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
昭州城三大巨頭陳林黃三家,今日赴同知顧大人的宴,送的禮都差不多齊平,而近幾年進昭州的李家,其實與三家在昭州發展的年歲差不多,甚至更久一些。不過李家地方很強,霸佔著沿海的兩個府縣容管、吉汀,是真正的土地主。
四家說進府聊,可聽到後頭唱禮報數,頓時腳步移不開了。
李家四百兩。
王家六百兩。
分支一脈的黃兩。
同樣姓陳,可不是一族的陳家四百兩。
……
人人比前頭的大族強。
有意思啊。來之前說好的陳林黃三家彼此看了眼,出個皮笑不笑的笑,雙手抄著袖筒,呵呵、呵呵。
商人重利,昭州本來就窮,市場就這麼大一塊。三家佔了,勉強進個李家,這麼多年格局未變,如今好不容易來了個新老爺,底下的都心思活泛,想冒出頭了。
憑什麼就四大家吃大頭,他們佔小頭?不就是送錢結嗎,他們也能啊。
若是整個昭州商行固若金湯,團結一致,那就頭疼了。不過這種可能極,黎周周跟相公說:「姓氏都不同,買賣市場就這麼大,你賺多了,別家就賺了,總會有人心裏不服氣的。」
「還有別看都是一個姓,可支脈不同,黃家鬧得最嚴重,分歧最多,如今東邊的黃家看不上本家黃家,嫌黃家家主太過無能,原本明明是黃家略出一頭,如今被陳、林兩家下去,窩窩囊囊的。」
「陳家則是如今的家主陳富太過霸道,對下面的支脈得狠,矛頭都藏在裏頭,敢怒不敢言。」
可如今顧兆這一招唱禮,明晃晃的把陳家兩支給對立起來了。
就說陳富如今,頂著其他三家的看笑話目,面上還是笑呵呵,只是看支脈陳家表弟時,略有幾分咬牙切齒,「了不起了啊表弟。」
陳表弟是心裏尷尬,哪裏想過會被湊到枱面上,這會打哈哈笑兩聲,不敢得最家主,甩鍋給底下人,「不知道哪裏做的,給添錯了,我不知道。」這還算好的,起碼面子給家主留了。
而黃家那一脈,則是明晃晃的端到枱面上,雖是一個黃字,可了兩家。這才進第一道門,說好的團結,鑼鼓一敲,四。
黎家府邸前頭兩個院子,正院子氣派敞快很大,是男家主書房、會客用的,旁邊側著的二層小樓小院子,則是用來招待客人居住過夜,現如今六位鏢師暫住在那裏。
單說現在,各路商賈陸陸續續的邁過第二道門。院子也沒什麼景好瞧的,昭州城天高皇帝遠,當地富商積累十幾年的財富,食住行比當的還講究緻。
沒什麼好瞧的,那也要吹著客套兩句。
「顧大人這府邸就是好,這葉子長得綠油油的。」
「人傑地靈,可不得沾著靈氣。」
大傢伙是各自聊著說著,踏過拱形小橋,到了正院子,那裏已經佈置好了,院子四周是放著長條桌,上頭鋪著桌布,有吃的酒水點心,中間敞快的空地一條條板凳拼著一排兩排的。
眾人:……
怔了怔,還、還新奇的?
「這是京里的講究?」
「不知道啊。」林老闆也懵,「沒見過,真第一次見。」
以前參加陳大人府邸舉辦的宴席,那也是大圓桌,能與陳大人同桌的每年也不過幾個,後頭按著位置分,有的都快坐到正院門口了。
這就是吃宴席。
顧大人這塊倒是稀奇,全都是長條板凳不說,桌子還離得那麼遠。
黎府的管家招呼各位老闆不必客氣,先用些酒水點心歇一歇。眾人便圍著那長條桌去賺看一看,還以為是什麼,都是昭州的水果,不過用小瓷碗裝著,一些小盤子的點心、類。
旁邊是有盤子有筷子。
酒水是小酒杯,沒了自己添——這咋還要自己手。可在顧大人地盤上,大家都第一次見這種宴席,一個個心裏想這是京里的規矩吧,那肯定不能怯,因此個個小心,同時拿眼睛瞅同行看別人咋吃。
大傢伙吃吃喝喝約有兩盞茶的功夫,別看這分量,可花樣多了,著吃一圈,在喝喝,還真略微有幾分飽了。尤其是那類,也不知道怎麼做的,味道稀奇,剛吃第一口吃不慣,可越嚼越上癮,不由多來了幾塊。
黎府下人收拾的勤快,空盤、用過的筷子都收拾走了,換上新的。
今天來黎府的商賈差不多有六十多人,要是擺桌子吃席面那得六七桌的準備,再者,今天不管是顧兆還是這些商賈,都不是真心來吃席的。
大家各有心思。
乾脆自助餐和投標形式。簡單快速些。
「顧大人顧夫人到——」
管家喊了聲,眾位商賈不管是吃的、坐的紛紛放了手裏東西,整了整衫站起來,紛紛行禮。
顧兆和黎周周一同出來。
「各位老闆客氣了,座吧,咱們坐著聊。」顧兆笑瞇瞇的說。
眾人一一落座板凳,這坐法還有講究,若是按照曾經去陳大人那兒赴宴講究,第一桌子自然是四家連著陳大人的家屬,湊個一桌。可現在板凳,一條能坐十個人,顧大人顧夫人都在前頭臺階上單坐著。
那第一排空出來的位置——
一些商戶心裏活泛起來,可不敢上前,便聽前頭顧大人笑呵呵說:「大家別客氣,第一排再來幾個人,我一會要說事,太后了別聽不清。」
既然顧大人發話了,那活泛盯著位置的率先是王家,落座在一排。有了王家這個開頭,前頭的又去了幾人,都是今日送禮送的厚重的。
坐定了。
顧兆先說:「這是我夫人黎周周。」
眾人又起見禮了一次。
「諸位客氣了。」黎周周點了頭算回禮。
顧兆笑瞇瞇說:「不多禮了。」然後開啟拉家常模式,說:「我們一家初來咱們昭州,一下子就喜上這裏了,地方敞快大,百姓樸素熱,最主要是咱們昭州東西多寶貝的多。」
底下商賈們:……
之前沒見過顧大人,聽來之後的事跡,聽起來像是個嚴肅清明的,可今天一見又不對了,笑瞇瞇的不說,這會一番話顯然是有示好之意,聊起了家常了。
「……像是我家福寶就吃魚蝦,咱們昭州吉汀、容管的蝦快頂我手掌大了,蝦鮮,清蒸了什麼都不用沾空口就能吃,十分鮮。」
「水果我們一家都是北方人,到了昭州水果可沒停下來過,之前從鄚州過來,吃了荔枝,我說句私心話,咱們昭州的荔枝是比鄚州長得好,又大又甜的。」
這話說的在場商賈紛紛點頭應和,說到心坎里了。倒不是因為顧大人誇昭州荔枝,而是因為顧大人踩鄚州!
昭州經商的就沒有不討厭鄚州的,因為兩州離得近,昭州有的出名特產,鄚州也能生長,加上鄚州地理位置比昭州好,比昭州富,昭州的商戶想出貨,鄚州就,要是借路往北方運,那要被皮過路費,還要保護費。
明明他們貨品更好,可賺不到錢啊。
顧兆這一手拉踩,商戶們對著顧大人是親近幾分,不管是面上的還是客套虛偽的,反正這會紛紛點頭說顧大人說得對、說得好、可不是嘛。
「可惜這鄚州位置比咱們靠北,路也好走些,咱們幾個出荔枝的鎮子,都有些遠,荔枝長出來了,送咱們昭州城都費事,更別提運到北方,諸位不知道,北面人可沒見過咱們昭州這些水果,平時百姓多吃棗子,哪裏有咱們昭州的水果花樣富。」
「可惜。」
商賈們便跟著顧大人一同面上唉惜,心裏想,說來說去原來是說到了路上,顧大人要修路,大傢伙都知道,可修路跟他們有什麼關係?
讓他們送銀子?
「咱們昭州多是發財路,可路不好,就全都堵上了。本到了昭州,想必大夥也知道了,要修路,修水泥路,一忙活一個月有餘,如今才得了空,今天也不說面上話,本薄酒茶招待諸位,多謝諸位的捐銀。」顧兆手,蘇石毅遞上了賬本。
前排四家:捐銀!
好像剛進黎府大門是聽到捐這個字,不過因為鑼鼓敲的響,報的數字響,忘了揪這麼一個字。原來真的是捐銀。
這下子——商賈們肯定是不樂意的,送老爺銀子那是送到老爺腰包里,是私人的人關係,可一下子了捐,那就不是人了,是免費的。
別說小商賈,就是前排坐的,如今個頂個的臉不怎麼好看。
顧兆全然當沒看見,笑瞇瞇的看完最末賬冊,遞給了周周,這才說:「今個來了六十三位,總共捐銀兩萬三千兩,大家太熱了,尤其是王家——王老闆是哪位?」
本來不咋高興覺得被了的綢莊王老闆,這會被顧大人率先點了名,臉上表還沒遮掩完,先趕舉手,說:「大人,是我,我在這。」
顧兆親自站起來過去,笑呵呵的握了握王老闆的手,說:「好啊,王老闆是個心善的,周周,幫我把王老闆名記下了,不能白虧了王老闆這六百兩銀子。」
王老闆渾的這會都衝到腦子裏了,臉漲紅,不知道說啥。
因為以前每年給陳大人送孝敬銀子,可從來沒有這般待遇——當著昭州城所有商戶老闆前誇他一人,還說不能虧了他。
這可是何等殊榮!
「咱們昭州修路,王老闆挑一段經常走的,那水泥路上立個功德碑,就取名王家功德路,讓咱們昭州百姓都記在心裏,每每走過此路,要謝王老闆的捐銀,不能寒了善心人的心,是不是?」顧兆言辭懇切說。
王老闆激的哪裏說得出什麼話,不住點頭,又說哪裏、哪裏,哪敢,可想了不對,改口說:「應該的應該的,那路真王家功德路?」問的是小心翼翼的。
「自然,王老闆要是想添名字也行。」顧兆環視了一圈,說:「都說修橋鋪路福澤後代,王老闆的捐銀善心自然要記下,讓王家子孫都看看,當初祖上是多麼的仁厚,即便是做了商賈,那也是有氣節,心裏裝著百姓的商賈,和普通見財眼開、欺詐民利的商戶能一樣嗎?」
「自然是不一樣的。」
王老闆是被誇的飄飄然了,天下人人都說商賈賤,沒地位,子孫後代都當不了,天生見了老爺腰矮一截,可如今在顧大人口中,他就是有氣節的商賈了,是不同一般的。
不一樣!!!
王老闆一激,就說再兩。
顧兆詫異、,握著王老闆的手差點老懷安熱淚盈眶起來,扭頭跟孟見雲吩咐,「拿筆來,本今日見到如此慈善商人,要記,要誇,要獎勵。」
這筆墨早早準備好了。
顧兆之前的字不,在翰林院當兩三年,後來拜師練得多,現在的字有些風骨了——他家老師親口說的,不錯,頗見幾分風骨。
這會顧兆是當場寫了大字:慈善王家。
王老闆一千一百兩銀子得了一段路的冠名權和一塊同知大人親自題的字,不管後世覺得劃不劃來,反正在場六十二位商人老闆紛紛羨慕嫉妒的眼都紅了,前頭第一排的四家,剛想話愣是沒進來,現在就看王家獨領風出風頭了。
王老闆是恭恭敬敬的接過,臉都是漲紅興勁兒還沒消散,說定要裱起來供後人觀看,顧兆點點頭,正經說:「看的不是本的字,是王老闆的一顆拳拳之心。」
顧兆說完,看王老闆再次激,想了下也不好逮著一隻羊薅,這位也不是大商戶,便勉勵拍拍王老闆肩膀,說:「去我夫人那兒留你想冠名的路段。」
王老闆點頭哈腰的趕去了,他剛差點激的禿嚕出再兩。
真要這麼幹了,那他家快一年白乾了。
可等在顧夫人那兒記名字挑地段,王老闆的腰板都是直的,做了這麼多年買賣,再也沒有像今天這般覺得花銀子痛快劃算了。
一千一百兩是多,他家半年多的盈利,可以前給這個奉承,給那個奉承,一年到頭去的就有兩了,什麼都沒落到,看銀子花出去,連個響都沒聽到,哪裏有如今的名聲。
他王家可是昭州城有路的人家。
陳家有嗎?林家、黃家有嗎?
他家是獨一份——
「顧大人,在下也想捐銀修路,不知道這——」
顧兆看大商戶上鈎了,笑瞇瞇十分親切說:「本真是沒想到,咱們昭州城的諸位老闆個個慈善,自然可以,這是做好事嘛,做好事多多益善,怎麼能往外推,可是在昭州城留名,福澤後輩的大善事。」
「我陳家捐兩千兩。」
「好!」顧兆笑的爽快,又讓孟見雲研墨,題了字。
前頭的王老闆目睹完一切,把獨一份樂滋滋的改口了第一份,他家可是了陳家一頭的,選路也是他第一個來,嘿!
陳家出了頭,顧大人又這般說,最後是個頂個的冒頭爭先恐後要捐銀。顧兆的題字並不是人人都給了——這玩意給的多了不稀罕了。
雖然事後這些商賈回家肯定會反應過來,現在熱火朝天上了頭,冷靜下來就能看出來他挖了坑,不過面上該做的還得做,要是在場六十三家都得了題字,那就不稀罕顯現不出捐的多的人家排面了。
現代富商買東西還講究限量,才能現自己尊貴份。
因此除了王家有,之後多了九位有題字,都是按捐錢數算的。顧兆湊了個十全十,末了說:「康九年,本初到昭州,這就是咱們昭州城今年十大善心商戶。」
好傢夥,原本昭州城三大商戶,一下子多了七位,雖然說是善心商戶,可在顧大人面前掛了名,那自然是不一樣了。
沒得上匾額的,心裏自然是憾,可他家小門小戶的還是競爭不過大商戶,再者聽顧大人的話里意思,今年的十大商戶,那是不是明年還有?豈不是有了機會……
修的路冠名權倒是在場捐了的都有,因此人人回去時都樂呵呵的,盼著顧大人早早把路修起來。
一場宴會,賓主盡歡,各位掏銀子也痛快。
送完了客人,顧兆問:「總共多?多了吧?」之前第一波割韭菜就兩萬多,後頭割了一波大的,陳家就掏了兩千三百兩,林家、黃家、李家同樣,不過黎家第一波多了一百兩,算是四家裏最多的。
這四家加起來都有一萬兩了。
「沒算那些禮,是銀子已經有六萬三千四百兩。」黎周周算完了也心驚,沒想到會這般多。
都說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這話不作假。是每年收孝敬,差不多三年攢起來就這個數了,為何人人都想當做了。
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
「東西收起來,登記在冊,放家裏庫房先別了。這些捐的銀錢,我再抄一遍名單,昭州衙門外紅紙黑字再誇一遍。」顧兆開了玩笑,「這不是有的人上沒帶那麼多銀子,先賒了賬麼。」
傳言鐵膽侯府李大姑娘衝動無腦,粗鄙囂張,是京城士族最不受待見人物排行榜上的NO.2。 玄醫世家李蠻兒穿越而來,一手起死回生的醫術讓她賺得盆滿缽滿,一副玲瓏心肝將朝堂上的老狐貍們耍得團團轉。 李蠻兒自此改頭換麵,一躍成為搶手貨。 退婚的榮國公府小公爺悔不當初,想要出家當和尚。 蕭大將軍為她解甲歸田。 敵國君主遣散後宮,後位隻等她來坐。 祁奕寒冷眸裏泛著寒光,誰敢打本王妃的主意? 腹黑嫡女vs傲嬌王爺
重生之後,抱上了王朝第一傻王爺的大腿,被人笑? 沒關係,她有醫術,不僅把王爺的傻病治好,還成了京城第一美男! 傻王爺被人欺負,被上輩子的仇人刁難? 沒關係,她來給王爺送江山! 美男王爺竟被其他人看上,沒關係,她有的是辦法把王爺拴在自己身邊! 總之這個人,就是她的! 她就是要抱他的大腿,誰搶都沒用! 沒想到竟然有男人對自己窮追不捨,死纏爛打! 沒關係,王爺暗戳戳的幫她解決,簡單粗暴,夫妻對拜,送入洞房! 新婚當晚,男人大手一揮:“小姑娘,裝了這麼久,你終於是本王的人了! “ 裝? 所以自己隱瞞的會醫術,拱手送江山的戲碼,他都知道? 史雲瑤大驚失色,意欲反抗,沒想到已經遲了,王爺勾唇邪笑:“現在,該本王送你點什麼了! “史雲瑤想逃,卻早已掉進了專門為她精心設計的情網!
比起死回生更扯的是什麼? 是讓死人生娃! 莊錦覺得自己多年信封的科學世界觀完全被顛覆了,每天都徘徊在做個好人這件事上,要不然肚子里那塊肉就會流產,流產了她的屍身就會腐爛,腐爛她就完全嗝屁了。 好在原身有良心給她開了個天眼,方便她薅羊毛,看那位功德加身金光閃閃無比耀眼的小哥,絕對是個十世大善人,完全就是為她保命而存在的! 武都最野最無法無天世子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