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臉上頓時出一種猶豫,隨即端起酒杯又喝了一杯酒,這才說道:
「據報,吐蕃蠢蠢,要是我們這個時候跟高句麗鬧翻,就會陷兩線作戰的境地,這是兵家大忌。」
要不是顧忌吐蕃的原因,李世民今天在金殿上哪裡會容許樸善男那麼囂張。
他本來就想教訓高句麗了,樸善男那麼囂張,正好給了他一個開戰的借口,只是現在他也不得不忍下這口惡氣。
就算白不會打仗,他也知道兩線作戰的難。
吐蕃和高句麗雖然都是小國,不過都是民風彪悍,士兵數量比不過大唐,不過將士的兇猛程度卻是一點都不在唐軍之下。
加上現在大唐正在鬧災荒,發一場戰爭本來就已經很勉強了。
現在還要跟兩國同時開戰,那肯定是不行的。
白這下終於明白了李世民為什麼會心不好,到他的酒樓來喝酒解悶了。
「皇上,聽說在東北,除了高句麗,還有百濟和新羅兩個小國,你為什麼不跟當初對付頡利一樣對付高句麗呢?」
當初頡利勢大,李世民都差點被他得抬不起頭。
後來李世民在草原上暗中拉攏頡利的敵對勢力,終於在貞觀三年,一舉北伐,活捉了頡利。
就算高句麗比不上當初的頡利,白覺得還是可以依葫蘆畫瓢的。
李世民嘆了一口氣,說道:
「這麼淺顯的道理朕怎麼會不知道,只是三國常年征戰,現在他們剛剛達了和平共的盟約,我派去的人也是收效甚微。」
「所以現在只能儘快把案子破了,安住高句麗,朕才能騰出手來對付吐蕃。」
被一個小小的高句麗兌還不能反手,李世民也是太大。
史書上的李世民可是威風八面,對外戰爭就從來沒有敗過,還被稱為天可汗。
白沒想到真實的李世民也有頭疼的時候,看來史書誤人啊。
「陛下放心,我們大唐人才濟濟,只是一個小案子,十日之肯定能破。」
其實白這麼說,他自己都不相信,要是能破,早就破了,哪裡還用等到現在。
一說起這件事,李世民就有氣,這都多天,連個兇手的影子都沒有找到,別說十天,就是再給大理寺一百天,他也不相信他們能找到兇手。
他之所以在金殿上說十日之給答覆,只是緩兵之計罷了,看在這十天能想到什麼辦法,把高句麗使臣之死的事給圓回去。
「白,你小子鬼主意多,要是大理寺十日之還破不了案,你有沒有什麼辦法安住高句麗。」
白打了一個哈哈。
「陛下你也太高看我了,我只是一個小廚子,哪裡有那麼大的本事。」
他現在自己都有一屁事沒解決,本就沒有閑工夫去管朝廷那檔子事。
反正他知道終李世民一朝,只要有外族作妖,都會被李世民打敗,沒必要去那份閑心。
李世民眼睛一瞪,不悅道:
「你說你就說,耍什麼頭!」
白訕訕得了鼻子,看這架勢不說是不行了。
「皇上,國家大事我不懂,不過我知道要想安住一個人,既然不能用武力,那就只能想辦法讓這個人心服口服,要麼就給他足夠的好。」
李世民挲了一下下,嘀咕起來。
「對於高句麗,武力肯定是不能用的,要讓他們心服口服肯定也是行不通,那就只有給他們足夠的好了。」
「高句麗一直想奪取遼東壯大實力,不過遼東肯定是不能給他們的……」
李世民琢磨了好一會,實在是想不出用什麼好能安住高句麗。
「要是沒有好給高句麗,白你有沒有什麼別的辦法安住高句麗?」
白撓了撓腦袋,這李世民還真會給自己找難題。
現在主權在別人手上,不給好就想打發別人,哪有這麼好的事。
不過李世民既然問到他了,他也躲不過去。
「既然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就只能賴了。」
李世明不解道:
「什麼意思?」
白解釋道:
「既然人死在我們大唐,怎麼死的還不是我們說了算嘛。我們可以說他是自殺,或者在天牢里找一個死囚當兇手給他們就行了。」
他記得當初他選駙馬的時候就有傳言說高句麗的使臣是自殺的,不知道怎麼又變謀殺的了。
李世民搖了搖頭。
「上次我們給高句麗傳了信,說李謀是自殺的,不過高句麗的人不信,這才又派了人來要說法。」
「這次來的樸善男不是一個簡單的人,要是隨便給個替死鬼,恐怕不好糊弄。」
樸善男一來就敢在金殿上給他和滿朝的文武難堪,還讓他們說不出話來,這哪裡是一個簡單的人能做得出來的。
聽到李世民這麼說,白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他記得在後世的古裝劇里,那些有權有勢的把黑的說白了,那可是玩的很溜。
怎麼到了李世民這裡就玩不轉了,還瞻前顧後的,這哪裡像是一個帝王。
「皇上,我覺得你真是多慮了。」
李世民皺了皺眉頭,納悶道:
「朕多慮了?你這時什麼意思?」
白微微一笑,解釋道:
「陛下你之所以對高句麗忍讓,就是不想在對吐蕃開戰的時候,高句麗襲擊我們的北方邊境。」
「老話說的好,蹬鼻子上臉,你越是退讓,那高句麗就越是會得寸進尺。」
「就算我們找到了兇手,說不定他們還是會諸多狡辯。」
「既然是這樣,我們為什麼還要對高句麗忍讓呢?」
「我們大唐乃是天朝上國,高句麗不過是一撮爾小國,要比實力,我們大唐能甩高句麗還幾條大街。」
「要真是開戰的話,吃虧的只能是高句麗。所以不是我們怕他們,而是他們怕我們。」
「我們給他們一個兇手算是給他們面子,不想給他們面子就說李謀是自殺的又怎麼了。」
「有種就開戰,看誰怕誰!」。
這里講的是一個非法穿越的苦逼如何在亂世三國里苦苦掙扎,努力種田的故事。
三國鼎立之後,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如果關羽被救了,會是怎樣的結局?穿越到亂世的劉封還不太習慣地趴伏在奔馳的戰馬上,星夜趕往麥城!
永盛十二年。 著名古裝編劇作家顧錦年穿越大夏王朝。 驚奇的發現,自己所在的世界,仙武並存,王朝為尊。 而自己更是成為大夏第一權貴,鎮國公之孫,三代男丁獨苗,享受萬千寵愛。 但讓顧錦年驚訝的是,這個世界儒道昌盛,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可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顧錦年發現自己的儒道,好像有那麼億點點過分。 下棋落子,金光璀璨,大龍浮現。 寫字,一字千金,非大儒不可直視。 念一首詩詞,詩出法隨,異象連連。 畫一幅畫,顧錦年都不敢畫眼睛,生怕成真。 當代亞聖:「為什麼他的異象比我的還強?」 ---- 本書又名《只有我的儒道有特效》《我的特效有億點點誇張》《特效流儒道》《打架我不行,裝嗶你不行》 已有三萬均訂作品《大魏讀書�
明明吞了一堆安眠藥,趙洞庭一覺醒竟然成了宋朝皇帝,可等他反應過來時卻自閉了:內有奸臣擋道,太后專權,外有蒙古鐵騎來勢洶洶,這樣一個爛攤子硬生生的砸在他身上。趙洞庭幽幽的嘆了口氣:既然亡國之君不好當,那就索性當個暴君,以暴治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