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撤軍
「你說什麼?陛下命我等撤軍?」聽到使臣帶來的詔令, 劉曜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已經攻了啊!雖然這幾日一直在跟城中守將纏鬥, 金墉城又久攻不下, 但是畢竟已經殺了大晉腹心。擒獲天子,不過是時間問題!
這樣大好的機會,怎能就此捨棄?
然而那使臣毫不客氣:「殿下, 並州已經發兵攻打離石,還有一支騎兵攻平。濩澤、襄陵兩城皆破,王城危矣!」
聽到這話,劉曜豁然起:「我派去上黨的三萬人呢?!」
對方一臉不虞,冷冷道:「怕是敗了, 而且潰兵未曾返回平。」
糟了!劉曜立刻反應過來。看來章典和洪非但沒有拖住敵人, 還敗的徹底, 讓並州能出手來攻打平。可是他在太行陘旁放的也有守軍啊,本沒有見到並州兵馬的影子!不來救, 卻去打平, 這是何居心?
然而誰都能猜能想, 他卻不能。派去上黨的, 是他麾下兵馬,一旦平有失,之前所有功勞都白費了!他為劉淵的族子,又冊封秦王,若是此刻膽敢拖延半分,立刻會被人視為不臣,有謀逆之心。他可擔不起這樣的風險!
瞬間就想明白了輕重緩急,劉曜迅速道:「臣遵旨!還請張侍郎待片刻,我這就點起兵馬,回返平!」
見對方答得乾脆,那使臣也鬆了口氣,被請去一邊歇息。劉曜則片刻不停,命人召回在城中戰的各部將領。
石勒接到撤兵命令時,正在攻打金墉城。金墉城位於城西北角,由三座南北相連的小城組,城牆外壁每隔二十餘丈,就有一座墩臺,自上而下箭滾木,簡直潑水不進。一萬人馬在這裡圍了數天,也未曾接近分毫。事實上,石勒懷疑只憑這點人手,本攻下眼前要塞。
「殿下要撤兵?」石勒皺起眉頭,「城中戰就快結束,若是集齊兵力,說不定能打下金墉城。」
這兩天城裡的戰鬥其實一直未曾停歇。非但有城門侯拼死抵擋,還有殘兵與他們展開巷戰。不過漢國人數始終佔優,在幾天混戰之後,這些負隅頑抗之輩,也快被清掃乾淨了。哪怕打不下金墉城,也該洗劫一番才是。
「平有敵寇,宮里都下旨了。」那傳令跟石勒關係還不錯,解釋道,「石將軍還是速速收兵吧。若是耽擱,恐殿下著惱。」
這下,石勒就明白了過來。平可是漢國都城,若是被圍,難免人心浮。這些匈奴大將,哪個不是家在平?何況還是劉淵下旨,說什麼也不可能在久留了。
可惜。這麼場大仗,竟然半途而廢。石勒再次看了眼那固若金湯的高大城池,心底暗嘆。看來還是天不絕晉國。不過既然打來一次,第二次也不算太難。
不再遲疑,他下令收兵,率眾回營。
只是半日,偽漢大軍就撤出了城。莫說洗劫了,就連之前擄掠的子也未帶上,走得乾脆利落。
這番舉,連城中幸存的百姓都茫然失措,更別說金墉城裡的君臣了。第二日,小皇帝才戰戰兢兢派出斥候,仔細打探城形。可是帶回的消息,依舊讓人不著頭腦。
「偽漢兵馬真的都退走了?」小皇帝猶不相信,又問了一遍。
「千真萬確!」那斥候只差指天發誓了,「不但城中,就連城外的敵軍也撤了個乾淨。」
這是怎麼回事?帶著一半慶幸,一半迷惘,小皇帝終於鼓起勇氣,帶著群臣離開了那座仄到讓人窒息的小城,轉回皇宮。因為太后、皇帝都逃出了宮,宮防守不算嚴,只是兩三日就被攻破。但不知是來不及洗掠,還是嫌皇宮空,沒什麼好搶的,損失竟然不算太重。
著一地狼藉,小皇帝面若寒霜。這可不是當年被人控時的無力,而是夾雜著恐懼的怨恨。他怎麼說也是大晉天子,敵人都攻王城了,竟然無人來救?那些領兵的都督刺史,還有誰可信?
然而第二日,就有一支兵馬抵達了。正是茍晞的親兵。好不容衝出重圍,這伙人一狼狽,為首將領跪在了天子面前:「大將軍被王彌兵馬圍困,救駕來遲。還請陛下恕罪!」
來得遲,總比不來要好。小皇帝看那人的目也帶上了點溫度:「大將軍心懷朝廷,朕不怪罪。豫州可還安好?」
那將領長嘆一聲:「許都被王彌攻下了,怕是還有仗要打。虧得這次梁刺史派兵打平,才讓敵軍後撤,否則末將還不知何時才能衝進城……」
這話一出,別說是座上的天子,就連階下群臣都一片嘩然。梁攻平了?因為這個偽漢才退兵?小皇帝的臉卻一下變得煞白,悄無聲息的握了拳頭。
※
林畔,一隊騎兵正在休息。可能是鏖戰日久,不論人馬都顯出疲態。兵將也不埋鍋造飯,只從囊中取些乾糧和水咽了。馬兒則餵些摻了鹽的豆子,好振作神。
今日已經是平的第六日了。在離開襄陵後,他們渡過了汾水,一度近平城。然而畢竟是偽漢國都,兵馬只是一探就遇到了埋伏。虧得奕延機敏,方才避過追擊。不過此役還是頗耗力,也折了些人手。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糧草損耗才是個麻煩。本沒有後軍,虎狼騎只能就地取糧。人好辦,有口飯吃就行,冬日戰馬可全靠牧草。虧得平境防守不嚴,又兵力奇缺,才能讓他們連下數城,確保補給。不過下來的路線就了問題,是繼續打平,還是攻個小城弄些糧草?
平腹地,行蹤不定,也就意味著消息斷絕。一旦偽漢大軍回撤,不出兩日就能回到平。那可是三四萬騎,到時想逃就難了。走的早了,怕引不回敵兵。走得晚了,可要拿命來填。如何把握這個度,才是關鍵。
王隆吃乾淨了袋里乾糧,了肚皮,抬頭道:「將軍,咱們該換個城頭打一打了。」
他們的儲備糧可不多了,還是要早作準備才好。然而奕延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只道:「先等斥候歸來。」
又過了一個時辰,散出去的五名斥候,只歸來了三個。其中兩人都說平城外加強了戒備,還有一人說子方向,似乎有了靜。
子挨離石,按道理說,應該防備並州方向的來襲,但是現在卻有了出兵的跡象。奕延一聽,立刻起:「回並州!」
這是圍剿的前兆。一方面加強都城的防,另一方面調兵鎖住他們的後路。唯有大軍回撤,匈奴才敢如此用兵。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沒有任何遲疑,所有人都上了馬,飛速向並州撤去!
※
「沒攔住那隊輕騎?」劉曜騎在馬上,面沈。接到詔令之後,他晝夜不停趕回了平,連宮門都沒進,直接帶兵追殺敵軍。
未曾想對方就像一條魚,從設定好的包圍圈中溜了出去。都是騎兵,差這麼點時間,再想追上可就難了。略一思索,他冷冷道:「既然如此,發兵離石!」
不論敵人選擇什麼逃亡路線,終究是要回到並州的。而自平通往離石的道路,極為有限。他們可以長驅直,敵人卻要左躲右閃。最好的法子自然是趕前面堵住退路,讓敵軍翅難飛。這還是其次,更重要的是離石剛剛失手,說不定趁此機會,他還能奪回漢國故都。此次並州用兵著實狠辣,若是不討些勝果,怕是會有損軍心。
有了主帥命令,這群兵馬也顧不得連日奔波的疲勞,再次開拔,向著離石趕去。
因為都是騎兵,行軍的速度倒是不慢。只短短一日,就抵達了並州邊界。再往前,就是變敵境的離石了,怎麼說也要修整一番。劉曜便命令大軍紮營。就算是急行軍,他也沒有分毫草率,營盤立的極為穩健。安排了兩班哨,劉曜才進帳休息。
誰料半夜時,驚呼聲響了起來。
「怎麼回事?!」劉曜一躍而起,衝出了營帳。
只見最外圍的幾個帳子,已經燒了起來,烈火在夜幕的映襯下極為醒目。
遭了,是襲營!他沒想到這群並州兵膽大至此!兩萬大軍的營帳,也敢闖?!
「快派兵馬守護大營,防備敵軍衝陣!」劉曜甲都來不及穿,厲聲道,「傳令點兵,披甲備戰!」
夜晚遇襲,最怕的就是兵士茫然無知,太過恐慌導致炸營。劉曜手下都是兵,卻也怕被人趁虛而。那群該死的並州騎兵里,可有不匈奴人。當初他就在上黨吃過虧,怎能輕忽?!
劉曜的準備稱得上妥當,然而預料中的進攻並未出現。第二日天亮,斥候才在營帳外一里,發現了幾架燒毀的床弩。昨日敵人本就沒有衝陣的打算,只是了兩火箭,攪陣營罷了。
得知消息,劉曜頓不妙,連忙派人去追。得到的消息卻是敵軍趁繞過了大營,連夜返回並州境。同時還有兩萬敵軍,屯兵離石。並州兵馬本就擅長防守,兩軍又人數相當,奪回離石,實在無甚希。
無奈,劉曜只得放棄了攻堅的打算,無功而返。
方子陽死亡之後,才知道自己竟然是一篇狗血甜寵文中的男配。在書中,他是個處處針對主角,無惡不作,最終被自己親人大義滅親的惡毒炮灰。可是只有方子陽自己清楚,那些所謂的罪名不過都是有心之人的算計,不過都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當生命再次來過,他回到命運轉折走向深淵的那天。方子陽決定,這一輩子,他再也不會傻傻的相信任何人,當別人的傀儡擺布。他要努力掌握自己的命運,將前世失去的東西和遺憾,全部都找回來。無論前途如何黑暗,都要做自己命運的主宰。本文行文流暢,情感細膩,劇情跌宕起伏,爽文節奏把握十分恰當。將主角重生的衝突和感情刻畫得非常突出,通篇代入感極強。角色形象豐滿,衝突劇情過渡流暢,是一篇引人入勝、值得一讀的佳作。
:攻有前任!炮灰,不留念,只打脸! 有炮灰想要羞辱攻情节!在半章之内死了。 受治愈攻!受负责田园生活,攻负责打脸恶毒反派! 攻前期觉得受是来羞辱他,结果不是,后期真香。 尊重作者和喜欢这篇文的读者。】 咸鱼叶缓归被小伙伴拉着出来看戏,却没想到接到了从天而降的绣球,阴差阳错的成了修仙宗门被废天才谭渡之的夫婿! 一脸懵逼的他被人送入了洞房,看到了坐在轮椅上面如死灰的谭渡之。 不愧是天才,就算成了废人都颓废得如此的……动人…… 上辈子是个残废的叶缓归顿时同病相怜,找到了未来的目标:他要好好照顾这个大美人!让他重新捡起对生活的热爱! 谭渡之天资过人,修行路上一帆风顺,没想到离飞升只剩一线之隔时,他被最亲近的人暗算了。灵根被毁,修为全废,天骄之子一夜之间跌下神坛成了宗门厌弃的废物。 宗门不想惹事便想把他推出去,于是广发群仙贴给他招夫婿。 赴会的修士中,十人有九人和他有过节,还有一人是情敌。 谭渡之心灰意冷,随手抛下了绣球,他倒要看看这天道还能怎么折辱他。 结果入洞、房的人他没见过,看修为也只比普通人好了一点。 谭渡之:真是难为他们,竟然想到这种方法来羞辱我。 叶缓归:好死不如赖活着,死了就什么都没了,活着还有希望。以后你就跟着我吧,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你。我做饭可好吃了! 谭渡之:呵……废物。 多年之后,大仇得报的谭渡之擦干剑刃上的血转身就走。 众人惊讶:谭真人你大仇得报不说两句? 谭渡之:不了,我家那位饭快做好了,我要回家吃饭。 乐观坚韧小天使受X冷静内敛浴火重生攻 标签: 种田文 仙侠修真 美食 甜文 主角:叶缓归谭渡之 一句话简介:残废美人成了我家的饭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