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公的事就這麼定了下來,他也跟著來到京城了。一路上他頻頻南,眼中噙滿了對那些辛苦經營的田地莊園的不捨。
即便是這樣,家裡的東西還是比較多,還要收拾一下。從南京到京城,家裡面的家產要水不,原本的宅子土地都沒有了。
魏國公疼啊,疼得心肝俱,疼得好幾天沒吃下飯。
這些倒也還好,朱由校給魏國公換了一點京城的不產,但是浮財很多都要出去了。
魏國公在南京的商鋪被低價賣掉了,大部分都流到了務府的手裡面。
一時之間,務府在南方的產業快速地膨脹。這一次抄家抄了這麼多,也都給了務府。
表面上的錢財是不可能都給務府的,要花多半給戶部,這是皇帝和臣子們的默契。
大家一起搞事,大家一起分贓,從來都是如此。
皇帝不能吃獨食,不然的話,下一次臣子們就不和你玩了,這種事他們就不幹了。
這一次文們用力也很多,所以這些錢也有他們這一份。進戶部之後,這些錢就很快會被分散出去。到時候就會擴散到大明的各個地方,朱由校需要的地方。
看著走過來的張皇后,朱由校拉著坐到懷裡,說道:“晚上吃什麼?剛剛洗澡洗了時間太久,有點了。”
“已經讓人去準備了。”張皇后坐在朱由校的大上說道:“都老夫老妻的了,這樣讓人看見多不好?”
說著,張皇后想要掙扎著站起來。
可朱由校怎麼可能會如的意?
一把將張皇后抱回到了懷裡,隨後朱由校說道:“來,誰看看?你看看有人看嗎?”
聽到皇帝這麼說,下面的所有人連忙低頭。
眼問鼻,鼻問口,口問心,一副我什麼都沒看到、什麼都沒聽到的模樣,心裡直苦。
皇帝跟皇后開玩笑,爲什麼要牽扯我們?
我們就是木頭樁子。
張皇后無奈地看了一眼朱由校ꓹ 只能說道:“行了,別爲難他們這些人了ꓹ 再把他們嚇著了。臣妾也要去準備準備,到時候晚上和陛下一起吃飯。”
“對了,臣妾已經稟報了太妃ꓹ 還有田妃和袁妃,等一下們也會帶著人過來。”
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行吧ꓹ 這件事你做主就好了。這麼多年了,後宮裡的事你打理的很好ꓹ 朕放心。”
這個倒不是朱由校胡說八道ꓹ 這是事實。
後宮的事他平日裡很過問,他做的事就是樹立起張皇后的權威,其他的就不怎麼管了,全都給張皇后來管。
爲此,朱由校還打磨了一番王安,把他送到了張皇后那裡。
這幾年下來之後,張皇后可以說是駕輕就ꓹ 這一次做的也是可圈可點。
皇帝回來了,不能總留在邊ꓹ 這樣就顯得有一些太過霸道了。
後宮之主ꓹ 皇后你不能什麼事都自己霸佔著ꓹ 要學會分。
這一次皇帝回來的晚宴自然要隆重一些ꓹ 太妃那邊請過來,這是孝道;至於其他兩位妃子ꓹ 那自然是彰顯張皇后的懷;還有他們的孩子ꓹ 也要讓皇帝看一看。
這樣的安排很好。當然了ꓹ 今天晚上皇帝是肯定不可能走的,要留在張皇后這裡。一來彰顯皇帝和皇后恩ꓹ 二來離開了這麼長時間了,也確實有一些想念,夫妻之間有很多話要說、有很多事要做。
如果可以的話,朱由校明天也會留下。當然了,事不過三。第三天就不能留下了,要去其他的妃子那裡。
這幾天下來,朱由校覺得自己的恐怕要補一補。目前才這幾個人而已,要是繼續多下去的話,估計生活就會更加吃不消了。
如果不搭理們,後宮裡面的人鬥起來什麼事都可能有,而且怨氣非常的深,到時候後宮不一定什麼樣子。
所以朱由校很小心,就遵從了張皇后的安排,這天晚上在張皇后這裡吃飯,然後過夜。
第二天依然是在張皇后這裡,到了第三天,就不能在這裡了。
連續跑了四五天,朱由校終於把這一套流程走完了,直接就回到了自己的住。
現在進了賢者時間,朱由校要好好的休息,什麼事都不想做。
朱由校也沒有召見臣子,就那麼在皇宮裡面放空自己。
很快,朱由校就想到了接下來要做的事。
大明的問題已經解決了不,但是有很多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完。
首先就是遼東和蒙古的事,這個需要打仗,短時間肯定不行。
除此之外,就是國的事,主要有兩項,一個是稅改,一個是軍改。
稅改不用說了,大明現在的賦稅本就是一個笑話。無論是田稅還是商稅,基本上都沒有什麼作用,需要好好的修改一下,讓它們發揮作用。
商稅改革,在朱由校看來難度不大。經過幾次清洗之後,大明的大商人基本上都站在了自己這一邊,不聽話的都清理得差不多了,基本上都在務府的周圍。
只要商業的法律制定出來,發佈下去肯定就沒問題。沒有哪個商人敢反對,到時候就可以立稅務局好好的查一查、好好的收稅。
難度在土地稅收上,攤丁畝的推行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從此以後大明就按照田地徵稅,不按照人頭納稅。
這樣的好也很多,地方的稅收和人口沒什麼關係,可以解綁百姓,不讓他們在土地上耕作,可以外出做工,可以集中到大城市去。如此一來好很多。
而據土地納稅,也不會出現過大的貧富差距,你們家多土地就多錢,會減輕普通百姓的負擔。
當然了,這裡面也有問題,那就是士紳會把這部分轉嫁給佃戶,就牽扯到另外一個問題——人口流。
朱由校需要擴大商業規模,多招聘工人,多開辦工坊,然後讓普通的百姓可以不做佃戶、去做工,讓他們有活路。
如此一來,才能夠讓那些地主提高對佃戶的待遇,才能夠讓更多的人口離開土地能夠活得下去。
除了攤丁畝之外,還有另外一條,那就是紳一納糧。說白了就是取消朱元璋給讀書人的待遇,讓所有人都一起稅,沒有人可以有特例。
當年朱元璋給的待遇是優待讀書人,讓貧苦的讀書人能夠好好的讀書。但最後這條政策卻被文利用了,發展了不稅,搞得天怒人怨。
而且文們還發揮了很大的智慧弄出來一個投獻,這條政策就更讓人厭惡了。稅的人越來越,而且普通百姓也利用這條政策得到了不實惠。
吃虧的是國家,畢竟普通百姓把地給讀書人,只比國家的賦稅更的田租。如此一來,他們能夠多得一點;而讀書人呢,也能夠收租子;只不過國家收不上來稅而已。
他們把國家的稅瓜分了,一部分給了自己,一部分給了這些讀書人。這就是投獻的真相。
讀書人和百姓都這麼幹,朱由校要是要納稅的話,普通百姓都不一定支持,搞不好就容易出子。
在納稅這件事上要好好的下一下功夫了。
不過朱由校不在意,改革勢在必行,這不是錢的問題。
除此之外就是軍隊的改革,這個反而沒有那麼難,現在的軍戶其實很多都不做軍戶了。
而朱由校有了現在的裝備之後,完全可以把他們下放,把軍隊的屯田分給他們,讓他們落地生,做普通的百姓。
至於剩下的兵,那就改募兵制,銳的裝備,可以養一點軍隊。再說了,在這個時代沒有錢了可以去搶,可以做生意,反正要開闊商路。
如果搞出太多的工坊的話,也需要一個市場。國的市場是一部分,國外當然也是一部分。
接下來,除了打仗之外,就要開拓市場。
首要的就是倭國、遼東,還有朝鮮,去把這幾塊先佔下來。
從臥榻上坐了起來,朱由校活了一下筋骨。
這一次搞了這麼多錢,該裝備的都裝備上。後堂炮、迫擊炮、金屬炮彈,這些都可以上了。在槍上面,該弄的也得弄,加大投。反正就一句話,把所有的東西都搞起來。
同時蒸汽機的研發也可以加速,有了錢什麼都能幹。
“皇爺,韓閣老在外面求見。”魏朝來到朱由校的面前恭敬的說道。
聽得這話之後,朱由校就是一愣。
要知道,這些日子自己沒有招見任何人,擺明了就是在休息,所以也沒有臣子來打擾自己。
作爲閣首輔大學士,韓爌一直都是很懂事的,怎麼會在這個時候來了?
看來是有事。
朱由校強打神說道:“讓他進來吧。”
“是,皇爺。”魏朝連忙恭敬地答應道,然後轉向外面去迎接韓爌了。
時間不長,韓爌就從外面走了進來。
見到朱由校之後,韓爌連忙恭敬的行禮說道:“臣韓爌,參見陛下。”
“行了,免禮吧。”朱由校擺了擺手說道:“就不要弄那些虛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