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霖來到工門口,一問之下,才知道李承乾不在。
當場。
王霖就懵了。
完犢子了!
早知道不讓太子殿下去找李二郎勸諫了。
這下好了,沒有顯示出優越的頭腦,犯二殘酷了殘缺的智商。
整劈叉了!
算了,不管了,隨緣吧。
太子殿下,祝好!
……
立正殿。
李承乾見到長孫皇后以后,先行請安。
接著,就是一副言又止的模樣。
如此明顯,長孫皇后哪里還有不明白的地方,直接問道:“高明,你有什麼事嗎?”
李承乾故作躊躇的道:“母后,兒臣不知道要不要說。”
長孫皇后笑道:“那就不說了啊。”
李承乾:……
不說怎麼行?
母后,你記得按套路出牌啊。
李承乾沉一下,又尷尬的道:“但是這件事和母后有關,兒臣實在是憋不住。”
長孫皇后心里和明鏡似的,似笑非笑的道:“高明,你想說就說,不想說就不說,又沒人你。”
李承乾深吸一口氣,神兮兮的道:“母后,兒臣今天聽到了父皇和大哥的對話。”
長孫皇后聽了無于衷,連一丁點的好奇都沒有。
李承乾只得又道:“父皇和大哥準備算計母后。”
“休得胡說!”
猛然間。
長孫皇后怒道:“高明,你怎麼能夠在背后編排你父皇?”
李承乾委屈的道:“母后,兒臣聽到的時候,也是怎麼也想不明白。”
末了,他又補充道:“對了,是大哥著父皇算計母后的。”
啪——
好響亮的一掌。
李承乾被打懵了。
干嘛……打我?
長孫皇后一向溫婉賢淑,很有發火的時候,這時卻冷著臉道:“高明,知子莫若母,你的小心思,別以為母后看不出來。”
李承乾:“我……”
他還想狡辯。
長孫皇后卻制止了他,道:“你不要說話!”
李承乾真不敢吭聲了。
畢竟,這可是母后在他面前第一次發火。
震懾力非常。
長孫皇后問道:“是不是因為你大哥為朝廷立了太多功勞,所以你心很不安?”
李承乾本能的道:“沒……”
剛說了一個字,剩下的話全被長孫皇后察人心的目擋了回去。
他不敢再說了。
果然,母后最懂他,心里心里的那點小九九,本就瞞不過母后。
此時。
李承乾后悔了。
耍心眼,千萬背對著老娘耍,容易穿幫。
人的察力,可謂恐怖。
更何況,還是對自己養長大的孩子。
李承乾只要是一尥蹶子,長孫皇后就曉得他想干嘛了。
長孫皇后嘆道:“高明,你是太子,當有容人之量。不然,如何勝任這儲君之位?”
李承乾心里憋屈,但是還不好說出來,悶著頭沒吭聲。
“且不說別的,你大哥帶來的紅薯和土豆,對于大唐百姓可謂是活命之恩。”
“此等功勞,你應該去敬佩,并且以你大哥為榜樣,做一個好太子。”
李承乾:……
母后啊,兒臣怕的不就是大哥對于百姓的活命之恩。
這個恩德,實在是太大了。
大到威脅儲君之位啊。
只聽。
長孫皇后又失的嘆道:“高明,母后知道你怎麼想的,只能說明你還小,不懂人心。”
李承乾差點沒忍住反駁。
人心?
我不懂?
我可太懂了!
大哥他就是盯著我的位置,本宮能不急嗎?
除非是聾子、瞎子、傻子!
可是,本宮是一個正常人。
長孫皇后繼續如數家珍的道:“當初,河東道地龍翻,你大哥提議讓你去,為你贏得了多民?”
李承乾語塞。
“再往前,去年朝廷平定朔方,三軍將士歸來,你大哥讓你出城,以棉犒勞三軍將士,三軍將士對你激涕零。”
李承乾搖了。
本宮……真的想劈叉了?
“母后還聽說了,兄弟冰,你可是一個銅板都沒出,你大哥還給你分潤。”
李承乾剛剛慚愧一點的心,忽然就不慚愧了,理直氣壯的道:“母后,那才幾個錢啊?”
啪——
又是一掌。
長孫皇后臉含煞的道:“商場呢?里面沒有你的份嗎?”
李承乾捂著臉,悲憤的道:“錢再多有什麼用,父皇沒給兒臣啊,還說替兒臣保管著,兒臣什麼也沒見著。”
啪——
第三掌。
李承乾捂住了一半臉,沒捂住另一半。
慘也!
長孫皇后指著他,怒極,道:“高明,你就是一頭白眼狼!你父皇怕你揮霍,把你的分潤拿走了,管你大哥何事?”
李承乾:……
對啊!
本宮怎麼沒想到呢?
也不對……
李承乾已經被懵了心竅,死鴨子的道:“說不定……這就是大哥故意的,明知道那麼多的分潤,父皇不可能給我。”
“所以,他其實就是給父皇的,名義上掛在兒臣的名下。”
“到最后,兒臣還要對他恩戴德。”
長孫皇后眼前一黑。
“你——”
一個人影竄了出來,扶住了長孫皇后。
正是李二陛下。
李二驚呼道:“觀音婢,你怎麼了?”
長孫皇后看著李承乾,恨鐵不鋼的道:“這個孩子,實在是……”
李承乾慌了。
天啊!
這話要是進父皇的耳中,本宮的形象……本來就被大哥搶走了父皇的歡心。
再這麼一搞,豈不是雪上加霜?
李承乾一臉祈求。
畢竟是親兒子,長孫皇后心了,怒斥道:“回去面壁思過,十天不準出東宮一步。”
李承乾被足,反而激的道:“兒臣知錯,兒臣一定會好好反省。”
長孫皇后聽他這麼說,還以為他想明白了,真知道了自己的過錯,心里一陣安。
這個混小子,能明白過來就好。
不然,可就是自毀長城。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太子。
昔年,李二功高震主,甚至于李淵都對他忌憚三分,更是殺了李二麾下的最強謀士劉文靜。
若是劉文靜在世,什麼房謀杜斷,都要靠邊站。
為了吊著李二殺敵,李淵還以太子之位安他。
結果,立國以后,太子還是李建的。
而且,還以為這個許諾,李建視自己的親弟弟為生死仇敵。
后來,差點毒殺了李二。
說來,李二玄武門兵變,也有很大的分被的。
太子登基,他必死無疑。
如今,李易歡功高,可沒有軍功,又是孤一人,再加上庶出的份,本沒可能被立為太子。
自然,前提是李承乾千萬不要自毀長城。
否則,還真不好說。
長孫皇后看人的自信還是有的,就李易歡一心賺錢的想法,也沒有染指太子位置的心思。
更何況,還幫助他調理氣疾。
若是李易歡心屬太子之位,怎麼會一門心思的幫這個太子的親娘診治。
而且,去年冬天,氣疾基本上就沒犯過。
可見,這孩子是真心的,沒什麼七八糟的心思。
長孫皇后不由得哀嘆。
到底是民間的孩子,淳樸。
哪里像自己這個長子,居東宮,心眼都想歪了。
李二不明所以的問道:“觀音婢,剛才高明怎麼氣你了?”
說完,他又對正在離去的李承乾吼道:“給朕滾回來!”
李承乾一哆嗦,想死的心都有了。
完了完了!
父皇過問,本宮就涼了。
好在。
長孫皇后卻道:“陛下,此事你不必過問,高明的心眼兒有點不正,妾理即可。”
李二點點頭。
對于長孫皇后,他放心的很。
李承乾對于自己的母后激涕零,麻溜的溜了。
同時,他心里又忍不住洋洋自得。
說到底,母后還是自己的。
就憑這一點,加上母后在父皇面前的分量,大哥你拿什麼和本宮爭?
就在這時。
長孫皇后瞥了一眼這個兒子的背影,氣道:“高明以為有人稀罕他的太子之位了。”
噗通——
李承乾摔倒在地,差點把摔折了。
然而……
他并不覺到疼。
上不疼,心里痛啊。
母后,你怎麼說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