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五三一章 孤注一擲(補昨天)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五三一章 孤注一擲(補昨天)

黃昌宗之所以想救曹邦,雖然是兩個人的私人發揮了一定作用,但其實這裡面佔比並不是很大。

畢竟大家都是商人,這種東西,很多時候是有用的,但是更多的時候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在利益面前,這種顯得脆弱而可笑。

何況現在這種況,就曹家的話,很可能會把黃昌宗搭進去。單單憑藉私人,黃昌宗是不可能這麼做的。

黃昌宗想要幫曹家,除了私人之外,更多的也是從利益角度出發。

這幾年黃昌宗掌管的務府,對國的商業有著很深的瞭解。他也知道皇帝的計劃,收拾完鹽之後肯定會收拾海貿,這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務府已經在爲海貿這件事做準備了,天津造船廠那邊也已經開始了行。在這樣的況下,黃昌宗就需要一個悉海貿的人來深

雖然務府也做了不準備,但是有些地方不是說你準備了就行了。而曹家除了賣鹽之外,在海貿方面也有手。

如果沒有人幫忙,將來的務府很可能會出子。畢竟海外貿易這些事,佔優勢的不是他們的務府,也不是徽商,而是浙商。

這些年,大明的糧食有些不夠用,如果不是皇帝推廣了新作的話,現在說不定就已經開始鬧糧荒了。

除了天氣原因,糧食產量不夠的原因之外,更多的則是改種。原本產糧發達的地方,比如浙江等地進行了改稻爲桑。

這個說白了很簡單,就是把原本種稻子的田地改種桑樹,通過桑樹養蠶、蠶吐織布。

對於大戶人家來說,種糧食哪有養蠶來的賺錢?

江南地區發展的各種大規模的手工作坊,也是因爲這個原因。這都已經快爲一個產業鏈了,而最終的銷路也不是國。大明本消化不了這麼多的綢,更多的是賣到了海外。

Advertisement

自從隆慶開海之後,大明的海貿其實一直七八糟。朝廷雖然有市舶司,但更多的時候形同虛設。市舶司要比其他的衙門更加混,大家乾的其實都是走私貿易,甚至都是明面上的事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茶葉和瓷ꓹ 沿海的省份都這麼幹,曹家也參與了這樣的生意。

當然了ꓹ 曹家他們在綢上沒有什麼話語權,但在瓷上,還是有一定的話語權的ꓹ 所以黃昌宗纔想收買曹邦。

曹邦這個人如果進務府,將來肯定會有大發展。只不過他要拋棄眼前的一些東西ꓹ 比如他在食鹽上獲得的利潤,甚至是更多更多。

以曹邦現在的家底ꓹ 皇帝肯定不允許他進務府ꓹ 所以他的家裡也必須出來。

這可是一個大魄力的決斷,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放棄的。

可是在黃昌宗看來,這些東西只是包袱,因爲已經被皇帝盯上了,那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乖乖地拿出來纔是王道,不然的話下場會更慘。

只不過這種事不能讓皇帝來明說ꓹ 甚至連暗示都不可能。你只能主獻出來,還要找一個合適的理由。

黃昌宗今天和曹邦說的就是在暗示這件事ꓹ 想看看曹邦能不能反應的過來。

如果曹邦能夠反應的過來ꓹ 那就還有救;否則沒救了。

聽了黃昌宗的話ꓹ 曹邦的臉上也出了凝重的表

深深地看了一眼黃昌宗ꓹ 曹邦並沒有急著說話,而是陷了沉思。

曹邦不知道這個時候黃昌宗究竟是代表著個人ꓹ 還是代表著務府ꓹ 或者是代表著皇帝?

要知道ꓹ 這意義可是不一樣的。如果僅僅是私人,那麼這件事就可以忽略;但如果代表的是務府ꓹ 自己需要好好的考慮一下;如果代表的是皇帝,也就不用思考了。

Advertisement

只不過曹邦不敢問黃昌宗,他知道黃昌宗不會說。這件事只能靠自己去琢磨,看自己敢不敢賭了。

黃昌宗看著曹邦,他的心裡面有一些著急。

要知道,務府已經到了一個瓶頸,不是說發展到了一個瓶頸,而是在人才上到了一個瓶頸了。

這八年以來,務府也一直在發展,可是有些地方不那麼好手,沒有悉的人不好辦。黃昌宗盯上曹邦不是一天兩天了,如果不是這一次的事,黃崇宗也會開始手想辦法把曹邦拉進來。

現在已經等不了了,顯然皇帝已經不想再容忍曹邦這些人了。沒有辦法,只能改變。

在隔壁中。

朱由校靠在椅子上,面無表手端起茶水喝了一口。

在朱由校的旁邊,站著幾個太監,他們臉上的表就不怎麼好看了。

剛剛曹邦說的那些話,足夠讓他們覺得這個人心懷不軌。只不過現在皇爺還沒有態度,他們不能說什麼。

如果允許的話,他們現在就恨不得把曹邦拉過來直接弄死。什麼話都敢說,這是你該說的話嗎?

魏長生也站在一邊,爲黃昌宗暗暗了一把汗。

如果這個時候曹邦選擇拒絕,那麼這件事就沒有轉圜的餘地了。甚至黃昌宗自己也會到牽連,陛下肯定會對他不滿意。

如果曹邦答應了,那也不一定,說不定陛下也會對黃昌宗不滿意。

有些時候,不是說你把事了,老闆就滿意了。這種事自古以來都是屢見不鮮的,可能在你做功的時候老闆不會說什麼,但是釘子已經安下了,事後肯定會找你的麻煩。

沉默了半天之後,那邊也終於有了靜。

Advertisement

曹邦擡起頭看著黃昌宗緩緩地說道:“如果我加務府,那我家裡的生意可怎麼辦?家裡邊這麼大的生意,這麼多人活著,終歸是難一些。”

黃昌宗知道曹邦這是在談條件,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他更張了。

要知道,如果真的開始談條件的話,陛下肯定是會生氣的。

黃昌宗的心裡面很明白,在皇帝那裡,沒有人可以談條件;和皇帝談條件的人,最後都死得很慘。

黃昌宗說道:“那你是怎麼想的?”

事實上,這句話黃昌宗已經開始往回收了。如果曹邦說出什麼過分的話了,黃昌宗沒辦法接下去了。再接下去的話,就把自己也搭進去了。做到這個份上,其實已經很危險了。

曹邦看著黃昌宗說道:“不如把我的生意務府吧。家裡面的錢財夠用就行了。至於說我這個人其實也是想著爲朝廷出力的,只不過小的時候讀書不好,沒有機會而已。”

“當時科舉你也知道,不像現在的皇家書院。如果當時有了皇家書院的話,說不定今天我也是在朝爲的人。沒有辦法,如今只能在家繼承家業,做一個誰也看不起的商人。”

“當今陛下推崇四民平等,我心裡很高興。如果能有機會爲當今的陛下效力,也是我曹家的祖上冒了青煙,也是我曹邦的榮幸。”

“家裡面的產業有很多,用的人手也很多,如果我爲了加務放棄他們,很多人恐怕就沒有活路了。這些人都是跟著曹家混一口飯吃的,讓他們沒飯吃,我的良心上過不下去。如果務府願意接手的話,那當然沒問題。”

聽了這話之後,黃昌宗終於鬆了一口氣。

Advertisement

雖然也是在談條件,但這不是爲了自己謀取條件,而是爲了那些他手下的百姓,是爲了跟著他過活的那些人。

這一點真的非常重要。對於皇帝來說,一個曹邦他不在意,死了都不在意,曹家也無所謂。反而是跟著曹家的那些百姓,這一點就很重要了。

那可是普通的百姓啊,也是大明的子民,皇帝肯定不可能不在意。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結局。

“那你想留下什麼呢?”黃昌宗有些興的說道。

“食鹽的生意就不要了,務府來打理。”曹邦想了想之後說道。

這是曹邦第一個拋出來的生意,實際上是他嚇怕了。

無論是韓家還是葉家,在這件事上都已經倒了。你要說和鹽沒有關係,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保不齊下一個下手的就是自己,所以鹽不能留了。

賺到錢也要有命花才行,曹邦現在已經反應過來了,繼續說道:“家裡面還有一些瓷的生意,也可以務府打理。除此之外就是一些田地,倒是有一些多,也可以直接變公田。”

實際上,在這幾個部分當中,曹邦最不在意的就是田地。

徽州的地就別提了,一言難盡,雖然他們家在別得地方也有一些,但終究不是本。

說完,曹邦地盯著黃昌宗,想看看黃昌宗的反應。

要知道,這個反應可代表了很多的東西。

果然,曹邦看到了黃昌宗如釋重負的表,心裡面頓時就產生了一種不太好的預

面對曹邦的孤注一擲,黃昌宗終於鬆了一口氣。

正在這個時候,門外突然響起了敲門聲。

一個人推門而,微笑著看著兩人,只不過笑容當中有了幾分意味深長。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