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座位,得償所愿的張大人心舒暢的很。
盤算了下日子,大概還得在翰林院待上接近兩個月,這也沒啥,反正收學生這事是可以解決了,再有人來問,讓他們去國子監上課就是。
唯一可惜的是翰林院這個藏書樓自己還沒看完就要離開,也不知道國子監的藏書多不多。
沒有理會翰林院眾人對員調的熱切討論,干完手頭工作的老張同志依舊直奔藏書樓,準備趁著這最后的日子多看會書。
等到了晚上吃飯的時候,張清遠跟大家宣布了這個消息。
其實主要是告訴老兩口,因為李若蘭和孩子們都是心中有數的,無非現在就是確認了而已。
張老漢有點蒙,眉頭皺了起來,“國子監太學博士?這是個什麼?”
“就是在國子監教書。”張清遠回答道。
“啊?”一聽是個教書先生,張老漢有點失,聽起來就不像個大,但還是急切地地問:“幾品?”
“爺爺,爺爺,這個我知道,是正六品!”棟子搶先回答。
“嗯?正六品?”聽到了品級,小老頭立刻眉開眼笑,點著頭說:“升了半級啊,那好,那好,老大,繼續努力。”
對于小老頭來說,他才不管什麼呢,只要能升就行了。
本來吧,從大兒子剛當上,張老漢就開始盤算進度,如果三年能升半級的話,那大兒子升到正一品得個三十年呢,自己那時候都八十多歲了,不出意外肯定進棺材里了。
不過人家小老頭不死心,出去遛彎的時候便有意無意地打聽起那些一品大員的晉升歷史,發現這里面大多數都不是按部就班升上去的,經常會破格提拔,這讓本來熄了心思的小老頭立刻心思活泛起來。
說不定自己有生之年就能看到兒子當大的形呢!
等回了家就開始鼓勵大兒子,好好當,好好表現,咱也爭取個破格提拔,早日當大!
這可把張清遠說的哭笑不得,咱都在考慮啥時候辭,這小老頭還一門心思讓咱當大呢!
不過就這個問題,張清遠還是說了幾句,表示升不是那麼容易的,多年不的員大有人在。
張老漢可不管這些,人家能行,自己兒子肯定也能行,榜眼都考了,比誰差?
然后每天晚飯時候,在飯桌上各種講述跟某某大人五十歲就居一品啦,某某大人更厲害,四十歲就到二品,四十三歲直接一品之類。
張清遠自然是不興趣,但也不能老是給小老頭潑冷水,只能敷衍地聽著。
但休息日從書院回來的栓子就不一樣了,顯然非常興趣,畢竟栓子的目標才是當大呢,而且那時候的栓子連考三個第一,功升到乙班,正是躊躇滿志的時候,再一聽爺爺講的故事,可不是巧了嘛。
正愁大兒子不搭腔的張老漢頓時有了知音,跟大孫子一拍即合。
所以飯桌上,全是爺孫倆熱烈討論的聲音,直把栓子激勵地興致。
不過吧,張老漢這樣的行為持續幾天就偃旗息鼓了,因為恰逢秋后,菜市口該舉行斬首儀式了。
張老漢隨著人群去看了看,雖然不敢湊到前面看囚犯首異的形,但也知道了不囚犯的事跡,頓時嚇的要命,里面竟然有好幾個都是二品三品的大,一品的都有,罪名是勾結大皇子、霍朝堂、貪贓枉法等等。
這可把小老頭嚇了一大跳,原來這當這麼危險啊!
膽戰心驚的張老漢回到家,也不管什麼大的事了,反而勸兒子安安穩穩,千萬不要干些走捷徑的事,免得出什麼意外。
不過兒子好勸,孫子就費了點勁,小老頭只能將斬首員的事跡說了又說,又讓大兒子好生勸了勸,這才讓大孫子收起不以為然的心態。
從那個時候開始,小老頭就決定還是順其自然吧,只要兒孫不犯事,興旺是早晚的事。
好在大兒子爭氣,當了三年,安安穩穩升了半級,好好。
不就是八十歲嘛,老子使勁活不就完了!
一覺醒來,穿越古代,成為被打入冷宮的皇家棄子。囂張跋扈的奴才,陰險毒辣的妃子,冷漠無情的帝王……楚嬴劍走偏鋒,好不容易掙脫冷宮枷鎖,轉眼又被發配到邊疆苦寒之地。什麼?封地太窮,行將崩潰?什麼?武備廢弛,無力抵擋北方賊寇?什麼?朝廷不予援助,百姓要舉家南逃?危機環伺,人人都覺得他已窮途末路,然而……不好意思,忘了自我介紹,哥前世應用科學專業畢業,最強特種兵出生,種種田,賺賺錢,打打仗,還不是手到擒來?!
坐美無數,田地萬頃,制酒廠、產小麥、種大米,詩詞歌賦樣樣精通,紈絝到了極致便是偶像。 一覺醒來穿越大唐,沈長卿開始了敗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