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夫郎家的贅婿首輔 第230章 盛世一統15

《夫郎家的贅婿首輔》 第230章 盛世一統15

第二百二十八章

晌午不到過來的,吃喝、蹴鞠,熱鬧玩的盡興,一直到日頭快下山了,茍貴掂量著,實在是不好再耽誤了,才上前提醒,還是問的容公子。

「容公子,宮門快下鑰了。」

容燁臉上還是笑意,聞言才恍然這都到這會了。也幸好他和歷無病住在前朝,要是住在後宮,這會怕是就回不去了。

「時候不早了,我和十四先回了。」

黎周周點頭,「給你帶點乾果子吃。」

「好。」

反正都在京城,皇宮離黎府又近,以後見面是方便的。

黎府下人早準備好了食盒,茍貴就上前,親自拿了食盒,不勞駕旁人。沒法子,今日聖上容公子出宮邊伺候的就帶了他一人。茍大總管可自得了。

若是在宮裡,他自然不幹這『重"活,可現在不同。

這可是首輔府給容公子的食盒。

顧兆黎周周帶頭相送歷無病和容燁,鄭輝和嚴謹信一道跟著,柳樹雖是不知道這二位份,可見大傢伙都送,那他也去送,反正也不遠。唐一看,那也跟上。

……其實上門做客的男客,送出府邸大門不該是眷的,也是來做客的。唐想。

福寶也送兩位叔叔,還上了小夥伴,「咱們都去吧。」

黎府正門緩緩打開。

顧兆看到門外景緻,默然一瞬,他就知道會這般。

太平正街黎府門外沿著到宮裡的路都清了——不過好一點一環路上很普通百姓,大多都是各府出門採買的下人,或是夫人小姐,環皇城那圈,普通老百姓是不得的。

因此封路影響不大。

歷無病的親衛先上前,雙手抱拳單膝跪地行禮,說:「聖上,末時二刻黎府門前打探的人多了,卑職無法只能先調親衛前來,請聖上恕罪。」

Advertisement

「起來吧。」歷無病無所謂,看了眼清路后跪地的臣子們,並沒有給個好臉打什麼招呼,「回宮。」

這種場合,那顧兆要攜全家恭送,不過是行的作揖大禮。

「臣恭送聖上。」

「下次再來你這兒玩,回去吧。」歷無病擺手。

容燁也同周周笑笑,說:「回吧。」

直到那頂普通的車馬廂走遠,影子不見了,顧兆看了眼站在他家大門對面的諸位大臣,有些眼的,大都是位不高的——位高的老油子不會親自來,這些階低想『上進"的,聽到了風聲就過來瞧瞧。

「給這幾位大人備點茶果送過去。」

末時兩刻來的,那就是下午一點半到,等到這會了,也夠辛苦的。這片都是大府邸,沒茶樓——原先有個,是二皇子開的,後來倒了關門了。

等於說這些員站了三四個小時。

顧兆自是不好全都引進他家,風頭就大了,到時候又是一本參他結黨營私的摺子,還得讓他批,源頭上大家都省省事。

「聖、聖、聖上?」柳樹結問。

已經是嚇得臉白,手心冷汗,,半天不知道說什麼。小朋友們雖然有些呆住,福寶除外,不過年齡越小的恢復越快,小黑一會會就好了,只剩下好奇了。

原來剛跟他踢球的就是皇帝老爺啊!

他還接住了皇帝老爺的球。

黎周周讓下人上了熱茶,大家坐下喝口茶緩緩勁兒,一邊同小樹還有大嫂解釋:「以前聖上在南邊打仗,離昭州近了些,有些面子。」

的沒多說。

不過說這個,兩人還是驚心魄的沒回過神,喝了一刻茶,分別是有一肚子話卻不知道說什麼,或是顧忌著,顧兆黎周周就送大家先回去,反正天也不早了,各家都回去說話。

Advertisement

等人都送走了,黎照曦玩了一天也累了,同他爹和阿爹道了別快快樂樂回自己院子去了——中二年黎照曦也是很喜歡自己的地盤空間門的。

「小樹那麼直爽的人,剛說話都是話到下去。」黎周周嘆。

顧兆倒是覺得正常,「人長大了,孩子同父母都有意見不同,藏著小,不願吐的。再者我覺得柳夫郎也不一定是顧忌咱們這些人,人長大了,尤其是關於聖上的事,再謹慎也不為過,總不能還跟村裡說誰家八卦是非一樣隨便聊。」

「你看著我笑幹嘛?」

黎周周就笑說:「我一回來,被窩裡你同我說的還嘛。」

顧兆理直氣壯道:「咱們夫夫二人,那能一樣?咱倆就是一個人。」他跟周周說了很多歷無病容燁的八卦,說完心裡舒坦了。

為了表示自己言之有,顧大人一本正經肯定說:「周周你信不信,這會車上柳夫郎就憋不住跟二哥吐槽說八卦。」至於鄭家,顧兆不敢打包票。

曾幾何時,鄭輝同妻子也是敞開了說的。

夫妻一,沒半分遮掩。

嚴家馬車

柳樹已經上拳頭捶嚴謹信了,「你咋不跟我說?害我不知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上沒個把門的,要是說錯了話又害了你咋辦?」

嚴謹信聽到『又"字,便知道上次打了鄭輝,小樹也替他擔憂。

「我說了。」

「你啥時候說的?你咋就說了?我咋沒聽到?」柳樹不信,要是說了,他敢那麼糟糟說話嘛,還說『你們兄弟長得不像但都是一表人才站著一起可相配了"——

他說到這兒的時候,嚴謹信好像咳嗽來著?

柳樹還說你嗓子不舒服多喝點茶,這果茶好喝的,酸酸甜甜的……

「我和兆弟的上峰。」嚴謹信提醒:「兆弟已是首輔。」

Advertisement

柳樹還嘟囔你說上峰誰知道,就是沒說聖上,而後才反應過來,顧大人做到首輔位,那是最大的了,誰還能管著顧大人是顧大人上峰?

自然是皇帝老爺了。

唉,他這豬腦子,有時候反應不過來。

嚴謹信看著小樹自責,還在問他港有沒有說錯話害了你。嚴謹信心中說不出什麼滋味,他搖搖頭,說:「小樹你從未害過我。」

鄭家車馬上。

夫妻二人端坐了會,鄭輝見妻子臉白,便說:「剛嚇著你了?我見兆弟和謹信沒說,聖意不願表份,就沒直說。」

搖了搖頭,「沒嚇著,還好。」

可聲音都是發的。

鄭輝沉默了幾息,說:「娘,納妾是我混賬,你要是恨我埋怨我,我都理解——」

「相公說什麼話,不過是一房妾室。」唐做大度賢惠,「這麼多年,府里就瑩娘和兒,子嗣不,如今添了個弟弟,好的。」

鄭輝著妻子臉上強行的笑意,頓時心中更是自責愧疚。

兆弟說得對,嚴謹信打的也沒錯。

娘,鄭輝在此立誓,以後定不會再有妾室。」

「相公,我做正妻的哪裡——」唐說到一半就說不下去了,該說不介意,這納妾應當的,多給相公生幾個,開枝散葉,子嗣盈。

可一句都說不出來。

想到剛黎府時小樹同說的話,想到周周說的『你阿娘還在灶屋吃過飯",其實想起來了,很久很久以前,丈夫改過自新同意,接到府縣去住,剛到府縣就是去黎家的小院,在灶屋站著吃了個蛋。

如今想來那時候的像是另一個人一般。

太陌生了。

不知為何一腔心酸委屈就涌了出來,暗自垂著淚,低低訴說著這些年的苦楚,「你在外頭我一日也睡不好,時常擔驚怕,怕外頭打仗不安定,怕逆臣傷你,腆著臉求了小樹,求了昭州那邊……」

Advertisement

「府里閉門謝客,深居簡出,兒這麼大了,還是一副害怕生的子,瑩娘十七了也沒議親……」

結果回來的是什麼?是丈夫帶著小妾還有一子。

如何不痛苦,可又能如何,只能接了。

……

十一月初,各地方的鄉試績就出來了。

有的考上了喜極而泣,家中張羅慶賀。有的是愁雲滿布,連回去盤纏都沒了,只能靠走的,可還能如何,今年加恩科便是不死心想來試試的,其實學問不紮實,該後年考的。

考上舉人的那就要赴京參加明年二月的會試和殿試,有人不差錢,那就家裡擺完宴,早早租車馬到京里備考,也能提前京里主考的風向、喜好,到時候寫文章投其所好,想得個好分數。

差錢的——都考上舉人了,就是以前差錢,現如今了舉人老爺也不差錢。想當初顧兆考上舉人,鎮上鄉紳捧著銀子錢匣子來他家給他主送錢的。

像顧兆這樣不收的應當也是有,不過數,大部分都會拿了。

鄉紳說話可好聽了,說什麼只想沾沾舉人老爺的,不是為了辦事云云,這話一說,加上當時家裡被大喜沖昏了腦袋,不知不覺就收下來了。

所以除非家中有事走不開,大部分舉人都是早早到京里。這個年自然是京里過了。

十一月中,黎府就派了車馬去西坪村接老太爺回府。到了西坪村已是十二月十二日,還算是走的快,一路沒怎麼耽擱。

這個季節冬,天又沒特別冷下來,是村裡最為難得自在的時候。

地里莊稼收完了,播了冬小麥的種子,只留半畝一畝種個大白菜大蘿蔔這些,好等冬日裡自家吃或是賣到鎮上的。

以前這時候,村裡漢子閑了那就是睡覺、吃飯、進山撿柴火、扎堆聊天,也有打牌的,不過不賭錢——西坪村有規矩不許賭錢,加上王二狗例子在前,誰敢啊。

好日子是過膩味了,賭錢玩骰子敗家底。今年多了一,送自家孩子去學堂的,自然東西兩村男人都送娃娃。以前除了村裡富戶,誰敢想送娃娃念書?那就是家裡在富裕也不敢這麼來,束脩一年就二兩,還別提紙筆墨了。

現如今不同,東西坪兩村有了族學,兩村孩子束脩一年半兩銀子,黎姓、顧姓更是不要束脩錢。自然筆墨紙硯要錢,但能用最便宜的。

最重要是,讀書績好了,還給獎銀子!

每年考試績前三的,第一名三兩銀子,第二名二兩,第三名一兩。

「其他姓也行?」

「不是黎家顧家娃娃,其他娃娃比他們強了也給銀子?」

趙澤耐心倒是好,一一回應村民。

「是,只看績不看姓氏。」

「鄉親們請放心,我們學堂的夫子考核績定不會看姓氏定績。」趙澤保證,他知道村民想什麼。

大傢伙這會放了心安定了。

趙澤是秀才,屢屢考舉人都是落敗,本是喪了鬥志,已經開始培養兒子了,可如今村裡蓋了族學,請的還是進士舉人做夫子,趙澤聽聞消息時,興難掩,心中也升起了再戰的心思。

如今在族學教書啟蒙,用了工資養他兒子和他自己科舉。教完啟蒙學前班識字,回頭還要去補中班的課程。

村裡娃娃識字啟蒙多了,大多鄉親都想『試一試",反正一年半兩銀子,也不算太貴,加上紙筆用最便宜的,要是自家娃娃是好苗子呢?

黎家的氣派院子就坐在村中,路過的村民誰不心裡羨慕,都想做『黎大",自家孩子當,他們被一聲老太爺、老夫人。

因此東西兩村孩子啟蒙率還高的,也有遠一些的村子送孩子過來。

中班小班進度,那就是年紀大一些已經過了啟蒙的,像是今年恩科院試,王元和木二郎就去參加了。而黎二家的健安、冬冬,顧家的顧晨顧這四位是參加生考試。

黎府車馬到的時候,村裡可熱鬧了。無外乎,喜訊太多了。

李桂花這些天,天天到黎府院子里吹牛磕牙,裡喊親家公,臉上是喜氣洋洋的,這裡茶水、瓜子花生乾果是免費吃,一閑下來,李桂花可來了。

也不怕村裡人說是非,因為不止,劉花香也來,還有村裡其他人。

「元元考中秀才我是半點都不意外,這孩子打小就聰明,兆兒都說能坐得住是當好料子。」劉花香嗑著花生跟王石頭娘說。

王石頭娘也是這半個多月來,臉上笑就沒斷過。

王家出秀才了!

杏哥兒可真是頂好的。

李桂花心裡撇,這都說了半個多月了,還說呢,不由眉一挑,接了話說:「要我說還是我家有本事,都像他大哥,是讀書好料子。」

「你家老小不是沒考上嗎?」劉花香直言,還在跟前吹牛。

李桂花說:「才多大,夫子都說了,我家機靈,今年差那麼一點點,恩科就是讓他試試,明年指定的。」

顧晨考上生了。

劉花香懶得同李桂花扯,反正家健安也考上生了,沒想今年族學蓋好了,這麼快就生考中了。

好呀好呀。

院子里熱熱鬧鬧的,黎大避之不及,只讓下人記得給大傢伙添茶送乾貨,兩家孩子考中了,雖是生也是喜事。黎大還給包了銀子喜錢,給顧家那份,也是替兆兒包的。

都是小輩。

不過這喜事再高興,快一月了,院子整日這般,黎大都怕了——他一個鰥夫能同村裡婦人說話嘮嗑嗎,像什麼話。

於是在京里車馬來接時,黎大可是痛快,「收拾收拾,趕上京,別耽誤了。」

回去還收了一車的農貨,腌菜醬菜雜糧,還有一些信。

李桂花幾人見黎大要走,當屬最捨不得的了——沒了免費茶水點心果子吃,還有這院子說話,黎家的椅子也舒服,還有下人伺候。

唉。

黎大是逃似得回京,回頭著村裡的景緻,其實臉上是笑呵呵的,褶子也深了,「……偶爾回來看看就咯。」

回去路上打尖住店,不算太快,越是往京里去的方向,越是近了,客棧里吃飯的讀書人就多了,人多得拼桌,拼桌吃飯自是要聊天,要是拼了一桌讀書人,那話題更多了。

黎大是大老,聽不懂學問之乎者也的說話,可有一天他聽懂了。

「也不知道自此主考喜好什麼?或是辭藻華麗,或是引經據典,還是平實卻深刻?」

「我聽到消息了,咱們這次主考來頭可不小。」

「黃兄可否仔細說說?」

大傢伙都安靜下來,聽這位黃兄說,這位著比他們好,聽說家裡經商,消息自是比他們靈通些。當然有些舉人不屑與商人之子同坐,都在隔壁桌,這會聽到主考三字,只能話停了,咀嚼聲小了,聽這邊怎麼說。

黎大是吃著麵條沒當回事——同他無關。

「聽說是首輔大人主考,這位首輔顧大人你們知道吧?」

黎大吸溜麵條聲也停了,差點都嗆住了,說的是兆兒?那聽聽,看這些讀書人說啥呢。

「自是知道,《三年兩考》就是顧大人修撰的。」

「顧大人過翰林編過書下放過苦不堪言的昭州……」

那昭州倒也沒苦不堪言,剛去的時候是窮了些但民風淳樸,現如今更別提了,比中原還要好。黎大想。

「顧大人我輩楷模。」

「咱們這屆恩科,若真是顧大人主考,咱們便是顧大人的門生了,真是幸哉幸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