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這個孝明翁主也是頗有手段的人。
這個封號也是有點意思,不過朱由校不太在意,還沒人能在大明翻起浪花來。
朱由校在意的還是朝鮮的李溰,這是一個很慘的人。
比起朝鮮國王,李溰還算得上比較靠譜。
在原本的歷史上,大明和後金的戰爭一直波及的都是朝鮮。
後金需要朝鮮這個基地,所以一直打他們。在戰爭的過程中,朝鮮自然是毫無抵抗之力。
第一次被侵慘敗的時候,朝鮮國王就實行了分朝制。
所謂分朝制,對外說的好聽,其實就是朝鮮國王躲起來了,讓兒子到各地方安百姓、組織抵抗。
等到後來又侵,後金提出了條件,必須朝鮮國王出城。
結果朝鮮國王不敢出去,當時他的兒子就想要代替,說出了這樣一段話:“泰山既垂於鳥卵之上,國步誰措於盤石之堅,事已急矣!予既有弟二人,又有一子,亦可奉宗社。予雖死於賊,尚何憾焉?”
泰山放於鳥卵之上,國事已經到了這樣的地步了。我有兩個弟弟,還有一個兒子,都可以侍奉宗廟,死了也沒什麼憾。所以我去吧。”
兩年後,朝鮮國王兒子終究還是去做了質子,帶著他的老婆一起去的,被關了八年之後才被放回來。
回來後他就被他爹毒死了,妻子也被賜死了。
朱由校之所以相信這個朝鮮國王的兒子是被毒死的,就是因爲他的妻子被賜死了。如果他死的沒有蹊蹺的話,他的妻子不會死,他的兒子也應該繼承王位。
可事實不是這樣的,他的妻子被刺死,他的兒子也沒能繼承王位,繼承王位的是他二弟。何況當時他爹還活著。
很多人猜測都是他爹乾的。什麼原因就不得而知了,猜測頗多。
比起現在的朝鮮國王,眼前這個李溰更加有膽識,也有才華。
說起來大明似乎也需要這麼一個朝鮮國王。比起他爹和他弟弟,李溰是個有才華有魄力的人。
雖然朝鮮是大明的藩屬,有這麼一個國王很可能會胡跳。可是朱由校卻知道,他們本就沒有那個能力跳,他們也跳不起來。
有了這樣一個國王,他會把朝鮮國治理的非常好,增強雙邊的貿易、加強雙方的合作,軍事上一起出兵作戰。
這對大明在整個北邊的事是有好的,尤其是在統倭國之上。
朱由校願意好好的看看這個李溰,如果可以的話,朝鮮國王的位置就是他的。
對於大明來說,誰來做朝鮮國王,要看誰對大明朝有利。除非是像崇禎後期一樣大明朝實在是沒有力量干預,否則這事大明還真就能說了算。
當初現在的朝鮮國王之所以能夠反正,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當時的朝鮮國王沒有得到大明朝的同意和支持。在方的份上,大明朝一直把他視爲謀逆之臣,在這個時代就名不正言不順。
人很快就被帶了進來。朱由校看著李溰,發現這是一個很年輕的男子,也就剛過二十歲的樣子,看起來面的很。
不過目銳利、態度沉穩,在自己面前有這個態度,很不錯。
“臣朝鮮世子李溰,參見皇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李溰對著朱由校大禮參拜,禮數一一毫都不。
朱由校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起來吧。”
等到李溰站起來,朱由校又繼續說道:“賜座。”
“謝陛下。”李溰答應了一聲,隨後就坐了下來。
等到他坐下之後,朱由校這才繼續說道:“自從遼東一別,我對你的父親很是想念。現在想想,當時真的是一見如故。不知道這次你出來的時候,你父親的怎麼樣?”
事實上,朱由校很清楚,現在在位的這位朝鮮國王是真的能活啊,後來還被他的兒子上了仁祖的尊號。
可實際上,這個傢伙做事本就不怎麼樣,可以說是毫無建樹和作爲。能夠當上國王,基本是別人的傀儡。
可就是這樣一位大王,最後上的尊號居然是仁?
朱由校到了大明朝之後,遍覽整個歷史才發現,原來當時的讀書人對皇帝的評價與後世的價值觀是不一樣的,甚至與當時的普世價值觀都是不一樣的。
可能在讀書人看來,能夠踐行孔子所說的仁,或者踐行他們制定的“仁”的標準,這樣的皇帝才能做仁皇帝;有自己的想法或者霸氣的皇帝,那都不行。
比如在殺人這件事上,要止殺,就是儘量不要殺人,最好是所有讀書人都不要殺。他們這是給自己留條後路,誰知道皇帝想殺的下一個是不是自己?
比如在後世,朱由校校就看過很多人炒作廢除死刑。
一部分人是牧羊犬,覺得應該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人家是先進的,人家搞什麼我們就應該學什麼,要儘快追上發達國家的文明水平。
看到這樣的說法,朱由校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西方都搞什麼樣子了?還學?著石頭過河都忘了?
至於剩下的人,那就是非蠢即壞。沒了死刑,是在想給自個兒留一條後路。
這個時代的儒門教派。其實已經有點這個意思了。壟斷話語權,凡是遵從我的皇帝纔是好皇帝;如果你沒有遵從我,那你這個皇帝就不是好皇帝。
至於你讓百姓過了什麼樣的好日子、國家多麼富足、GDP翻了幾倍、農民增收了多、對外擴張了多土地,這些重要嗎?
這些不重要啊!
對此,朱由校也不知道說什麼。至於自己以後的廟號,他也不想說什麼。
朱由校詢問了,李溰自然不敢怠慢,連忙說道:“回陛下,臣的父王康健。這一次從遼東回去之後,父王對陛下也是十分的想念。這一次臣過來,父王還特意囑咐我要給陛下帶禮。”
這話也就是說一說,大家聽個樂子也就算了。
當初朝鮮國王過來的時候,是朱由校強迫人家過來的,而且來了之後還被嚇唬了一通。無論是大明的軍隊還是火炮。對著的雖然不是朝鮮,可是看到就已經夠嚇人的了。
這樣的況下,朱由校還讓朝鮮國王跟著自己一起到京城來,結果這個朝鮮國王直接就嚇得沒敢來,生怕大明要對他做什麼。
朝鮮國王好不容易到大明找大明朝的皇帝談點事,希大明朝的皇帝能夠給他們減輕一些負擔。最好的就是能夠給他們一點好、支援他們一下,結果還被懟了一通,又被嚇唬了一遍,最後才說讓他們一起打倭國,搞得人心惶惶。
在這樣的況下,朝鮮國王的心可想而知,本不敢到京城來,直接就跑回了朝鮮。
在朝鮮那個地方還會想念大明朝的皇帝,估計這輩子都不會到大明朝來了。
朱由校也笑著點了點頭,這個時候自然就是要裝傻。
“看你態度誠懇,說話之間頗有法度,很不錯。你父王把你封爲世子,這件事做得非常不錯。今天天不早了,早點休息吧。有什麼事明天咱們再繼續商量,到時候朕帶你去個地方。”
“謝陛下。”李溰連忙答應道。
等到李溰走了之後,朱由校站起來子看了一眼邊的魏朝說道:“把他們送過來的那些禮,還有帶過來的那個翁主,一起送到京城去。全都給皇后,讓皇后看著理。”
“是,皇爺。”魏朝連忙答應道。
朱由校之所以把禮和人全都給張皇后,原因也很簡單,這是對張皇后的尊重。
如果把朝鮮這個翁主留在邊,對張皇后來說,上不太好接。畢竟這一次自己出來,張皇后已經給了自己兩個人了。。
自己爲皇帝,有的時候也是要學會知足,同時也要尊重張皇后。
這個翁主先送到張皇后邊調教一下,讓好好的管管,同時也讓張皇后安排好在皇宮裡面的一些事,事後也沒麻煩。
魏朝出去安排這些事了。
朱由校看了一眼站在邊的戚元功問道:“你弟弟那邊怎麼說?事進展的怎麼樣了?”
“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還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要詢問這些朝鮮人。不過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戚元功連忙說道:“也就是稍微調整一下,這一兩天的事。”
“這樣正好。”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到時候朕帶著他們一起去看。”
接下來這兩天日子很平靜,朱由校沒有再幹什麼事,沒事的時候就會把朝鮮王的世子找過來和他一起聊聊天,談一談朝鮮的風土人,詢問一下朝鮮和倭國的事,簡單的聊一聊朝鮮和大明應該對倭國的態度。
在這件事上,朝鮮王世子的態度讓朱由校很滿意。比起朝鮮國王,這個世子很有想法。
雖然李溰儘量制,但話語間還是難免有所表述。顯然他對他爹的很多政策都不滿,難道這就是取死之道?
有克父之名,被爺奶嫌棄,還是假“男丁”一枚,穿越而來的農學碩士杜錦寧表示不怕: 先寫話本,進學堂做個學霸,再來分家。循環養殖,嫁接果樹,改良稻種,做個古代“袁隆平”也不錯啊。 某男:兄弟,我完了,我好像患上了斷袖之癥。 杜錦寧:錯!你那是眼瞎之疾。
她,是華夏第一兵王。鐵血殺伐,肆意瀟灑。一場意外的事故,讓她化爲一縷幽魂。她,是九幽大陸萬瀾國鳳家六小姐。天生癡傻,丹田盡碎。家人恥笑,未婚夫厭惡至極。然,當她變成了她,星眸驟睜,從此,廢物將不再是廢物……煉、至尊丹藥!馭、上古神獸!戰、血屍沙場!修、混沌神術!一襲紅衣,絕世之姿綻放萬千風華!他是神秘的腹黑妖
作精江茉穿書了,穿成年代文里繼姐的對照組,兩人命運的分歧點從嫁人開始。繼姐是書中女主,搶了原身的婚約,嫁去軍區大院,從此福星高照,風生水起,過得幸福如意。而原身,嫁給了隔壁村的糙漢。雖然糙漢以后會發家致富,賺大把大把票子。可原身嫌他只會賺錢…
她,南煙,華夏醫學天才,穿越成了被剖腹奪子,拋屍野外的棄婦。 為復仇,她身懷醫學空間強勢歸來,虐渣妹,護幼崽,就連各國太子公主都成為了她的小跟班。 原本她只想報報仇,養養崽,可偏偏孩子的親爹找上門來,把她壓在了牆上,
【大唐】【系統】【熊孩子】【簽到】【搞笑,爆笑】穿越大唐,成為八歲正太李恪,開局簽到八年,獲得無數獎勵!一日。李恪手持傳國玉璽砸核桃。李世民:TAT恪兒,別,別砸!李恪:來,父皇,給我學個狗叫!李世民:啊!!!朕是皇帝,你讓朕給你學狗叫?李恪:不然,父皇您給我當馬騎吧?【高舉傳國玉璽】于是。父慈子孝的大唐生活開始了...【簡介無力,請看前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