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侯爺的旺夫娘子 第115章 順眼

《侯爺的旺夫娘子》 第115章 順眼

摘得早的辣椒已經曬干了,門口曬著的還沒干。得把明年要種的種子預留出來。

“那些曬干的辣椒放在哪兒?”

“在北邊的糧倉里。”

放下碗,殷清瑤去北邊的倉庫看了看,為了預防糧食發霉,糧倉底下用木板搭了個臺子,里面還是比較干燥的。糧倉很大,曬干的辣椒只占了一個小角落。

今年風調雨順,辣椒個個通紅,個頭不小。

挑種子是個細致活,殷清瑤在地上鋪了草席,清閑點的幾個陪著在倉庫里一待一個下午,也不能把種子全部都挑出來,沒有種子的辣椒吃起來不香。

等外面的曬干了跟這一批混起來,到時候不影響口

晚上的飯果然就是包子和湯,殷老五從地里回來,一口氣吃了四五個大包子,喝了兩碗湯。

“今天幫著把老宅的瓜子收了……”他的語氣好似在給殷清瑤解釋,“樂安他們幾個都回來了,老宅除了你,大家都下地了。我是看他們干得慢……”

好像生怕生氣一樣,一家人都能這樣看,在外人眼里豈不是把夜叉了!

“嗯,那我去老宅給他們送點包子。”

“你不生氣?”

殷老五看起來很驚訝,殷清瑤嘆了口氣說道:“爹,我不是不讓你幫老宅,是不能慣著他們,讓他們什麼也不做,只知道索取。歸結底咱們是一家人,理應互相幫襯。有樂安哥和樂勤哥管著二房三房,大家都往好的方向發展又有什麼不能幫?我又氣什麼?”

娘白了殷老五一眼,附和道:“就是,他們手從家里要錢要習慣了,要是再不改改,給他們再多他們也會埋怨。”

“現在多好,都有手有腳,該干活就干活,家里那麼多地,總不會著他們!要我說你就是瞎心。”

Advertisement

殷清瑤笑笑,起去廚房裝了一籃子熱乎乎的包子,挎在手臂上送到老宅。

“娘啊,我快死了!”殷樂皓靠墻癱坐在院子里,有氣無力地沖著廚房喊,“娘啊,我快死了,今天晚上吃啥?”

王氏也一樣累得直不起腰,被他連崔兩遍,沒好氣地吼道:“你小姑在家做飯,我跟你一起回來,連廚房的門都還沒進去,我哪兒知道吃啥!”

殷樂蓉跟殷樂琪也被迫下地去了,們倆這是頭一次下地,又臟又累,還覺得委屈,殷樂蓉沖到廚房問殷靜嫻:“小姑,吃啥?”

煙灰的殷靜嫻從廚房出來,端出來兩碗黑乎乎的菜。

“炒豆腐,炒豆角,豆窩窩,湯在鍋里,大家自己去盛。”

“這能吃嗎?”殷樂蓉沖進廚房,掀開鍋蓋,只見里面的湯都快干了,稠糊糊的大米湯變了大米飯,“有大米飯也不錯!”

不過,哪兒能先吃。

王氏在門口咳嗽一聲,立刻停住掀鍋蓋的作,回頭看了一眼站在門口的殷樂安,心虛道:“大哥,我就是看看,我先給你盛一碗!”

“百善孝為先,先給咱爺盛飯,再給父母長輩盛飯,最后才能到咱們小輩兒。”

殷樂蓉看著不夠大家吃的米飯,嘟道:“可是……”

“沒有可是,照做就行。”

王氏沖到前頭。

“樂安,娘先給你盛一碗,你在學堂讀書辛苦,又干了一天活……”

“娘,我爺也下地干了一天活,先給我爺盛。”

王氏端著碗盛也不是放也不是,本來打算盛滿滿一碗,最后只盛了半碗就放下了。

“那咱們都盛點,等會兒往碗里添點開水,也算是湯。”

王氏又拿了好幾個碗,把鍋底都刮了,還是一碗。

Advertisement

“樂蓉,不夠了,要不等會兒把娘的給你……”

對孩子,王氏雖然偏袒殷樂安,但也不會讓殷樂蓉了吃喝,以往都是這樣的,家里的東西先著殷樂安,最后才能到別人。

殷樂安搖頭道:“把我那碗給樂蓉,我是長子,理應照看弟弟妹妹。”

“那怎麼行呢,你都干了一天活了!從小到大,你哪兒吃過這種苦……”

“正是因為以前的優待太多,我才更應該反思自己,在家里要先敬長輩,再顧兄弟姊妹,為什麼在咱家就反過來了呢?要讓長輩遷就小輩兒,要讓弟妹把吃的喝的用的讓出來給我?”

“娘,長此以往,就算是親兄弟姊妹之間也會有間隙,家里人心不齊,將來兄弟反目,難道這就是娘想看到的嗎?”

“不過就是一碗湯而已……”

“合抱之樹,生于毫末,百丈之臺,起于累土,怨恨就是從一件一件小事上累積起來的。娘,對比起我幾個叔叔,我爺對咱們二房不薄,但是為什麼您心里還總是想著分家?不就是從一件件一樁樁小事上積累起來的怨恨,積累起來的不公嗎?”

“所以,咱們二房和三房就算分出去,將來到我們兄弟姊妹還會遇到同樣的問題。這也是我反對咱們二房三房分家的原因。”

進廚房端飯的崔氏聽了心里也不大舒服,回頭看了一眼坐在臺階上休息的殷老二和殷老三,從前沒在一起的時候總是覺得公婆偏心,現在看還是偏心。

但他們之間確實沒什麼直接的沖突。就是覺得給二房的太多給他們的太

沒想過,殷巧手兩口子給老五老六兄弟三個的更

“這是人吃的飯嗎?小姑,你做的這是什麼?”殷樂皓嫌棄地夾起一塊兒黑乎乎的豆腐,抱怨道,“小姑,豆腐本來就不好吃,還被你炒糊了,這頓飯怎麼吃啊!”

Advertisement

殷靜嫻想用手去臉上的煙灰,結果越越臟,以前只是幫著做飯,從來沒有自己一個人做全家的飯,所以慌的不得了,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弄一個小花貓。

若是以往肯定就懟回去了,但是今天,不知怎的,有點怕的大侄子殷樂安。本來就是把菜炒糊了,所以也不敢吭聲。

從屋里出來的林氏就當沒聽見他們的沖突,一邊是自己最寵的小閨,一邊是小孫子,手心手背都是,哪個也不舍得罵,罵哪個也不合適。

“不吃你就著。”

殷樂安端著碗進來,氣低的殷樂皓趕閉上,一家人坐在桌前開始吃飯。桌子上的菜實在讓人沒有胃口,但是干了一天活早就得前后背,有殷樂皓的前車之鑒,接下來也沒人敢抱怨。

就連一向挑三揀四的殷老三都閉上了

殷清瑤來的時候,桌子上只有兩個炒糊了的菜,大家一人手里攥著一個豆窩窩,正安安靜靜的吃飯,剛一進來,聞著味道抬頭的殷樂皓眼睛就亮了起來。

“姐,給我們送的啥好吃的?這麼香!”

流了口水的殷老三站起來去接的籃子,笑得都快咧到耳朵兒了,面上還裝模作樣地說道:“清瑤啊,你說你來就來吧,還帶啥東西,今天還得多謝謝你爹,要不是他,我們得干到天黑呢……”

殷清瑤錯一讓,從另一邊走到上首位置,把籃子放到殷巧手面前。

“也不是啥稀罕東西,家里蒸了包子,給我爺送點嘗嘗。”

一聽有包子,殷樂蓉里的米湯就沒味道了,眼神直勾勾地盯著籃子。

殷清瑤不小氣,帶了滿滿一籃子包子來,足夠他們這頓吃的。殷巧手嗯了一聲說道:“行,放這兒吧,你吃了沒,沒吃的話再添雙筷子。”

Advertisement

殷清瑤看了眼桌上幾乎沒的菜,再看沒洗干凈臉的殷靜嫻,笑道:“吃過了,,讓小姑找個籃子把包子騰出來,我好把籃子捎回去。”

今天這頓飯一看就是小姑做的,這麼說,殷靜嫻才想起來去拿籃子。

王氏跟崔氏一個兩個都跟霜打的茄子一般,穿著灰撲撲的裳,臉上上都是泥。不過看起來倒是比以前順眼多了。

“你們慢慢吃,我走了。”

從老宅出來,想到躍躍試的一桌人,被殷樂安一瞪,立刻就老實乖巧得不得了,心里就舒坦,果然是一降一,這世間的事還真是妙啊……

螞蚱在田間地頭蹦過來蹦過去,幾個小孩子吃完飯聚在村口的地頭逮螞蚱,逮到了螞蚱之后用繩子穿了,串一串拿回家用鐵鍋盛了放在火上慢慢的烤,把烤焦扔掉,稍微放上點鹽,就是一道味。

這是窮苦人家的吃法,以前鬧蝗災,蝗蟲把糧食樹皮都啃完之后,人沒啥吃,為了活下去,只能抓了吃糧食的蝗蟲來吃,現在也有小孩兒調皮,捉了蝗蟲,鬧著讓大人烤,也算是改善生活。

幾個小孩子自己撿了些柴火,在村口點了一堆火,用泥裹了螞蚱的,扔到燒熱的石頭上,沒一會兒就了……

殷清瑤看得咋舌,這幾個小孩子……

“小心把柴火堆點著!”

一吆喝,那幾個小孩兒捧了幾把土把火滅,立刻逃也似的跑了。

殷清瑤咧,這是幾個意思?看他們的年齡還小,還沒去過學堂,學堂里的學生最喜歡了,因為跟著能賺錢。

這幾個孩子是怎麼回事兒?長得太嚇人?

一聲吆喝把白競吆喝出來,火還沒有完全滅掉,白競折回去端了盆水把剩下的火苗澆滅。

“打擾先生讀書了。”

“不打擾,正準備去府上上課呢,正好,咱們一起走。”

殷清瑤在外面等了會兒,白競把水盆拿回去,也沒拿書就出來了,把門從外面拴上。

他來了之后,總是深居簡出,除了上課就是閉門讀書,府試還得兩年,至兩年他不會離開。

“先生家里還有什麼人嗎?沒見先生回去過。”

從村口到家走路也得一盞茶時間,兩個人并肩走著,不說話有點奇怪。殷清瑤就多問了一句。

“我父親早逝,母親去年也病逝了,現在家里就我一個人,家中只剩兩間草房,也沒什麼牽掛。”

“所以去年的府試你沒參加?”殷清瑤后知后覺道,“抱歉,我不是有意的。”

白競笑著搖了搖頭。

“無妨。”

前院的客廳里一到吃完晚飯就會把桌子干凈,點上蠟燭,考慮再三,在家里上課比在學堂里方便,也更方便監督。殷清瑤對他們的要求不高,識字兒就行,要是有會算賬的,會做文章的那就更好了。

旁聽了一會兒,思緒漸漸發散,一縷愁從院子里飄向空中,穿過天上的云彩,飛到更遠的地方。

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的殷清瑤一回神,一節課差不多也該結束了。先是愣了愣,然后忍不住失笑,果然是一上課就走神,多年的病了,到現在也沒改。

好在,不是白競的學生,有幾個沒做完作業的,都被他毫不留面地打了板子,小姑娘又疼又委屈,卻什麼也不敢說,抱著作業繼續做。

環視一圈,班里最好學的學生就是杜鵑了,杜鵑跟著李娘學了一些,但是還有很多不會的,趁下課時間就帶著自己的疑去找白競。白競也耐心的給解答,場面十分和諧。

嗯,優秀課代表,以后前途無量。

反正大家都在,不用心著招待白競,殷清瑤打了個哈欠,著懶腰回房間了。看見墻上掛著的竹弓,手又有點疼。

邵云舒給涂抹的傷藥特別神奇,不出三天手指頭上的傷就好得差不多了,白天沒什麼時間,趁著這會兒,把弓取下來,用麻繩簡單地在墻上纏了一個靶子。

箭雖然是用竹子削的,但是很鋒利,能做武,嗖的一下就釘在墻上了。

殷清瑤心思一,嗯了一聲,明天可以去多砍些竹子,回來做一些弓箭,讓大家都練練。

寂寥的夜中,蛐蛐躲在草叢里奏樂。

連日趕路的邵云舒終于在東川跟鎮南候白鎮匯合,邵云舒帶領的一千衛兵歸鎮南候麾下三萬兵馬,開始向北推進。

反叛勢力為了保存人馬,利用當地的地形跟他們打游擊,此地山高林水多,在他們疲于應付的時候,叛軍也沒落到什麼好。邵云舒學了一些當地的土話,找了個向導。

向導帶著大軍穿越林,直叛軍的老巢,大軍勢如破竹,一舉把明王麾下最得力的將軍陳力言擒獲。拿下陳力言之后,明王麾下再無可用之人。

本就是邵云舒想出的妙計,將陳力言引出來,白鎮是他的親舅舅,自然不會搶他的功勞,而且白鎮已經是鎮南侯了,不需要這種功高震主的功勞來裝點門面。

游擊仗打起來尤其耗時,不知不覺,已經是深冬了,再有幾天就該過年了。今年的年只能在軍營里過了。

一走好幾個月杳無音信,不知道那個沒良心的小子會不會想他……

臘月初,梁懷玉回來了一趟。從他春上回京,到過年,快有一年沒見過他了,當他出現在自家門口的時候,殷清瑤還有點恍惚。

公子穿錦袍,外面披著一件雪狐披風,雪白的皮更襯得他面若冠玉,臉如桃花。

后跟著幾輛大車,小廝隨從正把車上的東西往下卸。

“你這是做什麼?”

冬天地里的活不需要怎麼心,殷清瑤總算能騰出功夫讓李娘折騰自己了,上穿的是上次邵云舒送來的金小襖,里面填了棉花,暖和得很。但卻不會讓人顯得臃腫,因為本來就很瘦。

頭上戴的是殷老四從海上淘換回來的貝殼做的首飾,因為不喜歡金燦燦的首飾,便用了銀飾來做主的花瓣活靈活現,垂下來的流蘇襯得更加俏。

梁懷玉眼前一亮,用一臉欠揍的表說道:“我才多久沒回來過,土就變凰啦?沒看錯的話,你上的料子是京城正流行的蜀錦,艷麗,聽說一匹價值千金呢……”

“云舒這個小子舍得啊……”

說著他又癟道,“如此一來,你豈不是看不上我送來的皮子了?”

“你那些箱子里都是皮子?”

殷清瑤好奇地跑過去,隨手打開一個箱子,里面放了滿滿一箱子皮子,大多都是灰黑的,看起來很普通。

“也不全是皮子,還有別的東西呢。”梁懷玉故意賣關子不跟說,“我說你也不請我進去了,在外面快把人凍死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