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懸疑推理 無限旅游團 第236章 京郊殯宮(58)

《無限旅游團》 第236章 京郊殯宮(58)

 “天壽山原本的名字非常普通,那就是‘黃土山’,是明祖朱棣籌劃遷都北京時,召集了大量風水先生,相地名士,來為他尋找‘萬年吉壤’,最后選在了昌平黃土山,所以才將其改名為天壽山。”

 因為現在旅客們還在‘驗出殯’的緣故,衛洵的話不算很多,只是簡單介紹了一下。譬如說這明十三陵其實是在群山環繞中,最北邊的天壽山是主峰,兩邊又有群山環繞,陵區的正門開在最南邊。

 “我們馬上就能看到‘蟒山(龍山)’與‘虎山’,就分列在大紅門東西,正符合‘東青龍,西白虎’的風水地勢。在大紅門南面還有一座嘉靖年間建的,高大的石牌坊,很是巍峨*”

 “從石牌坊到大紅門,再到碑亭等等諸多景點,全都建立在‘神道’上。”

 神道,顧名思義,這本就不是給‘人’走的道路,而是引導亡魂的。所有明朝皇帝的葬隊伍都會從神道上走過。神道的盡頭便是位于天壽山主峰南麓的明長陵。

 “明長陵是十三陵之首,里面葬的是明祖朱棣和皇后徐氏。”

 這條大門一直通往明長陵的神道被稱為主神道,而其他陵墓則建在從主神道向左右兩邊延的神道上。就像一棵有主干與向外延分支的大樹。

 明十三陵開放供給游客們參觀的陵墓不多,長陵便是其中之一。如果按正常旅客旅游,從大門一路坐車到最北邊的長陵,這是完全沒問題的。

 但旅隊卻遇到了難題。

 “好重。”

 云良翰咬牙關,汗如雨下。早在一刻鐘前他便含了一塊鹿茸(昨晚完演出后白鹿靈給他的),但即便時刻補充能量,他走到現在也步步艱難。

Advertisement

 仿佛在這一刻棺材變了鐵,而大地就像一塊磁石。棺材沉重到不可思議,抬棺紅杠發出瀕臨折斷的咔嚓聲響,哪怕云良翰用盡了全力,都無法控制棺材在逐漸下沉。

 “呼——”

 旁邊的奧萊恩長出一口氣,汗滴落在地面,印出一個個圓點。

 很重,真的很重。

 “先停一下。”

 周希凝重道,前方不遠就是石牌坊,再往后便是大紅門,但他們現在卻無法再前進一步。

 是這群山,這片大地,在拒絕他們接近。

 這可是明十三陵,怎會容許一個紙人的出殯隊,正大明的,從神道陵?

 不許!

 沒了芷葵葵,也沒了芷家老管家,剩下的紙人們沒一個主事的,全都聽從旅客們的安排,說停便停。只見周希取出一臺便攜式筆記本電腦,然后放飛了一個特制的無人機。

 無人機平穩升空向前方飛去,很快的,理過的畫面就顯在了筆記本屏幕上。

 “嘶——”

 魔鬼商人倒吸一口冷氣,衛洵也臉微變。他們看到從石牌坊到大紅門,再到碑樓的這條神路上,竟然全都是麻麻的軍!

 之前在小湯山時仿佛全都消失的軍們,現如今全都出現了。黑白無常在石牌坊下,牛頭馬面守大紅門,金銀將軍駐守碑樓,完全沒有半點空子可鉆,這條道被堵得嚴嚴實實!

 仿佛到無形的氣影響,無人機飛的越來越慢,歪歪扭扭,簡直是險象環生。當它終于飛過碑樓的地界,往后再沒有軍,無人機再次飛的順利時——

 “吼——!”

 一聲驚天地的野咆哮,下一秒畫面直接變黑,無人機毀了!

 “是石像生。”

 周希眉心鎖,截取了最后那一刻的畫面,能清晰看到一張放出去,絕對會被旁人認為是P圖的圖像——一只龐大的石獅子竟憑空躍起,恐怖的,跳躍到了一百多米的空中,一掌就把無人機拍的碎!

Advertisement

 “石像生是帝王陵墓前安設的石人石。”

 衛洵低聲道,其實是在說給魔鬼商人聽。

 從十三陵碑樓到龍門的神道兩側,足足有石二十四座,石人十二座*。也就是說像拍碎無人機的石獅那般恐怖,甚至要更恐怖的石像,足足有三十六個!

 也就是說即使他們是抬起棺材,突破了千上萬的軍與六鬼差,還有三十六座恐怖石像等著他們。

 此路不通!

 對方分明就是這個意思。

 “繞路吧。”

 沒多猶豫,周希便向了丙二五零。直接從直路闖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了,如此嚴防死守,哪怕哪吒靈出手,丙二五零再掏出個喜炸·彈、死氣炸·彈的,甚至是銀月殺手全力出手,都不可能闖進去。

 更何況這可是一整個朝代帝王陵寢所在的地方!

 在對方表示拒絕的前提下,如果再闖,他們極有可能會徹底得罪整個明十三陵中所有的存在,甚至是丙二五零手中的亡明令牌都將不再認可他。

 哪怕最莽撞的旅客來了都不會干這種蠢事。

 “繞道就會遲到。”

 現在不過還有四十多分鐘,如果他們走主神道,一路暢通無阻的話,最多二十分鐘就能到長陵所在的天壽山。

 但繞路的話……

 半命道人擺弄著他的三茅令牌,試圖向里面傳話,但最后還是失敗了。

 “明七帝歸皇陵這事,不好辦啊。”

 衛洵著手中亡明令牌,這令牌在發燙,如有應一般。但這應卻也是‘警告’、‘止’之類的反應。

 明陵守墓人,說實話仍只算是‘臣子’,如果膽敢‘以下犯上’,那他的‘烏紗帽’當場就要不保,領隊考核任務直接宣告失敗。

Advertisement

 原本還想混進去再徐徐圖之,但現在看來,這明十三陵中恐怕早有‘人’在提前準備。

 “繞路的話,無法按時到天壽山,也就是說‘長陵’這條路走不通了。”

 周希和半命道人在低聲商量。

 “看來是有‘人’阻止,斷了請明祖主持公道這條道。”

 老手旅客們各個都是走一步看百步的,從一個‘此路不通’,就能推斷出很多東西。

 神路盡頭天壽山上是長陵,也是祖陵,里面葬著永樂大帝。

 后輩想‘認祖歸宗’,明七帝想歸皇陵,最簡單的便是得到‘祖宗’認可,永樂大帝便有這個份與地位,這也是最簡單的做法。

 但現在此路不通,剩下的路一條比一條難。

 “要麼走龍山,從東邊繞,要麼走虎山,從西邊繞。”

 半命道人神神叨叨算了一會,猶豫道:“雙龍不見面,走龍山比虎山更危險。”

 “但是從虎山繞到天壽山這條路,途中有裕陵。”

 周希一針見:“更不好走。”

 明裕陵里葬的便是明六帝英宗皇帝,他可是明七帝親哥,親自給明七帝賜謚號曰“戾”,搗毀了七帝天壽山的陵墓,將他以按親王禮葬在玉泉山的。

 這兩位皇帝間怨恨糾纏,如果明七帝歸皇陵,英宗絕對第一個不答應!

 “龍山那邊也不好走。”

 半命道人搖頭。從東邊龍山去往天壽山,走的是個東邊的大回環。主神道東側的陵寢比西側要,統共只有三座,分別是永陵,景陵和德陵。

 永陵中葬的是嘉靖皇帝,也就是明十一帝,隔得比較遠,和這明七帝沒有直接關系,不用多考慮。

 景陵中葬的是明宣宗,他是明五帝,正是六帝和七帝的父親。雖然不知道宣宗是什麼態度,但現在祖宗這條路已經不好走了,得到父皇的認可也是一條出路!

Advertisement

 “問題在德陵。”

 半命道人嘆道:“德陵中葬的是明十五帝,朱由校啊。”

 “十五和六七差的很遠吧。”

 魔鬼商人疑

 排名十一的嘉靖皇帝都不可能管這事,十五帝又怎麼會出頭?長尊卑最是重要,明七帝可是他的長長長……長輩了。

 再怎麼著也不可能管的吧!

 “問題不在他,在他爹。”

 周希深深嘆了口氣:“問題在明十四帝。”

 “明七帝想回歸皇陵,也得有陵寢讓他待才行。”

 半命道人為難的磨牙:“他在這本來是有陵寢位置的。”

 明七帝的陵寢雖然被搗毀,但起碼是個風水寶地,很適合下葬的。明七帝估計也不會再搞什麼面子工程,有地住就不錯了。

 問題是原本屬于明七帝的這塊地方,現在卻被別的皇帝占了,修建了他的陵寢!

 “明十四帝是出了名的短命皇帝,登基后只活了二十九天就薨了。”

 半命道人道:“所以完全沒有準備陵寢。”

 當時明十三帝都還沒下葬呢,十四帝又薨了。實在沒有陵寢,到最后就把明七帝這塊地方給占了,改修了他的陵寢。

 “所以你說,明七帝歸皇陵,在十四帝眼里會不會是‘奪地盤’的?”

 半命道人無奈攤手:“老子墳地丟要被奪了,十五帝這當兒子的,還能干看著?”

 “明七帝歸皇陵,肯定會與他們有涉。”

 之前一直傾聽的衛洵此刻才開口。

 “還是向東繞吧。”

 先看一看明五帝是什麼態度,再會一會十五帝,由易到難再做打算。

 起碼比直接遇上英宗要強。

 衛洵做了決定,出殯隊便立馬改了道,決定上龍山從東邊開繞。旅社景點竟也隨即變化,第四景點的計算,從他們到達龍山腳下時便開始了。

 于是到達龍山時,旅客們看到了一個人。

 他一襲純黑長袍,頭戴兜帽遮住了面容,略長的黑發隨意披散著,幾乎與黑袍融為一。極簡的穿著,卻披了一件從深紫向深藍漸變的披風。

 這極類似星空配的披風上繡的不是星月,而是海浪的波紋。約可見不可名狀的怪手自海浪波紋中悄然了出來,一點白繡在海浪波濤中,竟是白的船。只不過這船在與手的對比中就好像是一粒沙般渺小。

 衛洵下意識雙眼微瞇,但很快他便意識到,他能直視披上了披風的這個人了。

 “我的主考。”

 只有一個人,沒有第二個。

 “我的主考……”

 衛洵聲音極輕,近乎喟嘆。

 “* *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