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快穿文 快穿:女主不按劇本走 第723章 民國反派的姨媽(1)

《快穿:女主不按劇本走》 第723章 民國反派的姨媽(1)

 “長風啊,現在病的厲害,你才回來就和離,這,怎麼也都說不過去啊。”

 鄭長風的母親關穎喝著熱氣騰騰的參茶說著。

 倒也不是對自己的兒媳婦有多喜歡,不過是還惦記著自家的臉面罷了。

 鄭家是鎮上有頭有臉的人家,當初聘梁秋月當兒媳,也是因為爹救了鄭家老爺子一命,且梁家也不差,看梁氏陪嫁的嫁妝就能看出來。

 老爺子為表恩,讓兩家結為兒親家。

 要說這梁家,在梁秋月爹媽都去了后看起來是沒落了,但底子還在,其祖上還是醫世家呢!

 現在梁家沒落了,們家就要和離,傳出去還不得鄭家的脊梁骨啊!

 坐在一旁穿著深灰長袍、寶藍馬褂的鄭鶴山正瞇著眼拿著煙槍在煙。

 他瞇著眼吐出一口煙氣,問:“你每次送回來信中提到的音音是哪家的?”

 鄭長風懂自家爹的意思,如果是無名無姓的小家之人,那這婚,他是別想離了。

 “音音姓魏,我和是在留學后認識的,同窗幾年,有相同的興趣好和理想,每天有說不完的話…”

 鄭鶴山才不管他們有多說不完的話,在他的預想里,既然能出去留學,那家里肯定是有家底的。但這家世到了什麼程度,也得有個高低。

 “別拿婚姻自由、包辦婚姻和共同理想那一套來和你爹我說,我不管那麼多。”

 鄭長風一心和離,上前附在鄭鶴山耳邊小聲說了一句:“音音家就住在隔壁市里。”

 鄭鶴山聽后問:“你能確定?”

 鄭長風點頭:“八九不離十。”

 鄭長風并不認為自己是攀附權貴之人,實在是家中妻子的學識、眼界、思想都不能與他匹配。

Advertisement

 是包辦婚姻的產,而他是接過新式教育的人,現在提倡婚姻自由,過去那套糟粕本來就該舍棄。

 鄭鶴山放下煙槍,看向關穎說:“好好理,別鬧出什麼靜。”

 關穎打著哈欠點點頭。

 鄭長風見有譜,角都出了消息,心好了,他也有心去看三年沒見過的“妻子”了。

 他相信,只要他好好說,肯定會同意和離的。

 關穎見兒子走的方向,將人喊住:“今天燒的厲害,你就別進去了,省的病氣過給你了。”

 鄭長風一想也是,腳拐了個彎往別去了。

 關穎穿著織著暗金花紋的短襖,下暗沉的馬面,梳著婦人的發髻,整個人的打扮暮氣沉沉的。

 想著鄭鶴山又去了翠姨娘的院子,冷哼一聲。

 人再多,還是只有生了兒子。

 的兒子以后是鄭家的頂梁柱、當家人,縱使這些年心里再苦,也能笑著走下去。

 腳下一轉彎,去了“兒媳婦”的院子。

 房間暗沉沉的,充斥著苦的藥味兒。

 此時梁秋月已經醒了,正斜靠在榻上,一個小豆丁費力的端著藥碗吹著熱氣給一勺一勺喂藥。

 還有一個生生的小姑娘坐在榻邊關切的看著

 這是原主姐姐留下的一對雙胞胎,長的極為致漂亮。

 哥哥林玉堂,妹妹林曼真,兄妹倆都是反派。

 關穎進屋時,聞到藥味就拿著帕子捂住了鼻子,走到每室,看到床榻前的倆孩子,嫌棄的皺起了眉頭。

 “醒了啊,燒也該退了吧。”

 輕慢的沒有上前,只坐在了靠窗邊的椅子上。

 “長風回來了,等你好全了,我再讓他來看你。”

 一陣咳嗽聲傳來,關穎神更嫌棄了,恨不得拔出去。

Advertisement

 等平復后,關穎繼續說:“你進門三年,也沒給我鄭家添個一兒半的,先前還掉了一個,長風回來后沒見到孩子很不高興…”

 梁秋月都沒等說完這些不要臉的話,即便反駁的語氣聽起來中氣不足,那也夠讓人生氣的。

 “他不在家,我要是能生出個一兒半,你不把我沉塘了?”

 “我那個孩子怎麼掉的,為了誰掉的,你不會這麼快就忘了吧?小心它泉下有知,回來纏你。”

 關穎臉都黑了。

 聽聽,這說的是什麼話。

 瞇著眼打量著躺在榻上的弱“兒媳”,心里有些不敢相信,從前順聽話好的兒媳能說出這些大逆不道的話。

 “你翅膀了,敢和我這樣說話!”

 梁秋月翻了個白眼,這老太婆太把自己當回事兒了。

 “你們家都打算不要臉了,想要順利和離,就先忍忍我,不然指不定我鬧出什麼事來讓大家面上都不好過。”

 關穎都震驚了,為了安還沒來得及說和離這回事啊!

 “你聽誰說的?”

 梁秋月毫不猶豫的把使喚原主倆外甥干活還不給他們吃飯的丫頭翠荷給賣了。

 翠荷是原主院里干活的丫頭,這幾年見原主不討夫人喜歡,在家里沒啥地位,還帶著倆拖油瓶,明目張膽的不干活還欺負人。

 原主就是個好拿的,被仆人欺負到頭上來了也沒本事反抗。

 梁秋月不會同這種跟包子一樣的人。

 既然梁秋月都把話挑明了,關穎也不介意直接把話攤開。

 “你既然已經知道了,我也不再瞞你,長風堅持要和你和離,你要是不同意呢,家里會以七出之條中的不順父母和無所出將你休了。”

Advertisement

 “你要是識相,就老老實實同意和離,這樣大家面上還都好看些,要是不識相,大可以試試后果。”

 端著藥碗的林玉堂小眉頭都皺起來了。

 “有所無所歸不去,不窮窮也。”

 “我娘家已然無人,你們還想把我趕到哪去?”

 梁秋月是要離開鄭家,但并不是被趕走。

 “不順父母?笑話,誰都知道當年你非要帶孕期的兒媳去寺廟上鄉,結果你不慎掉湖中,是兒媳救你上來,結果兒媳的孩子因此掉了。”

 “不順父母?無所出?那你先自請下堂吧,不是你作著非要大冷天去寺廟,孩子也掉不了,我也不會還落下病跟。”

 “這麼多年,你向來以磋磨拿我為樂,磋磨夠了就想踢出去?”

 “過河拆橋,恩將仇報,你不愧的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