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現代言情 穿回九零全家下崗前 第255章 第255章

《穿回九零全家下崗前》 第255章 第255章

 黎夏午睡的時候, 林姐和趙明亮一起收拾廚房。氣通上了,電冰箱、電飯鍋之類的也都買回來了。

 晚上就可以自己做飯來吃了。

 黎夏問斌,“你們要不要一起吃晚飯?”是包飯的, 之前他們都是下館子。

 “我們這麼多人, 你們忙得過來?”

 “我一會兒要過去居委會,順便問問附近有沒有大姐愿意出來做短工。一天給十塊錢,應該有人愿意來的!”

 斌道:“那敢好啊,長期吃的話還是家常飯更好吃、營養、干凈。黎總, 每一項開支我都記了帳的。回頭給你看看?”

 “嗯。”敢拿給看, 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那些琉璃瓦什麼的,斌在人那里拿肯定比市價便宜,人家吃點差價也在理之中。

 黎夏今天心好的。展翹過了年回去同講, 的房子只是看起來很殘破,但用砂紙把面上砂一砂, 里頭的木料其實是好的。

 所以不用像想的需要全部推倒重建。

 今天在看到西廂、看到模型, 簡直是心花朵朵開!

 的四合院, 真的要變獨門獨院、古香古了。

 黎夏讓林姐和趙明亮去附近農貿市場買菜。人多,林姐一個人肯定提不了。

 今天算是在這個家里吃的第一頓。

 則往打聽來的居委會去。中午起來在衛生間沖了個淋浴, 這會兒穿著寬松的T恤搭窄腳短, 腳上踩一雙時髦的皮拖。

 先前看到胡同里很多大老爺們、大姐都是這麼休閑的打扮。有些手里還拿把大扇。

 反正下午沒準備再出門正經做什麼事, 也這麼穿。

 從年前料到煤老板要打價格戰開始,黎夏的神經一直是繃著的。

Advertisement

 三四月份稍微松弛了一下,還了一部分欠債。

 但五月份又遇上朱應泉這個糟心的家伙。

 倒是這會兒,見到老北京的人過得這麼自在、悠然, 一直繃著的神經才跟著松弛了下來。

 居委會主任錢大媽看過的房本,“原來你才是業主啊。年前有個年輕姑娘也拿房本來。不是業主,只是業主的朋友。那你這是來裝好了要長住?”

 “不會長住, 我在南邊做生意。我今天來就是問問買房落戶那個政策。”

 “哦,今年剛出來的。你符合條件!”

 錢大媽給黎夏講了拿哪些證件,去哪里辦。

 “原來你是做生意的啊。怪不得年紀輕輕就全款買下這麼一套小四合院。”

 “沒辦法,下崗工再就業呢!只有豁出去了,不然能怎麼辦呢?”

 “到都這樣,做生意出了頭就好。現在下海做生意,發財了的不。你做什麼生意的啊?”

 年紀輕輕這麼多錢,錢大媽覺得自己得問問。

 “我開了一家連鎖超市,生意還可以。大媽你放心,我可是共|產|黨員。我還要把組織關系轉到居委會來。”

 錢大媽一拍大,“原來你是黨員啊!那沒問題了。”

 翻了翻黎夏的資料,“唉喲,不得了,你連續四年都是優秀黨|員啊。”

 “就是因為開了連鎖超市,解決了很多和我一樣下崗的人的生計。”

 “這是大好事、大好事啊。利國利民的!等你去落戶了,再過來一趟。到時候才好幫你把轉組織關系的手續辦妥。”

 看到優秀黨員的履歷,錢大媽再沒有懷疑了。

 “哦,好的。那回頭我再來一趟。”黎夏本來就是拿出來給錢大媽看一下的,證明自己所言不虛。

Advertisement

 不然,突然搬來,這胡同里的人還不知道在背后怎麼揣測呢。

 錢大媽這里看了,一會兒大家就都知道了。

 “小黎同志,你去落戶的證件可帶齊了沒有?你從外地來,要是了什麼可就麻煩了。”

 確認了黎夏是同志、是好人家的姑娘、還是功創業的下崗工,錢大媽比之前又熱了三分。

 黎夏是有備而來,該帶的都帶了。鎮上派出所的遷出證明也是辦了的。

 “錢大媽,謝謝您啊。我都帶齊了,明天就去辦。辦好了我再來轉組織關系。對了,我還有個事啊。就是我那里今晚上開始工人一起吃飯,我要找兩個手腳勤快、干凈的大姐打些短工,一天十塊錢。活兒不多,主要就是做飯前的準備和之后的收拾。可以包吃!”

 錢大媽道:“那行,我一會兒給你兩個人過去。都是家里比較困難,做事麻利、人講究的。”

 十塊錢一天還包吃的短工,算是不錯的待遇了。

 “那麻煩您了!”

 黎夏問好了,在附近胡同溜達了一下。看到有公用電話,走過去給琪姐打了個電話說一聲自己到北京了。

 呃,手機漫游費太貴了!黎大老板一向能省則省。在異地,手邊有座機,通常都是手機掛斷,拿座機給人打回去的。

 黎琪道:“夏夏,今天到的?”

 “昨天,昨晚在躍躍那里住的。”

 琪姐的公婆也在北京,估計還是長住。不然家老頭不會說國慶之后大伯和大伯母住這里。

 明哥的錢暫時應該都在土地上了。

 “我下了班過來看看。”

 “行,你來吧。我這兒可熱鬧了,有八個工人在給我裝修房子。另外我還帶了一個保姆、一個保鏢。”

Advertisement

 “嗬,是夠熱鬧的。那我干脆一家子吃過晚飯遛著彎過來。秦丹給你接的風是吧,那回頭你走的時候我送你。”

 回去的時候,黎夏看到附近有賣金魚的、賣花的都進去逛了逛。

 等進家門,菜已經買回來了。林姐和兩個大姐一起在廚房摘菜。

 這廚房大,有十幾個平方,三個人不會

 人多,晚上索燒柴火灶。正好斌他們把院子里不必要的樹狀那些給砍了。

 回頭再想辦法去找些柴,或者看看市集有沒有人賣的。

 屋里通了電,但是電視、網線都沒通。趙明亮坐不住,去看人家師傅干活去了。還能幫著遞遞東西。

 天井的魚缸里之前是空的、干的。黎夏買了一只紅的、一只黑的金魚,用口袋裝水拎了回來。

 還有幾盆碗蓮,正是開花的時候,特別的好看。

 跑到井臺那邊去打水。用車轱轆轉著打起來一桶水,提到魚缸那邊倒進去。再放進金魚、碗蓮。

 院子里一下子就有生機和活力多了。

 這屋里自然是通了自來水的。不過這井臺也沒有廢棄。而且井里打起來的水,沒有太多漂白的味道。

 兩個大姐把手頭的事放下,出來給黎夏做了個自我介紹。

 們都是這胡同里的住戶,一個姓馬、一個姓王。

 錢大媽讓人把去,說了打短工之事。

 們都是下崗工,家里日子不大好過。一開始也有顧慮,不知道是什麼樣的人家。

 聽錢大媽說是個年輕的下崗工,人家下崗后開了連鎖超市,給很多人解決了生計。

 連續幾年被評為優秀黨|員。以后戶口也要落在們胡同,組織關系也轉進來。兩人便安心的來了。

 黎夏點點頭,“馬姐、王姐,那這段時間就麻煩你們了。回頭我走了,你們也繼續過來忙活吧。可以一直做到工程結束。”

Advertisement

 那兩人都高興的,活兒不多,離家又近。而且干完這里的活,還可以回去忙活家里的事。

 晚上十二個人圍一張大圓桌,6個葷菜,兩個素菜還有一大盆湯。每個菜的分量都多。

 三位大姐一人做了幾個菜,斌他們食指大

 他們出來打工,雖然錢掙得多,但好久沒吃這麼家常味的飯菜了。

 林姐蒸的4斤米飯,一點沒剩。

 黎夏道:“呃,還要不要加點面條?”不確定這群人吃飽了沒有。

 按說四斤米飯,怎麼都該吃飽了。但一點都沒剩,也有點說不好。

 斌道:“夠了、夠了,一個個的憨吃。”

 上午帶他們出去買東西的徐勇也道:“黎總,真的吃好了。就是很久沒吃家常飯菜,香!”

 “你們可以自己請人做啊?”

 斌赧然道:“那灶臺才弄好晾干沒幾天。”

 是接到展翹電話之后才開始弄的。

 兩個大姐幫著林姐一起收拾。這麼多人吃飯,鍋碗瓢盆、杯盤碗碟著實是不

 林姐還給做了明天面條的澆頭,一大盆。黎夏教過

 掛面直接買了十斤,估計能吃個三天吧。反正近,不夠再去買。

 晚上涼快,天也沒黑,眾人飯后坐了二十分鐘又開工。

 晚飯好吃、多油足,大家都有干勁的。

 徐勇對斌道:“這個黎總,做事不是那號摳摳搜搜的。”

 斌笑,“人家手下兩千多人,攤子很大的。能把生意做這麼大,應該不是小家子氣的。不過展翹說平時還是節約的。”

 房頂上一個人道:“手機接到電話,都跑出去用座機打回去。會過日子的!”

 斌道:“就接地氣吧,不難相。”

 黎琪一家三口過來的時候,錢大媽和隔壁幾家的人也過來了。

 老北京人,熱。哪怕黎夏是新住戶,聽錢大媽說了的來歷便也不拿當外人。

 大家還是很歡迎人品好的鄰居的。一開始聽說是個年輕娃子買的,還生怕是做什麼不正當營生的呢。

 吃過晚飯,溜達著就過來看看。大家互相認識一下。這兒的房子修復得很好,而且還故意做舊了,很有歷史的厚重。他們早想進來看看了。

 “超市啊,我知道。咱們北京有超市,就翠微那邊。”

 黎夏道:“人家那大,我比不了。我第一家店只有260個平方,最大的也不過1500個平方。我都是二三四線城市開店。”

 超市第一家翠微店,1995年營收上億,然后開了第二家。

 黎夏最大的省城一店,一整年才有2000萬的營收呢。

 張文中是把翠微店當模板開的,肯定不會把的小門店看在眼底。

 準備過兩天把事都辦完了,去超市看看。

 不過,有一點很有信心,的利潤率肯定比超市高。

 北京的門面價格和人力本,那比蜀中可是高太多了!

 能有12%的利潤就相當不錯了。

 黎夏讓胡同口的瓜農送了兩個大西瓜過來,然后讓三位大姐切開招待工人和鄰居。

 這些鄰居過來,也大多拿了些瓜果蔬菜,或者家里做的饅頭、餃子、艾窩窩。

 這會兒大家伙正在院子里侃大山呢,就說下崗工人再就業的話題。

 黎琪進來一看這麼熱鬧,“喲,這不說還以為你在老北京住了多年了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