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荼荼的計劃書一寫出來, 直讓趙大人盛贊“虎父無犬”。
這是集思廣益得來的,各種比賽項目總共列了十來樣供選,又分文賽與武賽, 以運項目占多數,過五關斬六將,最后的優勝者能拿二兩銀子。
趙大人逐字看完, 捋著胡子笑道:“丫頭想淺啦, 這給賞銀有什麼意思?”
唐荼荼:“您說。”
趙大人:“要我說啊,這優勝獎不必多貴重, 量卻得添上來,人人都愿意來湊這個熱鬧。”
“就說過三關的,能來領兩包崩豆兒;過四關的, 能從縣這兒領一幅親手書寫的對聯;過六關的能人,他在大年初一舉著火把,去點縣祠的社火。”
他說完, 見唐荼荼和唐老爺都迷糊, 笑哈哈給他倆解釋。
“點社火這可是天大的殊榮啊, 往年都得是文秀才、老學究才能有的殊榮——再請他們來縣衙吃頓飯, 上幾桌席面,咱們一群縣與民同樂, 豈不哉?”
唐老爺怔忪:“來縣衙吃飯?”
他看看趙大人,又看看荼荼,“這未免荒唐……”
“振之你是沒在縣里呆過啊,多百姓過年都要去趕廟會,人山人海糟糟的,百姓圖什麼?”
“只因廟會上縣會過去,站在牌樓上往下一, 能引得全縣百姓振臂高呼,他們全盼著看咱們這些老臉呢。”
“哈哈哈,原是如此。”唐老爺恍然大笑。
他在禮部任久了,人冷漠吃了一肚子,還從沒嘗過百姓戴的滋味,真想見見那樣的場面。
趙大人有許許多多的缺點,唯獨一條,他不拿架子,因為位卑言微,上氣不重,能跟百姓打一片。
唐荼荼笑得像朵花:“行,還是趙伯伯想得周到,我這就去找縣丞。”
大步走著去前衙了,比誰都積極。
印坊剛租下來,還沒找齊雕版師傅,縣衙先以手抄為主,十幾首順口溜抄完以后張布告,也在各鬧市口。
進了臘月就是備年貨的時節,街上人流量很大,看見衙差出了布告,紛紛圍上去看,與此同時,縣衙要舉辦“強健寒冬大比”的消息也不脛而走。
這順口溜節奏鮮明,不論掃地、灰、切菜,還是衙役練刀練槍,不論夫人丫鬟打絡子,還是文人行酒令。
順口溜的拍子能跟世間萬事應和上,不管干什麼的時候都能念一念。
不是所有人都會為了二兩銀子折腰的,但你走出家門,看見街坊鄰居不是跳繩踢毽,就是念著順口溜玩單拐跳對撞,連天天打五禽戲的老大爺們,也全依照順口溜編了節律相同的新。
回了家一進門,看見兒子坐得筆直,瑯瑯念著:“大詩人,王安石,老來捧書字不識。護眼眼是大事,眼到書本距一尺,離書桌拳一只。”
一扭頭,家里老頭兒老太太從邊過,口中念念有詞:“養心神,護肝臟,不生氣來不罵人,合家歡來病不侵。”
去廚房睄一眼吧,媳婦唱著:“吃得慌,咽得忙,傷了胃口害了腸。寧可桌上食無,不可干吃飯無湯,米面里邊帶點糠,吃咸菜棒。”
……這日子沒法過。
城里的百姓全邪門,氛圍如此,脾氣再的人也會被染,上嘀咕著“這群鬼東西閑得沒事干了,老子就是不整”,可家人們吵煩了,關起門來躺床上,也會忍不住哼上兩句。
“躺床上,勿多想,閉眼你就趕睡,胡思想傷神智。”
好嘛,這下睡也睡不著了。
……
每一首順口溜都是六到十句,唐荼荼寫得很仔細,專門繞開了時下對醫學的四分法,悄悄地把后世的醫學分類擴充進來。
這時的四分法是:療小(科小兒科)、瘡腫,耳目口齒(五)、角法(拔罐)四類,大夫只側重這四樣,遠遠比不上后世的醫科分類涵蓋面廣。
和杜仲創作速度飛快,順口溜以每天三首的速度更新,告示欄上了三排,舊的順口溜往下挪,新作到最頂上。
臘月正沒什麼新鮮事兒,街上溜達的閑人多,每天告示一更新,立刻有一群百姓圍上來抄誦,旁邊配了衙差,專門給不識字的百姓念。
這些養生順口溜多數都是常識,周圍醫館里的大夫豎著耳朵聽,看滿大街散揚的都是這手抄詩,未免覺得稽。
什麼“睡覺別想”,什麼“吃飯多喝湯”——那不是廢話嘛,三歲小兒都明白的道理,要是人人都能照著做,每天哪兒來那麼多積食噯氣的病人?
刨掉這多半的常識,剩下的,倒是有些值得思量的。
聽說是宮里醫傳出來的養生大法,給皇帝娘娘們用的……想是差不到哪里去吧?
同行容易相輕,縣里的大夫們一邊對這大白話的偽醫典嗤之以鼻,但每天清早,各家醫館還是要派個跑堂的去告示欄看看,把新的順口溜抄回來,一字一字研讀,盼著能搜刮出什麼醫圣方。
圣方還沒搜刮著,這順口溜已經傳遍了大街小巷。
沒過幾天,醫館里竟然有人找上門來拔牙了!探頭探腦地站在門口,問:“拔牙多錢一顆?”
好家伙,稀罕事兒!
放以前,誰拔牙不是拿線綁上、自己狠勁兒一拽的?
百姓諱疾忌醫,喚不上氣了都要等三等,更別說是小小的牙病。小孩牙齒松活了,老人牙爛了,吃糕點還不刷牙、生生被疳蟲蛀蝕了齲齒的……
不論什麼牙壞了,全敢自己拔——松活的牙拿線系著拽下來;不好拔又疼得要命的牙,也敢拿小錘子乒乒乓乓敲下來。
牙齒,連著經絡、骨脈,也要影響氣,自己瞎胡拔,拔了面風面癱的不見。
富人用得起馬尾牙刷,也買得起竹鹽和牙,自有一套養護方法,饒是如此,牙病也是常有的事兒。
窮人里頭,三十歲以上的人張全是一口黃牙,哪怕嚼牙被蝕穿了,疼得要命,也全得扛過去,頂多含上一把花椒粒,半張臉都麻了,也就不怎麼疼了。
可壞牙引起的膿腫仍然在那兒,一直熬著,甚至有人面頰生生被膿腫穿破,臉上破出個來,不能吞咽、活活死的也不見。
——晨刷牙,晚漱口,爛牙不敢瞎胡拔,吃完糕點及時剔。
——牙刷熬膏不能省,西市雜鋪都有賣,買二送一大實惠,買三送二全家齊。
這幾首牙護齒的順口溜傳得特別快,別的順口溜效果還沒見著呢,拔牙的先來了不。
幾家醫館心照不宣,立馬追著商機,在門前立了價牌,價錢打得便宜,拔一顆牙三十文,十個包子的錢。
“拔牙不貴”的訊號一傳出去,來的牙病患者竟一天比一天多了。
杜仲趙大人引薦,在縣衙對街的鄺氏醫館當起了坐堂大夫,他一邊行醫,一邊收集醫檔,同時跟本地最厲害的耳目口齒大夫學拔牙。
這大夫八十來歲了,滿頭銀發,小小一綹山羊胡子也染了霜,一口牙齒卻潔白如新,啃鍋嘎嘣脆,比起年輕人的牙口也不差。
老大夫算是這時候的專家號,普通拔牙的他懶得接診,給家里子侄拔。自個兒接診病人,先要人家張,張一口大黑牙的,鄺大夫就立馬來了神。
最嚴重的爛牙,牙齒會蛀穿深深的窩,牙髓壞死,黑出一個大,壞牙常常掉一半、留一半牙嵌在牙齦里。
唐荼荼怕杜仲初來乍到的,人排,每隔一天提兩斤點心水果上門,幫他籠絡人心。
這天來的時候,被這病人一牙驚得頭皮了。
“丫頭來得正好。”鄺大夫瞇著眼一笑:“過來給我摁住他,你勁兒大。”
“啊……?”
唐荼荼聽著老大夫的吩咐,坐診床尾,給那人按住腳。
“摁好嘍!別撒手啊。”
這病人已經口含了麻沸散,半張臉都是麻的,他們這陣仗弄得七上八下的,心懸了老高。
鄺大夫雙膝夾著病人的腦袋,以一燒得滾燙的短銅釘牙。他瞇著昏花老眼,手卻異常得穩準狠。
滾燙的釘子按上去,診床上的病人聞著了熏味,嚇得嗷嗷直。
鄺大夫眼疾手快地給他塞了一團布巾,不讓他閉住,笑呵呵說:“該你疼,這一的火,味兒這麼大,可熏死我了。”
這民間土法看得唐荼荼腮幫子疼,轉念一琢磨,好家伙,這跟后世的管治療其實是一個原理,都是要弄斷壞死的牙髓,切斷病灶。
只是這個時代拍不了影像,拔牙工,看起來就會顯得瘆人。
床上的病人直躺了半天,等緩過了那陣疼,再把銅釘取下來。牙齒里只留下一個窟窿,待清洗干凈了,以一小塊薄金片敲出牙齒形狀,嵌在上頭阻斷牙髓腔,就了半顆金牙。
老大夫一掌拍他臉上,打得病人一個激靈,罵了一聲,自個兒站起來了。
臉上覺得疼,這就是麻藥勁頭過了,老大夫樂顛顛一笑:“已缺兩邊廂,又豁中間個——余下三五顆尚能使喚,還能嚼兩年燒餅呢,好好。”
杜仲是解剖過死人的,他對面部牙齒的了解算不上通,膽量卻不比行醫幾十年的老大夫差多。
他觀了兩天,就敢上手試著去拔牙了。
深的大牙難拔,他先從門牙、虎牙上手。幾天之,鄺大夫從站在他旁邊耳提面命,變了坐在搖椅上哼小曲,不再手把手教他了。
唐荼荼樂了:“這算是出師了?”
鄺大夫一哂:“出師還早著呢,他志不在此,學個門道兒、練個手就行了。”
志不在此?
唐荼荼微怔,這是說杜仲沒想做五大夫?還是別的什麼意思?
窺了窺杜仲表,沒看出一點端倪。
接完今天最后一個診,唐荼荼隨著杜仲一起離開,出門趕巧了,正好看見醫館門前有衙役在布告欄上新的順口溜。
近來天氣無常,保不齊哪天就下雪,布告欄頂上加寬了檐,的也不是白紙黑字,而是在白絹上蘸著黑漆料寫的,漆料里油分足,字跡了也不會糊。
弘揚醫學之路初初開了個頭,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走。
唐荼荼沒忍住蹦了兩步,想起來后有人,趕頓住——在這個軀殼里呆太久了,都快要忘記自己是個年人了。
但高興是沒必要掩藏的,回頭,笑盈盈問杜仲:“小神醫,覺如何?”
杜仲輕飄飄嘆一聲:“姑娘又笑話我。”
外人他“小神醫”,杜仲聽著跟喊他“大夫”沒什麼兩樣。自己人這麼喊他,他總是要局促起來,輕咳一聲:“不敢當,不敢當。”
唐荼荼拍拍他肩膀,這孩子發育遲緩,個頭長得磨蹭,拍他肩順手得很。
“拿出神醫的架勢來,等咱們的印坊開了,印的可不止是順口溜。到時候,還是得拿你‘醫親傳弟子’的名頭鎮場子。”
杜仲:“姑娘還要印什麼?”
“那可太多了。”唐荼荼掰著手指數:“有眼保健,廣播……咳,健,就是比五禽戲太極拳簡單一點的,懷孕的婦人也有助產。”
杜仲蹙起眉,遲疑著跟念了一遍:“懷孕……助產?”
他一皺眉,唐荼荼只當他是覺得這個不妥,解釋說:“這的運幅度很小,主要是保護孕婦腰、糾正產位的——這個不急,我們慢慢琢磨一套作出來。”
生孩子是一道鬼門關。盛朝承平已久,也不缺糧,百姓平均壽數能有四十出頭,但如果把夭折的嬰兒也統計進去,這個“平均壽數”怕是要嘩嘩減五歲。
而母子一,嬰兒夭折多是因為生產不順,母親也未必能過得了這個坎。
唐荼荼步子大,走得又快,因為不習慣與人同行,自個兒想事想神了,沒一會兒就走杜仲前頭去了。
杜仲憂慮地著的背影。
出門前,師父的叮囑言猶在耳,師父說“唐姑娘子沉穩,思慮周全,你跟在邊做事,最為妥當”。
他想:這兩個詞,哪一個與沾邊了?
這才幾天,養生順口溜快要傳遍了縣城,大概不出半月,就會傳遍鄉村。
百姓愚昧,懂的醫理沒有半分,要是樣樣依照著順口溜做,回頭再冒出什麼大疾小病來,會不會怪罪到頭上?
孕婦助產……誰家懷孩子的婦人不是香餑餑,丈夫和婆婆媽全盯著那個肚子,誰家養胎不是靜坐休養、不讓走不讓的,一天四五頓大魚大喂進去,盼著生個大胖孫子。
能聽得進醫囑、讓婦人吃多餐的,那都算是懂事明理的人家了。
竟然敢教婦人做……弄不好會好事變壞事。
杜仲想到此,連忙追了幾步,想要打消唐荼荼的念頭。
走近巷子時,遠遠地卻聽見了哭聲。
那哭聲是從衙門后門傳來的,唐荼荼和杜仲對視一眼,連走帶跑地趕過去。
衙門外站著幾個臉的人,攙老攜的,沖衙役哭喊著:“差爺,求求您快告訴我們小杜大夫住哪兒吧!大夫說我家八寶藥石罔醫了!”
八寶……黃八寶?!
唐荼荼一個激靈:壞菜了!
之前讓唐大虎盯著黃家,就怕黃八寶那重度燙傷的兩條出什麼事。最近一忙起來,竟把這事兒給忘了,唐大虎天天跟著衙役發傳單,哪里顧得上盯黃家?
眼下,他家的爹娘子都來了,還有他那位跋扈的夫人,脂不施,臉白得瘆人。
一轉頭見杜仲,黃夫人踉蹌地撲過來,沖他跪下了:“求神醫救救我家男人!您快看看他!他今早昏了半個時辰,大夫說只能著氣兒不著脈啊。”
“起來。”
杜仲眉頭捋不順,輕淡地斥了一聲,從側行過去,沒這個大禮。
黃家人以為他這是打定主意不救了,張就要哭嚎,卻見杜仲停在了馬車前。
他家人駕了一輛馬車,車簾掀起,里頭的黃八寶氣息奄奄地倚著車壁,他下半全失了力,竟坐不住,直往一邊倒。
半來月沒見,這人瘦了相,以一席厚厚的被褥蓋著。
杜仲掀起來一看,一醺鼻的臭氣混風里。
作者有話要說:剛者不堅牢,底難摧挫。不信張開口角看,舌在牙先墮。已缺兩邊廂,又豁中間個。說與兒曹莫笑翁,狗竇從君過。——《卜算子 ?? 齒落》辛棄疾
翻譯是:堅的事容易折斷,而看起來的事往往生命力頑強。如果不相信就張開看看,舌頭完好無損,牙齒卻已落。
兩邊的槽牙已經掉,中間的切齒也開了個大。孩子們不要笑我稀落的牙齒似狗,這可以供你們進出耍著玩呀!
嘿嘿嘿~
年過二十五,竟然還是處女一名,實在是愧對列祖列宗啊! 莫非驅魔龍家的女子注定孤獨終老?幸好,老天終於安排了一個帥哥給她,此男縱橫情場多年,對床第之事甚為純熟,相信會是一個很好的老師,自從相識的那一天起,她便等待著他對她有非分之想。 終於等到了,他邀請她吃飯看電影吃夜宵開房。整個行程裏,她期待的隻有一樣。這一刻終於來臨了,她喜滋滋地洗好澡,穿好浴袍,走出洗澡間正綻開一個魅惑的笑容時,忽然一陣地動山搖,樓塌了。 她從未試過像現在這般痛恨開發商的豆腐渣工程,要塌,也不差這一時三刻啊,起碼,等她完成這人生大
她是南離國月家嫡女,被親妹陷害失貞后剖腹取子!當23世紀的玄門門主穿越而來,自此有怨報怨,有仇報仇!她身懷至寶,契約靈獸,活死人,肉白骨,一手精湛的醫術艷絕天下。斗渣男,殺惡女,帶著兒砸活得肆意妄為。直到某一天,突然蹦出一個帶娃的妖孽男人。他抵著她在床上:“女人,你敢偷走本尊一個兒子!”她怒斥:“誰偷誰的?先弄清楚!”他邪肆一笑:“無妨,再生一個,一筆勾銷。”
作為現代特種兵的隊長,一次執行任務的意外,她一朝穿越成了被心愛之人設計的沐家嫡女沐纖離。初來乍到,居然是出現在被皇后率領眾人捉奸在床的現場。她還是當事人之一?!她豈能乖乖坐以待斃?大殿之上,她為證清白,無懼于太子的身份威嚴,與之雄辯,只為了揪出罪魁禍首果斷殺伐。“說我與人私會穢亂宮闈,不好意思,太子殿下你親眼瞧見了嗎?””“說我與你私定終身情書傳情?不好意思,本小姐不識字兒。”“說我心狠手辣不知羞恥,不好意思,本小姐只知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斬草除根。從此她名噪一時,在府里,沒事還和姨娘庶妹斗一斗心機,日子倒也快活。卻不料,她這一切,都被腹黑的某人看在眼里,記在了心里……
豐州沈氏繡坊之女沈婳,自幼嬌縱,生的朱唇粉面,冰肌玉骨,可惜身子虛弱,走三步喘四聲,命不久矣。 沈家逐漸沒落,她的親事也跟著一再耽擱。 侯府世子崔韞矜貴冷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