽美文中存在感稀薄的病弱皇帝,皇帝是個背景板,全文都在講著攝政王和京城第一美人的掌權史和相戀。 顧·野心勃勃·元白:我笑了。 他都是皇帝了,怎麼可以不掌權天下,不去開疆擴土名留青史呢? 2. 這一日,暗藏熊熊野心的當今大將軍之子、未來攝政王薛遠,頭次隨著父親進了宮。在人群之后抬頭一看,卻瞥見了這年輕天子的容顏。 天生反骨的薛遠唇角一勾,輕蔑地想,這小皇帝怎麼長得比娘們還漂亮? 身子病弱容顏太盛,這拿什麼治理大恒。 拿體弱嗎? 3. 薛遠冒犯了顧元白之后,被壓著帶到顧元白身前。 顧元白輕聲咳嗽著,大雪紛飛落滿了他的肩頭,薛遠面色陰沉。 “朕心情很不好,”顧元白輕瞥了一眼未來的攝政王,柔柔一笑,啞聲道,“別惹朕不開心,明白了嗎?” 薛遠像條瘋狗。 可顧元白什麼都不怕,他只怕不夠刺激。將瘋狗馴成忠臣,這恰好讓他以病弱之軀覺出來了另一種挑戰了。 可一不小心,好像馴得過了頭。 【甜爽文】 【cp薛遠,瘋狗攻,雷慎入】 【很多細節和原因在后文才會揭示,前文時稍安勿躁呀】 排雷: ①架空爽文,大亂燉,勿考究,有bug ②攻很狗,很討人厭! ③受強,野心勃勃,但身體病弱,萬人迷 ④原文攻受沒有愛情,彼此認為對方對皇帝心懷不軌 ⑤祝看文愉快,微博@晉江望三山s
祈言十九歲回到祈家,外界為他杜撰了八百種悲慘身世。 祈言免試進入聯盟top1的大學後,同父異母的弟弟告訴大家︰“雖然哥哥以前生活的地方教育條件不好,為了拿到入學資格,家里還捐了一棟樓,但我哥很愛學習!” 祈言上課不是遲到就是睡覺,弟弟為他辯解︰“哥哥不是故意的,哥哥只是基礎太差,聽不懂!” 祈言總是偏袒貼身保鏢,弟弟心痛表示︰“我哥雖然喜歡上了這種上不得臺面的人,爸媽會很生氣,但哥哥肯定只是一時間鬼迷心竅!” 知道真相的眾人一臉迷茫。 校長︰“捐了一棟樓?不不不,為了讓祈言來我們學校,我捧著邀請函等了三天三夜!” 教授︰“求祈言不要來教室!他來干什麼?聽我哪里講錯了嗎?這門課的教材就是祈言編的!” ———— 祈言為自己找了一個貼身保鏢,合約兩年。鑒于陸封寒處處符合自己心意,祈言不介意對他更好一點,再順手幫些小忙。 合約到期,關系結束,兩人分開。 一次宴會,有人看見陸封寒站在軍方大佬身邊,眾星捧月,肩章上綴著的銀星灼人視線。 “這位軍方最年輕的準將有點面
冷酷不耐煩後真香攻×軟萌笨蛋可憐受 1. 江淮從小就比別人笨一點,是別人口中的小傻子。 他這個小傻子,前世被家族聯姻給了一個人渣,婚後兩年被折磨至死。 重活一次,再次面對聯姻的選項,他選擇了看上去還行的“那個人”。 在同居第一天,他就後悔了。 2. “那個人”位高權重,誰都不敢得罪,要命的是,他脾氣暴躁。 住進那人家中第一天,他打碎了那個人珍藏的花瓶。 那個人冷眼旁觀,“摔得好,瓶子是八二年的,您這邊是現金還是支付寶?” 同居半個月,那個人發燒,他擅自解開了那個人的衣襟散熱。 那個人冷冷瞧他,“怎麼不脫你自己的?” 終於結婚後的半年……他攢夠了錢,想離婚。 那個人漫不經心道:“好啊。” “敢踏出這個家門一步,明天我就把你養的小花小草掐死。” 3. 後來,曾經為求自保,把江淮給獻祭的江家人發現——江淮被養的白白胖胖,而江家日漸衰落。 想接江淮回來,“那個人”居高臨下,目光陰翳。 “誰敢把主意打他身上,我要他的命。” 4. 江淮離婚無門,只能按捺住等待時機。 與此同時,他發現,自己的肚子竟然大了起來。 那人哄反胃的他吃飯:老公餵好不好? #老婆真香# #離婚是不可能離婚的,死都不離# 【閱讀指南】:攻受雙初戀。 【高亮】:每當一條抬槓的評論產生,就會有一隻作者君抑鬱一次,發言前淺淺控制一下吧~
你有朱砂痣,我有白月光。陰鬱神經病金主攻 喬幸與金主溫長榮結婚四年。 四年裏,溫長榮喝得爛醉,喬幸去接,溫長榮摘了路邊的野花,喬幸去善後,若是溫長榮將野花帶到家裏來,喬幸還要把戰場打掃幹淨。 後來,溫長榮讓他搬出去住,喬幸亦毫無怨言照辦。 人人都說溫長榮真是養了條好狗,溫長榮不言全作默認,喬幸微笑點頭說謝謝誇獎。 所有人都以為他們會這樣走完一生,忽然有一天——溫長榮的朱砂痣回來了,喬幸的白月光也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