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夫郎家的贅婿首輔 第214章 功成首輔51

《夫郎家的贅婿首輔》 第214章 功成首輔51

第二百一十四章

歷無病帶四萬兵馬赴京。

戎州留有四萬不到,調三千騎兵在忻州駐守巡邏,這是防止蕃國從此繞道包過去——不過現如今可能不大,原先是蕃國南夷同盟,如今南夷了大曆的兩郡,藉此路不可能了。

蕃國與茴國聯盟后,主戰場已經往上去了。

大軍剛走,戎州駐守軍由孟將軍接手,紀律森嚴。容燁帶著歷無病手令,隨後慢了一步,開始向中原地區徵調兵。

天下半年,如雷霆之勢一般,一切都快的恍惚。

顧兆聽聞歷無病帶兵赴京時便猜測到天順帝想法,天順帝依仗歷無病——忠親王三字可見,但歷無病到底真不真忠心,顧兆是看不出來那小子對大曆皇室的親尊敬來。

突然之間宣召回京,還讓帶這麼多兵,天順帝顯然不怕歷無病造反,那就是造反的有別人,歷無病回去護駕了。

要是沒人造反,京城皇家的地方,外頭不遠重兵圍守,即便是蠢實在的皇帝,也不願臥榻之側有旁人了。

「四萬兵馬啊。」顧兆看到信,只帶走了四萬,對著二皇子的十多萬重兵,那這就是去送死,可戎州這邊還有蕃國虎視眈眈。

格局如何都知道,歷無病留下四萬人馬守戎州,無論是出自歷無病私心——守大本營據地,總之都是保全了南郡這邊的百姓,孟見雲的力也小了些,蕃國不敢造次。

「老闆如今在哪裡?」顧兆不等忠六回話,說:「你點齊人馬,都帶上傢伙,去絨花郡那邊去接老闆一隊回來,速去速回,別節外生枝。」

要大了。

雖然從北上傳過來快則半月滿則一月兩月。

南夷現在掀不起大風浪,早已塵歸塵土歸土,是大曆版圖板上釘釘的事,可就怕一些南夷地方勢力舊部不死心,想藉機趁搞事——殺幾個大曆人,都是賺了,更別提殺有錢有勢的大曆人。

Advertisement

才打下來沒多久,南夷人自然是屈辱的,面上迫不得已歸順,可心裡怎麼想,那是腳趾頭都知道。平時安穩了還好,了那就沒法子。

忠六得令去點人手接老闆了。

「讓忠七去一趟戎州——」顧兆想了想,還是親自去,「你先去辦。忠七進來,帶著底下的弟弟去後院,把我收拾的幾個箱子往實驗廠搬,小心些。」

幾人同時得令。

顧兆風風火火的拿著一沓圖紙,出了大門,駕馬先一步去實驗廠。上半年顧大人在家閑得發,招貓逗狗的,後來打定了主意——先琢磨出土版『熱-武-",當時想用不用先不說,先試試折騰折騰。

結果就是好做,知識沒生疏。顧大人還自得的,這麼多年了,小磕小絆的還真琢磨出來『火箭筒",他可真是個天才!

忘了,當時栽倒在小磕絆上,顧大人絞盡腦也沒想出來,最後還是翻箱倒櫃,找出了那本剛穿過來時,在西坪村家裡寫的手稿——好周周全給他收起來了。

自然還有那個封皮兩個心心的小課本——顧大人抖羽顯擺老婆的證據。黎周周是保護的很好,很惜。

有了這手札筆記,之後琢磨起來才順了,走了不彎路。

顧大人如今駕馬到了實驗廠,看著實驗廠房裡堆得木箱的東西,還有鐵匠在打鐵磨彈-頭,匠人們見了顧大人是誠惶誠恐的站出來跪地相迎。

顧兆:……

「說過了以後不用跪——起來。」顧兆很無奈。

自打第一組『火藥床弩"組裝好,顧兆也好奇威力的,躍躍試要實驗發,他們這實驗廠特別偏,矮山頭那邊沒村子沒人,當天實驗時,顧兆還讓人在外圍清理了看熱鬧的人。

但他當時想著應當不至於這麼大的威力。畢竟是土法子做的。

Advertisement

結果點燃,發,床弩雖然笨重一些,但發遠,那火箭筒似得箭頭噈的就弧線了出去,當時在場的匠人們還高興,說出去了、這麼遠、不知道穿沒、應當是穿了這麼大力還是鐵頭——

轟!

炸開的聲,讓剛剛還喜上臉的匠人們、護衛們個個嚇得哆嗦,護衛們還好,面惶恐了一瞬很快鎮定下來,拔出刀說保護顧大人,把顧大人圍了個團團轉。

那些匠人們則是嚇得跪地痛哭求饒,事後這些匠人驚魂不定,紛紛念叨說還以為是天塌了、天被出個窟窿來了。

後來知道那是顧大人琢磨出的東西后,對著顧大人那是畢恭畢敬誠惶誠恐十分尊敬害怕了,不由想到播林那個山搖地的故事,說顧大人是神仙下凡,原來竟是真的!!!

匠人們深信不疑,外頭瞧熱鬧的,有的十二三的半大小子嚇得都尿子了,回去夜裡還做噩夢,說天塌了。還有那昭州商派著夥計守著外頭悄咪咪打聽的——倒是沒起什麼壞心思,就是想顧大人要是琢磨新式買賣,到時候他們能拍馬屁第一位。

這些夥計們回去都嚇傻嚇懵,後來說什麼都不來了。

別得罪顧大人,顧大人能通天的。

顧兆再解釋也沒用,最後自暴自棄了,讓起來,幹活。他要給小孟送傢伙去,要是蕃國敢來犯,轟他!

先立威警告警告,再來真的。顧兆親自去戎州送東西也是因為要指點,還要和孟見雲好好說清楚了。

六月,北。

天氣炙熱,千里行軍。

並肩王四月中下接到京里信時,看到嫡子被毒死,頓時目眥裂,帳中幾位將軍見此嚇得都不敢問,只聽並肩王一聲:「本王定要殺了他,定要將分。」

Advertisement

眾人不敢上前——曾經並肩王怒火攻心,六親不認,將帳中的親信如砍瓜切菜一般剁了個乾淨,河,還是後來軍中大漢合力將人制服,等暈過去再醒來,並肩王理智才回來了。

不過那一幕如地獄一般,後來軍中對並肩王便是又敬又怕。

「香呢,快燃香。」

有人提醒。

便見並肩王掄著刀看了過去,雙目充,神瘋狂,這便是失去了理智。也好在軍營大帳的都是將軍,躲得多,點了凝神迷香,最後也死了個把小兵才將並肩王制服。

只等醒來。

下頭人收拾軍帳,幾位將軍一言一語說:「也不知道何事,氣得王爺發了病。」、「定是京里來的消息。」、「等王爺醒來再說。」

並肩王醒來,頭痛裂,神志回來,只是面恐怖猙獰,將書信遞給幾位親信下屬看,「文先生呢?」

文先生是並肩王邊請來的謀士文人。

並肩王問完便臉沉,他想起來了,讓他給砍了,說:「包紋銀百兩送文先生老家。」這便不再提,而是說:「你們看到了信,如何?」

「王爺,這信可是咱們探子傳回來的?興許有詐,故意惹您怒火攻心,匆忙上京為大公子報仇。」

此信確實不是並肩王的探子傳回來的。

四月初,探子才遞迴消息,京中一切安。這說的就是王府中王妃和一眾公子,怎麼隔了十多天,人就沒了?再者,前腳報了平安,後腳人出事——

並肩王冷靜下來了,信了有詐。

「王爺,探子每月初會遞消息回來,不妨再等等,我們先靜觀其變。」

其實還能做別的準備,但這位將軍顯然不會這麼說,做別的準備那就是說萬一大公子真的被毒死了,他們自然正好借了名目殺回去——

Advertisement

總算是師出有名了。

大將軍在外勇殺敵,後方皇帝昏庸無道毒死了大將軍的嫡子,就像是那死了的文先生所說,師出有名,才方得正統,不妨再借清君側的名義,大將軍率軍回京並不是造反,而是清除皇帝臣小人,這是護國之舉。

不管天下信不信,反正名頭得打出來。

於是又等了十多天,這十多天,並肩王不信老六有這副膽量,那個窩窩囊囊的樣子,可還是準備藉此生事,沒想初他的探子遞迴的消息。

並肩王的嫡長子確實死了。

這次,並肩王沉著臉,點了人馬,大軍往京中去,誰擋也不聽,不停,「誰敢攔著,本王就殺了誰。」

並肩王震怒之下,並未給州留駐守軍,還是幾位將軍冒死勸諫,才留了四萬人馬,就像容燁猜想那般,帶著十萬軍進京了,所到之,有員死守全城百姓的——最後自然是抵不過十萬大軍。

也有見到大軍近,匆匆早早的開了城門,攜百姓跪下稱皇。

意思歸順了並肩王。

六月底,天順軍一路幾乎沒什麼磕絆抵達了京中軍師重地,只要衝破了下京關,再走六十里路,便到了京城,那後頭沒什麼兵力軍隊。

下京關原先守城軍只有一萬人,經歷了上次輔政王殺回京城而後自立並肩王的事後,跑路的天順帝回到京中,攤開了堪輿圖,第一個點便是調了其他兵力守下京關。

如今下京關兵馬人,可對上並肩王的十萬大軍,守城負隅頑抗不過幾日,定是城敗,到時候惹怒了並肩王,滿城百姓以及守城將領命如何,自然可知。

京城皇宮

「十四隻帶了四萬兵馬?這個混賬,八萬的兵馬怎麼只帶來一半?算了算了,先讓他趕到京城外守著。」天順帝在紫宸殿踱步。

原本歷無病帶四萬兵馬該去下京關增援的,但提前被京里天順帝給劫了兵——天順帝讓歷無病帶兵守在京城外,算是第二道防護。

這是誠親王給出的招。

聽到並肩王帶十萬軍打過來的天順帝早都嚇破了膽子,此時哪裡還有腦子去思考下京關那一城百姓兵馬,只有一個念頭——朕不能死。

兵馬和全城百姓命比,能有他真龍天子命貴?

十四接到了消息,便駐紮在京城外,而後一盔甲匆忙進宮面聖,意思就一個:要是現在大軍留在京里,下京兵馬本抵擋不住多久,到兵馬死傷了還好說,要是被並肩王充了州軍——

那並肩王就有大軍,可以說整個大曆想去哪裡去哪裡了。

十四帶來的這點兵本不足抗衡。

天順帝聽了心驚膽戰,可還是不想放十四去下京關,十四卻說:「聖上,我帶兩萬兵馬增援,留下兩萬我讓副將護送您去行宮避暑。」

「這樣好!」天順帝一聽當即拍手定下來了。

歷無病便帶著兩萬兵馬前去下京關增援,剩下的兩萬護著天順帝往東北方的天河避暑別宮去了。

八月。

北方大,蕃國茴國藉機而,茴國突破了州軍駐守,蕃國軍氣勢高漲,舉國家兵力近戎州邊界,發出震天的殺聲,而戎州軍也面部改,孟見雲帶領軍隊,一張張陌生的□□機床對準了蕃國——

同時,原本帶兩萬兵馬增援下京關的歷無病,去晚了——下京關駐守將軍抵抗三日,結果不知被並肩王怎麼遊說許諾了什麼,最後是大開城門,不過駐守將軍在城門開啟那時,自刎亡了。

只希並肩王別傷全城百姓命,厚待剩下的兵馬。

並肩王自是大喜,將剩下的兵馬收編,而後長驅直,直奔京中。

歷無病聽到探子來報消息后,便當機立斷下了吩咐:「進山!」先避讓,而後等並肩王走了后,一面派人去戎州傳信,另一方改了目的地——

「去州。」

九月,戎州的炮火震天,退了蕃國軍十幾裡外。容燁徵調了三萬兵,接到歷無病的信,當機立斷,做出了一個果決且大膽的決定——

從蕃國騎兵直茴國。

蕃國與茴國相近,且平原草地多,若是帶兵走城中中原地帶,那得繞路——那邊沒水泥路。

徵調的新兵駐守,王虎帶兵練守住戎州,得蕃國再退即可。

孟見雲和容燁帶四萬老兵,包抄突襲茴國後方。

同時九月中,北方陣雨,氣溫驟降。

並肩王帶大軍追上了天順帝聖駕——天順帝跑路時聽了誠親王的,一路還還分散兵力為了『引人耳目",讓並肩王不知道哪一路才是真的聖駕。

這樣確實是跑路順暢,也確實是讓並肩王認錯了幾次——其中的聖駕也並不是空的,裡面有皇后妃嬪、母后皇太后,將親近的比如天順帝親娘聖母太后,還有並肩王王妃等都帶在邊。

……不提引開並肩王假聖駕的下場如何。

一場秋雨,大軍困住了真的天順帝聖駕,此時護送天順帝的兵馬只有三千多人,而誠親王自告勇第一個表示要分散並肩王注意——帶著兩千人跑了。

此時不知道人在何方。

九月底,已有消息傳出,並肩王造反,與天河行宮八十里一城鎮殺了天順帝,連同天順帝生母,聖母皇太后以及容后,包括一眾嬪妃,天順帝的幾個兒子公主等等。

弒君殺母——哪怕這是天順帝的生母,可容太后畢竟是登在冊的太后,那名義上就是並肩王的母親,此舉為天下不容。

十月並肩王率軍回京,準備之後的一切事宜,比如登基、改年號等等諸多事宜,此時的並肩王都想好了,這次誰再敢攔,通通都殺了好了。

天河路遠,不亞於是極南的昭州位置。

消息閉塞,就算是快馬加鞭回報戰事,一去也是一個半多月,天河的並肩王帶著大軍路上走的慢,消息還停留在歷無病帶了兩萬人馬去州了。

不亞於是找死。彼時並肩王並未放在心上。

州都是他的心腹大將,本沒想過會歸順十四,那邊還是四萬守軍,對付十四怎麼也不會落於下風,不管哪個方面,並肩王都是輕蔑的。

更別提如今並肩王滿目仇恨只有手刃天順帝,以報趙家一家滅門之仇,報並肩王嫡長子中毒而亡之仇。

之後一切塵埃落定,大軍走的慢了些。

十月,戎州蕃國發出議和投降,一退再退。而茴國更是自顧不暇——他們的王被歷無病殺了,整個王庭大,開始爭奪王權。

天順帝被逆賊歷珉殺害消息傳遍了大曆。

歷珉乃二皇子名諱。

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容燁親自寫了檄文,告天下百姓,叛軍逆賊歷珉十大罪狀。檄文一出,大曆百姓文人嘩然,自是紛紛寫文上書支持歷將軍正義之師,將逆賊伏誅。

歷無病不負所托,率軍堵住了並肩王回京的路。

這一戰勢在必得。

十一月,逆臣歷珉伏誅,歷無病攜大軍班師回朝——

十二月,京里下了大雪,積雪寸尺厚,也遮蓋不住那些門閥世家貴族們的跡……

昭州,黎府。

顧兆幾次下筆,刪刪修修的,黎周周在旁看著,說:「相公,你若是不想辭退,便不用,我看小容不是那般的人。」

「還是辭。」顧兆在下半年幾乎是天天在大後方做火,也不用他東西,就是整日的炸天響,前方河,他在後方聽忠七回報消息,幾乎是十天半月一個變。

節奏太快了——全是他的『功勞"。

到了如今炸聲沒了,又像是回歸安寧,顧兆便有些害怕,他看出來了,歷無病和容四就是天生一對的料,一個善武一個善文鬥心眼,這大曆的皇位早晚都是歷無病坐著。

他還是早早退。

昭州鐵礦瞞而不報,還有這火藥——

現在是功臣,可人心不可測,尤其是有了權勢。沒看歷史上,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他就是那一把良弓,還是自己藏著。

如今還能全而退——顧兆對此時的容四和歷無病還有點信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