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現代言情 穿回九零全家下崗前 第895章 第895章

《穿回九零全家下崗前》 第895章 第895章

 傅杳鈞點頭,“至于接手好又多的事,讓青峰講講吧。”

 黎夏抬手朝吳青峰做了個‘請’的姿勢。

 這個93年8月就職的退伍兵,是集團公司所有退伍兵里發展得最好的。

 他是黎夏第一家超市的店長,然后一路晉升。

 當時郭權只是保安隊長,田瑤、吳娜還是收銀員。魏蓉是采購,劉玫甚至都還沒有職。

 一晃,十四年過去了!

 吳青峰點頭,“今年2月簽約之后,我把原好又多一百多家門店按地域和盈利程度分為三個批次陸續進行改造。制定的策略是先吃,再啃骨頭!”

 這件事傅杳鈞給了吳青峰極大的自主權。任務給你,要的就只是一個結果。

 而且必須是好的結果,不然你憑什麼是L8,能分到KK份?

 其他人哪怕是老板親嫂子也只有干領分紅而已。

 好在吳青峰不是頭回接手并購來的門店。而且他這十幾年也算是歷練出來了。

 而且這次他是帶了一個完整的人力架構過去的。

 營運方面兩個L7,六個L6,十八個L5。

 然后人事、財務、后勤等人員架構也是配置齊了的。

 去年10月底收購好又多這件事就塵埃落定了,他有足夠的時間配置人手。

 “第一階段接手的是分散在上海、廣州、西安、福州、北京等地的27家門店。這27家門店也是好又多盈利狀況比較好的。梳理下來問題相對一些。接手之后,我們并沒有停業整頓,而是邊整頓邊營業。4月中旬這批店就在形式和人員架構上完全被同化。已經和我們原有門店一樣,正常營運、穩定盈利。”

 好又多一百多家門店,總營業面積四十多萬平方米,3萬名員工。可想而知都是三級以上的大店。

Advertisement

 尤其這27家都開在經濟發達地區,本也是盈利的。每個店的員工數目是大于平均數的。

 能在兩個月完全理順,算是相當不錯了。

 而且開了個好頭,也讓剩下百八十家店的員工心頭有點數了。

 知道新東家要往哪個方向整改。

 而且,新東家直接跟房東談了買門面,這是肯定要繼續開下去的了。

 雖然管理組離職了部分,絕大部分普通員工心頭還是踏實的,也對整改比較配合。

 以前跟著臺灣老板,現在改跟著地老板。而且黎夏這個首富給人的覺比臺灣人更靠譜呢。

 吳青峰帶去的管理組迅速補上了人員空缺,理清了和供應商的關系以及門店人事關系等。

 供應商這塊,吳青峰是傾向于用自家超市從前在當地的供應商。

 合作多年,知知底。關鍵是價格基本比好又多的供應商給的低。

 因為他們店多銷量大,能更有力的價。

 這其中甚至還有兩家某一類商品用同一個供應商,但是給的價格不一樣的。

 一般是給黎夏超市的價格略低些,但也有例外。這種自然就盡著低的來啊。

 吳青峰是采購總監,通過兩邊的貨、進價對比,不但找到了低價,而且也補充了部分黎夏超市原本沒有的產品種類。

 而原來的管理組和員工,愿意留下繼續干的,調查之后除了數工作表現不好的,都把他們原職務留下了。

 有一部分表現平庸,給予了降級留用。

 反正雙向選擇嘛,肯留下也都留下了。

 “第二批門店是原本經營有些不善、盈利不穩定的。這一類同樣沒有關店,但整頓力度更大,也裁撤了不不合適的人員。到七月底第二批門店也被全部同化。這兩個月盈利相對穩定下來,個別門店還有所增長。”

Advertisement

 “第三批門店8月開始閉店整頓,員工只發基本工資。目前已經整頓完畢,國慶節可以重新開門營業。”

 接手了好又多門店之后,盈利的況黎夏是重點關注的。確實是在好又多之前的基礎上有所提升。

 第一二批被整頓的門店還在付房租,整的平均利潤在4%左右。

 只問了一句,“今年原好又多門店能盈利嗎?”

 收購好又多原本就是為了擋住沃爾瑪借好又多之,曲線突破前幾年的政策限制,一舉在中國34個省市擁有分店的戰略意圖。

 如今,這個目的已經達到了。

 今年沃爾瑪的中國區新總裁,已經大刀闊斧的開出了20家門店。還有第四季度呢,開出五六家不問題。

 這是沃爾瑪進中國之后最快的開店速度。

 就是年年都有這樣的速度,也得五年才能把這一百多家店開出來。

 而且初期開店太猛,其實在人力儲備方面是容易留下拔苗助長的患的。

 黎夏花81億,買的其實是沃爾瑪這5年的擴張時間。

 沒指靠這一百多家店把81億很快掙回來。但自然還是希原好又多店還是能帶來盈利的。

 吳青峰很肯定的點頭,“沒問題。”

 第三批店也開門營業后,要讓他保證賺多那說不好,但老板只是要求能盈利那是可以的。

 即便是把關店期間的房租、人力本都算上,也是可以的。

 “那就夠了,明年再看這一百多家店的績。辛苦了,老吳!”

 黎夏想了想道:“加了這一百多家店,三級以上門店在咱們的超市系統里應該比重又上了個臺階了。”

 最開始兩年開的門店都很小,500平米以下的一級門店占多數。1000平米的二級門店都很

Advertisement

 所以,傅杳鈞等高層95年底96年初,到北京觀家樂福中國的第一家店時才直接就被震住了。

 人家一家門店8000平米,能抵他們的一級門店20家。

 那之后他們才漸漸開始開始開出2000平以上的三級門店。但一級、二級門店還是占了絕大多數。

 后來接手關家的168家門店,那更是全是一級門店了。

 這舅導致了們的門店數聽起來很多,但營業額卻不是太高。

 1500家門店,才六萬多員工。好又多一百多家門店都有三萬員工。

 這都是小門店太多造的。

 但是,黎夏覺得這樣好的。既有幾百家大而全的三級以上門店,也有幾百家一家、二級門店。

 這樣更方便騰挪轉圜。

 后來開慣了巨無霸的家樂福不也開始走小而路線了。

 再說,現在打算大力推的品超市,那更是門店不可能大了。

 但是,一家品超市譬如深圳半山別墅那家店,一年利潤穩穩的300萬以上。

 并不比2000平米的大門店差。

 關鍵是這樣的門店做起來輕松,價格高、利潤也高。

 比幾千平米純靠走量的大門店輕松多了。

 而且,說得實在一點,有錢人更看重臉面,有什麼事都不會太鬧騰。頂多就是不來你這里購了。

 市井百姓有個什麼,他腳的不怕你穿鞋的。有大媽能豁得出去跟你鬧,就為了沒搶到特價蛋。

 排了半天隊,結果到就截止了。

 這種就會想大鬧一場,讓你商場妥協,給特價。

 當然,這種人黎夏從來不慣。

 說了數量有限,賣完為止的特價商品。我憑什麼把原本不是特價的蛋,按特價賣給你?

 那些走量的大門店遇上這種事件的幾率要高得多。

Advertisement

 開品超市省心許多。只不過也得費心進能滿足富裕階層需求的產品就是了。

 黎夏覺得如果小富即安,日子過得比較悠哉,那只開品超市是不錯的選擇。

 不想著做首富,做民族零售業的旗手的話,就開一家森林別墅的品店,留幾套房產自住,其他的產業都賣掉。

 那小日子應該是非常輕松的。

 接下來,互聯網、地產、影視、流幾個子公司也分別報了過去大半年的營業狀況。

 一切都比較平穩。

 但地產子公司老總曾不無擔心的道:“黎總,如果國真的出現金融危機,那會不會又像98年那次一樣,對我們國家的經濟尤其是房地產行業造很大的沖擊?”

 香港至今都還沒有從那次金融風暴里完全緩過來呢。

 如今的房價差不多只有97年高峰時的□□

 黎夏他們買別墅翻倍了,那是因為他們是在2003年最低價的時候買的。

 而且因為他們不忌諱前房主破產,是撿買的。

 剛才曾后半段一直比較沉默,就是聽了黎夏和傅杳鈞、聶政、徐立你一言、我一語的談論國經濟形勢不好,可能引發全世界經濟下的預判。

 他一直在那擔心地的房地產市場會步上香港房地產98年后的覆轍。

 黎夏心道:其實老曾你沒想錯!如果不是政府4萬億救市,地房地產估計08年、09年就開始走下坡路、泡沫了。

 是政府的4萬億又把房地產業托起,續了十年命。

 曾一想到他年初還在老板問各子公司需要多錢時,大言不慚的說‘多多益善’,就是一陣汗

 他是被去年400億的營收整飄了啊。

 好在如今公司剩下不到十個樓盤囤著了。可這兩年他又囤了90億的地皮和建材。

 這要是砸手上了,他L9的分紅拿的就有些虧心了。

 他這麼一說,在座其他人也張了。L9拿的都是全集團公司的分紅,事關切利益。

 房地產可是公司賺錢的大頭啊!

 就是L8也都有些張。亡齒寒,真有金融危機,害的可不只是房地產。只不過房地產作為排頭兵,首當其沖而已。

 而且房地產出事了,會給公司很大的拖累,其他子公司也要影響的。

 過去一兩年,房地產子公司給集團公司提供了多資金啊!

 一下子從頂梁柱變困難戶的話,分攤給其他子公司的力可就大了。

 黎夏兩手手指叉道:“你們現在知道我為什麼要搞通信子公司了吧?公司的熱點,不能只來自一兩個固定的產業。不然,遇到風云變幻,很難抵風暴的。房地產如果金融危機拖累不行了,靠互聯網能支撐得起來集團公司麼?”

 房地產和互聯網是公司目前最賺錢的行業。

 房地產支棱不起來了,單靠互聯網那肯定不行啊。都說了一旦發生金融危機,價要大跌的。

 不過還好,國客戶和潛在用戶很多,互聯網日常營收應該不會太影響。

 零售業以及流行業也是如此。都主要是倚靠國的民眾消費。

 就像98年一樣,中國拉需就能解決大部分的問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