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裏關於荊離的傳言很多。
比如他曾落草為寇,現在不做土匪了。
再比如,他投軍立功,在京城裏做了大,還有人說親眼看到他披鎧甲的樣子,只是現在得罪了京城裏的員,被攆回了家裏。
……
總之,傳言很多,但是都沒有被證實。
這些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回鄉之後,惹上了麻煩。
他親娘嫁給秀才之後,又生了一兒一,過得十分困難。
秀才榨乾了娘上的所有財,心生厭倦,非打即罵。
可是即便如此,兩人也磕磕絆絆過了這麼多年。
不是秀才不喜新厭舊,而是村裏人都看了秀才是個飯吃又沒良心的,所以沒有人願意跟著他。
秀才又需要個人伺候,所以一邊打著一邊將就過活。
這種打打鬧鬧的平衡,等到荊離回鄉就被打破了。
秀才著自己娘子去找荊離:「那是你親生兒子,怎麼他不該養你嗎?去要銀子!」
人竟然真的去了。
荊離對置之不理。
無論人怎麼苦苦哀求,他心如鐵。
要說他沒錢,肯定沒人信,畢竟只要進山就不空手的人,每天去鎮上賣獵得多銀子,大家都心裏有數。
可是荊離就是不給,一個子也沒有。
人要不來銀子,秀才也不要臉了,帶著人上門要錢。
秀才自認為長了一張舌燦蓮花的,之乎者也,咬文嚼字地把荊離噴了一頓。
結果呢?
荊離一言不發,拎著他的領,像拎小一樣把人給扔了出去。
秀才在地上滾了幾下,哎呦呦地喊著起不來。
人上前扶他,卻挨了一掌。
秀才簡直都要氣瘋了。
荊離卻對兩人鬧劇視無睹,轉進去把門關上。
很快,屋裏傳來了烤的香氣。
秀才吸了吸鼻子,灰溜溜地走了。
他並沒有死心,他還得想辦法。
秀才確實也想出了辦法,不過真是十分噁心人的法子。
——他強迫人去招攬村裏娶不上媳婦的老,甚至流浪漢。
三五個子就可以。
村裏很快傳出了風言風語。
荊離有沒有生氣,沒人知道。
但是他沒管,卻是真的。
然後某一日,鄰居突然發現,秀才一家都被殺了。
荊離則不知所蹤。
於是殺人這頂帽子,自然而然地扣到了荊離的頭上。
現在明九娘他們偶遇的,就是衙門準備抓捕荊離。
明九娘小聲地對蕭鐵策道:「你覺得會是荊離做的嗎?」
蕭鐵策道:「難說。」
明九娘:「……你這人怎麼那麼沒意思,跟我還藏著掖著。難道你說錯了,我還能怪你不?別含糊其辭的,就說是,還是不是!」
跟端著,哼!
蕭鐵策:「不是。」
「我也覺得不是。」明九娘道,「他之前都沒有理,現在也不會搭理我覺得。」
以眾人口中描述的荊離的能力,想要殺了秀才一家,早就手了。
而他顯然也是個有定力的人,不應該為這點事就連自己也搭進去了。
「很興趣?」蕭鐵策問。
明九娘點點頭,「也不知道這裏誰主政,說不定就是個糊塗。」
「你興趣,我們就留下住幾天。」蕭鐵策道。
他們這一行,並沒有什麼目的地,走到哪裏算哪裏。
明九娘高興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