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侯爺的旺夫娘子 第154章 拉下水

《侯爺的旺夫娘子》 第154章 拉下水

“你,你能收多馬?”

朝魯原本也沒抱什麼希,但聽的語氣,好像……

“我們部族不止我一家養馬,除去一些老馬病馬,總共加起來有……”

一直沒說話的烏蘭他的胳膊肘,朝魯就頓住了,沒再往下說。

“小公子既然喜歡喝,我再給小公子盛一碗馬酒。”

殷清瑤但笑不語,初次見面,的確不能把老底都給掀開,不信任他們的時候,朝魯夫妻倆也未必會信

更何況看起來年紀確實小了點兒,不像主事的人。這一點在南方買莊子的時候就已經會過一次了。

“明天我上我四伯父,咱們約個地方再談吧。我得先看了馬,你也得先驗證一下我有沒有實力買馬咱們才能談生意。”

朝魯抿抿,爽朗應道:“好,那明天早上就在城門口見吧。我們草原上的人喜歡爽朗的漢子,我看小公子板雖然瘦弱,說話卻不拐彎,我再敬小公子一碗。”

殷清瑤端起酒碗跟他了一下。

酒過三巡,殷清瑤每次都陪著喝,雖然不能一口悶,但也喝得兩腮通紅。的酒量其實不太好,盡管刻意控制,也難免有點上頭。

“朝魯大哥,那咱們就約好了明天早上城門口見,我有點上頭,就不打攪了。”

殷清瑤扶著桌子,突然覺得頭暈眼花,又猛地一下栽倒在桌子上,趴在桌子上睡過去了。

“小公子?”烏蘭喊一聲,見沒有任何反應,便對著朝魯抱怨道,“中原人不能喝酒,你怎麼灌了他這麼多酒?天都黑了,他也沒說住在哪兒,咱們怎麼辦?”

一腦袋栽下去,朝魯也嚇了一跳,表訕訕地辯解道:“馬酒度又不高……城里就兩三家客棧,不行咱們就一家一家去問就是了。”

Advertisement

“他如果真能解了咱們的圍,咱們以后就不再養馬了,重新找一塊兒地方放牧,再找名醫給你看病。”

“自從咱們被趕到漠北以后,條件實在是太惡劣。”

烏蘭嘆了口氣,說道:“我覺得在這兒就好的,周圍都是草原,我們就在關外放一群羊,養幾匹馬,過上安穩的生活我就心滿意足了。先把這位小公子送回去吧。”

假借酒勁兒裝暈的殷清瑤聽他們嘰里咕嚕說了一陣聽不懂的方言,也沒聽明白,不過能肯定夫妻倆對沒什麼惡意,兩人話落,朝魯上前將背起來,烏蘭將門鎖上,夫妻倆穿過大街將送到客棧。

殷老四整理好貨之后,左等右等也沒等到回來,心中本就不安,打發了隨行的腳夫去街上尋找,找了一圈也沒找到人。

他心中咯噔一聲。

“你們看好貨,不管發生什麼況,都不能離開客棧知道嗎?”

“四爺!小公子好像在外面!”

守在門口的腳夫喊了一聲,殷老四立刻起大步走到門口。

“在哪兒?”

腳夫往不遠指了指,只見一男一背著殷清瑤在街上跟隔壁客棧的小二說話。

“清瑤!”殷老四喊了一聲跑過去,夜幕已經落下,離得近了才看到背著殷清瑤的男人長著一雙鷹眼勾鼻,模樣不像是大梁人。

“你是殷小公子的伯父?”朝魯用不太標準的發音解釋道,“他喝醉了……”

殷老四手探了探,確定好好的心才放下來,沖朝魯抱拳說道:“多謝壯士送我侄兒回來……”

一邊將殷清瑤接過來,讓腳夫幫忙背回去,一邊將朝魯夫妻倆往大堂里讓。

“兩位到里面喝杯茶吧。”

朝魯也學著大梁的禮節抱拳婉拒道:“我夫妻二人還有家務事沒有理,咱們明日再見……”

Advertisement

殷老四以為他說的是客氣話,也沒較真,沖著他們兩個又是一抱拳。

揣著一肚子疑問回到客棧,晚飯也沒吃就直接沖到殷清瑤的房間里。

剛把殷清瑤放下的腳夫見他急匆匆而來。

“四爺,小公子睡了……”

殷老四沒理他,推門進去。看見正扶著桌子倒水的賊神的殷清瑤。

“果然……”殷老四氣不打一來,“白費我擔心你,拿我當猴耍很開心?咱們這麼多兄弟在外面找你半天,你就這副德行?”

殷清瑤眨眨眼,把剛倒的熱水遞給他。

“勞四伯擔心,是我的不是,侄兒以茶代酒,給您老賠個不是!”

殷老四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會發脾氣,換前幾年,那會兒他連家都不敢回,說話哪兒敢這麼氣。

家里人從上到下沒一個看得起他的……現在他回去,不管是大姑娘還是小媳婦,都搶著往他上撲呢……

干咳一聲將心底的不自然掩蓋住。

知道心里有數,抬手將茶水接了。

“那兩個人一看就是韃靼人,你敢跟他們扯上關系?不要命了?小心被當細抓起來!”

殷清瑤知道他是為自己好,解釋道:“四伯,我覺得這兩個人不一般。咱們跟韃靼人打仗歸打仗,老百姓們都是一樣要為生計奔波。打仗的時候,咱們的朝廷還從關外的游牧民族手里收戰馬呢。”

“咱們要想開馬場,最關鍵的就是馬的品種,關外的馬比咱們自己養的馬耐更好。但是他們賣給咱們的馬匹都是騸過的,沒辦法繁衍。”

“再說這一塊兒一直有非方渠道,從古至今一直都有。我們總不能一直依賴從關外買馬吧!”

“富貴險中求,不過,我可以把非方的渠道變方的。”

Advertisement

殷清瑤挑挑眉,出幾分得意來。

殷老四聽的卻是皺眉。

“我沒聽明白,方非方是什麼意思?你是說走黑?這個跟剛才那兩個人有什麼關系?”

“四伯,明天讓大家先在客棧里休息一天,你跟我去關外看看朝魯家里養的馬。咱們先看,看完再說后面的事兒。”

“我記得咱們帶的貨里面有布匹和藥材吧,明天幫我找點兒滋補的藥材帶上當做禮。”

關外缺醫藥,一場風寒都能拖大病,烏蘭雖然長相艷麗,但是面蒼白,形瘦弱,帶著病容……

殷老四沒什麼猶豫,反正聽話就對了,聽的話這幾年就沒出過錯。

“那行吧,今晚你就早點休息。用過晚飯了嗎?”

殷清瑤沖他甜甜一笑,說道:“吃過了,四伯也快點去用膳吧!”

換來了殷老四的一個白眼,好像很得意,殷老四也不知道在得意什麼。出來屋門,嘖了一聲,想起三年前剛見面那會兒,才十來歲就比七八十的老太太還沉穩……越長大,格反而越開朗了。

年人嘛,總得有活力才行,年老看起來也怪怪的。伙計給他熱了酒菜,嚼了兩口才琢磨過來。

是個姑娘家啊……可不是年人。

被他念叨的殷清瑤正趴在桌子上寫信,嫌一盞油燈線太暗,出門喊了客棧的伙計多拿來了兩盞,同時點著三四盞燈,屋子里總算亮堂點兒了。

只見一手托腮,另一只手握著筆陷思考,思考半天才寫下一句,時不時還抓耳撓腮咬筆頭。

不由讓人好奇這封信是寫給誰的。

殷清瑤很久沒落筆了,手握拳頭敲敲腦袋,也實在是一個典故都想不起來。

Advertisement

“算了,就這麼寫吧。”

只見筆頭在臉頰旁邊去,不一會兒就寫好了,吹干墨跡疊好裝進信封,然后筆連著又寫了好幾封信,最后還把畫的畫也裝了進去。

裝好封起來,推開窗戶見旁邊驛館里的驛丞還在院子里劈柴,北境天冷,尤其是晚上,白天還能到春日的溫暖,夜里就覺得涼颼颼的。

驛丞手,聽見敲門聲,開門看見是一個笑嘻嘻的小公子,將上下打量之后公式化地開口道:“這里是家的驛館,不是客棧,非不能住,不接待商旅,除了家的文書、軍報之外,也不送信。”

說著他已經看到殷清瑤手里拿著的好幾封信了。

“小公子要是寄信,等明天白天來,驛站門口有專門承接送信的信差。”

“我不是,但是我有這個。”臨出發前,梁懷玉差人給送來了一塊兒腰牌,牌子看著不起眼,就是一塊兒小木牌,木牌正中間一個梁字,邊緣有墨的線條,約是麒麟的圖案,“送我這塊腰牌的人說,拿著這塊兒牌子可以請驛館的差役幫著送信。”

驛丞接過來看了看,臉突然變了。捧著牌子的兩只手都有點抖,目再次將上下打量一遍,謹慎問道:“你要給誰寄信?”

殷清瑤把信封攤開,一一說道:“第一封送到汝寧府汝縣李莊鄉板蠶村殷家五房。第二封送到汝寧府西城門的綉坊,給綉坊的管事方氏。第三封送到京城,給今年新科探花郎蘇子義。這三封都送到京城忠勇侯府。還有最后一封……”

“最后一封送到太子東宮,最好能親手給太子。”

說頭兩個地方的時候驛丞還沒太大反應,越說驛丞的心里就越慌,尤其在聽到東宮太子的時候,差點兒就把手里的牌子摔了!

“小公子……您這些信急不急?著急的話,小人今天晚上就安排信差出發……”

殷清瑤主要是想著走一次后門,不能白白浪費這個機會,自己找人送信又慢又貴,還容易送丟,用家的途徑又快又穩當。

“也不算太著急吧,今天天晚了,我這些只是普通的家書,等明天吧,你們要是有軍務,一起上路就行。”

驛丞在聽到家書的時候心又抖了抖。

普通人,誰能給太子寫家書……換句話說,太子的家書……那可比公務還要急。

“那個,我的牌子可以還回來嗎?”殷清瑤的語氣仍舊是淡淡的,好像沒察覺到驛丞心中掀起的波濤。還從懷里出來一枚銀錠連著信一起遞給他,“這些銀子讓送信的差役大哥們路上喝茶。”

驛丞反應過來,趕把牌子還給,接過信卻不敢接銀子。

“給家送信是分之事,不敢要小公子的賞賜。您放心,事兒絕對給您辦好!”

殷清瑤心里嘆了一句果然有權比有錢更好辦事兒。

回到客棧,關城跟其他地方不一樣,在此駐扎的軍營不僅管著防務,也管著政務。而且,自古就有將在外君令有所不的說法,駐守的將帥可以先斬后奏,怕自己了軍馬的想法之后惹上不必要的麻煩。

所以,拉太子下水吧,反正就是要跟朝廷做生意。

的靠山得足夠才行。

整個大梁朝除了皇帝就是太子了。

一舉幾得,殷清瑤心滿意足地回到客棧,悄悄打開窗戶,果然看到驛丞在院子里轉了幾圈,然后拿著信出門去了。

莫名其妙冒出來一個人,就算拿著腰牌,給太子送信這樣的大事兒也不是一個驛丞能決定的。

方驛丞揣著幾封信出城,趕到軍營。

經過層層通報,被值夜的兵將領到軍營中間的營帳、營帳里還亮著燈,一個材高大卻瘦削的中年將軍靠坐在圈椅上。

“小人開平衛驛館驛丞方平,見過鎮北將軍。”

正在寫奏折的李承眉心,探頭問道:“什麼事兒?”

方平把護在懷里的信盡數拿出來放到桌案上。

“今日晚飯之后,一個十四五歲的年輕公子送來了這些信,對方手里拿著太子府的腰牌,小人不敢自己做主。”

正在眉心的李承頓住,手將信拿過來,一封一封看過封面。給太子的信封皮上什麼都沒有。

當看到汝寧府的時候,突然頓住問道:“這封信送到汝寧府什麼地方?”

方平抬眸看了一眼又垂下頭去,回道:“好像是汝寧府汝縣李莊鄉板蠶村。”

“李莊鄉?”李承盯著這封信出了會兒神,“有沒有問對方姓甚名誰?”

方平子一凜,慌道:“小人當時太過驚詫,忘記問了……不過那位小公子相貌氣度頗為不凡,他不是本地人,應該就在城的客棧住,小人這就去找!”

“倒不著急。”

李承直接把那封沒有寫封面的信拆開,將信上的容匆匆瀏覽一遍之后,再拿起自己寫的奏折,輕笑道:“原來太子殿下早有安排,倒是我多事了……”

說著又重新拿了個信封將信裝進去封好口,代道:“那就安排人送信吧。”

方平下心中的驚訝,小聲問道:“那位小公子……”

“順便幫我也送一封家書。”

從軍營出來的時候是鎮北將軍邊的親隨親自領著他,將他送到城門口的。懷里揣著的信又多了一封,看封皮,鎮北將軍原來也是汝寧府汝縣人,不過將軍的信是送往西局村的,不知道跟那位小公子是否認識……

哎,他就是個小驛丞,還是趕安排人送信吧。

驛館送信的差役本就是全天待命,夜里接到急報,立即就出發。

殷清瑤睡了一覺之后,的信早就已經離開關城了。

早起收拾好,客棧準備的早餐是羊和大骨頭。大早上吃這麼,殷清瑤覺得腸胃負擔不了,便端了一碗羊,拿了一個燒餅配咸菜。

在關城這樣的地方燒餅比湯值錢,羊群到都是,羊也很常見,但是三四月份青黃不接的時候的糧食最為難得。

關城的糧食更是缺。

大家更喜歡啃骨頭,雖然也覺得吃完要半天才能消化,但是只有來關城才能敞開了吃,往常在家的時候吃窩頭吃膩了。

吃了半個燒餅就噎得不行,殷清瑤喝了兩碗羊。羊是好東西,但是加工的羊膻味兒很重,一般人真的難以接

這些東西在殷清瑤眼里都是值錢的東西,但是市場還沒有開發……后世的羊可是風靡一時。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