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新生的季節。
時隔一年, 安瀾再次看到了年雌孔雀用san值孵蛋的場景,區別只在于上一次是從天上用固定視角看,這一次是在地上用移視角看。
“相親大會”過后不久, 三只雌孔雀就前后腳開始下蛋了, 有時一天下一枚, 有時隔天下一枚,直到把所有的蛋都下完才去補充了食和水分,抖抖羽臥下來孵蛋。
起初它們都表現得很“專業”。
安瀾仗著自己是全家唯一一只亞年在三個蛋坑邊上走來走去, 一邊啄食,一邊觀察, 發現它們每次都會跟著長脖子、轉腦袋, 一副非常警惕、非常護崽的樣子。
為了不為《生活中那些能使鳥驚的大事小事》中濃墨重彩的一個篇章, 見好就收,觀察了幾回就不再往新來者那里走, 而是老老實實蹲在母親邊,逮著它老人家一只孔雀薅羊。
綠孔雀媽媽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一年多的照看, 一年多的保護, 遮風擋雨, 殫竭慮, 晴天一起覓食, 雪天一起取暖, 母親對雛鳥付出了全部的意。現在就算安瀾想把鳥蛋當球頂, 最多也就是被啄兩下。
面對這種深厚的緣紐帶,安瀾也想回報一二, 在觀察了一段時間之后就開始給母親帶“外賣”吃, 有時候帶河邊刨出來的蟲子, 有時候帶補飼臺上添的谷和果實。
長期保留補飼點是專家組做出的決定。
繁//季節中雄孔雀和雌孔雀的消耗都很大, 前者頻發開屏求偶,后者則需要足夠多的營養來保證鳥蛋的質量,以及孵蛋時要消耗的能量。等到雛鳥誕生后,減奔忙又可以提高前三個月的生存率,對保護計劃大大有利。
工作人員甚至還不滿足于供食,他們花了半天功夫從河邊拉水管、安裝控制閥,使得飲用水可以以極其緩慢的速度注到一個傾斜的水盆中,這樣一來,孔雀媽媽在孵蛋期短暫離巢活時不用往河邊跑就能喝到干凈的水。
人類在忙碌,綠孔雀也沒閑著——
準確地來說,是安瀾和老父親這兩只唯二不用孵蛋的綠孔雀也沒閑著,安瀾忙著觀察環境、運送食、安雌孔雀,老父親忙著放哨。
它做起這份工作來得心應手。
安瀾每天早上都能看到雄孔雀站在補飼臺或者高枝上梳理羽,稍微梳一會兒就會忽然停下作,整個靜止一幅彩繪,側耳傾聽著遠的聲音,過半分鐘,一分鐘,有時甚至是十幾分鐘,才會重新變得鮮活起來。
俗話說得好:加班使人發。
就算老父親再怎麼臭也沒法違抗換規律,更沒法違抗勞神加速發的鐵律,某天下午安瀾去山林里松快飛了一圈回家,還沒飛到補飼臺,就看到木頭平臺邊緣掛著一抹亮,靠近一看——
好家伙。
一完完整整的孔雀翎。
太打在上面把眼斑照得亮,中心的黑沉得像深淵,底下拖著藍的大海,上方是褐的天空,再往外是穩重的赭石,明亮的檸黃,若有似無的絳紫,朦朧的翠綠......這一尾羽已是人間難以復制的瑰麗。
安瀾很努力去克制了,不過說實話,任誰看到這樣的珍品都按捺不住蠢蠢的手,于是拍拍翅膀降落在補飼臺上,一套行云流水的啄食作,當著老父親的面叼走孔雀翎,把它氣得炸了十分鐘的。
這還只是個開始。
接下來兩周時間安瀾都在收集這種漂亮的羽。
起先把戰利品放在樹枝上,但是容易被風吹跑;后來把戰利品放在灌木叢里,但又容易被塵土弄臟;到最后實在沒轍,干脆想了個歪點子——筑巢。
其他孔雀不會筑巢,但是安瀾會啊,當金雕時曾經和沙烏列一起筑巢,用各皮和花朵裝飾,那個鳥巢為了野生攝影師的重要打卡地點。用孔雀翎做裝飾搭的鳥巢肯定會更漂亮,就算不用來睡覺,當藝品欣賞欣賞也很有趣。
說干就干。
安瀾在日常飛行巡邏活中加上了“鳥巢素材搜索”這一項目,薅老父親羊的熱也再度拔高,恨不得一夕之間就把它的大尾薅禿。
可憐老父親去年初夏尾還厚實得像個拖把,今年才剛春沒多久就已經有點要禿的意思。鳥巢初雛形后,它每天都站在樹枝上一眨不眨地盯著看,為自己失去的尾默哀。
安瀾能這麼鬧騰也是因為今年母親狀態不錯。
說不定是過去一年里被一會兒撲騰著學飛一會兒要去觀察人類的奇異行為弄心大了;說不定是稍微有點敏了;說不定是到了其他兩只雌孔雀狀態的影響......總之今年鳥蛋孵到半程,母親還沒有起逃竄過一次。
三只雌孔雀加起來一共產了十九枚鳥蛋,要照這個狀態發展下去,怎麼著也得給家里添七到十只小孔雀,讓坐在攝像頭后面的專家組熱淚盈眶。
可惜這份愿景終究撲了空。
孵到第十六天,安瀾在啄食時察覺到一惡意的視線,腦袋后面旋即出現了繃,危機意識隨之升起,出于對直覺的自信,立刻高聲鳴,向整個家族發出示警訊號。
綠孔雀迅速行,然而掠食者的速度也很快。
從樹林里忽然跳出來一只格健壯的沙黃大貓,它輕巧地在地面一踏,轉換方向,彈出擊,尾尖和耳朵上的簇被拉一條無法看清的黑細線。
活見鬼!
安瀾瞪大眼睛。
在看清楚后的第一反應是這片樹林里竟然有叢林貓,還這麼巧出現在攝像機前,這麼巧在攻擊綠孔雀,學家看了個個都得原地起飛;第一反應過后的第二反應則是——壞了,在學家原地起飛前,得趕先起飛。
一瞬間五只大孔雀朝五個方向移。
老父親跑的方向和其他孔雀都不同,背負著保護家族的重任,其實也是唯一有“資本”去拖延時間的存在,它三兩步從補飼臺上躍回地面,展開了不太完整的尾屏。
雄孔雀開屏時型迅速變化,大多數掠食者都沒有人類的智慧,無法準判斷尾羽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存在,果不其然,在它開屏之后,氣勢十足的叢林貓也被唬了一條,謹慎地停下腳步,原地發出哈氣的威脅聲。
這麼一拖延,該跑的都跑了。
叢林貓是有能力獵殺大型禽類的,因此在確定無法將敵人嚇退后,老父親趕在敵人猶豫的時機快速旋撲騰翅膀,一下子竄出去好幾米遠,大尾在空中飄。
這突如其來的作再次唬到了叢林貓,它再次弓起哈氣后退,沒能及時形有效的追擊局面,只能看著雄孔雀飛快離去。
孔雀能跑,鳥蛋卻跑不了。
安瀾在空中盤旋時就看到叢林貓直奔母親的蛋坑而去,掏蛋、敲蛋、吃蛋一套流程走得極為練,顯然不是第一次當蛋賊了。因為樹林的遮擋沒能看清另外兩只雌孔雀的鳥蛋有沒有被全部吃,想來也損失不輕。
這天晚上整個孔雀家族都緒低落。
好在繁/季節沒過去,現在再生一窩鳥蛋還來得及。
因為孔雀驚后躲避的天,沒有一只雌孔雀愿意再回到那里去孵蛋,甚至沒有一只雌孔雀想要回去確認蛋坑的狀況。它們非常自然地另尋新產下了新的鳥蛋,立刻進了爭分奪秒的下蛋和孵蛋流程。
這一回就不如上一回那麼安穩了。
去年看到過的驚弓之鳥狀態再次出現,即使還沒開始孵蛋,只是在下蛋,從母親到兩只陌生雌孔雀都是一副極度焦慮不安的狀態,無時無刻不抬著頭、神經質地打量著四周,似乎只能固定蹲在一個地方而不是能舒展翅膀走飛行讓它們到了生命威脅。
綠孔雀畢竟不像家養的老母。
老母是種神奇的,不管是蛋、鴨蛋、鵝蛋、孔雀蛋......只要是蛋,而且放在了它們的窩里,都能給孵出來,而且會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帶大。如果能把棄巢不要的鳥蛋帶給老母孵該多好啊,或者,要是能鍛煉出老母那樣的業務水平該多好啊。
上一窩鳥蛋里沒破損的那些蛋丟在一旁也是可惜,反正也不會影響到什麼,安瀾轉念一思,覺得還不如慢慢轉移過來幾個,孵不孵得出來兩說,就是練練手也行。此時此刻完全沒想過自己長那麼大、度過了那麼多個世界,其實還真的一次都沒孵過蛋,就連諾亞都在企鵝世界破了這個零記錄。
但是怎麼說呢?
任何人看了這些綠孔雀媽媽的表現,大概都會有種我上我也行的覺。
于是在叢林貓襲擊后第三天,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后,安瀾盯著好不容易安全轉移過來的兩枚蛋,思考著該以什麼樣的方式趴臥下去才不會把蛋碎,怎麼想也想不到結論,左看右看,發現沒有家人在關注這邊,便本著實踐出真知的念頭直接臥了下去。
當然沒想到母親下完蛋后正好想出來活活。
綠孔雀媽媽抖抖羽,繞過大樹,還沒走幾步就看到了正在苦惱的亞年,因為場景過于離奇,抬起來的腳爪都停在了半空。
母親看著安瀾,安瀾看著母親。
這一瞬間,覺到了許久沒覺過的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