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梟臣 第13章 蒸汽機(二)、(三)

《梟臣》 第13章 蒸汽機(二)、(三)

要想扭轉歷史的循環,以林縛從後世所得來的見解,就必須要加速從農業社會往工業社會推進的進程;要避免因矛盾激化而產生腥風雨,就必然要依照形勢去主這個進程對帝權的逐步削弱——雖說這個進程也會產生許多負面作用,需要進行對外化擴張來削化。

但比起給異族侵略、,林縛顯然更願意侵略、異族。

眼下,樞院直接控制的煤場年產煤量就逾兩千萬筐,要僅僅是用於鞏固新朝帝權,此產量不僅足夠,還遠遠多餘;但越著待兩湘、江西等地局勢的恢復以及初級工業品對戰後各地的進一步滲以及工坊、工場等業的進一步發展,淮水以南地區的耗煤量還將數倍、十數倍的增漲。

倘若新式水機達到實用化的程度,真能使採煤本降去三分之一,就是以現有的煤價及產量,也能每年多增加近兩百萬銀元的利潤,那麼在新式水機上再怎麼不計本的進行試製、研製,都是值得的。

當然了,說到更低廉的本,比起新式水機來,孫敬軒更能看到的就是此時還關押在漢津、黃陂及襄等城多達十四萬之巨的戰俘。

以往淮東獲捷,得降俘最多一次是淮泗戰事,一戰得近十萬的流民軍卒降附,但都編爲工輜兵,爲日後淮東銳卒最重要的來源及戰鬥力的保證,也涌現出孫壯、張茍、陳漬等一大批優秀將領。之後獲得多與奢家對戰,陸陸續續的得到數萬降俘,數量都不算特別的多,歷年來用於治渠、墾荒、開礦,也多分散掉。

Advertisement

江寧戰事之後,大力增強諸多煤場的生產,主要是以工代賑的方式招募民爲工。

招募民的本雖說不高,但也要基本保證其能養家餬口,甚至還保證流民能在地方安頓下來,早初統一以三升米爲力工之價,後逐步增加到五升米爲價。

相比較使用戰俘,只需要供食兩升食能有力氣幹活,募用飢流的本還是要高得多——再一個當世的礦環境惡劣而且危險,要是出現坍塌傷亡,募工還要支付大量的卹安家款,戰俘要是給在礦坑裡,卹安家款自然就能省下好大一筆錢來。

想一想,十四萬俘兵能爲淮東所直接控制的工礦等業,一年能節約多本?

以一名俘兵一年節約十五石米糧用工本計算,十四萬俘兵一年就能爲樞院多創造近三百萬淮元的歲

據各個煤場及鐵礦場的要求,孫敬軒總計想要拿走四萬俘兵——既然林縛召他們進來談煤場新式火機的事,孫敬軒便順口提及戰俘之事。

“俘兵來源複雜,還要進一步的甄別,”林縛說道,“這個等到年後再議,前院的人也許是等得不耐煩了,我們還是先出去吧……”

孫敬軒、姜嶽也不多說什麼,陪林縛一起到前院與諸臣飲宴。

林縛踏步走進前院,林庭立、林續文、胡文穆、宋浮、林夢得、秦承祖、曹子昂、孫敬軒等人率淮東將臣百餘人在廣闊的中庭裡列隊而迎……

Advertisement

林縛負手看著庭中旗桿之上隨北風獵獵展開的猩紅旗幟上所書的棣寫“崇”字,慨萬分——加九錫寓意九命,承天命而開府,實質就意味著崇國公府掌握天下軍政的格局正式揭開,淮東四十萬水步馬軍部隊也會以最快的速度都換上“崇”字旗。

元氏所名義掌握的越廷,除了六部還有些權柄之外,即使地方兵備不會急於換旗,實際也是掌握在淮東一系將的手裡——除了淮西、蜀地名義效忠元越外,元越實質上已經空皮化了。

林縛席之時,與邊的林庭立、林續文、宋浮、林夢得等人說道:“我想調孫尚、王服、李書義、朱艾來江寧,你們想一想,有什麼人能去接替他們……”

宋浮與林夢得對一眼,林縛用高宗庭等人治軍司,這次將孫尚、王服、李書義以及朱艾調來江寧,想必是用於政事——孫尚、王服、李書義三人,在淮東地位不低,但始終於核心的邊緣,而朱艾更是在林縛治淮東之後才嶄頭角,此時不過任蘄春知縣——林縛急調這四人進江寧加中樞,大概是不想樞院及林族部有些人過度膨脹,大概今夜之爭的後癥吧?

再看林縛,才發現他猙獰的居於高,開始展示出他不留面且無的一面;林庭立、林續文、宋浮、林夢得等人皆稱好……

(好吧,蒸汽機與火藥都出現了,但不大可能會大規模的用於實戰。《梟臣》已經是最終捲了,不能讓有些同學到結束裡不滿的嚷嚷:火藥跟蒸汽機都沒有出現,怎麼能結束呢?所以有些進程會適當的加快。)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