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軍校的事宜議過了,這新募集的新兵?”
這時候,襄城伯李國楨詢問說道。
“這些新兵,暫時在登州接為期三個月的訓練!”
朱慈烺張口說道,說罷,他又板起了臉,然后道。
“我前親軍,要有別于以往的其他軍隊,從即日起,要定下規矩經,各部將領,不得擅自募兵,更不得私下擴充兵員,麾下之兵丁,全部由統軍衙門統一招募,訓練,然后按照各部缺額補齊!”
“臨戰之時,戰損多,便補充多!”
“眼下,這新募的五萬余新兵,還有那從日本國招募的一萬浪人,都要照此例行事!”
“而且,五萬多新兵還不夠,未來六個月,經訓練出來十萬新兵,募兵來源,可以從南下的北人難民,山東本地壯士,徐州一帶民風也素來彪悍,必不缺兵,也可以到這里募兵,未來六個月,統軍都督衙門,至要訓練出來十萬新兵!”
“除此之外……”
說到這,朱慈烺看向了鄭芝龍。
鄭芝龍現在升了,因為他從日本國募來了一萬浪人不說,還在福建開了鄭氏銃炮坊,專門生產西洋的三磅炮,以及斑鳩大銃,西式板甲,并且,他還自費從馬尼拉的菲律賓總督科奎拉那里,替朱慈烺買來了三千枝重型火繩槍,還代朱慈烺向紅商人下了大訂單,再加上他正在執行開拓臺灣的事宜。
所以,朱慈烺前兩天一高興,便命閣冊封鄭芝龍為大員伯。
此時,只聽朱慈烺笑呵呵地看著鄭芝龍。
“老泰山,本宮行將南下,還需要你派水師護送左右,另外,老泰山,那些個番邦的紅人,現在可愿意到松江府貿易?”
“殿下,愿意,愿意!”
“馬尼拉的日斯尼亞人,還有那個尼德蘭國的安東尼總督,澳門的佛郎機人,英吉利國,都愿意到松江府貿易,就是這尼德蘭人,如今仍不愿意松口,讓出來大員島……”
“哼哼,不愿就不愿吧!”
朱慈烺冷笑一聲,沒有太過于生氣。
收復灣灣是遲早的事,但他現在對灣灣已經不太上心了,因為大沽之戰,還有德州大捷,已經讓朱慈烺對前途擁有了一定的自信,在他看來,大明朝再不濟,也有一個南宋的局面了。
退守灣灣這個后路,暫時是不著急嘍。
想到這,朱慈烺朝鄭芝龍說。
“老泰山,回頭您向這些個紅人發去公文,就說本宮會在八月到達南京,到時候,希在南京能夠看到他們的使者,與他們商定貿易事宜,并且,商量關稅……”
聽到這,鄭芝龍臉陡然間一沉——商量關稅?
那老鄭家以后海面上的保護費,還能收下去嗎?
而朱慈烺明顯,看出來了鄭芝龍的想法,只聽他笑呵呵地道。
“老泰山,您就放心好了,朝廷開放通商,對您老的生意,只會有好,沒有壞!”
“先不說,老泰山您手底下的船只數量,一旦開口通商,出海貿易量必然倍增,老泰山您還怕賺不到銀子?何況,本宮還打算效仿西洋,立個什麼東印度公司,到時候,這公司也由老泰山您管,而且,大明朝的關稅,說是海關,但實際上,卻是陸關,朝廷水師實際有限,管不了海面上的事,老泰山您想管洋人收多銀子,便能收多銀子,只需要老泰山您,替本宮打擊走私就是!”
聽到這。
鄭芝龍明白了過來,朱慈烺這是打算征關稅,但又不阻撓他收保護費,也就說,損失的是洋人,而非自己,而且,如果開口通商,那麼,貿易量增加是必然的,鄭家的艦隊那麼多,壟斷南洋海面都不問題。
這利潤大大的多啊。
更甭提,朱慈烺竟然提出來了要學西洋設什麼東印度公司。
這就更讓鄭芝龍心澎湃了。
但是,鄭芝龍卻也沒那麼輕易地就答應了朱慈烺的提議,因為這事不只有好,還有壞。
只見到他鎖著眉頭說。
“可是殿下,這道理是如此,但恐怕番邦紅人,不會愿意,畢竟,這是要他們多出銀子,臣對這些紅人,可是了解得很,萬一他們不喜朝廷加征的這個關稅,說不定這些番人,還能夠糾結起來,然后寇我大明沿海!”
鄭芝龍說的不是瞎話。
帝國主義者可是壞著呢,只要利益損,他們是不惜發戰爭的,對于這個道理,從小接反帝國教育的朱慈烺,自然是再清楚不過的。
不過,他可不怕帝國主義,帝國主義都是老虎,這年頭遠東的帝國主義勢力也不強,朱慈烺怕個啊?
“這你就不用擔心了,利益損,只是暫時的,而且,這仗大抵也打不起來!”
朱慈烺笑呵呵地說道。
“何況,就是他們發兵打過來,老泰山,難不咱們還打不過他們?”
“打是打得過,只是……”
鄭芝龍微微皺眉,此時歐洲列強的實力還是很強的,三十年戰爭的烈度亦不低,但是,數萬里的海路,這些歐洲列強到了遠東,就已經是強弩之末了,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別說是當下了。
就是兩百年后片戰爭,英軍也只不過是投了一兩萬的軍隊而已。
這點軍隊,本就打不垮大明這麼一個龐然大。
但鄭芝龍卻知道,打仗是不好的——他已經好些年沒打過仗了,而且鄭芝龍也不太想打仗,因為他坐收保護費是多麼好的事?
他已經失去了前進的力。
“老泰山,若是打起仗來,是您的損失大,還是紅人損失大?”
見鄭芝龍似乎已經沒了進取的神,朱慈烺只好換了個思路,朝他詢問道。
“當然是紅人的損失大了!”
鄭芝龍毫不猶豫地道。
東西方貿易在這年頭可是暴利,一匹普通的綢,運到西洋能翻幾倍不止,就是走日本,朝鮮,南洋的貿易,利潤也有百分之一百了,雖說要承擔的風險很大,但這份利潤依然很高。
綢,瓷,茶葉,生,漆,這些東西可都是當下大明朝出口的拳頭產品,是大明朝的“高新技”產品,(實際上都不新了,起碼有千年歷史)雖然歐洲已經可以仿制出來綢,但他們仿制品質量就比不上大明本土產的。
而大明,則是地大博,無所不有,無需與西方通商。
換言之,一旦開戰,斷絕貿易,損失最大的肯定是這些紅人。
聽到這,朱慈烺滿意地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他們就不會貿然開戰,而且……”
說到這,朱慈烺呵呵一笑,朝在場所有人,笑呵呵地道。
“一場必敗的戰爭,是絕對打不起來的,但如何讓這些紅人,意識到與我大明開戰,是必敗的呢?”
說到這,朱慈烺掃視了一眼,在場的眾人。
“那就需要讓他們見識一下,我大明朝的實力!”
「歷史爽文」熬了個夜,李寬回到了大唐,成爲李世民的二兒子楚王李寬。他曾是長安城四害之首,是李世民口中的孽子。他是世家的眼中釘,又是勳貴的最佳合作伙伴。他是商人眼中的財神爺,也是匠人眼中的救世主。他是農業發展的助推劑,是科學技術的奠基者。他是番邦屬國的噩夢,是大唐開疆拓土的功臣。……且看李寬在“全才系統”的助力下,帶著大唐百姓走向奔小康的生活。
穿越大唐成為李世民第五子李祐,因為李祐老是懟李世民,所以被李世民趕去封地齊州當都督。李祐心中狂喜,開局穿越成身份尊貴的皇子不說,還直接被趕去了封地,這下干脆都沒人管他了!絕對的天胡開局啊!至于什麼李世民沒給他錢啥的,這不是小問題嗎?他穿越到古代還能賺不到錢?分分鐘就讓老爹李世民知道什麼叫富可敵國!
穿到大夏國,陳羽只想嬌妻美眷,醉生夢死,成為大夏國的第一敗家子,可奈何家族危機四伏,朝廷局勢動蕩,國家四面楚歌…… 無奈他只能走上霸主之路,敗家敗出了嬌妻美妾,敗出了富可敵國,敗出了天下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