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里小學的況別說張廣生這些在鎮里生活幾十年的人了,就算是蘇一凡也知道是個什麼況。
青山鎮是一天不如一天,但凡是能出去的,都已經離開了,只留下一些老弱病殘,連孕婦都,小學的學生更是一年比一年,今年一年級的新生也才招了二十來個人。
在這麼下去,用不了幾年小學就沒人了,到那時候這學校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這麼一來學校里的老師更是人心惶惶,現在基本都在運作,想調去一個更好的學校,于是乎老師們也沒什麼心思上課,最終導致上學的學生們幾乎是等于放羊管理了。
不愿意學的,老師本就不管,而這些孩子的家長絕大多數都沒在鎮里,都在外地,這些孩子的監護人就是他們的爺爺,或者姥姥姥爺。
老人更管不了孩子,于是乎這些孩子更是撒著歡的玩,人手一個手機,每天放學了作業也不寫,就是玩游戲。
那些愿意學習的孩子也學不出什麼彩來,沒辦法,老師的心思本就沒放在教學上,哪怕這些學生在鎮上的小學是拔尖的,可一旦換一所學校,連中等生的水平
都達不到。
這況大家都清楚,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沒那個能力讓孩子轉學,要是有能力,也不會把孩子送回一日不如一日的青山鎮了。
這節骨眼張廣生的外孫回來能接到什麼好的教育,要是孩子好學還行,可一旦稍微有一點不想學習的念頭,學校的風氣擺在那,在加上年紀大的人管不了他們,最終只會耽誤了孩子。
可不讓外孫回來也不行,張廣生的兒跟婿在外地打工,是早出晚歸的,別說輔導孩子,或者監督孩子學習了,連接送的時間都沒有,也只能先送回來在說。
聽到張廣生的話,所有人都不說話了,紛紛是嘆氣搖頭,他們這代人見證了青山鎮的輝煌,那時候他們還年輕,可當他們老了后,卻又見證了青山鎮的急速衰敗,到了現在這個地步。
這個小鎮有他們這代人的青春,有他們的夢想,這里是他們的家鄉,每一個人也不想見證自己長的家鄉變現在這幅衰敗的樣子,可他們都是普通人,本就沒能力改變這一切,也只能搖頭、嘆氣了。
蘇毅龍突然端起酒杯,一口就把杯里的酒一飲而盡,然
后憤憤不平的喊道:“青山鎮怎麼特麼的就變現在這幅蛋的德行了,麻痹的。”
其他人聽后都是面復雜,青山鎮變現在這幅衰敗的樣子,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就是青山鎮是因為青山礦業而出現的,當年也是華夏排進前三的特大型銅礦了。
可隨著礦業資源枯萎,以及國家陸續發現其他大型銅礦,青山鎮注定是要衰敗的,除非青山鎮有其他企業可以支撐當地的經濟發展,不然注定只會一日不如一日,不知道多年后,這個小鎮甚至可能徹底消失不見。
張廣生突然道:“對了,咱們礦上不是建了一家飲用水公司嗎?我聽說效益還不錯那,要是這企業能做大的話,說不定我們這地方能東山再起那。”
鎮上的飲用水公司是個什麼況沒人比蘇一凡更清楚了,這公司就是他幫張姿言一手創辦的。
這家企業能做大、做強蘇一凡相信,但絕對不會給青山鎮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因為科技發展到現在,飲用水公司的生產線幾乎就是自的了,是真需要不了太多的人。
不能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也就意味著青山鎮的
人口不會有增長,還是會跟現在一樣每年都會降低,人越來越,就沒辦法帶青山鎮的其他產業發展,這麼一來,青山鎮依舊只會一日不如一日。
不過有這家企業在,最可以保證青山鎮不會很快徹底消失,為一座鬼鎮。
蘇一凡嘆口氣把這些原因說了出來,聽得張廣生等人紛紛是搖頭嘆氣,心中都很是失落。
蘇毅龍也很是無奈的道:“我們這地方現在沒了礦業資源,旅游也不行,你說靠什麼起來啊?也只能這樣了。”
蘇毅龍這話說得沒錯,青山鎮沒了礦業資源,雖說也是青山綠水,但遠達不到開發旅游區的地步,就算強行開發,通也是阻礙旅游業發展的一大障礙。
青山鎮這地方公路、公路不發達,鐵路早些年到是還有,用來往外運輸銅礦石、銅,可到了現在這條火車線早就荒廢了,就算沒荒廢也沒什麼用。
張廣生端起酒杯道:“不說這些了,今天凡凡帶對象回來了,我們這些老家伙應該高興才對,來喝酒、喝酒。”
眾人趕端杯喝了起來,不過喝了一會也就散了,剛才的事都讓大家是唏噓不已
,都沒心思在喝酒了。
蘇一凡跟著蘇毅龍往回走,蘇毅龍背著手不停的嘆氣,中道:“怎麼就這樣了那?為什麼啊?”
蘇一凡聽得出來父親的不甘與無奈,作為一個生在這,長在的人,看到自家的家鄉衰敗這個樣子,心里要是能好那才怪事了。
但蘇一凡卻不知道該怎麼安父親,只能陪著他往回走,郁若彤跟在蘇一凡邊也不說話。
到了家蘇毅龍躺下就睡了,很快應思齊也洗漱完畢回屋睡覺了,郁若彤洗漱完畢,發現蘇一凡坐在那發呆,便道:“你想什麼那?”
蘇一凡皺著眉頭道:“我在想,怎麼讓我家這地方能變得好一些,別在這麼衰敗下去了。”
蘇一凡自然也不想看到自己的家鄉一日不如一日,也不想看大父親為這事心失落得厲害,便琢磨著怎麼能讓家鄉變得好一些。
剛才張廣生等人的對話郁若彤也是聽在耳中,想讓青山鎮恢復生氣談何容易啊?
不過郁若彤還是道:“想讓這里變得好一些,不外乎就是招商引資了,可……”
說到這郁若彤沒往下說,招商引資說得容易,但誰會來投資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