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我力能扛鼎 第158章 第 158 章

《我力能扛鼎》 第158章 第 158 章

 著黎明第一線曙, 唐荼荼爬上馬車,馬車趕慢趕地往唐家去。

 二殿下府邸所在的興道坊,和安業坊離得不遠。這時刻挑得好, 家的馬車天不亮就進了宮, 各家夫人小姐還沒出門,一路靜靜悄悄, 幾乎沒著人。

 芙蘭是多話的子,這丫頭分明和芳草一個年紀,都是十六, 卻跟百八十年沒說過話似的,一路笑瞇瞇地找話。

 “我在叁字輩里排到三十以外了,拳腳功夫稀松, 唯獨暗使得還行——殿下原本想從皇后那兒調兩個影衛來,又思量姑娘份特殊,讓皇后知道了, 怕是要另生枝節。”

 唐荼荼:“你用什麼暗?”

 芙蘭一聲招呼都不打,窄袖連帶右手驀地一揮,幾道細風從唐荼荼脖子和耳垂間的空隙中飛而過,細微的錚鳴拖出一道金石響聲。

 唐荼荼:“!!”

 回頭細瞧, 那是幾比頭發不了多的針,深深嵌進車壁里,只留了個尾

 得虧手準,要是偏一公分, 能把人脖子穿個

 唐荼荼一宿沒敢喝水, 也沒好意思當著一群大老爺們問“你家茅廁在哪”。見狀,小腹都繃了,張想訓芙蘭:這多危險!這能來麼這!

 話到邊又沒力氣了。

 芙蘭笑道:“我呀, 打小是照著寵妾的模子養的,琴棋書畫歌舞都會一點,要往大家后院放嘛,本來是被人作賤的命——二殿下心氣高,說大業者不需用人做小人,他膈應這個。”

 “叁字輩十幾個影衛,姑娘家天生力氣不夠,做侍衛不太得用,多數都養算先生,分散到各地做暗樁。”

 “本來我們影衛養到十五,就該放出去辦事了。可算賬核稅吧,我也不行,算盤一響我就頭疼,年頭兒一直不知道給我派什麼活好——好不容易有您啦!年頭兒就把我派過來啦,今后芙蘭唯姑娘命是從,姑娘多多關照啊!”

Advertisement

 唐荼荼撐開眼皮:“你跟叁鷹是兄妹麼?”

 如出一轍的話多,嘰嘰喳喳的。

 芙蘭睜大眼睛:“不是呀。影衛都是天孤,打小就是棄嬰,沒爹沒娘的,是從各地孤院挑出來的——不過叁鷹功夫也稀松,他將將吊在了前三十的尾,才得以跟在殿下邊。”

 唐荼荼跟許多影衛相過,覺那就是一群笑的大孩子,原來都命苦。

 “……對不住。”

 芙蘭說沒事。

 唐荼荼提起兩分神,閑話家常似的問:“你們平時在哪兒訓練啊?”

 芙蘭目一閃,喜眉笑眼道:“姑娘心眼兒鬼,心套我話呢,那不能說,說了年頭兒能給我腦袋擰下來。”

 唐荼荼一時分不清“腦袋擰下來”是夸張說辭,還是真的。呼啦的事,從芙蘭里聽來竟有幾分俏皮。

 尷尬問:“那蕭舉人……也在你們那兒訓練麼?”

 芙蘭忖了忖,覺得這話能答:“在呢。他骨一般,功夫底子淺,苦練一陣看看能不能趕上。他也教我們站軍姿,打軍拳。”

 “那套拳法有點意思,六大營都有校尉去跟著學了。姑娘可能不知道,我們的兵擅兵械、擅騎,低等營兵練能、練布陣——唯獨赤手空拳打架是個短板,打起來沒有章法。”

 “蕭舉人會的拳法多。至于軍姿,頭兒說我們練軍姿意思不大,可以拿去練剛伍的游惰——就是游手好閑、的新兵蛋子,效果奇佳。”

 那就好。

 唐荼荼想:難怪這次見面瞧隊長有神了,原來在看不到的地方,他也在努力和時代適應著。

 和隊長都像楔子,不管適沒適應環境,不管有沒有力,都必須找點事做,找個合適的地方把自己釘進去。

Advertisement

 個人價值與使命連在一起,不做點什麼貢獻,便渾渾噩噩得沒法活。

 “姑娘得空了給我安個份罷,將我收作個丫頭,管吃管住就行,好歹能有張榻,不然我得天天睡房頂去。”

 “知道了……”唐荼荼支不住眼皮了,把芙蘭的絮叨當背景,在馬車有序的晃中重新睡過去。

 府里都知道小姐病著,清早沒人來喊起。唐荼荼困得哈欠連天,也不悖著生理鐘,順其自然地睡到了日上三竿去。

 夢里不知怎麼,聞見了香,聳聳鼻子,下意識地往香味的方向探。

 人哈哈大笑:“我就說了管用吧?天天喂那些粥粥水水的,有什麼營養啊,又不是腸胃病,怎麼就不讓咱荼荼吃啦?”

 唐荼荼睜開眼:“……娘?”

 華瓊笑盈盈哎一聲:“天天喝藥,你這屋里頭聞著都是苦的,能走能的,干嘛要躺著呀?天這麼躺,好人也要躺出病來。”

 唐荼荼:“我總暈。”

 華瓊:“那就吃完再暈——我做了小餛飩,還鹵了豬蹄和肘子,人說生病了要吃親娘做的飯,吃兩頓就好了,我大清早提溜著菜過來的。”

 一群丫鬟無奈瞧著,想說這不好克化。唐荼荼聞見香竟還真提起了神,靠在床上,就著華瓊的手,一口一個吃起餛飩來。

 說是給,其實餛飩里頭就一點星子,全是菜和蛋豆腐,豬蹄一個沒見,肘子也就可憐切了半盤。

 華瓊是喂小孩那種喂法,喂一個,張“啊”一聲,弄得唐荼荼哭笑不得,久違的鮮活氣沾了一

 一大碗下肚,肚子:“還有嗎?”

 華瓊:“不能吃了,吃多了克化不了。”

Advertisement

 端過碗,很不講究地把荼荼剩下的半碗湯喝了。

 才問:“怎麼見天的病啊?你頭天病的時候,葉三峰就跟我招呼了一聲,我沒好意思過來——一點小傷小病的就往你這兒跑,弄得你母親臉上不好看——可你這三四天不見好,怎麼回事啊?”

 毒香之事傳不到民間,唐荼荼揪昏迷時的一線清明,搬出院使那個理由來糊弄:“我這個月月事到了,正好夜里吹了風,就病倒了。”

 華瓊:“看著壯實,風一吹就倒,別是氣虛吧,回頭給你找個名醫診診,氣虛得早點補,不然長大了有的麻煩。”

 唐荼荼笑瞇瞇聽著,偶爾接一兩聲,娘就能自己搭起一臺戲來。

 “想去娘那兒麼?”華瓊問

 唐荼荼:“啊?”

 華瓊:“去我那兒住個十天半月的。”

 唐荼荼探頭瞧了瞧,母親并不在屋里,可是胡嬤嬤在,當著胡嬤嬤的面,唐荼荼怕自己答應得太利索了,回頭母親心里不高興。

 憋了三秒鐘,才迫不及待道:“想!”

 “年紀不大,顧忌倒是多。等著!”

 華瓊慧極,只消一眼就知道心思,的臉,出門往正院去了。不多時又回來,吩咐福丫和芳草:“收拾兩換洗裳,跟你們姑娘一塊過去住幾天吧。”

 也不知華瓊怎麼跟唐夫人說的,唐夫人一點沒介懷,笑著放走了。

 今兒天不是很晴,有些風,怕出了門吹著風,唐夫人還拿披帛給包了頭。五彩的生綃紗中勾著銀線蝴蝶,算是唐夫人為數不多的花哨東西。

 唐夫人因為這“花哨”,高高興興買回來,又因為這“花哨”,一次都沒穿出去過,怕穿出去惹人笑話。

Advertisement

 唐荼荼便頂著一腦袋五彩斑斕的花蝴蝶,穿得嚴嚴實實地出了門。

 分明又困又暈,后腦勺沉甸甸地往后墜,離了唐府,新氣,又立刻覺得天清地明了。

 西市上照樣熱熱鬧鬧的,這是中城十二坊里沒有的鮮活氣——那些家全關起門來過日子,天涼以后,各家夫人小姐不了,巷道里沒了那些穿金戴銀的麗,不免顯得蕭瑟。

 西市上不同,還是斗走馬的熱鬧。這邊吆喝著:“掌柜,一斤牛!添截舌頭做饒頭!”

 那邊吆喝著:“秋季清肺潤肺燉梨膏,滋補養生老鴨湯!”

 各家食肆里都添了熱鍋子,掛起大紅旌旗,上邊畫“一個鴛鴦鍋上飄三道煙”,這就是熱鍋子的標志。

 剛出鍋的鹵串連著大鐵鍋端到鋪門口,一鍋端上去,周圍食客聞著香便一擁而上,塊兒八的吃個熱鬧。

 舉著簾子累手,唐荼荼手要把簾子掛起,好好看看人間煙火,被華瓊一扇子敲手背上。

 目一瞪:“想不想好了!吹頭風又要病!”

 唐荼荼只好放下。

 華瓊掃了一眼看的方向,“想喝老鴨湯下午我給你燉,外邊賣的都是拿鴨架熬的,沒什麼吃頭。”

 唐荼荼笑起來:“行!”

 華瓊又道:“你裘叔叔來過信兒了,他們初七到的揚州,說是你那花椒穩穩當當運過去了,走水路也沒。咱們不是包小包想走散貨麼,賣得不好。”

 說話實誠,沒那種“我怕娃娃難過,騙你說賣得很好”的心思,賣得不好就是賣得不好。

 唐荼荼有點失,又聽娘說:“不打秋以后是收的時候,趕廟、祭神、打節場的,各種廟市上都有‘老饕宴’——何為老饕宴呢?就是一群吃會吃的名,他們坐一塊吃席,品鑒新菜。”

 “江浙兩地富庶,一個‘吃’字上頭講究得不得了,秋冬兩季有各種廚神大比、文饕作賦,要議定明年的宴節菜。你裘叔叔打算聯系幾個川菜大廚,把椒麻菜的名頭打出來,花椒就不愁賣了。”

 江南啊……

 京城百姓都有點皇城腳下的自矜,看外國人,統稱藩鬼;看外地商幫都是窮地方來賺錢的,窮山惡水出商幫嘛,舍下妻兒老母出來賺錢,不是苦命人是什麼。

 唯獨對江南高看一眼——都說“華天寶莫出京城,人杰地靈還看江南”。江浙,是多百姓的心馳神往之地。

 唐荼荼:“真想去啊。”

 “那就明年去唄,娘帶你去。”

 華瓊手里頭沒缺過錢,什麼事兒都輕松得只需一句話,唐荼荼這說走就能走的魄力了。

 作者有話要說:短小一點,補昨晚。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