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六零九章 清查全國衛所(求雙倍月票)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六零九章 清查全國衛所(求雙倍月票)

皇宮大

朱由校站在鏡子前面,打量著自己的裝扮。

一副讀書人的樣子,上的服雖然是綢緞的,但是看起來也沒有多麼的名貴。腰間繫著的玉佩,也只是普通的點綴。

滿意的點了點頭,朱由校說道:“把朕的扇子拿過來。”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最高888現金紅包!

聽了這話之後,張皇后白了一眼朱由校,就將扇子遞給他問道:“陛下這副打扮,是想上演一出才子佳人的戲碼嗎?”

要知道,大明現在的各種戲曲很活躍,不論宮裡宮外都很喜歡,張皇后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才子佳人的戲碼,已經了一個流行趨勢。

聽了這話之後,朱由校就笑了,刷拉一聲,展開了摺扇說道:“這是什麼?這可不是什麼才子佳人,這游龍戲。”

“陛下這次出去還是帶個人吧。”張皇后有些無奈地說道。

“帶人?帶誰?”朱由校有些疑的問道:“有魏朝跟著不就行了嗎?”

“妾說的是後宮的人,帶一個或者兩個在邊伺候。”張皇后看著朱由校,聲音有些幽幽的說道:“免得出去再帶人回來。”

“你這是嫌棄宮裡的人多?”朱由校看著張皇后,覺得吃醋的樣子還有點好玩。

白了一眼朱由校,張皇后有些無奈的說道:“這總是從外面帶人回來也不合規矩。如果陛下想要的話,不如就選一次秀吧?陛下登基九年,這隻選過一次秀。”

臉上的笑容緩緩地收斂,朱由校手拉住了張皇后的手,面帶溫,語氣有些慨的說道:“是啊,一晃都九年了,時間過得可真快。”

Advertisement

“現在想想,朕還能夠回憶起當初我們大婚的時候,現在你都是兩個孩子的媽了。朕還沒過夠,這日子要是一直能夠這樣下去該多好。”

聽了這話之後,張皇后原本還很,可是猛地就是一個激靈,小心翼翼地問道:“陛下不是有了長生的念頭吧?”

張皇后還真的怕朱由校想要長生,然後去找人煉丹。

這自古以來,皇帝想長生煉丹那就不在數,尤其是在大明。這皇家崇信道教,想要長生煉丹都已經是有傳統的了。

是皇帝,各地的藩王也非常喜好此風。

朱由校一直沒有表現出這一點,讓張皇后很放心。可是誰想到朱由校突然提起了長生這個事,這不擔心都不行了。

了一下張皇后的鼻子,朱由校說道:“想哪去了?朕可不是迷信之人。青雲門的韓立都死了,還有誰給朕煉丹?”

聽到朱由校這麼說,張皇后噗嗤一聲就笑了。

倒不是這個話有什麼可笑的地方,而是想起了朱由校提起的那個道士,那個一直住在皇宮裡面的老道,什麼青雲門的韓立。

原本張皇后還以爲這個老道真的是什麼高人,陛下非常的信他。可是後來一次無意中的閒聊,朱由校把真相告訴了。

張皇后這才知道,這個人就是朱由校從大街上抓來的徹徹底底的一個老騙子。當時朱由校想辦事才藉著他的名頭。

這個人一直在皇宮裡面,之後死在了皇宮,朱由校還讓人把他好生安葬了,算得上是善始善終。

這次聽到朱由校提起這個老道,張皇后不自覺的就笑了。

“陛下就會逗妾開心。”張皇后笑著說道:“不過這次陛下出去,一定要帶著人。這邊沒人伺候著,妾不放心。”

Advertisement

雖然不知道張皇后這麼堅持是不是真的吃醋,不過朱由校也沒在意,出門帶兩個人也沒什麼大不了。

現在不比當初了。當初那個時候去的地方都比較危險,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國家朝政不穩,自己也沒有心思帶著人遊山玩水。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地方安穩,國家國力雄厚。自己心不錯,帶人出去走一走也好的。

想了想,朱由校說道:“那就袁妃和田妃,這些年也夠對不住們兩個。”

張皇后點了點頭說道:“妾去安排。”

當年袁妃和田妃是和張皇后一起進宮的,只不過爲了展現皇帝和皇后的,朱由校過了很久才和們兩個同房。而且爲了讓張皇后先生孩子,一直沒讓們兩個懷孕。

即便是生了孩子,這些年朱由校對們兩個也一直沒有過度的寵幸,倒也是有一些愧對。這次既然是出去遊玩,把們帶上也好。

“行,那你去吧。”朱由校擺了擺手說道。

這個時候,魏朝走了過來,看了一眼朱由校,又看了一眼張皇后,小心翼翼的說道:“陛下,通政司陳四海求見。”

聽了這話之後,朱由校就是一愣。

魏朝是不得不小心,畢竟皇帝和皇后的一直都這麼好,而且現在居然更好了。如果自己在這個時候打擾了他們的興致,搞不好會被記恨。

這些年雖然沒有發生過這種事,但是發生一次也不行。尤其是這兩天,皇后娘娘的心必定不會很好,自己別惹事。

如果不是這一次來的是陳四海,魏朝一定是要等一等的。

陳四海這個人現在在大明的名聲非常大,掌管通政司。

Advertisement

有很多人傳言,陳四海的名號是鐵面無私陳四海。當然了,貪污吏那邊也給他了一個名號,皮陳四海。

不過無論綽號如何,陳四海這個人都是一個不講面、但是能力十足、神目如電的員。據傳言,他只要看你一眼,就能把你嚇得夠嗆。

朱由校沒想到這個時候陳四海會來,說道:“讓他進來吧。”

“那妾先告退了。”張皇后對朱由校說道。

“好。”朱由校點了點頭,手拉了張皇后說道:“晚上朕到你那去。”

“那妾等著陛下。”張皇后笑著說道,便轉離開了。

時間不長,陳四海就從外面走了進來。

他見到朱由校之後就是一愣,沒想到朱由校居然會是這個打扮。

陛下這是要出宮嗎?

不過陳四海作上不敢怠慢,連忙行禮。

朱由校擺了擺手說道:“說說吧,你來了什麼事?”

“啓稟陛下,”陳四海直接說道:“通政司這些年了很多奏報,全都是關於各地衛所的,大部分都是關於土地的,很多都沒有理。”

“這一次朝廷清查各地的田地,臣就想是不是把各地的衛所田地也清查一下?”

聽了這話之後,朱由校的臉都嚴肅了起來。

這件事可不是什麼小事,各地衛所的田地都是屯田的田地,說白了就是當年朱元璋的制度

軍隊在地方屯田自給自足,不用花銷朝廷的賦稅和錢糧,可以說這是一個好政策。

明初的時候天下打了一個七八糟,急需恢復生產。土地荒蕪,人口凋敝,朝廷的收更是非常非常的

在這樣的況下,養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本就不現實。所以朱元璋制定了屯田政策,各地的軍隊戰時打仗,閒時就是訓練和種地,最好能夠實現糧食的自給自足。

Advertisement

可是渡過了明朝初期之後,到了中期,衛所崩壞,世代傳的軍戶制就了大明一個頑疾。那些屯田就了很多人眼中的

尤其是那些世襲的軍們,他們會把田變自己的,然後讓軍戶給他們種田。除了一些親兵堅持訓練之外,剩下的錢就都是他們的。

而那些軍戶就了給他們掙錢的佃戶,甚至連飯都吃不飽,過得不如普通的佃戶,爲了這個時代的奴隸。

依靠這個制度吃飯的人太多了,可以說是大明的整個軍隊系都靠這個。

大明朝的國家財政極度不健康,想編練新軍廢除這樣的制度,本就實現不了。所以大明一朝,這個問題都沒解決。

這一次陳四海也是看準了機會,覺得可以搞了。

現在朝廷的主要軍隊是邊軍和皇家親軍,有了這樣堅實的基礎,那這個問題就可以徹徹底底的弄起來了,至把田地查清楚。

那些貪污了朝廷田地的軍,要徹徹底底的清洗一次。

畢竟很多軍都是世襲的,那是祖祖輩輩傳的,家裡面的錢糧田地都不。很多都是朝廷的公田,不收拾一下不行了。

朱由校看了一眼陳四海。

這件事他想,但不是現在。

這個事實在是太大了,在原本的歷史上,明朝後期之所以地方的軍隊長能夠有那麼大的權力,很大的原因就是他們手裡有糧,同時還有人。

現在雖然沒到那個程度,但是如果文和地方將領那邊一起,容易出問題。

這部分其實是朱由校軍隊改革的一部分,紳一納糧解決完之後,朱由校纔會徹底對這方面下手。

一方面解決屯田和軍戶的問題,另外一方面就是解決大明世襲軍隊的問題。

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如果不是一次全部解決,是查田地的話,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

可是現在聽了陳四海的話,朱由校覺得先查一查似乎也沒有壞。至可以清理一批蛀蟲。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