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帝師是個坑 第1593章 儒家,儒學

《帝師是個坑》 第1593章 儒家,儒學

 楚擎還是第一次了解這事。

 隨著三哥詳細的說了一遍,終于聽懂了,還真算得上是孔老二的污點,大大的污點了,正好和楚擎的一些核心想法背道而馳,要是放在后世,得被罵死。

 反對普法,這放在哪都說不過去。

 孔老二號稱圣人,極力反對此事,只是因為他是周禮的維護者。

 儒家核心思想只有兩個,一個是仁,一個是禮。

 仁是仁政,禮是周禮。

 仁政沒的說,主要是這個周禮,實際意思就是“克己復禮”,嚴格遵守周禮的行為準則和等級制度,說的再直白通俗點,那就是維護周天子和貴族掌握的政權,平民只有提建議的權利,沒有決定權。

 可所謂仁政不正是要維護百姓的利益嗎,這就了個很矛盾的事,仁政與實行周禮,沒辦法相容。

 仁政是要對百姓好,結果周禮又是近乎無條件的擁護天子和貴族,這就等于是最終解釋權在執政者這,律法,可以有,百姓不需要知道,就是你們想知道了,貴族也凌駕于律法之上,隨便改。

 在維護周天子和貴族特權的前提下實行仁政,就如同讓資本家在保證賺錢的前提下不坑老百姓,很荒謬。

 不過人家孔老二將話說的滴水不,實行仁政,要高度依賴貴族和周天子的道德素質,所以他在大談道德的重要

 法律無所謂,只要人人道德就行。

 孔老二的意思就是說,一旦將律法刻在大鼎上讓百姓知道法律是怎麼一回事,那就等于是影響了貴族的威嚴和公信力,貴族們人人道德,不需要百姓了解法律是怎麼一回事。

 委婉點說,這特麼就是放屁,從古至今已經無數次證明,“貴族”反而是最擅長犯法的人,殺人犯最多殺那麼一兩個,他們一“殺”就是百上千。

Advertisement

 反對百姓主宰自己的命運,將權力完全給貴族,完全依靠貴族的道德來治理國家,不靠律法,靠貴族們的“道德”,這幾乎就等于期中彩票的不是主任家親戚一樣,夢中食屁。

 真要是擁有道德的話,有幾個人能當上“貴族”?

 聽明白怎麼一回事后,楚擎對孔老二的“印象”頓時拉低了一萬分。

 哪怕是幾千年后,隨隨便便都能在網上查到關于法律的容,可老百姓依舊看的云里霧里,多人吃了不懂法律的虧。

 孔老二倒好,還不讓百姓明白法律是怎麼一回事。

 “干,必須得干。”

 楚擎來氣了:“本來我以為儒學是好的,儒生有問題,現在才知道,兒上就不正!”

 “莫要說。”廖文之面復雜:“儒家思想終究是勸人向善,讓人知善棄惡。”

 楚擎聳了聳肩。

 他現在都懷疑這些所謂的“善”,不過都是些幌子罷了,利用善的幌子,來維護貴族的利益。

 只能說見仁見智吧,任何事都有兩面,儒學也是如此,有好的思想,也錮了開創以及人們的智慧,還有這個中庸,就很扯淡。

 尤其,尤其尤其是科舉制,唯儒家的四書五經為考試標準實行八取士,這也就導致了文人只顧儒家經典,對于其他知識的學習嗤之以鼻,在本位的大環境下,人們只學儒家經典而不從事其他活,后果是極為可怕的。

 “不對。”楚擎突然一拍額頭:“先不能搞儒生,不是,不是不搞儒生,是不能只是搞儒生,趁著邱總還在禮部,將科舉這事改了。”

 “改制科舉?”

 “不錯。”楚擎指了指遠正在堆雪人的墨家子弟:“科考可以考儒家經典,但是不能只靠儒家經典。”

Advertisement

 “自去年始,科考容已是標明了治民之。”

 “還不夠,簡單的算學、人文、統計學、民稅、商稅,都要考。”

 廖文之搖頭苦笑:“談何容易。”

 “容易的話也不到我來搞了。”

 撓了撓后腦勺,楚擎嘆氣道:“不過對于儒家,也不能一棒子打死,一方面,它有自己的華之,另一方面,它也的確錮了人們的思想,我們要取其華棄其糟粕了,甚至可以在前人的基礎上推陳出新,革故鼎新發展儒家。”

 廖文之面微變,直勾勾的著楚擎。

 楚擎被看的的:“你盯著我干什麼?”

 “與你相識至今,這還是初次從你口中聽到了人…聽到了你這份應說的話。”

 楚擎猛翻白眼。

 不是他不說人話,而是好多話他沒法說,太過駭人聽聞。

 儒家思想流派太多太多了,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王朝,都有不同的變化。

 如果單單將儒學當一門哲學來研究的話,將里面的容當做個人修養和品格提升的指導,那肯定是好的。

 但是要是當做一種統治手段,倆字,我口丕。

 儒學能為統治學說的原因,是因為對綱常倫理、宗法制度的堅決維護。

 這種維護所形的禮教深統治者喜,給三十二個贊,因為通過這種手段可以將百姓奴化!

 溫順、麻木,無知、愚昧的百姓,哪個統治者不喜歡,那是相當的稀罕了。

 任由統治者剝削、隨便迫,毫尊嚴都沒有,更不會反抗,統治者能不喜歡這種百姓嗎,能不喜歡儒家嗎。

 百年的皇朝,千年的世家。

 還有東西比世家更穩定,那就是儒學,鐵打的儒家,流水的皇朝。

 就算異族一次次的進犯,一次次的屠戮人民,那又怎麼樣,元來降元,清來投清,倭來跪倭,儒學作為統治學說,總是會被新統治者接的,哪怕是異族,同樣推崇儒學,由此可見一斑。

Advertisement

 儒學肯定是有好的一面,促進“善”,可沒有“真”,阻止人們對所有事深層次的認知,利用一個道德框架錮了人們的思維,直接給一個圈畫出來了,你在圈里面,就是君子,你跳出去,就是異類,就是小人,利用對立的認知把所有人栓在認知的單極里,這就是大大的不妥了,不是思想錮又是什麼?

 “你自己看著辦吧,太特麼深奧了,咱也不敢說,也不敢問,還是廖老師您來吧,我去忙我的事。”楚擎翻了個白眼,一揮手:“三哥咱們走,找老馬研究商律去。”

 削儒生的事,就給廖老師了。

 楚擎不是不敢,是因為有自知之明,學問之爭一向不是他所擅長的,名義上是讓所有人都懂的道理,偏偏晦難懂,誰都不敢說懂,百姓沒法懂,統治者不想讓他們懂,讀書人不敢說懂,怕說了大家會笑話他,更怕別人會問他們,因為真的懂了,就知道這是個很扯淡的事。

 學問,楚擎太外行,但是商業的事,他就算不是行,也比大多數商賈強一些,而且也是最在乎這種事,準備和三哥一起辦。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