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現代言情 穿回九零全家下崗前 第225章 第225章

《穿回九零全家下崗前》 第225章 第225章

 林姐出來問道:“黎總, 你叔叔救回來了吧?”

 黎夏點頭,“嗯,命大, 救回來了。呃, 林姐,你回頭給我三嬸一天送兩頓飯。”

 林姐滿口答應下來。

 黎夏看眼黎會計道:“干部病房有病人餐,可以直接據病況定制。就是估計有點貴!”

 黎會計道:“你三嬸肯定是不舍得這個錢的。不過這是在市區,不會一味省錢。你三叔可是他們家和我們家最的聯系。”

 要是在縣城, 他們都不在。他弟妹估計會把人轉到普通病房, 給干部準備的病人餐也不會訂的。

 黎夏道:“我是覺得大頭都花了,這些地方真沒必要省。三叔住院大概也就是十天之的事,之后就是回去休養了。多花幾百千把塊, 三叔恢復得好,這個照顧的人也好過。”

 但這話能和堂哥說, 卻不好去和嬸子講。這話只有讓爸去說了。

 黎會計道:“住院期間不會有什麼問題。人心都是長的, 這會兒讓他們把家底掏空來治都是肯的。但你三叔這個事, 最關鍵還是后期的恢復。”

 久病床前無孝子!一個偏癱的老人,還要不停的用藥。家里的經濟因此越來越張, 時間長了誰都會生出厭煩之心。

 甚至會想還不如當初沒救回來呢!

 黎夏蹙眉, “可是爸, 明年我可能要削減對農產品的收購。”

 黎會計挑眉,“為什麼,你不是店越開越多了麼?那幾個村的人都在擴大種植面積和養范圍呢。”

 黎夏心道:不是吧?

 “我店是越開越多了,但可能過年期間就會被人把生意搶走。”

 現在不能不說了。原本只是因為三叔家肯定會因此減, 現在再聽說那幾個村的人都在擴大規模。這還得了?

Advertisement

 他們肯定也是看自己的店越開越多了。

 但山城的店太遠,不可能用鎮上的農產品和農副產品啊。運費高了幾倍,還不新鮮!

 省城的店也不可能, 一樣的道理。以后高鐵通了,一個多小時就到了還差不多。

 而X山除了自治縣,其它店都在煤老板的七個店輻的范圍

 黎會計聽了說的,蹙眉不已。

 “你這兒真的是一波才剛平息,一波又起。能應付麼?”

 “只要不腹背敵。我再想想吧,賣新鮮的農產品農副產品一直是我店里的一大特。尤其城里的人最是喜歡來買。”

 收的菜,每天專門雇了人收拾、打理,很多忙不過來的公務員、白領都喜歡來買。

 土蛋、土鴨之類更是很多人認準了,定期來買回去給家里老的、小的補

 四方超市就沒這個,因為貨源被黎夏壟斷了。不只是在自家鎮上進貨。

 附近幾個縣,皮卡都來回奔馳運貨來著。

 要不,回頭這些被煤老板輻到的店,專做農副產品、農產品好了。

 不然,不進貨了,估計煤老板就會把貨源接過去。

 黎夏想了一陣,“我試試吧,反正每個店我都要留基本的留守人員的。到時候就專賣這些。”

 擴大經營這些,把周邊的貨源都壟斷。煤老板興許也不會大老遠的再去進這些生鮮貨。

 黎夏說完看爸一臉的疲道:“爸你回房去睡會兒,吃飯的時候再你。”

 昨晚就沒休息好,今早又一早跑上來。

 黎會計點點頭,“行。”

 黎夏打開家里的常備藥箱,看降的藥還有沒有,沒有讓林姐買點。

 林姐去買菜,除了買降藥還專門為黎會計準備了適合的湯水煲上。

Advertisement

 中午的時候,林姐讓他們父先吃,自己先去送飯。等回來熱熱再吃。

 回來告訴黎夏,“看你嬸子在病房淌眼抹淚的,我看了都心酸啊。”

 “辛苦你了,林姐。我三叔住院期間,我每天都付你十塊錢加班費吧。”

 “我本來也沒太多活兒。”

 黎夏道:“別推辭了,應該的。”這會兒在電腦前看每天的瓜果蔬菜、鴨魚蛋的走量。

 看過又打電話到各店問,看還有沒有加大數量的可能。

 各店店長都拿不穩這事兒,語帶保留。不過摘好的新鮮疏菜和土蛋、土鴨確實比較好賣。

 那就只有到時候試試了。黎會計也在旁邊看著,聽和各店長對話。

 “就是說到時候到底能不能主打生鮮農產品還說不準呢。”

 黎夏道:“總得試試。如果能把這條路子走通,我就不怕煤老板用低價封鎖我了。”

 前世永輝超市好像就是這個經營模式,應該是走得通的。

 黎會計蹙眉,“你這是摻和進政治去了啊。”

 黎夏笑笑,“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得了好,自然得干活。”

 難不關家竟然知道96年還會有一次史上最嚴的嚴打?所以要提前撈取政治資本到時候好

 那自己還真是擋了人的路。

 其實嚴打吧,本就不是依法治國。它是人為的加重了法律的懲程度。

 該判十年的,沒準遇上嚴打就判你十五年。該判二十年的,沒準覺得你節嚴重就把你槍斃了。

 96年之后,就再沒有過嚴打了。

 不過在當時,社會是有些的。嚴□□惡勢力,老百姓拍手稱快。

 黎夏判斷關家此時應該不會對自己下手。畢竟自己是有老高和鼎泰系罩的。

Advertisement

 他們可能還是想用價格戰自己妥協,把店賣給他們,最好還能為他們所用。

 等黎會計晚上出去散步了,黎夏給廢棄工廠那邊打電話。

 這兒如今已經是個人名下的產業了,讓人拉了電話線。

 “我是黎夏,找郭權!”

 郭權這會兒在訓練安保公司的骨干。退伍兵里干得好的,直接轉安保公司。培訓合格后,預備送去有需要的富人家做保鏢。

 從小邊回來的王正平和于施洋作為郭權的副手,也在管著培訓。

 聽說黎總電話找,郭權小跑著就過去了。

 “黎總?”

 “你培訓好之后挑幾個好的,給我留著。”

 郭權道:“黎總,又有人要對你下手嗎?”

 “還是之前的關總,我以防萬一而已。年前暫時應該沒事。”

 郭權把話筒換了一邊,“黎總,我已經培訓了幾批新員工,有人可以替代我軍訓總教的位置了。還有安保公司這邊,這一批出師之后暫時就沒事了。我以后就專職給你做司機和保鏢。你去哪我跟到哪!你休息,我也帶著人給你站崗。”

 “我又不是什麼大人,還這樣的待遇!”

 “黎總,你上可系著我們一千多人的生計啊。”

 “夸張了啊!打工而已,東家不打打西家。”

 郭權道:“別人我不敢說。但我老郭,還有最早那批退伍兵,我們都是只認黎總你的。當時我們連養家糊口都辦不到,是你給了我們做人的尊嚴!”

 黎夏道:“我總不能自己睡覺,讓你們在我門口站著吧?”

 郭權想了想,“你要是黎總不嫌偏僻的話,不如搬到員工福利中心來住?讓他們給你修一棟別墅,把網線給你拉上就是了。”

 那倒不用現拉,搬家是可以辦遷移的。

Advertisement

 有點心呢,反正也不用坐班。有車的話,進城也方便。

 黎夏道:“我問問修應別墅要多錢先。”

 掛斷打給黎明,對方聽說要修別墅楞了一下,“對啊,你自己有地。那純建筑材料和人工費用就不算什麼了。可以啊夏夏,自己買了1500平米來修房子。除了那地兒目前還太荒涼,沒什麼不好了。你簡直可以打造一個迷你小鎮。把醫療室、食堂、超市那些都搞起來。你弄熱鬧了,住進來的人自然就多了。然后良循環。回頭你要是把那塊地弄熱鬧了,我就來囤一塊。”

 黎夏玩笑道:“行啊,到時候給你留一塊。”

 這是幾十萬人的國營大廠麼?

 市區就五個店,加管理組都不到四百人。還不是人人都會住進來。

 黎會計散步回來了,“跟誰說什麼說得喜笑開的啊?”

 黎夏道:“說在買的那塊地上修別墅呢。”

 黎會計道:“明天你有什麼安排?”

 黎夏看了一下日歷,上頭沒什麼標記。

 “沒有既定安排。”

 黎會計也看了一下,這已經是12月下旬了。日歷上寫著12月28號去山城,1號從山城回來喝易瀾喜酒,8號年會。

 “你1號趕回來,趕得及麼?”

 “趕得及吃晚飯!”山城第一次開店,從頭到尾除了掏錢,其他都沒心過。

 鄭奎怎麼和當地政府打道,怎麼在當地尋找供應商也沒有過問。

 倏忽三個月,要開張了。總不能還不聞不問吧。

 而且這一次要應對煤老板的圍剿,除了自治縣的6個店,可就靠山城那邊了。

 趁著山城本地的零售業巨頭還未大規模起來,國外零售業巨頭還沒進,先一步搶占市場。

 這關系到走出去的第一步,也關系到X山這個大后方的安定。

 如果生鮮這塊做不好,山城那邊就實在是太重要了。

 易瀾和江山的婚禮自然中午才是正式的儀式。但八點多開張,剪彩之后再回來,肯定是趕不及了。

 三百多公里,以現在的路況只能吃晚上那一餐。

 又沒有飛機可以直達。

 已經很憾的和易瀾說了這件事了。

 易瀾道:“晚上一樣的。我只是憾捧花不能扔給你了!不過我也知道,你還不著急結婚。”

 黎夏道:“你說你要是跟我表姐一樣辦兩場就好了!”

 聽到這里黎會計道:“那你和我們深圳麼?”

 黎夏道:“我去不了,連續來回跑太虧人。8號畢竟我是主人家,得有個好的神狀態。明哥送你們過去安頓好再回來。他的第一批房子元旦前就賣完了。”

 至于第二批,還不忙工。

 第一批房子賣了四分之三回收了款項,明哥又拍下一塊地,囤著。

 說是要看看況再工。所以黎夏就預備把他的施工隊拉過來修員工宿舍了。

 就修展翹們青年學者公寓那樣的。管理組一人一間,員工兩人一間。

 修別墅什麼的,黎夏心了一瞬,還是算了。

 費錢不說,那里住著還是沒城里舒服。而且住過去了,那些員工就自在不起來了。

 彼此還是要有些距離才好。

 但也不能太有距離。譬如和山城的員工,在他們那兒基本沒什麼存在。那就得去刷一刷存在了。

 還不如在這棟樓里給郭權他們租一套房呢。已經把招租的廣告出去了。最好是同一層!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