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王爺放肆寵:通房丫頭要翻身 第1611章 親自下廚

《王爺放肆寵:通房丫頭要翻身》 第1611章 親自下廚

 ……

 一轉眼,太后的千秋節便到了,今日下起了冬以來的第一場雪,天氣十分寒冷。

 太子和太子妃一早就過來昭宮這邊請安了。

 今日沒有大朝會,皇帝已經穿戴整齊,打算去康慈宮了。

 “太子要不要和朕一塊過去?”皇帝看著太子,笑著問道。

 太子聞言有些吃驚:“兒子也可以過去給皇族母拜壽嗎?之前兒子聽母后說,皇祖母只點名讓父皇過去,還說要給父皇做好吃的呢。”

 皇帝笑道:“話雖這麼說,你要是跟朕一塊去了,你皇祖母還能把你趕出來不?不過是添一雙碗筷的事兒,你放心好了。”皇帝笑道。

 他都這麼說了,太子當然不好拒絕,連忙點了點頭:“是,那兒子陪父皇一塊兒去康慈宮。”

 皇帝臉上滿是笑容,帶著兒子一塊離開了。

 皇后看著這父子二人遠去的背影,忍不住皺了皺眉。

 可不認為,刻薄又自私的太后,只是被關了半年,就能反省自己,徹底變了個人。

 在看來,太后的怨恨應該越來越多,越來越深才是。

 可聽皇帝說,那個老妖婆現在又講道理,又很慈

 “母后別擔心,這是宮中,不會出什麼事兒的。”太子妃聲說道。

 “本宮倒是不擔心他們會出什麼事兒。”皇后搖了搖頭:“本宮只是覺得太后的行為有些反常。”

 不過俗話說的好,虎毒不食子,太后就算再不喜歡他們,可對皇帝這個唯一的兒子那是挖心掏肺的好,肯定不會做什麼對兒子不利的事兒。

 “不管他們了,咱們去陪孩子玩一玩,今日下了雪,兩個孩子不能出門,正好寢殿里燒了地龍,咱們過去坐坐。”皇后看著兒媳婦,聲說道。

Advertisement

 太子妃連忙點了點頭,陪著皇后一塊去了。

 子出嫁之后,十有八九都得在婆婆面前立規矩,有些人甚至要熬到婆婆死了,才能松口氣。

 可太子妃卻沒有這樣的煩惱。

 打從嫁給太子,皇后就沒有為難過,反而一直護著,也從不讓立什麼規矩,對于自己這個婆婆,太子妃是很喜歡的。

 婆媳二人去寢殿里陪孩子玩耍,皇帝則帶著太子直奔康慈宮。

 太后正準備下廚,見太子居然和皇帝一塊兒來了,還來得這麼早,心中十分吃驚。

 “母后做的鹵和牛餅最好吃了,朕想著,多一個人也不礙事兒,就把太子也帶來了。”皇帝笑呵呵說道。

 “嗯,來就來了吧,你們父子二人心坐著喝茶,哀家去膳房了。”太后說完之后,帶著桂嬤嬤去了膳房,留了兩個年輕的宮在這邊伺候著。

 做的鹵是膳房里的廚子今日一早就起來熬著的,做牛餅的面也發好了,看著松松的,還有一特殊的面香味兒。

 “娘娘,太子殿下在里面,這……”桂嬤嬤當然知道自家主子要做什麼。

 “按照之前的計劃行事。”太后說完之后,自己親手下廚,也不讓邊的人幫忙。

 等快到午時,已經做好了所有的飯菜,讓人裝在食盒里送去了寢殿。

 “你們父子二人別下棋了,過來用膳吧,哀家為了這頓午飯,一大早就起來準備了,有皇帝吃的鹵和牛燒餅,還有紅燒和一些青菜,這些都是哀家及其擅長的,你們嘗嘗味道如何,如果喜歡,哀家下次再給你們父子二人做。”太后笑道。

 皇帝聞言凈了手后,便打算筷子了。

Advertisement

 伺候在他邊的方河連忙恭聲道:“啟稟皇上,尚善太監還未品嘗膳食,也不曾用銀針試毒,還請皇上稍候片刻。”

 太后聽了方河的話后頓時不高興了:“你這奴才是何意?哀家莫非還會毒害皇帝?”

 “回娘娘的話,奴才不是這個意思,這嘗膳和試毒,是歷朝歷代的規矩,咱們大康王朝也不例外,奴才……”

 還不等方河把話說完,皇帝便有些不耐煩的揮了揮手,打斷了他的話:“好了,這里是康慈宮,朕來母后這兒用膳,何時需要試毒了?退下!”

 方河聽皇帝這麼說,頓時不敢多言了。

 太后坐到了上首的位置,對邊的桂嬤嬤道:“咱們這的尚膳太監進來吧。”

 “母后!”皇帝聞言有些急了。

 他可不是這個意思。

 “皇帝的意思哀家懂,不過,咱們皇家就是這些規矩,哀家每日的飯食,尚善太監也是要先試一試的,這些飯菜雖然是哀家親手做的,可保不準有人手腳,畢竟……這宮里吃的每一樣東西,都是從外頭送進來的!”太后笑道。

 都這麼說了,皇帝自然沒有反駁的道理。

 尚善太監就在外頭候著,桂嬤嬤很快便將人了進來。

 那小太監先用銀針試毒,然后又把桌上的飯菜挨個都吃了一遍,過了半刻鐘后,才恭聲道:“啟稟太后娘娘、皇上,飯食無礙。”

 事實上,按照宮里的規矩,是要等上一刻鐘的,可今日下了雪,天冷,原本熱乎乎的牛餅,這會兒都已經變得有些溫熱了,再等下去,可就得涼了!

 所以,小太監也不敢再等了。

 反正他現在沒有任何異常。

 這是太后娘娘做給皇帝吃的東西,肯定沒事的。

Advertisement

 太后聞言揮了揮手:“你退下吧!”

 “母后做的牛餅味道就是香,朕早就想嘗嘗了。”皇帝說完之后,拿起一個牛餅便咬了一口。

 這牛餅是將上好的牛和芹菜炒好以后,用面團包裹住,搟大餅子,再到爐子里慢慢烤,烤制好的牛餅外脆,牛餡料很香。

 最要的是,這是太后親手做的東西,是兒時皇帝常吃的。

 “太子你也吃!”皇帝拿了一個餅放到太子碗里。

 “是,多謝父皇!”太子連忙頷首,笑著咬了一口。

 “母后您怎麼不吃?”皇帝吃了大半個牛餅后,見太后還在喝湯,連忙笑著問道。

 “餡料有些辣,太醫說哀家咳疾未愈,不宜食用辣的和油膩的,哀家吃米糕,喝海帶湯就行。”太后笑道。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