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武俠仙俠 混沌幻夢訣 第207章 詩仙李太白

《混沌幻夢訣》 第207章 詩仙李太白

大廳裡衆文人,眼睛盯著酒,渾然不知口水正悄然滴落。張震不由心中發笑,詩酒不分家,大凡詩人均佳人酒,聽說可以激發他們創作的靈,因而寫出膾炙人口的詩章。

“各位詩友,實在抱歉,在下僅有一瓶酒,無法與大家分!”張震歉意的笑道,文人客們莫可奈何,只得鬱悶的坐回座位。

“太白兄,你年方不過三十,卻有如此就,爲大唐詩界泰斗,乃當世詩仙,張震佩服得,敬兄臺一杯。”張震對李白之詩,可謂信手拈來,知之甚詳,他大腦裡裝有浩如煙海的各類知識,當然包含從古及今的各種詩文。

李太白乾了杯中酒,張震又替他滿上,混元戒里酒多的是,不在乎這點酒,李白激的看了看張震,“兄弟,你自號逍遙公子,何不來一首,讓愚兄欣賞欣賞。”

張震苦笑道:“我怎麼可能比得上太白兄?平日愚弟只是醉心於道,與詩文一脈甚研究,兄長不要見笑纔好。”

“逍遙,隨便一首,全當助酒興,讓爲兄開開眼界。”李白品著酒,爽朗的笑道。

張震無奈,看來只好對不住晚唐著名詩人李商了,權且用他的無題詩應付一下,“好吧,太白兄不要見笑。”

逍遙公子張震走到大廳中央,神俊朗的外表,飄逸儒雅的氣質,令人心折,“各位詩友,應詩仙李太白之邀,權且獻無題詩一首。”

張震唱道: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無綵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Advertisement

“好詩!好詩啊!真正的好詩!逍遙公子乃當世奇才也!”李太白擊掌讚歎不已,衆詩友無不讚不絕口。

一時間掌聲雷,歡呼聲四起,又有一位詩界奇才誕生。

“各位詩友見笑,還有哪位詩友詩,我替你們伴奏。”張震笑呵呵的說完,向諸位詩友。

“逍遙小兄弟,老朽來一首,還不要見笑。”已步老年的孟浩然站出來說道,張震點點頭,取出風雷簫。

孟浩然唱道:

“秋空明月懸,沾溼。

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空佇立。”

詩乃好詩,簫聲卻更加妙,彷彿無盡星空,如水月下,仙音嫋嫋,九天仙翩翩起舞,寂寞嫦娥舒廣袖。

衆詩友紛紛嚷道:“好詩!好曲!”

“逍遙,看不出來,你竟然還是吹奏高手。兄弟才華橫溢,讓愚兄汗呀!”李太白嘆道。

“太白兄太高看我了。說實在的,我從小喜歡你的詩文,你可是我的偶像喲!只是機緣巧合之下,醉心於道學。”張震由衷說道。

“逍遙小兄弟,再來一曲?”孟浩然敬佩的著張震。

“浩然兄,請來喝一杯酒!”張震笑著道。

孟浩然聞言大喜,微微的走過來,小心接過酒杯,“多謝逍遙小兄弟。”隨後輕輕品了一口,“好酒!好酒!”

“小兄弟,來吧,再吹奏一首。”李太白笑瞇瞇的說道。

“好吧。我再來一首樂府歌謠吧。可有古箏?”張震詢問道。

“有!有!有!老闆,將古箏送來。”李太白吩咐道。

古箏很快送來,張震端坐古箏前,開始邊彈邊唱:

Advertisement

“舊夢依稀往事迷離春花秋月裡

霧裡看花水中月漂來又浮去

君來有聲君去無語翻雲覆雨裡

雖兩相惜兩心相儀得來複失去

有詩待和有歌待應有心待相系

長相思長相守卻空留琴與笛

相悅以心相許以相偎依

願勿相願勿相負又奈何恨與欺

得非所願願非所得

看命運嘲弄造化遊戲

諾諾終於隨紅飛花去

期盼明月期盼朝期盼春風浴

可逆風不解挾雨伴雪催梅折枝去

凰于飛翽翽其羽遠去無痕跡

聽梧桐細雨瑟瑟其葉隨風搖記憶。”

“哇!兄弟,你好厲害,此曲必火,此歌必紅!必將流傳大唐世界。敢問歌曲名稱?”李白心折的問道。

“《凰于飛》。太白兄,見笑了!”張震謙遜的說道。

“哪裡!哪裡!逍遙兄弟才高八斗,學究天人,詩文妙到毫巔,琴簫之藝實非凡俗,更兼道學造詣頗深,非我等可比。”李太白由衷說道,衆詩友亦推崇備致。

“太白兄,你喜歡遊山玩水,欣賞自然風,逍遙天地間,我著實佩服。其實場並不適合你,你喜歡仗劍行俠,我便傳你《青蓮劍典》吧。”張震傳音與太白,遂將《青蓮劍典》傳到他識海里。

李太白心震,遂起恭敬的說道:“多謝張震兄弟。認識兄弟你,乃我之大幸。日後如有機會,一起逍遙天地間。”

張震點點頭,笑道:“太白兄,浩然兄,各位詩友,有緣再聚。告辭!”遂瀟灑飄然而去。

……

早朝散了以後,李隆基興高采烈的回到後宮,想繼續與武惠妃溫存一番,武惠妃容貌,風萬種,與其歡好乃

Advertisement

只是沒有想到回宮之後,平日裡總是善解人意的武惠妃,卻有點推三阻四的。皇帝覺得很奇怪,自己平日裡若是想要臨幸武惠妃,總是會很高興的,怎麼今天會這樣呢?莫不是遇到了什麼煩心事?

皇帝疑的問武惠妃道:“妃,平日裡你不是都高興的嗎?怎麼今天會這樣?是不是遇到什麼煩心事了?來,說給朕聽聽!”在皇帝看來,這世上還沒有他解決不了的煩惱呢。

其實李隆基不知道,武惠妃自從見到逍遙大仙后,心總是對大仙念念不忘,日思夜想,有所託,心思已不屬玄宗皇帝。想起逍遙大仙所說,於是決定說出實

只聽武惠妃幽幽的嘆了一口氣道:“三郎,臣妾所煩惱的並不是臣妾自己的事,而瑁兒的事,所以心下有點煩悶罷了。”

“哦?”李隆基有些意外,瑁兒的什麼事?不過既然武惠妃提起這個,那自己這個做丈夫的多也得過問一下呀。“瑁兒的什麼事?讓妃如此憂慮?朕可有點好奇呀!”

“陛下,乃瑁兒與王妃玉環之事。”武惠妃能夠始終得到皇帝的寵信,確有其過人之,比如現在,就巧妙地點出了憂慮的核心。

皇帝微微一笑,說道:“瑁兒與王妃之間能有什麼事?”

“昨晚我遇見了逍遙大仙……”武惠妃詳細將見到逍遙大仙之事,和盤托出,同時告訴了玄宗皇帝,逍遙大仙提出的兩個要求。

李隆基沉思片刻,“妃,你相信他真是逍遙大仙?”

武惠妃道:“肯定是真的。大仙一直懸在空中與我說話,如果不是大仙,怎麼可能?”

“世上真有神仙!那此次對我們來說,可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李隆基高興萬分。

Advertisement

武惠妃當然更高興,因爲心已經深深喜歡上了逍遙大仙。“三郎,那我們就按逍遙大仙的吩咐辦?”

李隆基道:“妃,你儘快去壽王府,休了壽王妃楊玉環。理由是:楊玉環乃天庭芙蓉仙子,與天庭逍遙大仙屬於夫妻,轉世下凡來護佑我大唐;我明日便詔告天下,修建太真芙蓉仙宮,命人塑造逍遙大仙、芙蓉仙子金,以便世人供奉香火。”

“三郎考慮周全,乃萬民之福,乃大唐之福。我會盡快去壽王府,妥善解決好此事。”武惠妃道。

妃,你還有什麼心事?可一併告訴我,朕不想你那麼煩惱。”李隆基道。

“我憂心大唐社稷命運。但後宮不得干預政事,我不想三郎爲難。”武惠妃知道朝庭的規矩,同時也記起逍遙大仙之言。

妃但說便是。我定的規矩只針對爭權奪利的公主、王妃,並不包括你,我赦你無罪。”玄宗皇帝回答道。

武惠妃對於朝政有一定的影響力,皇帝是知道的,不過總算武惠妃還算識大,只是找到了裴庭這麼個代言人,並沒有讓武家的兄弟們都朝爲,所以皇帝也就默許了的這些行爲。

畢竟,武惠妃所想要的,只不過是在權力分配的時候佔據一些有利的條件,並不是以推翻皇帝的統治爲目標的,所以對皇權的威脅並不大。

相反,皇帝可以通過對朝中幾勢力的控,來平衡朝廷中的形勢,不讓其中的哪一出現獨霸的局面。畢竟對於一個王朝來說,一個穩定的朝庭,纔是最重要的。

聽了皇帝的話,武惠妃不暗中鬆了一口氣,畢竟伴君如伴虎,雖然對皇帝的習知道的一清二楚,可是君威難測,對皇帝還是有一打怵地緒的。

“臣妾多謝陛下特許!”武惠妃很恭敬的跪下來行禮,那仰視的目讓李隆基很舒適,是的!皇帝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對別人來說,哪怕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也是天意一般!

李隆基對自己的經歷很滿意,自己的父親機緣巧合當了一回皇帝,伯父李顯薨了以後,父親憑著以前在朝中的威和地位,再次當上了九五之尊,而自己這個非嫡非長的兒子,卻被立爲太子,不得不說,這是老天爺的恩賜。

因爲如果照中宗在位時的正常況來看的話,父親也只能老老實實的做他的親王,而自己最多也就是個郡王罷了。可是冥冥中的天意,卻讓自己變了蒼天在這世間的代言人。而且現在芙蓉仙子、逍遙大仙也下凡來相助。

李隆基像恩賜似地問武惠妃道:“不知妃到底想的是什麼呢?現在可以說了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