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農門辣妻喜事多 第185章 要人

《農門辣妻喜事多》 第185章 要人

一邊吃著一邊說著閑篇,皇帝吃著鹵噴香,頻頻點頭。

“這也是瑜哥帶來的?”

“對,鹵好帶來的,奴才嘗了一點味道真不錯呢,那菜也特別新鮮水靈。”

“讓人送一份給太后跟靜和。這丫頭厲害呀。”

“那丫頭是個能耐的,干啥都像樣。那溫泉莊子是許家便宜賣給的,算是補償那酒坊的。

那丫頭格局大,聽說戶部缺錢,酒坊一個子都沒要,白干,只求我讓帶著一起干醬料作坊,提攜一下村里人。”

“哦哦,這事朕知道,弄得怎麼樣了?”

“快好了,釀酒需要時間,現在賣的是雜糧酒,價格不高,但賣得好,明年開春等二哥了親就來京里指點新酒的釀造。瑜哥那個酒館可沒掙呢。”

齊王笑呵呵的跟皇帝說話,不多時就吃了一碗面,還吃了一個桃子。

“朕冷瞧著,瑜哥自打訂了親,人也穩重了,臉上笑樣也多,人也開朗許多。”

“嗯,我只盼著他能平安喜樂,如今瞧著比以前有出息多了,能自立門戶,我也放心了。只可惜我那小兒子不,以后還不知能不能撐起王府呢,哎!”

齊王無奈的嘆氣。

“孩子還小,好好教麼。”

皇帝倒是不在意,不惹禍就行,做富貴王爺唄,目前還是著重培養瑜哥。

一個冬天趙都跟長輩們在溫泉莊子上待著,請了閨們來莊子上玩耍過兩回,三爺爺們的比以前利索多了,病痛也好了一大半。

要開春了,三爺爺看化凍了,想家了,作坊的事也安排的差不多了。

酒坊還缺二哥來指點一回,但醬料作坊是三爺爺盯著教導手藝,基本沒問題,醬料都已經開始往外賣了,賣的可好了。

Advertisement

醬料作坊收回來第一筆錢,數額不小,眾人在一起合計了一下,跟李瑜商量后,買了兩條好船,讓村里能干穩重的兒郎出去做船運。

這事有條件的,船是三爺爺和趙等人合伙出錢的,東西拿回來也有店鋪直接售賣。

村里要一份,用于改善村里的建設,祠堂,族學,重要的事項,例如開挖水渠,救濟窮人,包括窮人治病這樣的。

還修改了獎罰制度,更加嚴明公正公開,賞罰公平,對給村里貢獻功勞和付出的村民和家庭,給與優惠和獎勵。

例如減免男孩的束脩費,或者為有潛力的孩子單獨輔佐等等一系列獎勵。

據前世看小說得來的靈,設定了積分制度,每個村民給村里做貢獻,按照事功勞大小給與積分,可以累積。

族里的獎勵里面,你想要哪個就拿積分來換,每一項都有對應的積分和要求。

例如秀才可以來京城太學堂讀書,拿到一張名額,要求秀才必須是頭三名,家庭積分不得于多才行。

這也是鼓勵村民委種族做出貢獻,眾人拾柴火焰高麼。

獎勵里還包括,掏錢請夫子給村民看病一次,大病例如需要人參這樣的好藥材需要給多積分。

積分不可以用錢買,可以互相拆借,但要有書面說明,免得將來反悔,有一方吃虧。

而貢獻未必非得靠捐錢,出力也是能得積分。

三爺爺等人看后很是滿意,又請相爺看過,相爺也夸贊趙腦子靈活,竟然把靜閣給學生打分的東西用在這上面,這反而更加直觀有效。

有獎勵就有嚴格的懲罰,對于罰也做了更加嚴厲的規定,相爺還親自補了幾條,避免鉆

Advertisement

例如損害趙家村名譽就要挨罰,這不是你一家的事,大家都姓趙呢,你一個人不要臉連累我們出門都被脊梁骨。

此舉也能更好的約束村民,別肆意妄為。

得到相爺的認同,趙也松口氣,把這份族規讓三爺爺帶回趙家村。

三爺爺開春做船帶著趙然一起走了。

趙然學會了用木箱子種菜,打算回去買幾畝地,冬日干這個確實不錯。

這一冬天種菜都有忙前忙后,這回干活特別踏實,吃了那麼多苦,丟了半條命再不學踏實點,真沒救了。

賣地的錢也給三爺爺了,趙然原說不要宅院,就住在小莊子上就行,但三爺爺拒絕了,說一個人容易被人欺負,莊子上通信不方便,死屋里半個月外人都不知道。

三爺爺和三等著參加完他們兄妹的親禮就該回村了,八爺爺和八留下來和兒子趙一起過日子,他們年紀大了,單獨住確實有些危險了,萬一摔跤啥的,沒人照顧。

早年二老待兒媳婦王氏極好,里外替著想幫襯,王氏幾次寫信讓老人過來住,樂意伺候老人呢,婆媳相的也不錯。

開春趙就回府了,家里有三爺爺等長輩在,兄妹倆也有了主心骨,萬事都不慌

李瑜送太后禮的時候,替求了一句。

“皇祖母,丫想求您開恩呢,一直沒敢張瞧著您上次送來的許馬兩位嬤嬤特別懂規矩,人也爽利,就想著求您呢。

放了給我們郡王府給長眼主事,我們都年輕,邊沒個長輩提點著總有出差錯的時候,丟人是小,壞了忌諱是大。”

太后指著李瑜失笑,“兩盆果子一捆青菜就要哀家兩個嬤嬤,你這算盤打的可真啊,這真是那丫頭說的?”

Advertisement

“真的,原說等了親再開口求您,我等不得了,那婚禮上好多事和規矩我都鬧不明白,我腦仁都疼。

我還要執勤,還要看著酒坊,我還要回府里盯著,我都恨不能掰八瓣用了,您就當心疼我吧,提前把人給我得了。”

太后一聽到到點頭了,“你這會子確實忙的不開,行吧,那丫頭懂事懂禮,許嬤嬤馬嬤嬤回來也沒夸那丫頭聰明,坦直爽脾氣,既如此,我就把人給你們吧。

先說好,去了好生對待,不可怠慢,跟了我一輩子了,我也給們尋個養老的好地方。”

“太謝謝您了,孫兒給您磕頭了。”

李瑜大喜過,立刻跪下來磕頭。

“去吧,你好生辦差,皇上要用你就得磨的子。”

“是。”

李瑜直腰板利索的了,太后瞧著也歡喜的很。

領了兩位嬤嬤回去了,安排了許嬤嬤在郡王府,婚禮的事,還有院子里的奴才也陸續到了,這都需要一個掌事的在才行呢。

把馬嬤嬤給趙送去了,提醒大婚時需要注意的禮節,不能出錯,那可要鬧笑話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