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殿下約了南市, 唐荼荼并不知道該去什麼地方找他,半上午出了門,在南市上溜達了一圈。
這個月還沒到十五, 京貨大賞還沒開。南市上瞧不見貨摞堆的大商人, 路兩旁全是零零散散的攤販,彩旌飄搖,沿著東西兩側給朱雀大道綴了兩條邊。
各國使節陸續離開, 走前, 他們在東西市上瘋狂掃貨, 從小孩的糖畫、十四巧板到金銀玉飾全一掃而。
那些玉石品質下乘, 連唐荼荼這樣的外行看一眼都能說上哪兒不好來, 各國仆役像模像樣還著價, 但凡便宜塊兒八的,立馬掏銀子掏得爽快。
攤販們熱絡, 各個笑得臉上開花,一扭頭卻嘀咕,笑他們小國寒酸沒見識。
唐荼荼掏出個小本子, 把各國使節主要掃的貨全記了一遍, 使節們不是心來嘩眾取寵的,這些在他們本國一定是稀缺品。
不記商品, 也聽吆喝,一行是一行的門道,聽多了也十分有趣。
像不遠,那個拍著脯的小販忽悠得很像那麼回事:“十兩仨玉杯!叟無欺啊,您瞧瞧這水頭!京城您只管瞧,哪家比我便宜,您拿回來, 我照價給您退!”
聽著多誠懇啊,實則東市奇珍樓的上等玉杯也不過就這價,這是瞅準了人家要回國,買完就走,沒后顧之憂。
穿著紅袍的絡腮胡子像模像樣點點腦殼,大手一揮,嘰里咕嚕說“犬要”。跟在后頭的市署小吏睜只眼閉只眼,給兩頭簽個契,任由外國人挨宰。
唐荼荼聽著四面八方的吆喝,左耳倒右耳,沒往心里記,心卻輕快了許多。
挑了間門面干凈的茶室進去坐下,點了壺好茶等著。
大晌午的,沒什麼人來喝茶,連上攏共坐了三位客人,說書先生不愿費嗓子應付,懶洋洋地背了幾首打油詩,背著“凡魚不敢朝天子,萬歲君王只釣龍”,也不知是譏弄誰。
時已過了午正,二殿下久久沒來,唐荼荼靠窗坐著,在溫暖的太底下瞇起眼睛,撐著頭打了個盹。腦袋快要閃下脖子時,似有人在臉側托了一把,給扶正了。
那道清風又從側游過去,坐到對面。
“殿下?”
唐荼荼還沒醒神,眼見周圍好幾個大高個兒圍著坐開了,影衛大哥們沒穿一黑,全穿的是便服,驀地清醒了:“不不不,爺!爺你來了啊。”
晏昰左右掃了一眼,在茶盤里那排倒扣的杯子底上定了定視線,呵聲:“你倒是會挑地方。”
唐荼荼:“嗯?”
再一瞧,先頭那兩位客人都眼觀鼻鼻觀心地坐去了角落里,說書先生也沒了剛才的懶散樣,去了柜臺后垂首斂目站著,沉默的氣質跟影衛特別像。
唐荼荼眼神立馬變了。
廿一一個一米八高的糙老爺們,今兒莫名其妙地端著腔調,溫聲細語道:“這是咱們南市上的暗樁點,打探各路消息用的——姑娘瞧見門簾上頭的徽記了麼?”
唐荼荼回頭瞧了瞧,門簾上的徽記圖案用了雙面繡法,坐里邊也能看見,不止門簾,腳下的磚雕、桌上的老樹茶盤上也刻有徽記——那是兩片茶葉,畫得雅致,想是有了早期商標設計的概念。
進門時,什麼也沒多瞧,只覺得這家茶室干凈,細說起來就是莫名的順眼,沒留意這符號。
唐荼荼端詳著那兩片茶葉,認真記住:“這個徽記就是暗樁點的意思麼?”
廿一瞧了瞧二殿下,主子回以平靜的一眼。
廿一心里有數了。
“哪能像姑娘說得那麼簡單?全天下探子一萬八,要是靠這一個徽記,豈不是人人都能順藤瓜?萬一哪天有探子反水了,從上到下的暗樁一齊籠統全被掀開,豈不是要壞大事?”
唐荼荼:“噢!有道理。”
廿一接著道:“暗樁點的徽記組合復雜至極,一般會取各地商稅名冊,比如這條街,昌樂坊西外街,街號排序九十三——而在去年的京城商貨稅目中,課稅錢排在第九十三位的,是蘇州碧螺春。”
“列序在前,所以今年要在這條街上開一家茶室作為暗樁點,也不一定是茶室,茶館、茶鋪、茶寮,也都有可能。”
“等到明年,課稅名目變了,排九十三的變了織錦,那這家茶室立刻賃出去,掌柜和小二調換到別去,改頭換面;新來的探子再在這條街上開個織錦鋪。”
唐荼荼:“……”
幾個影衛都笑起來。
那說書先生笑得頗有些自得:“咱們的暗樁點遍布天下,各省、各府、各城,都有咱們的人手。”
“姑娘要是想辨認,就找每條鬧市街上生意最冷清的店,拿腰牌給他們看就行。探子不善經營,加之為了避人耳目,不管開什麼店買賣都冷清,湊湊能回本就不錯了。正好方便每年挪騰地方,外人只會當咱們經營不善,才干一年就關門大吉了。”
……這群神仙都長了什麼腦子。
唐荼荼無言以對,比了個大拇指。
笑過之后,二殿下才說起了正事:“我父皇醒了,祖母還迷糊著,晌午太醫給灌了碗藥,喝下去不久又全吐了。在慈寧宮陪坐了一中午,出門就遲了。”
他是在解釋自己遲到的原因。
唐荼荼沒那麼細的心思,只問:“長公主……醒了麼?”
這斷句微妙的一停頓,幾個影衛紛紛側目,晏昰眉梢一,沒頭沒尾地問:“你認出來了?”
唐荼荼點點頭。
晏昰:“你聽長公主聲音聽出來的?”不嗅覺過人,耳力也過人?
唐荼荼:“那倒不是,我猜出來的——在張家屯的時候,珠珠不是沖撞了的車麼,當時覺得這位太太脾氣好厲害,覺像是家夫人,我就留了個印象。宴會那晚看見了長公主的嬤嬤,覺得有點面,當時沒顧上想,昨天回了家才想起來。”
宴上,長公主有為說話的意思。那句“我半只腳踏進空門”,唐荼荼一晃神,立刻聯想到了曾經在那貴婦人馬車上見過的袈裟,那是唯一見過的佛家。
順著這一推,便猜到當初撞上長公主的那回,是去木莂寺探駙馬的。
晏昰點頭:“那就是皇姑。皇姑常年吃素齋,骨弱,還沒醒。”
“這香好像對虛弱的人影響比較大哈?”
唐荼荼試探了半句,左思右想,死活不知道怎麼繞回正題上。索直接開口問了。
“爺別怪我冒昧,我想知道皇上、太后、長公主他們迷幻時做了什麼?”
昨天大理寺的大人斥逾矩,可唐荼荼還是想知道。陷幻象時,也聽到了嬪妃們的瘋言瘋語,對皇上、太后是什麼反應更加好奇。
這毒香實在古怪,要說有多毒吧,聞了一晚上,一點后癥也沒落下,中毒者都陸陸續續醒來了。除了早早中了毒香的姚妃,發了一場瘋,誰也沒當真因為這毒香送了命。
仿佛設計了個惡作劇,專門挑著王朝最鮮亮麗的時刻刀剖膛破腹,讓大伙兒瞧瞧皇室底下藏了多爛疽。
如果太子皇上太后都沒事,唐荼荼想不通這毒下得到底有什麼意義——人手|進去了,毒香也進了宮了,要是想害人,多的是能致死的毒香,換哪樣不好?
晏昰:“那夜我不在殿。”
唐荼荼:“為什麼?”
晏昰:“當時你說殿里有毒香,諸嬪立刻散去院里吹風了,我父皇、祖母和皇姑挪騰到了中和殿——就是保和殿前頭那座小殿,金吾衛重兵把守,我和皇兄是進不去的。”
唐荼荼愣了下,“進不去”和“當時有事兒沒進去”的意思可大有不同了。
晏昰不知是什麼語氣地呵了聲:“歷代金吾衛都是帝王親兵,只認皇上,不認我們——皇上遇險,所有皇子不得妄,即便我要調度宮外防務,也得被金吾衛盯著,稍有異,立刻羈押,明白麼?”
噢,防火防盜防兒子。當兒子當這樣也難的。
可晏昰話一轉:“只是皇兄住在東宮,經營多年,眼線還是埋了幾個的……”
唐荼荼一臉的“你們家這父父子子互相坑得帶勁啊”。
這眼神,愣是讓晏昰到邊的話窒了窒,覺自己被微妙地嫌棄了。
他慢吞吞續上話。
“聽聞,中了毒香后,皇姑一直自言自語,絮絮叨叨說起了小時候的趣事兒,嫁人前在宮里,皇爺爺如何疼寵;說起與駙馬早年的恩,還有駙馬出家后,這些年守活寡的委屈。”
“皇姑說了很久,都是些零碎事兒,父皇沉默聽著,嘆息道‘皇姐不該嫁他’。祖母念了一夜的佛。”
這和唐荼荼想得不大一樣。這三位,比那群娘娘的定力好太多了,不像嬪妃似的滿口飛,中了幻香都能守口如瓶,確實有掌權者的風范。
小爐上的滾水沸起來了,咕嘟嘟頂著蓋兒。
茶博士躬給兩人上茶,用的是炫技一般的點茶手藝。上好的茶餅碾茶末,注水調濃稠的綠膏,此時便茶香四溢。
茶博士左手托著茶盞,右手拿竹茶筅反復打茶,看他提著細壺注水都是的。等茶水五六分滿之時,茶膏結了厚厚一層白沫,掛在壁上咬盞不放,這就是上等的點茶了。
唐荼荼沒有被茶文化熏陶過,并不懂這里頭的講究,看著賞心悅目,便也安靜地不說話。
街上響起鼓聲來,那不知是什麼番邦樂,是系在兩側邊、一大一小的雙手鼓,配著中原這邊見不著的琴,曲調風流歡快,拍子短促,中東韻濃郁。
門口招攬客人的小二雙臂大張,用怪異的腔調吆喝著“再靈烏拉”,好像是快來瞧快來看的意思。
唐荼荼朝著樓下去。
這是南市的瓦舍。
位于南城墻墻下的昌樂、昌明二坊,有著京城最大的兩座瓦舍。“瓦舍”相當于后世的一站式娛樂街,吃喝玩樂、食購影娛薈萃其中。
而“勾欄”跟尋常百姓理解的“勾欄院就是爛娼院”不一樣,一些勾欄里確實有|院和暗娼勾當,但嚴謹地講,正兒八經的勾欄院形似后世的劇院,一個大瓦子里頭能有十幾家勾欄。
中原百姓自矜份,尚文尚雅,以文人峨冠博帶為,便把娛樂活也分了上中下九流,勾欄無疑是其中的末流。
京城掌柜們開的勾欄院往往顧忌太多,都是些舊行當,可惜這座城里頭沒窮人,富商與富民都貪新鮮,源自本土的雜劇、說史、皮影、傀儡戲看膩了,總是要往隔壁異族舞娘白花花的大和脯上瞟兩眼,再搖頭晃腦地斥一句“傷風敗俗”。
盛王朝把一句“海納百川”掛在邊,撐也得撐起國際大都市的氣象,從不明著治理這些“傷風敗俗”,只嚴員沉迷此道。
“主子,韓大人來了。”窗邊的影衛知會了一聲。
唐荼荼低頭去。
韓卿才剛下了馬車,差點被一個敞著懷的醉漢撞上,他仰著上半堪堪避過去,嫌惡地掩了掩口鼻。
路邊的徐先生已經等候多時,見狀哈哈大笑:“槐序是風雅人,沒來過這地方吧?”
這徐先生是太子邊的人,也是個厲害角兒。韓卿緩了緩神,瞧二殿下也下了樓,把昨夜得的信兒簡略說了說。
“這地兒跟狗尿爛癬似的,京兆府也不整頓,讓這群藩鬼在南市上扎了。尤其這昌明坊之中,聚集了十幾國的傳教士,十字教、一賜樂業教、天竺佛、藏佛全混跡其中,教義駁雜,語言不通——昨兒探子順著香查到了這兒,沒敢妄,聽不懂他們嘰里咕嚕說什麼,今兒我帶了譯來。”
晏昰點頭了然,瞧了瞧掛了滿天的神幀,彩幀上畫著各種非人非怪的像,大多張牙舞爪怒發沖冠的,不知是什麼佛,還是什麼鬼。
周圍對著神幀一步一磕頭的百姓大多是藩民,也有數漢人,形容敬仰,論虔誠不比求道拜佛差在哪兒。
毒香,就出自這里麼?
他跟那畫像對上眼,徐徐道:“高祖當年開辦崇福司時,嚴驅逐異國傳教士,怕咱們夜郎自大,故步自封,這些傳教士雖行為舉止與咱們不同,存在卻必有因由。多事之秋,不要惹是生非,咱們這回來只查香,切忌手人家的教派事務。”
這點唐荼荼不陌生,唐老爺常掛在邊的衙門,大抵都有個印象。
自興朝后,禮部分設了一個小衙門,名為“崇福司”,專門管理外國宗教事務。京城作為北都,更是外國傳教士來的地兒,這些傳教士往往抱團聚居,混跡在南市上,帶來悖離本土教派、卻又十足人的新鮮理念來。
作者有話要說:來啦~
凡魚不敢朝天子,萬歲君王只釣龍——明 解縉。
這首打油詩的典故是:有一次朱元璋約解縉一起釣魚,但魚只咬解縉的鉤,皇帝一條都沒釣到,見朱元璋面有不悅,解縉立馬作出這首打油詩哄他。
十字教是基督教;一賜樂業是“以列”的古音,古為猶太教;天竺佛代指印度佛教,大乘佛教從西藏境后,衍生出了藏傳佛教,就是俗稱的喇嘛。
一朝穿越,變為農家女,家徒四壁也就算了,為何身邊還帶了個拖油瓶? 幾經波折,才發現原來與她生出這個拖油瓶的男人一直在她身邊,更讓她大跌眼鏡的是,這個男人的身份,並不尋常……
【甜寵+虐渣+重生+病嬌+馬甲+女寵男+雙潔+哥哥團寵】重生而來的顧笙。不是在虐渣就是走在虐渣的路上。身後跟著四個追妹火葬場的哥哥。天天裝可愛的求她的原諒。卻眼巴巴的看著自己的妹妹,將那個病嬌偏執的男人寵上了天,他們雙眼羨慕嫉妒恨。“笙笙,大哥哥也要抱抱舉高高……”“笙笙,二哥哥身嬌體軟很容易舉高高……”“笙笙,三哥哥比他們都強!”“笙笙,四哥哥最小,你要疼四哥哥!”他們變著法子爭寵,卻冇有看見,有一雙墨黑的眼眸正盯著他們,彷彿潛伏的狼,下一秒就要將他們給撕碎,看的幾個人害怕的瑟瑟發抖求抱抱。結果卻看見自己的妹妹,笑意盈盈的將偏執可怕的男人擁入了懷裡麵。“乖,我最疼阿淵。”被擁入懷裡麵的男人。緋紅的眼角勾著得意,衝著身後羨慕的幾個男人洋洋得意的一哼,身嬌體軟的享受著。
宋朝夕一觉醒来,穿成书里的同名女配,女配嫁给了世子爷容恒,风光无俩,直到容恒亲手取了她的心头血给双胞胎妹妹宋朝颜治病。她才知自己不过是个可怜又可笑的替身。奇怪的是,女配死后,女主抢走她的镯子,病弱之躯竟越变越美。女主代替姐姐成为世子夫人,既有美貌又有尊贵,快活肆意! 宋朝夕看着书里的剧情,怒了!凭什么过得这么憋屈?世子算什么?要嫁就嫁那个更大更强的!国公因为打仗变成了植物人?不怕的,她有精湛医术,还有粗大金手指。后来国公爷容璟一睁眼,竟然娶了个让人头疼的小娇妻!! 小娇妻身娇貌美,惯会撒娇歪缠,磨人得很,受世人敬仰的国公爷晚节不保…… PS:【女主穿书,嫁给前夫的是原著女主,不存在道德争议】 年龄差较大,前面女宠男,后面男宠女,互宠
鐘延光清醒之後發現自己竟然已經娶妻了??? 妻子長相美豔不說,且行事並不端莊順婉。 簡直完全不符合他的審!美! 然而日常卻是… 蘇綠檀:夫君,以前你都會給我寫情詩… 鐘延光:不可能!我怎麼可能會寫……臥槽??字跡好眼熟!!! 外面下雪的時候。 蘇綠檀:夫君,以前都是你抱我回屋的… 鐘延光:我怎麼可能會公然抱女人……臥槽???為什麼腿不聽使喚了!!! 一句話簡介:勾引失憶夫君的日常~ 人設:心機戲精女x高冷悶騷口嫌體直男 原文出處:晉江。 [請勿幫更,一天至少會貼10章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