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五四八章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五四八章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

聽到朱由校這麼說之後,孫承宗臉上的表並沒有什麼變化,依舊十分淡然。

這件事本來也不是什麼太大的事,他不知道爲什麼皇帝會這麼看重。

一個禮部士郎出使朝鮮,有什麼大不了的?難道還能鬧騰出什麼事來嗎?

無論是誰都不可能鬧出事來,這件事本就沒有什麼好期待的。

朱由校沒有聽到孫承宗的回答,臉上並不在意。

沒有人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自然也沒有人明白自己的打算,自己也沒和他們說。不過到了現在,也可以和孫承宗說一說了。

朱由校說道:“朕讓他邀請朝鮮的國王到遼東。”

聽了這話之後,孫承宗就是一震。這是他沒有想到的。

孫承宗不知道皇帝讓朝鮮的國王到遼東來有什麼事。如果說會盟的話,本就用不到朝鮮,它有什麼資格會盟?

朝鮮就是大明朝的屬國啊,國的文字都是漢字,上等人都是說漢話的。那個後世被韓國人捧爲無敵的李舜臣,在這個時代就是典型明一黨,那漢字寫得那一個好,而且人家那個詩做的,學問可以說是十分高深,當年差一點就跑大明來當了。

大明有什麼事,也就是和朝鮮說一聲,甚至就是吩咐一聲。

皇上讓朝鮮國王到遼東來幹什麼?讓朝鮮的人來幫著打建奴?

用不著啊。現在的大明本用不著誰幫忙,甚至連蒙古都能推掉。

孫承宗擡起頭看著朱由校說道:“可是想讓他們看看大明的英武?”

除了耀武揚威之外,孫承宗實在是不知道皇帝要幹什麼。可他覺得這麼幹實在是沒必要,大明還用向朝鮮耀武揚威嗎?簡直就是在浪費氣力。

Advertisement

不過他這麼問,也是接了朱由校的一句話,好讓朱由校給自己解釋一下。

朱由校搖了搖頭說道:“當然不是如此。”

把朝鮮國王找過來,自然不是爲了向他耀武揚威,也不是爲了和他說什麼七八糟的事,更不是什麼威脅安之類的。本就不存在這種事。

朱由校之所以要做這樣的事,是關乎到以後。

等到遼東之戰打完,自己就該向東擴展了。如果能夠把自己的勢力擴展到朝鮮去,或者把朝鮮納大明,那麼遼東就有了戰略縱深和基。

只要在遼東半島上建立起海軍基地,把朝鮮囊括過來,這個戰略態勢就很好了。蒙古人想要打過去本就不可能。

而佔領了朝鮮之後,朝鮮就會爲大明的商業基地,無論是生產還是販賣ꓹ 這裡都是非常好的地方。

同時可以在朝鮮建立一個龐大的軍隊和海軍基地,到時候進攻倭國ꓹ 那就很方便了。

從現在這個時候開始,自己要開始佈置了。大明要開始全面侵朝鮮,政治、經濟、文化、軍事ꓹ 每一項都不能夠放過。

當然了,不是通過暴力的手段ꓹ 而是通過正常的合作。反正是藩屬國,這方面很好作ꓹ 比起後世更加好作。所以朱由校纔會想要見朝鮮的國王ꓹ 因爲這件事只有他能做主。

會變得很簡單。不過這些話不能說,至不能說的太直白。

朱由校看了一眼孫承宗說道:“自然不是,朕什麼都不想給他們看。讓他們過來只是想和他們談一談,畢竟遼東平滅之後,還是要和朝鮮多流。爲了防止再發生這樣的事,維護地區的和平、加強合作是必須要做的事。”

Advertisement

孫承宗看著朱由校,臉上的表有些遲疑。

不知道爲什麼ꓹ 他覺得皇上在說這些話的時候總是著一古怪的覺,但是哪裡古怪自己還是沒看出來。而且皇帝和自己說的這些話ꓹ 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ꓹ 反而像是繞圈子的車軲轆話。

他不知道皇帝把自己來這裡爲了什麼ꓹ 如果不想和自己說的話ꓹ 那爲什麼要把自己過來呢?

孫承宗所有的困都明明白白的寫在了臉上,不得皇帝趕一次全說明白。

朱由校看了一眼孫承宗ꓹ 說道:“朕把卿找過來ꓹ 是有一件事卿去辦。”

“請陛下吩咐。”孫承宗說道。

朝鮮的事只是告訴孫承宗一聲ꓹ 讓他知道有這麼一個事。將來繼續的時候,省得他手足無措。至於把孫承宗找過來ꓹ 當然不是爲了朝鮮的事

“朕這一次到了遼東之後,想要召見蒙古族部的頭人,對他們採用羈縻的政策。這件事朕想卿去辦,相信卿能夠辦好。”

朱由校直接說道:“這次這樣徹底解決問題。”

聽了這話之後,孫承宗也明白了皇帝想讓自己幹什麼。

蒙古的事也的確到了該解決的時候。建奴滅了之後,蒙古部族就了皇帝的眼中釘和中刺。現在大明有了這樣的實力,自然是不可能放過他們。

在這樣的況下,把蒙古部族過來、讓他們聽話也是應有之義。

孫承宗擡頭看了一眼朱由校說道:“臣領旨,只是不知道陛下想要做到什麼程度。”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朱由校緩緩的說出了這八個字。

隨著冰川期的到來,草原上的日子也會越來越難過。如果自己不支持蒙古的話,他們會死得很慘。

Advertisement

按照原本的歷史來說,蒙古部族只有跟著後金一起南侵才活了下來。如果那個時候他們沒有打進來的話,死傷會很慘重。

而自己就是要樹立這樣的威,讓蒙古部族全都聽自己的。等到了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自己就可以把手進去,讓他們全都歸大明管轄。

至於說把蒙古部族正式納大明的統治,朱由校很快就能夠達

只要草原能夠給大明帶來利潤,商人們蜂擁而至,各種移民出去,肯定就會呈現一種非常好的效果。而朝鮮和倭國全都是後勤基地,草原上的東西也可以賣到朝鮮和倭國,甚至是大明;各種各樣的製品也可以通過大明的海貿賣到各地去。

對於朱由校來說,這都是長遠的規劃,但是前期的這些問題一定要解決。

孫承宗聽了朱由校的話,臉上沒有什麼詫異的表

自己的這位皇帝弟子,自從登基以後,這威勢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已是如日中天。如果這一次把建奴平滅掉,那就更是無人能直視的存在了。像蒙古族部,那真的就是“順我者生,逆我者亡”了。

而且大明和林丹汗之間必然會有一戰,這件事是或早或晚的。只不過究竟什麼時候開打還不知道,而怎麼開打暫時也還不知道。

不過有一件事孫承宗知道,那就是投降過來的蒙古諸部肯定是先鋒軍,這樣的做法可以削弱蒙古的實力,同時也可以更好的牽制他們。

只不過究竟用什麼樣的方法來驅他們作戰,這件事尚且還存在問題,不過想來也就是恩威並施罷了。

卿回去好好籌備,這件事不能夠出現差錯。說起來朕還是想見一下科爾沁的人,這一次你傳信給他們,讓他們準備好。”

Advertisement

“是,陛下。”孫承宗再一次答應道:“如果沒有什麼其他的事,那臣就告退了。”

朱由校看了孫承宗一眼,點了點頭說道:“卿去吧。”

很快,孫承宗就離開了,車裡面又一次剩下了朱由校自己。

斜靠在臥榻上,朱由校的臉上沒有什麼表

都已經計劃好了,只需要按部就班的進行就行了。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很多事就是水到渠、積累大勢。

等到大勢已的時候,就沒有什麼東西能夠掀得起浪花來了。

馬車碾著寒冰,一路上再沒有發生什麼其他的事

朱由校到了遼東。

熊廷弼等人第一時間就在山海關迎接朱由校。

幾年下來,熊廷弼人變得非常獷,整張臉也變了棗紅。這是被東北的寒風吹的,在寒風之中生活一個冬天,那臉已經不會裂口子了。

遼東的將領也都來了,只不過他們的目更多的是集中在進城的軍隊上。當然了,看的也不是軍隊本

這些親軍壯、目銳利,一看就知道是銳。這些遼東將領們早就已經想到了。

皇家親軍和他們不一樣,親軍都是優中選優,而且後勤非常好,吃的也非常好,有這樣的很正常。這方面咱們這些人比不上。

再看裝備,這裝備上的差距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看看咱們孩子,用的火繩槍,數裝備燧發槍,那些殘破的火炮,那種落後的火箭,比起皇家親軍揹著的那些,差得實在是太多了。

看看人家的長槍,看看人家的裝備,看看火炮,看看人家的火箭彈,這差距也實在是太大了。

這讓遼東得將領心裡面有一些不太舒服。

這些人是皇家親軍,可我們也是大明的軍隊呀。

皇家親軍是皇帝的軍隊,我們就不是嗎?

這種區別,讓遼東的將領們很不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